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唯有引蛇出洞,让宋军郊决战。”

“于是,故意保留种师道一部,给宋军胜利的希望。这样四周的勤王之师会纷纷汇聚在汴梁,军队也会骤然提升到极为恐怖的数字。庞大的军队数量会给宋人盲目自信,而派出的使者侮辱,又会加剧宋军的怨恨,宋军必然会出城一战。”

“只要宋军,钻出乌龟壳子,人数再多,我军也不惧。一旦宋军出城,那时金军就会发挥野战的优势,彻底将宋军消灭。”

“王爷高明呀!”郭药师赞叹,“宋朝最强军为陕西军。这里自古民风彪悍,尚武精神浓厚,而最重要的是西北一直在混乱之中,战争不断,西军几乎一直在打仗。打仗多了,即便是军事白痴,也会成为名将;打的战多了,即使是绵羊也会化为虎狼。西军,一直在用死亡训练部队。不精锐,只能是死;不强悍,只能是死。血腥的淘汰率,缔造了西军的强大。西军中有名的部队有府州折家军,麟州杨家将,青涧城种家军等。西军将领一般世代相承,与“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普通宋军相比,战力强出很多。“

“西军若是灭,汴梁指日可破;若是西军不灭,即便是攻破汴梁,赵宋依旧可以迁都他处,国犹不亡!”

“西军擅长在西北山地野战,平原作战不太适应。可惜赵氏皇帝不识兵法,将西军调来汴梁,与我军平原决战,以己之短攻敌之短,必输无疑,这一战西军精锐将折损大半。西军一破,宋朝再无可战之师,那时万里河山,任由王爷纵横!”

“只可惜,这次领军的不是种师道,只是姚平仲这个无名小辈!”完颜斡不离微微失望。对于这个能够与爱将河里拼的两败俱伤的老将,一向对宋人藐视的河里,竟然对种师道称赞不断。

这让他很是好奇,只可惜领兵夜袭的不是他。

郭药师却笑道:“种师道已经是老朽,已经七十多岁,已经没有几年好活头了。我夜观天象,将星不就将陨落!”

完颜斡不离心中却是颇为不屑,对于星宿之学不太相信。

郭药师,又是好奇道:“元帅,那个大宋亲王真的是假的吗?“

送来一个假皇子作人质,宋军有这个胆子吗!

郭药师想了许久,还是不理解元帅白天为何一口咬定那个皇子是假的!

宋人琴棋书画,礼仪文明,无人可以比肩,可是胆气却是最弱。此时兵临城下,时刻面临城破,可谓是要钱给钱,要地给地,要美女送来一大串,要人质送来丞相王爷,只是为了保全住富贵。

送一个假皇子为人质,惹得金军不快,宋人有这个胆子吗?宋皇有这个胆子吗?

没有!

若是真有这个胆子,金军铁骑也不会饮马汴梁。

“我说他是假的,他就是假的,不是假的,也是假的;我说他是真的,就是真的,就是真的,不是真的,也是真的!”完颜斡不离冷哼道,“真假,皆在我一念中!”

郭药师心中一动,忽然明白了。

…………

“张大人,为官之道是什么?”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做官如做文章,文章做得好不好,不在于辞藻是否华丽,也不在于用典如何精妙,更不在于构架如何美妙,而在于文中国讲得道理,是否附和我之心,符合我心,就是好文章。否则即便是作者名气再大,文采再好,亦是草草而过。读书,乃是以我之心而诠释圣贤之心的过程,不在于依附于圣贤所说的道理,而在于以经书之意来剖析自我之心,这方才是读书的精髓所在。”

张邦昌讲述道。

赵朴点了点头,有些明白。就好比是高考作文,能得到满分,不在于其他,只在于是否符合阅卷老师的口味;同样一本小说好不好,不在于文笔、题材、创新等,只在于是否符合市场需求。

“孔孟之道不适合做官!”张邦昌道。

“为什么?“

“读书人天生有才,好指点江山,以建立盖世功业为志向,哪一个不是自比管仲、乐毅,不是成就一方名臣,就是一方大将。可实际上,官场如战争,官场之凶险胜过战场,杀人于无形。我朝还不错,官场战败,不过是被贬;若是在前朝,官场战败,轻则是贬官流放,重则是抄家灭族,妻妾子女充为官妓。”

“读书人眼中,官场是风花雪月,是琴棋书画。其实官场那里有那样惬意,为官者需要揣摩上司心意,又要协调下属心思,还要与同僚打好关系,有时需委屈求全,有时需要溜须拍马、免得被人卡主脖子,寸步难行。”

“孔孟之道,只是对科举有用,可对为官却无一丝用途,反倒是有大害!孔子屡次出仕,屡战屡败;孟子四处求官,尚不可得。他们本就是为官的失败者,读书人却妄想读着失败者的书,当官吗?入仕途,需要读儒家孔孟之书;可想要做官,却要读法家商鞅、慎道、申不害之书!”

