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而寄托在某次大捷更是不靠谱,大捷可能化为大败。

历史上,议和派,多是投降派,对北方民族心存恐惧;而主战派,多是速胜派,幻想着王师一到,敌军土崩瓦解。

真正可靠的是综合国力!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都是虚无的,管你明君名臣,统统碾碎。

在后世,综合国力的评价标准可以分为几十条,可是如今的时代。社会层次简单,结构简单。只需要简单的几条就足够了!

“评价一国强弱称之为综合国力,而综合国力,主要有七个评价标准,一是军队质量,二是粮食产量,三是财政收入,四是朝廷权力大小,五是精英流向。是朝廷信誉度,七是人才的培养!”

说着,说着,赵朴就开始跑题了。

原本是想要,谈论第二次北伐的相关事宜,制定北伐的作战计划。

只是,说着说着。就谈到了综合国力的提升。

这也是赵朴开会的特点,说着说着,就经常跑题。只是即便是跑题了,即便是不愿意听,也得捏住鼻继续听,谁让赵朴是皇帝!

不过尽管有些跑题。可赵朴不打算转回正题。

这也算是统一思想吧!

一个时辰后,会议结束了。

可以有意见,但是只能保留。

在场的军部大臣都明白,皇上这回是铁了心要北伐,再多的阻拦也不顶用。惹毛了皇帝,只会被凄凄惨惨砍杀光。

这位皇帝看似温和。平时对大臣们也很好,可是一旦在北伐的问题上,触了霉头,十八必死无疑。

随着赵朴的一声令下,庞大的战争机器随之开动,首先是舆论上,大肆的宣传北伐,宣扬北伐必胜,不断的打气,统一思想。那些反战言论,统统都被封杀,提意见可以,但是不能反对北伐

随着,各地的器械粮草等,加快筹措,不断的运输到前线,做好了打上三五年的物资储备。

而此时,枢密院、兵部、军部等几个军事机构,或是调动将领,或是忙于制定作战计划,或是忙于各部门协调,忙得不可开交。

而此时,各地的将领也是纷纷进入京城,开始安排任务。

风雨欲来,北伐在酝酿着,有着席卷天下的气势。而在北方金军也是积极备战,刚刚登基的皇帝完颜亶积极任用几个叔叔,打理朝政,而一些忙于内讧的女真贵族,也是纷纷放下意见,合为一股,共同抗击宋军。

筹备工作,还在继续着。

这又需要花费大约一两个月的时间!

随着,北伐的临近,赵朴也是越加的惶恐不安,有些战前焦虑。

…………

风尘仆仆,一个年青将领进入了杭州城。

此人正是岳飞。

此时岳飞才不过三十二岁,已经是山东路宣抚使,算是从二品的武将。

若是在其他时期,算是才略出众,军少有;可是在这个时代,却是算不了什么。当今皇上,重视武备,多提拔年轻将领,只要是战功显赫,只要是不违背军纪,都会受到皇上重用。

有些将领比他还年轻,官位也只是比他略低而已。

比如,朝的虞允此刻入了军部,原本是四品武将,如今变成了五品,表面上算是降级了,可谁都明白,这是明降暗升。军部官员,看似品级低,可处在要害位置,又接近皇上,颇为重要,军部官员说是皇上亲信也不为过。

又比如,李破军不过二十八岁,却是镇守襄阳,正二品的官职,仅仅是略逊色于他。

当今时代,是武将最好的时代,不讲究资历,不排资论辈,只要敢于拼命,能打了胜仗,遵守军纪,就会得到提拔。

但是也是最坏的时代,战场上武将的死亡率极高,四品五品的军官阵亡,是正常事件;因违反军纪,被革职,或是处死的武将,极为常见;因为不遵守军纪,擅自逃跑,被斩杀者,多有存在。

重赏、重罚,是当今武将的特点!

进入杭州城后,岳飞的情绪是复杂的。

此次皇上,将一半的高级将领调入京城,为的就是下一步出兵北伐,而此次皇上,更是专门召见他,商讨军事!

