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悠悠小日子-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个人的脸上瞬间都不大好看了,九阿哥的确长得不错,他并没有随了康熙的相貌,却是多了几分秀气、可能是同他额娘有几分相像,前几年肥嘟嘟的模样随着年纪增大也基本消失不见了——按照苏日娜的话说,刚出土的胖乎乎的大白薯已经搁炉子边上烤干了——的确算得上是个俊秀的少年郎,再加上皇阿哥这个看似显赫的身份,若说一般人家的女孩子偷偷瞧上他也不是新鲜事,可问题是——自家苏日娜似乎一直也没开窍啊?怎么会突然因为一张面皮就改了性子?

敦多布的一张脸阴晴不定,别人也看不大出来他到底在想什么。

一旁的哈丰阿倒是看似很淡定,在纠结了一阵子之后,他忽然发现虽然九阿哥不算是什么良配、肯定比不上他亲自调教出来的孩子,可苏日娜的身份限制住了她嫁人的范围,自己调教的孩子们肯定是娶不到她的——自毁名声之类的事情哈丰阿是根本不会去考虑的!

这么一来,皇阿哥中完全不掺合政事、一门心思经商的九阿哥,未来应该不至于落得个凄惨下场,这么说来若是苏日娜真的瞧上了九阿哥,倒也不是不能让人接受呃事情。而现在或许正是能够好好的调教一下这个突然冒出头来、让他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外孙女婿候选人的机会!

想清楚这些,哈丰阿笑了笑,这才道:“九阿哥能够为国着想、为皇上分忧,老臣自然也是感动的,既然九阿哥问到了,那老臣就不客气的说了,若是有什么地方不合意了,也望九阿哥不要见怪……”

九阿哥也很上道,立刻就拱拱手,客气道:“哪里哪里,还望老大人不吝赐教!”

送走了心满意足的九阿哥,哈丰阿和敦多布扭头就瞧见了美滋滋、一脸满足样的苏日娜,两个人顿时不由得感叹了一句:这难道就是女大不中留?

哈丰阿摇了摇头,儿女自有儿女福,布尔和当初远嫁漠北他不也操心得要命,现在瞧瞧,女儿出了漠北环境苦了些、这夫妻的小日子过得怕是比一般人都强不少的,若是苏日娜真的动了心思,他要做的就不该是千方百计的阻止,而是想办法让外孙女的生活更好些,比如说,九阿哥还是个光头阿哥,瞧他那劲头怕是也不可能在政事上有什么成绩的,加上又一门心思赚银子让皇上瞧不上眼,这一没成绩二不招人待见,康熙要给九阿哥封爵怕是也不大可能。

虽然没爵位脸上不好看,可其实没爵位好处也是有的,不能请封侧福晋可能省多少事啊!

哈丰阿默默的盘算了一下,忽然觉得这个出身没有十阿哥高、又没啥前途的九阿哥,这么一琢磨下来居然是个很不错的女婿备选……

相比起哈丰阿的乐观,敦多布的心情就复杂多了,瞧着苏日娜得意的小模样,敦多布握紧了拳头,面对那只要叼走妹妹的大灰狼,他到底该如何去做?额娘啊,怎么在这样关键的时刻您不在呢?若是额娘在,九阿哥这种“小人物”还用得着费什么脑筋?额娘随随便便就能解决了啊!

果然还是他磨练不够……敦多布咬咬牙,决定一会儿回去就写求救信给额娘,询问是否有好办法能够解决苏日娜早恋事件。

完全沉浸因为完成任务而在新得到的十点经验中不可自拔的苏日娜,一点儿都没有意识到她这种懒人忽然出手帮忙且在之后异常兴奋的状态,已经给家里人带来了无比新奇的体验及震撼,同时混杂了各种匪夷所思的揣测。

离开齐佳家回了宫,九阿哥看着哈丰阿草拟的奏章,不由得感叹了一句——哈丰阿不愧是皇阿玛身边的近臣,御封的东阁大学士,这文章写得果真是厉害!虽然他也看不大出来好坏,可这话念着听起来就舒服嘛!

