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后在上,请受为夫一拜-第3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直到跨进御书房,十一皇子尚未开口,只听秦皇已吩咐裴公公等人:“所有人都下去,把门关上。”

    “是。”裴公公答。

    十一皇子转身,亲自关上御书房的门。

    他的心里很忐忑,今日早朝,父皇怕是生他气了。

    可是春闱那事儿,他是真不知情啊!

    火烧刑部的事,更是与他无关。

    他得好好向父皇解释,父皇最爱的可是他!

    “父皇”十一皇子转身。

    “啪”的一声,一个响亮的耳光已抽了过来,紧接着便是秦皇盛怒的脸——

第832章 保证() 
十一皇子愣了。

    这样的情形,这么多年,他从来没想过。

    从前,他不过锦王的小跟班,存在感并不强,一年到头,秦皇私下召见他的次数几乎为零,他只要不犯大错,秦皇便不会苛责他。

    后来,当他知道他是秦皇择定的下一任君主,他的母妃是秦皇最爱的女人,他便更没想过这种情形了。

    他想得最多的是,群臣如何拥立他,秦皇如何喜欢他,待他登基后,他的这些兄弟们如何跪拜他

    他从来没想过,他会看见秦皇这样一张恨不得把他撕了的脸;他从来没想过,秦皇会对他下如此重手。

    “父皇”

    十一皇子一手捂脸,双眸如惊惶的小鹿般,呆呆的望着秦皇,带着许多不可思议。

    这样的表情,秦皇瞬间想起欣妃,很多年前,当他第一次幸了她,告诉她他的身份后,她也是这番表情。

    惊慌的,不知所措。

    这一瞬,秦皇的心柔软下来。

    他很想就此算了,心平气和给十一皇子讲道理,做利弊分析。

    可是,他毕竟是君王,他很清楚,眼前这个年轻的儿子,是他择定的下一任君主,若是由得老十一这样下去,往后,就算在他的扶持下,老十一坐上龙椅,也定然坐不久。

    这个朝廷,不光太子王爷是属狐狸的,那些大臣,有几个不是老狐狸?

    一个个平日里看着乖巧,都是伪装了又伪装。

    老十一再这样下去,怕是被人卖了都不知道。

    为了老十一的未来,秦皇不得不硬着心肠,低喝:“跪下!”

    十一皇子“噗通”一声跪下,低着头,右手依旧捂着脸。

    秦皇冷冷看过他一眼,大步朝书案走去。

    “跪过来。”秦皇的声音再次响起。

    十一皇子忙跪行几步,跪在秦皇书案前面。

    “痛?”秦皇的尾音微微上扬。

    十一皇子很想说痛,可是,他作为男人,若为一个巴掌喊痛,他怕秦皇会更加失望。

    “不痛。”十一皇子使劲控制着自己把手放下。

    脸颊上几个手指印赫然浮现。

    秦皇再又心软,可不知为何,他忽的想起秦曜阳。

    老十一比起秦曜阳,确实要娇弱许多。至少,他若一巴掌打在秦曜阳脸上,秦曜阳怕是一动也不会动,更不会捂脸。

    “不痛就好。”秦皇道,“朕记得裕王好几次身受重伤,生死一线,可是一声也没哼。”

    老十一知秦皇在拿他和秦曜阳比,心下不安,立即将背脊挺得笔直:“父皇,裕王能做到的,儿臣也能做到。”

    “你可知你错在哪里?”秦皇问。

    “儿臣不该出言讽刺裕王。”老十一答。

    “还有呢?”秦皇再问。

    “儿臣不该盲目相信薄大人。”老十一再答,他想了下,“昨日,当裕王借阅春闱答卷时,儿臣就应提高警惕,特别是在薄大人很紧张这事时,更不应该都不当回事。”

    秦皇心下再寒了几分,原来,今儿这事不是突如其来,而是昨日就有许多线索。

    他这个蠢儿子啊!