此刻,坐在偏殿内,岳飞有些紧张。

“皇上驾到!”一个太监喊道。

随后,一个身穿黄袍的男走入偏殿内,身后是一些侍卫跟谁。

“微臣拜见陛下!”

“卿家,免礼!”

一番客套之后,岳飞小心翼翼的坐在了椅上。

没有询问问题,赵朴只是静静的看着岳飞。

历史上,岳飞已经神话了,不是人,更多是精神象征,忠义的化身。

到了这个时代,尤其是战乱不休,赵朴可没有指望着,靠某某几个名将出现,然后力挽狂澜,拯救江山社稷。好的名将,不如好的制度。制定下良好的军队提拔体系,培养体系,远远比单纯的重用几个名将,指望几个名将力挽狂澜更为可靠。

得知,岳飞、韩世忠、张俊、吴氏兄弟、杨沂等的信息之后,赵朴没有太多的关照,就采取了“放养政策”——没有太过重用,没有太过提拔,只是多给了几次立功的机会,有本事上,没本事下,犯了错误,照样惩罚。

这也再次证明,金到了哪里都会发光!

仅仅是七年时间,岳飞有一个小队长变为了统帅七万大军的边镇将领。

见皇上颇有兴趣的看着他,岳飞心有些焦急,有些惶恐,不知皇上心在思量什么!

“卿家,山东的风景可好!”赵朴问道。

“回皇上,山东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利于金军骑兵出击,不利于我朝防守!”岳飞道,“后来,我朝以青州,济南为心,构建了一个个堡垒群,防御金军进攻,局势才稍微缓解!”

“山东的确不好守,只是山东关系此战胜败,是我朝北伐金国的关键点,又有运河之便,利于运输粮草!”赵朴道:“卿家,守卫山东,朕放心!”

“末将,多谢陛下!”

岳飞谢道。

赵朴笑道:“卿家,此次要北伐,卿家可有计划?”

北伐的大致方针,已经指定,只是此刻是为了更好的征询意见。最了解情况的,还是前线的将领,而不是他们这些坐在京城,纸上谈兵的大臣。

“陛下,我朝兵强马壮,而金国人困财缺,此刻正是北伐的机会,末将觉得…………”

接着,岳飞开始说出了北伐计划。

在岳飞的计划,应当是三路出击,东路牵制金军兵马,路出击汴梁,西路进攻关。东路军,路军牵制为主,西路军为主攻击方向。作战重点,在于夺取关,进而夺取河东,然后与路军合兵,破河南之敌;然后威胁河北,幽云,夺取长城内土地;最后夺取辽东。

作战方针,是顺时针进攻,包抄金军,将金军一步步闭上绝路。

第445章九死一生的奇袭

打仗,最忌讳齐头并进,没有进攻重点!

抓住一个突破点,进行突破,才能取胜!

此次北伐,有着两种不同的作战策略,第一种是以顺时钟,东路牵出兵河北,路出击汴梁,西路进攻关。东路军,路军牵制为主,西路军为主攻击方向。作战重点是夺取关,进而夺取河东,然后与路军合兵,破河南之敌;然后威胁河北,幽云,夺取长城内土地;最后夺取辽东。

这一战略,讲究循序渐进,步步推进,一步步压缩金军的生存空间,最后将金军勒死。

优点是,将战场放在了西北,有险要地势可以依赖,即便是打了败仗,也可以坚守,不至于一溃千里;缺点是不断的攻城略地,消耗时间多,不断的进攻,会让粮草转运困难,也给了金军骑兵袭击的机会。

另一种北伐战略是逆时针行进,利用山东为跳板,直接进攻幽云,夺取辽东,彻底歼灭金军主力。主要是金军主力灭了,其他地区可以轻而易举的收复。

缺点是,进攻区域多是金军腹心核心地带,金军不可能退让,说不准就是大决战。大决战危险性很大,不是大胜,就是大败。优点是,省略了漫长的粮草运输,可以较快的打击金军,节省时间。

而为了两种北伐战略的选择,军部分成了两派争吵不断。

而岳飞选择了第一条路。

赵朴却选择了第二条路。

“陛下,末将觉得北伐。当以西北为先,循序渐进北伐为妙。一步步夺取,来不得一丝急躁。而东路北伐,直接进攻幽云,虽然可速战速决,只是危险太大了,一旦不胜,我朝将三年内,再无北伐之力!”