那些在他看来复杂无比的问题,搁到哈丰阿那里,三言两句就解决了问题,不仅表达出了他们心忧灾区的一面,还潜移默化的点出了老十那个新研究的作用,而又巧妙的淡化了因为强调了洋人的“技术”而可能带来的丢皇阿玛脸面的事情,高手,果然就是高手啊!

九阿哥感慨完毕,开始誊抄奏折,哈丰阿的笔迹自然是不能这么直接送上去的,皇阿玛虽然不必介意他们同大家族的少年们交往,可若是跟大臣们勾三搭四的,那就是事了!

摇摇头,九阿哥只能无奈的开始做这份特殊的功课,一直到把那些有没的词语抄完,九阿哥才拿出了算盘开始计算起自己这一次捐完了气压计会赔多少银子的问题——哦,不对,应该说是给皇阿玛算算气压计造价的事情,让他斟酌是不是能够普及的可能……

当然,赔钱的买卖也就是这一笔,等到这事情过了,又卓有成效的话,皇阿玛一定会觉得气压计很有必要,到时候皇阿玛决定推广,那还能让他这个儿子捐给整个国家的各州各县么?到时候出钱的自然就是库银了,纵然他不狠狠的赚一把,只要在本钱的基础上加那么半成,薄利多销,也足以弥补掉这次的损失,还有可能大赚一笔呢!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60 悠悠小日子

因为山西的灾情,康熙从木兰围场归来之后的好心情完全被破坏了,噶尔图成了最大的倒霉蛋,生生的从山西巡抚被贬到了洪洞县令,如若不能按照康熙的意愿顺利完成救灾任务的话,这个县令一职还不知道能不能保得住呢,更不要提升迁了。

当然在这事上,噶尔图也是无辜的,天灾**这种事情哪里是他这么一个巡抚就能够左右的?就算说是失职也顶多是因为灾情发生的时候他人不在山西罢了,可那不也是因为奉命入京去户部安排钱粮的事情?只可惜偏偏赶上这种事情出了事。

打从一征准格尔之后,康熙这几年都没有动兵,国库也却是攒下了些银子,当然这也都是康熙强行要求的,毕竟他心里还一直惦记着要把葛尔丹彻底消灭掉的事情,不可能有了银子就去造园子享受。

可现在因为山西的事情,康熙一方面调拨粮草去山西,另一方面还不得不忍痛掏出了大笔大笔的为了对付葛尔丹而存下的银子从江南购买粮食调往山西去赈济灾民,同时还下旨免去了山西受灾地区三年的赋税。当然,这大笔的银子康熙是很不可以出的,可发生了如此的灾难,本就对他的统治有动摇,若是不能很好的解决,来年想要去征讨葛尔丹那就肯定有无数人反对。

只是即便此时的政策相当优惠,灾民们仍然不乐意留在时不时就可能出事的地方。说是故土难离,可当这片故土三天一小震、五天一大震,大雨瓢泼淹没了无数良田村庄、人根本都活不下去的时候,但凡有把子力气的,哪个还乐意留下?但看看朝着京城过来的灾民,各州县都是头疼不已。

面对这般的严峻形式,康熙火大了,在朝堂上也没了风度,严厉的要求大大小小的官员都要交份关于如何赈灾的折子,可天灾并非人力所能控制的,满朝文武虽然没有哪个敢在这个时候和皇上呛声,但对于交奏折的事情,还是能拖则拖,病假事假什么借口都能找出来。

在这种人人避而不及的时候,九阿哥和十阿哥这两个平日根本不掺合政事的皇阿哥居然联名上了关于赈灾的奏折,不能不能说是让人侧目的事情。至于这两个阿哥所说的什么因为心忧灾民、于是十阿哥彻夜苦读参照了洋人的设计弄出了一个能够预测是否由于的玩意,可让灾区重建工作多些防范的内容,众大臣基本都是无视了,此时的重点是皇上的批复,两位阿哥说得再天花乱坠也不顶用,皇上不高兴,那说什么都没用!