    “还有呢?”秦皇再问。

    还有

    十一皇子想了许久,这才道:“春闱那事,是儿臣疏忽了,如儿臣多上心几分,对试子们多了解几分,断然不会有如此失误。”

    秦皇忍不住叹息出声:“唉——”

    十一皇子只觉一颗心都要跳出来了,父皇怎么又在叹息,他还有哪里没有做好,没有分析到的吗?

    “父皇。”十一皇子心下焦急,抬头看着秦皇的目光中带着惶恐,生怕因这么一件小事,让秦皇抛下他。

    十一皇子这番模样,秦皇看着虽有些失望。

    可,这个天下是他的,他还不至于连让他最爱的儿子做下一任皇帝的能耐都无。

    老十一能力虽欠了点,可这不是还有时间吗?他还可以教。

    他忽的发现,这么多年,一味将欣妃和老十一藏起来,也许对他们并不好。

    “你错在盲目自信,以为有了朕的支持,就可以肆无忌惮。”

    “你错在对你几个皇兄都不了解,却敢和他们拍板。兵书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竟是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吗?”

    “从前,你跟着锦王时,朕可没发现你这么沉不住气!”

    “太子,荣王是什么人,以前锦王在时,不过和他们三足鼎立,你以为就凭你的能耐,就能完全和他们抗衡?”

    “还有裕王,你居然会蠢到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公然和他对立!你就没去打听过,他那些年在夏国怎么过来的?怎么扶持夏皇登基的?”

    “锦王还在时,难道没有给你说过,裕王更适合拉拢,而非作对吗?”

    秦皇的话,如一盆接一盆的冷水,不断浇在十一皇子头上。

    他第一次开始反思,从秦皇告诉他他才是择定的下一任君主起,他确实有些飘飘然了。他迫不及待想展露拳脚,想让所有人对他刮目相看

    如今听秦皇这么一说,他才发现自己有多幼稚。

    他深深磕头,语气缓而沉:“儿臣知错了,请父皇再给儿臣一次机会。”

    看着老十一这番模样,秦皇心下火气淡了几分,能知错就好,怕就怕不知错,不思悔改。

    “知错就起来吧。”秦皇道,“早点回礼部,薄大人刚被丢进刑部,礼部事情还需要你主持。”

    “是,儿臣遵命。”十一皇子躬身。

    “秋闱的事,再容不得出半分错。”秦皇叮嘱,“谢秋平一事,只压得了一时。今日早朝,裕王在大殿已说得很清楚,怕是秋闱一结束,这事就能闹得京城人尽皆知。”

    十一皇子心下恨恨然:谢秋平的事,怕是他没挑衅秦曜阳,秦曜阳也会在早朝时给他抖出来吧!

    “谢秋平一事与你无关,到时候,事情爆出来也不过是铲了礼部一毒瘤,你最多有个监管不力的责任。”秦皇道。

    “儿臣谢过父皇。”十一皇子躬身。

    “这已经是第二次了,第一次是老十二之死,朕不希望因你的疏忽,朕一次次替你周旋。”秦皇说着,从书案后走出来,拍了拍示意皇子的肩膀,再次提醒,“这次秋闱,不容有任何失误”