岳飞说道。

赵朴默不作声。心却想着,岳飞看似鲁莽,其实最为谨慎。

“出兵西北,以西北为北伐重点,倒不是不可以,只是需要估计两个问题!”赵朴说道,“第一。西北军富平之战,损耗严重,防守汉四川尚可,可要是出兵,力有不逮;第二,若是西夏出兵。合击我朝西北,那该如何?”

岳飞道:“据说,我朝已经与西辽联盟,那时可请西辽出兵,牵制西夏军。使其不能出兵西北。西北军攻击不足,可派兵马援助。出兵西北!”

赵朴沉默了,不知该说什么。

西北,真的不适合出兵。

西北军,连连打败仗,即便是打得胜仗,多是在守城时,取得的!此时调兵入蜀,倒是可以出征,只是宋军门户之见,很是厉害,内斗厉害,配合缺乏。单独的,各打各的,可能胜利,可是相互配合,绝对是打败仗。

还有靠西辽军,能牵制住西夏军不出击吗!

赵朴有些不相信。

将胜利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距离失败,没有多远了!

岳飞说得没错,他是站在武将的角度考虑,那里顺手从哪里打!

而赵朴是皇上,讲究全盘考虑,哪里利益最大,往哪里打。

“西北之路,走不通!”赵朴摇摇头说道,“西北军不能轻动,顶多是派出偏师牵制而已!”

“只是从山东出击,风险太大了。从山东出击,需要经历河北平原,那里没有地势仪仗,我军虽有骑兵掩护,但还是太少了。而运河有利于粮草运送,可千里运送粮食,粮道太漫长了,容易遭到金军伏击了。一旦断掉我朝后路,那时危险了!”

岳飞一向胆大,可是也不敢从山东出兵。

胜算太低了!

“胜算低,也要拼上一把!”赵朴道:“想要击败一个国家很容易,可是想要灭掉一个国家艰难十倍!只要不犯下大错误,我朝击败金军很是容易,但是越打到后期,越是艰难,可能先胜后败!”

“灭国之战,最怕拖下去,拖上三五年会变成不慎而胜,不败而败!”

“我朝拖不起!”说着,赵朴开始向岳飞诉苦。

岳飞是一个名将,打仗水平很高,只可惜政治水平很低,对于一些大事情,根本不知道。

打仗,不仅是需要前线将士敢于拼杀,取得战斗胜利,更是需要良好的后勤保障,官员及时接受城池,恢复再生产。仅仅是有名将,在前线打了胜仗还不行,还需要各个后续环节跟上,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错误,可能全局崩盘。

宋朝看似经济强大,国家富饶,可是摊也铺得很大,问题也很多。

此时,宋朝对金国有着战略优势,只是优势有限的很,一旦拖得时间太长,优势会化为劣势,最后崩盘。

“我朝此次北伐,需要动用各种战兵,辅兵至少五十万,还需要动用各类民夫壮丁等,多达二百万,每年需要至少耗费三千万贯钱财。若是战争,在两年之内结束,我朝还撑得住;打上三年我朝,也勉强能应付;可若是打上四五年,我朝必然财政崩盘,流民四起,国力为之耗尽,那时距离大败不远了。轻则是划江而治,重则是国家破灭!”

“此战必须速战速决,必须两年之内攻破幽云,占据长城一线,结束第二次北伐。一旦推延时间太长,为达到战略目标,我朝就败了,只能退兵。北伐取得再大的战果,也会化为虚无!”