康熙第一眼瞧见折子的时候,没什么特别的反应,心里还忧心过是不是这两个儿子被某些有心人给利用了,当了阵前的小卒子。尤其是打开折子一看前面的话,他几乎立刻就确定了这种想法,前面那些不显山不露水、看似花团锦簇的文字却隐含着低调中表忠心的意思,而且越看越让人舒服的文字,绝对不是那两个一说去尚书房就头疼的儿子能够写出来的!

只是瞧着那有几分熟悉的文字风格,康熙也疑惑了,若是太子呈上来的折子有索额图的痕迹他不奇怪,大阿哥的折子带着明珠的影子他也见怪不怪,可怎么老九老十的折子偏偏多了几分哈丰阿的味道?莫非哈丰阿真的已经决定了他那个宝贝外孙子的归宿?破罐破摔决定就老九或者老十了?

想到这里,康熙反倒没了什么不安,哈丰阿那只老狐狸若不是真的决定亲近些,是定然不会有这种举动的,左右早晚他也会和自己成了亲戚,那帮着两个不成器的儿子改改奏折这事他也就不去追究了。

想明白这些,康熙继续看下去,终于看到了属于两个儿子亲自撰写的部分——那份算的清清楚楚的账单绝对是老九的手笔,而那一大段用大白话解释的什么“气压计的用法”绝对就是老十写出来的!

看着气压计的说明以及老九所说的打算捐献的数量,康熙的脸上已经多出了笑意,哈丰阿代笔的事情已经完全被他淡忘的,甚至他还觉得自己的儿子很上道,知道自己写不明白就去求助他人,这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表现;而哈丰阿丝毫不掩藏他自己的风格,也是很光明正大的举动嘛!康熙不怕儿子笨,就怕儿子不知天高地厚!

虽然贵为皇上,但其实康熙和一般父亲还有有些相同之处的,纵然儿女不够出息,可只要肯踏踏实实听话,那就是好孩子,有他这个家长在,还能不给儿子们铺条康庄大道?可若是不知好歹……哼哼,他也不是什么慈父!

放下了追究代笔的事情,康熙仔细的研究起了老十所说的气压计的事情,因为这种玩意的确有些深奥,康熙还不顾脸面的把老九老十拉了过来,让他们给他详细的讲解了一番气压计到底怎么用。

应该说是天公作美,老十把气压计带过来的时候还是艳阳高照,只是根据一贯的实验数据,老十觉得这气压值偏高,一狠心便说下午八成会下雨。

康熙听了这话,本来是不信的,他之所以会让两个儿子在早朝上演示这玩意,其实单纯只是想要奖励一下这两个肯动脑子、想办法的儿子,哪怕他们所说的法子不顶用,康熙也要表彰一下这种精神,更不要说老九还打着要“捐赠”的旗号,这可是为了国家大义而仗义疏财的表现,是要大力表彰的!

康熙一心要让满朝文武瞧瞧,他的儿子们,哪怕是一直被人称为“文不成武不就”的两个,也是懂得为国尽忠的。

可谁不曾想,十阿哥的判断居然准了!才用过了午膳,天就阴了下来,不多时候瓢泼大于便到来了。虽然京城此时进入了雨季,可北方的天哪怕是雨季也不不会同江南那般阴雨连绵,三五天能下一场便是好的了,而前个儿才下过场雨,照理说这两天应该是没有雨的才对。

在满朝文武都认为不可能下雨的时候,十阿哥的那个气压计却偏说有雨、还能说对,康熙不由得重视了起来,下令让十阿哥每日汇报他的预测结果。而一连几天,气压计都非常给力,竟是一次都没有错过!

这样的结果,让康熙大喜过望,先不提这东西对山西的灾情到底有没有用,单单能预测下雨,这就对农事非常有利啊!民以食为天,粮食若是能丰收,那什么问题不都没有了?

当然,对农事虽然关心、但其实懂得并不多的康熙,并不知道有耕作经验的百姓,对于这种早上看看天就能知道下不下雨的事情基本都能猜个十之**的,看天吃饭的本事绝对不是一个从来不知道什么是饥饿的皇帝都能领悟并掌握的技能。

于是,康熙立刻对老九老十这两个原本以为以后顶多就是混个闲散宗室的儿子另眼相看的,老十这孩子性格憨厚,康熙没想过这个读书怎么都读不明白的儿子居然在西学上如此有领悟力;至于老九,康熙一直对他喜好经商非常不满,只是看在他的生意能给内库几分进项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忍了,却不想这个儿子挣了银子并不是去过骄奢淫逸的日子,反倒是乐意为了国事出力,很有孝心嘛!