    “是。儿臣保证不让父皇担心。”这次秋闱,十一皇子很有把握。

    他可是指着这次秋闱,从皇子升到王爷啊。

    所以,从筹备秋闱到现在,无数个细节都是他亲力亲为,他敢拍着胸脯保证万无一失。

第833章 京城沸腾了() 
秋闱第一天。

    试子们带着口粮和一应生活用品,在经过层层检查后,进入各地贡院。

    如秦皇所要求的那般,礼部尚书入狱的事没有传开,谢秋平的考卷被人换过的事也没有传开,试子们很平静的走进贡院。

    秋闱一共三天,这三天里,试子们吃喝拉撒睡都在各自格子间。

    这三天,十一皇子情绪绷到极限,他每日都要去贡院好几次,要亲眼看着贡院里没任何问题,这才安心。

    这三天,秦皇早朝只随意问问秋闱的事,仿佛已不那么重视。

    这三天,刑部被烧的房间已差不多整理出来,礼部真是太倒霉了,被烧掉的都是无足轻重,与谢秋平一案无关的考卷,而至于谢秋平的考卷,春闱前十的考卷,根本没放在那个房间。

    火烧刑部的人也抓到了,是薄大人府上一门客。

    加上有那日礼部张大人前脚进了薄大人府邸,后脚就去刑部赵侍郎府上打探消息,薄大人这指使门客前去烧刑部的罪名,完完全全坐实了。

    薄大人坐在牢房地上,他一直在回忆整件事始末。

    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局,而他跨进去了。

    因为紧张,当他打探到秦曜阳已知谢秋平一事,竟脑袋发晕的想去毁灭证据,却没想到,火烧刑部本身,就是秦曜阳送到他面前的机会。

    刑部高手如云,秦国天牢就在刑部。

    刑部怎会空虚,怎会无人值守,怎么那样容易就混进入,还一把火烧了一炷香时间才被人发现。

    薄大人觉得自己好蠢。

    倘他没有做出火烧刑部的蠢事,秦曜阳短时间内根本查不到他头上,他有足够的时间毁灭当初的证据。

    可如今

    怕是不光官位没了,被人唾骂一辈子,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一子错,满盘皆输。

    这三天,各地秋闱也在如火如荼。

    这三天,之前摆在各书局角落的谢秋平诗词集以畅销之势疯狂售卖,最初的起因是小曲儿,不知是谁把谢秋平的诗词谱成曲,然后在各青楼,酒肆,茶坊传唱。

    这一唱,竟唱红了。

    众人不知谢秋平已死,纷纷议论起半年前那个才高八斗的男子,可惜了,时运不济,那样的高才竟名落孙山。

    这三天,秦皇在锦绣宫呆了一。夜,很不幸的,贵妃依旧没让他如愿,以身体尚未康复,御医说共需养三个月为由;

    在悦嫔那里睡了一。夜,悦嫔隆宠更稳固,为人也更加张扬;

    然后在欣妃那里睡了一夜,这一次,他倒不是为了睡欣妃而睡欣妃,而是为了和欣妃说说十一皇子的事,希望欣妃得空也多提点提点老十一。

    皇位争夺中,不是谁最耀眼,谁一时得利,谁就是胜利者,而是——

    谁能活到最后。

    欣妃很认真听秦皇教诲,当她从秦皇语气中听出一点点秦皇对老十一的失望后,她很紧张很担忧的问:“皇上,老十一不会被他几个皇兄”弄死吧?

    “不会,有朕在呢!”秦皇亲亲欣妃的手。

    欣妃眸中依旧惊惶不安,她犹豫着,好半天才道:“皇上,要不,您别支持老十一了臣妾只想他平安到老等再等两年,您给他一块封地,让他去封地吧”

    “去封地?”秦皇有些诧异,这是打算放弃皇位啊!

    在他一个皇帝已明确表示要扶持老十一的情况下,她竟提出要老十一去封地?

    欣妃一咬牙:“是,求皇上让老十一去封地派他去守着边疆也行!臣妾不想儿子不明不白死在京城。”

    不明不白死在京城

    秦皇脸色更不好了:“你就是这样看朕?认为朕连保护我们儿子的能力都没有?”

    “不。”欣妃忙着下跪,“臣妾只是怕老十一让您失望臣妾不想皇上失望太子和裕王那样优秀,支持他们的人也很多,臣妾也不想皇上为难臣妾这一生,能遇见皇上,得皇上宠爱已是三生有幸,不想皇上为了臣妾,或者臣妾的儿子感到烦心”

    听得欣妃这番话,秦皇心头渐渐舒服一点。

    他的这个女人啊,就是这样单纯,这样与世无争,这样一心为他想

    秦皇伸手,将欣妃拉起,拥入怀中。

    他长长叹息,掌心安抚的拍着欣妃的后背,柔声:“朕刚才吓到你了?”