最后,赵朴给出一个时间表。

这也是宫调查司,根据各种资料,统计出来的结果。不一定准确,但是却有一定的真实性。

“陛下,从山东出兵,进攻幽云,胜算不大,不足三层!”岳飞实话实说道。

这个时代,攻城战要比守城战,要艰难十倍。

守卫一个城池,只需要三四千兵马,可是围城进攻时,则需要两三万强攻。而三四万大军,只能是“蚁附”而上,需要死很多人。有时死亡很多人也未必能攻克。

很多时候,攻克一个城池,多是靠围困,困得城内粮食耗尽,才攻破。

围城战,是最难打的战,打上三五个月是正常事件。而河北、幽云等地大城池无数,若是一个个围攻,花去的时间,耗掉的精力,不可胜数,简直是成为噩梦也不为过!

如今,金军在幽云、河北等地,聚集着大量兵力,一个个攻克,难度极大。想要两年之内,收复幽云,根本不可能!

况且,金军也不会坐视宋军围城,会派出骑兵骚扰,断掉粮道,或是袭击后方,防不胜防。

算说是三层,还是有些多!

还是从西线稳扎稳打为妙!

“不行!从西线出击,只会打成持久战,那时我朝只会陷入战争的泥潭,重蹈金军的覆辙!”赵朴坚定的说道,“破局在东线,在山东,而不是在西北!”

岳飞心叹了一口气,不知该说什么为好。

将主战场放在东路,放在山东北部,河北,幽云一带,怎么想,怎么不靠谱。

只是皇上下定了决心,即便是不能打,也要打!

“卿家,可愿作朕的刀剑,率东路军出征!”赵朴道。

“微臣愿意领命!”岳飞道。

“好!朕有个计划,可以破开东线的坚冰,若是计划胜利,可以轻易直捣幽云,辽东,破掉金军的根基之地。不过也危险至极,死一生。应当说十死无生!”

赵朴道,神色有些凝重。

北伐不好打呀!

仔细思考,不论是顺时针出击战略,还是逆时针战略,一个不好就是持久战,一个不好就是陷入战争泥潭,最后不败而败。

唯有出奇制胜,才能获胜!

只是,每一次出奇制胜,都意味着死一生!

计划如何周密,也免不了意外出现。

成与败皆靠运气!

“附耳过来!”赵朴低声的说出来作战计划。

第446章金军对策

当岳飞,走出宫门时,好似做梦一般!

世人都说他喜欢弄险,喜欢孤军深入,可若是条件允许,谁又愿意孤军深入,有愿意弄险!

弄险,多是没奈何!

在军部会议上,皇上说过,在绝对的实力面,一切阴谋诡计,都是无用的!

又说,我朝北伐,不追求战略激进,不追求军事冒险,更不将胜利希望寄托在某次大捷,寄托在某个名将身上!

又说,要高筑墙,广积粮,练强兵,军民一心,提升综合国力,形成绝对的压倒之势。那时金国纵然有明君在世,纵然有孙武白起复生,也是难以挽回败局!

可实际上,宋朝一直难以取得绝对的优势!

尽管皇上登基,采取多项措施,编练新军,整顿朝政,财政改革,土地再分配等,一些列措施,宋朝国力快速回升。

尽管,金国一些列战败,一些列政策失当,又是内斗不断,致使国力下降。

此升彼消!

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但是却不是绝对优势。

没有绝对优势,无法形成辗压之势,只能是采取诡道,行险一搏。

回想着皇上的计划,岳飞只感觉到不靠谱!

那个计划真的行吗?

可不靠谱,也得执行!

当今皇上,对于军队的控制,对于武将的控制,也是超越了过去。

过去,军军饷多是由将军发放。而如今多是由皇上控制的银行发放,直接跨过了间环节。少去了将领们贪污的可能。而军三司,虽然听从将领的指挥,却是**与军。

过去武将多是世代为军,属于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