康熙满意了,老九捞银子的行为和老十败家的行径就都被光明正大化了,当然康熙也知道什么叫做犒赏功臣,除了重赏两个儿子之外,他还特别几日都留在了宜妃处,就连病重的温僖贵妃也被康熙特地去看望了几次……

宫里的宜妃和温僖贵妃都也满足,九阿哥和十阿哥也觉得这是他们头次因为自己的良好表现给额娘挣了脸面,而不是靠着额娘的位分给他们挣好处,两个男孩子自然也是很得意的。要知道九阿哥虽然经商挣了不少银子,也能孝敬自己额娘不少,但到底经商这事被康熙不喜,宜妃怎么敢张扬?哪怕儿子孝敬的银子不少,她也依旧当没有,只是默默的存起来,以防万一,绝对不敢大手大脚,生怕惹了皇上不喜。

只不过,苏日娜却是头次听见康熙把去看自己的妃子当成对儿子的“奖赏”,听完两位阿哥得意洋洋的“表功”,她——目瞪口呆!

——这都是什么事啊!

上辈子生活在二十一世纪,这辈子又有个彪悍到独霸了阿布的穿越女做额娘,苏日娜实在是想象不出来皇家这诡异的家庭关系,丈夫去瞧妻子(或者说是某个妾)的原因不是喜欢她,而是她的儿子表现好了?

实在是按捺不住心底的好奇,苏日娜在回过神之后,看着仍然志得意满的两位阿哥,小声的问道:“难道,你们表现不好,皇上就不去看你们的额娘?”

“这个么,”九阿哥停顿了一下,才道,“我额娘那里,皇阿玛去是会去的,不过怎么也没有这种是因为我表现好而去额娘那里有面子嘛!”

苏日娜抽搐了一下嘴角,“那是九阿哥你有面子,还是宜妃娘娘有面子?”

“当然是我额娘啦!”九阿哥说完,嘿嘿一笑,“当然爷也很有面子就是了!”

“九哥当然是这样的,”十阿哥嘟囔着,傻乎乎的笑着,“宜妃娘娘本来就得皇阿玛喜欢嘛,我额娘都病了那么久了,皇阿玛也就是赐药罢了,哪有这样亲自去看的?昨个儿我去给额娘请安的时候,额娘可是高兴坏了。”

看着两个阿哥满足的模样,苏日娜叹了口气,果然不是一样的生长环境是不可能明白他们的想法的。

十阿哥正美着,忽然瞧见苏日娜叹气,不由得问道:“苏日娜,你叹什么气?”

苏日娜摇摇头,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不可能说出来的,便随口道:“我是在想,我阿布若是因为我的表现而决定去不去看额娘的话……我想他是一定见不到我额娘啦!”

“哈哈!”十阿哥觉得自己终于厉害了一次,立刻大笑了出来。

一旁的九阿哥此时却是迟疑的问道:“那你其他的兄弟姐妹呢?”

苏日娜歪过头,“我阿玛和额娘只有我和阿哈,哪里来的其他兄弟姐妹?”

九阿哥摇头,很明确的指道:“爷是说,你总有其他的不是你额娘生的兄弟姐妹吧?”

“听说是有一个的,”苏日娜皱眉,想了半天,才道:“不过在我额娘还没嫁到蒙古的时候就夭折了,连名字都还没起呢!”

“哈?”听完这话,连十阿哥都愣了,虽然他一直听苏日娜提过的只有敦多布这么一个阿哈,不过他是以为苏日娜的额娘比较厉害,把庶子庶女管得很严,嫡子嫡女的地位比较高罢了,却不曾想其实是根本没有?

瞧着两个阿哥目瞪口呆的模样,苏日娜得意的说道:“我额娘和阿布可好了,我阿布才没有那多的老婆呢!如果他不去看我额娘的话,他就只能一个人睡帐篷了!其实我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