    欣妃摇头,看着秦皇的目光中却是遮掩不住的胆怯。

    秦皇将她揉进怀里揉得更紧:“朕刚才是生气,气你不信任朕,你要知道,老十一不光是你的儿子,也是朕的儿子。”

    “秦国是朕的,朕愿意把江山给谁,就给谁!”

    “老十一现虽还不是合格的继承人,可朕还可以教他!就算教不会,朕可以替他除了那些虎视眈眈的人,往后,他只需要守着秦国这片繁华盛世就行。”

    “臣妾怕老十一受不起。”欣妃很是担心。

    “朕说受得起就受得起!”秦皇松开欣妃,“如今你已是四妃之一,你那些父兄,也该提一提了。待秋闱后,朕会关照一下他们。”

    欣妃一喜。

    这些年,族人没享受到她这个欣嫔带来的任何好处,早心有不甘了,如今皇上肯提一提他们,她耳边也能清净点。

    更重要的是,老十一没有靠山,比起太子身后的皇后一脉和裕王身后的阮家一脉,实在不够看。

    待她的母族发展起来后,老十一才算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力量。

    看着欣妃掩饰不住的开心,秦皇心情也很不错,他没有多想,只当欣妃是单纯因为父兄要升官而开心。

    为人子女的,谁不盼望自己能给家人带来好处。

    “怎么,开心得不知道该说什么了?”秦皇笑。

    欣妃忙着谢恩,双膝还没屈起,就已被秦皇一把拉住:“你啊,想谢恩的话,就好好爱朕。”

    这一。夜,欣妃卖力的伺候秦皇,秦皇仍觉欠了点什么,总觉得不对味,可他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三日后,秋闱结束。

    试子们疲惫的走出贡院,回到他们先前住的地方。

    而后,他们听到最多的,除了周围人对他们秋闱的关心,便是谢秋平的诗词。

    一时间,众人对谢秋平春闱没有上榜一事愈加感到遗憾。

    再一日后,市井中盛传着一个消息,刑部要公开问审礼部尚书薄大人。

    涉及的罪名有二:

    一是在春闱期间,替考生作弊,将谢秋平的考卷换于他人;二是派人火烧刑部,试图毁灭证据。

    一时间,京城沸腾了。

    不光是这一届的试子,还有太多学子,以及学子们的家人。

    在秦国,科考是最重要的做官途径,如今,竟然有人在这样重要的考试中徇私舞弊!

    真是,忍无可忍!

第834章 顺应民意() 
“混账!”

    御书房内,一张折子狠狠砸在秦曜阳脸上。

    “说!怎么回事?”秦皇怒吼。

    秦曜阳诧异的看过秦皇,弯腰捡起地上折子,双手展开。

    折子上,写的正是民间传闻刑部要公开审理礼部尚书薄大人一案。

    “原来是这件事。”秦曜阳的语气中没有丝毫理亏的感觉,甚至是慢条斯理的,“民间确实有这个传闻,儿臣也曾听说过。”

    他淡淡看过秦皇,眸光中仿佛在说,这似乎不是什么大事,值得父皇大动肝火吗?

    “怎么回事?”秦皇沉声。

    “一个传言而已。”秦曜阳道,“民间每天都会有无数各种各样的传言。”

    “可这事关系到礼部的声誉,关系到朝廷的名声!这件事,根本就不该传出去!这个案子也应暗中处理!再由朕换一个礼部尚书!”秦皇看着秦曜阳,“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你不懂?”

    “是,父皇说的是。”秦曜阳躬身,他顿了一下,试探着问,“按照父皇的意思,儿臣现在应该全力调查这件事是谁传出去的?再调查这条谣言是谁散布的?”

    秦皇噎了下,知道这件事的全是朝廷命官,散布这条谣言的肯定也是朝廷命官。

    这种事情,若不是个人恩怨,就是党争。

    无论是哪一种,调查出来都只会让人嗤笑,一个丑闻瞬间变成两个。

    “你到底有没有脑子?”秦皇嫌弃。

    “儿臣认为,此事不宜调查,第一,知道此事的大臣较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