张邦昌讲述着为官的心得。

外儒内法!

赵朴听着暗自点头,不管人品如何,这位张邦昌,张大丞相为官水平就是高。若是活在二十一世纪,总结这些经验,据对能写出《官场三十六计》,《官场潜规则》,《新官入手一本通》。

只是话题一转,赵朴问道:“张大人,本王只是有些奇怪,为何完颜斡不离,咬住嘴说我是假皇子?不会是想要借着我是假皇子的借口,一刀砍了我吧!”

这个疑惑,困扰了赵朴许久,久久难以释然。这年假货的确不少,可是没有人刚冒充皇子,在仁宗年间有个人冒充假皇子,结果被砍了。如今,到了金营竟然那个元帅说是假皇子,这情何以堪。

张邦昌想了想,开口道:“金军元帅此举,无非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以此为借口,要挟我朝,促使我皇下定决心,签署城下之盟。汴梁之战,依旧有数月之久,我们撑不住了,金军也撑不住了。金军也想要退去,可是那四条不答应,如何能退兵!”

赵朴想了想,这的确是一个理由,尽管这个理由很狗血,很是荒唐,连三岁的小孩子也骗不了,可是只要是理由就足够了。

“那第二呢?”

“养贼自重!”

“养贼自重?”赵朴心中凌乱了,想了许久,还是想不出养贼自重如何解!

“这些天与殿下谈论局势,仔细思考了许久,渐渐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张邦昌道,“金国朝堂内部也有党争,党争也极为激烈。金国又三大势力,最大的莫过于金国皇帝吴乞买为首的一系势力,其次是完颜斡不离为首的太祖皇子一系,再次是粘罕女真武将一些!这三派为了皇位之争,势如水火!”

“吴乞买,贵为金国皇帝,大权在握,这派势力最为强大,只有其他两派联合,才能与之抗衡。其次,完颜斡不离势力也最大,他代表着皇子一系,不仅有着名分,更有着强大军力,再加上当年擒拿辽帝的功劳,号称二太子,对于皇位威胁最大,可以说功劳盖主,金国皇帝对他最为忌惮。此次完颜斡不离要求粘罕出兵潼关、洛阳等陕西一部,切断西军援救之路,对汴梁形成夹击之势,只可惜粘罕心胸狭窄,去缺谋少断,贻误战机!可见粘罕也敌视他,跟完颜斡不离关系不好。”

“完颜斡不离此时,威逼汴梁看似强大,其实他处在险地,生死在旦夕之间!”

赵朴道:“我理解,老二很悲催!”

根据经济学原理,老二最悲催。就好比在三国时期,赤壁之战前后,曹操最强,孙权次之,刘备最差。孙权身为老二,不仅要抗衡最强大的曹操,还要被刘备拉后腿。结果,曹操灭了西凉马超,汉中的张鲁,地盘势力不断巩固扩大;刘备也是取了荆州,又收了益州,地盘势力也在不断扩大。只有孙权最为悲催,地盘依旧,势力依旧,还是一米三分地,原地踏步走。

到了三国中期,曹操势力依旧最大,刘备次之,孙权最差。结果,刘备变成了老二,又变得悲催了起来。先是在川北与曹操大战,又是荆州北部与曹操大战,又是在荆州南部与孙权大战,三面作战,军力严重被分散,分散兵力,不死才怪呢。结果关羽丢了荆州,刘备夷陵大败,蜀国差些灭国。

根据经济学原理,宁可做老大,枪打出头鸟,也不做老二;宁可做老三,垫底丢人,也不做老二。

很悲催,完颜斡不离做了老二。

老二没有好下场!

第42章养贼自重

张邦昌道,“功高盖主,一向没有好下场。范蠡,文种,忠心于越王勾践,却遭到勾践忌惮,范蠡被逼走,文种被杀死;乐毅率领五国联军,破灭齐国,险些使齐国灭亡,可是却遭到燕王的忌惮,被迫逃走;商君有功于秦国,秦国能一统六国,商君功劳第一,可是却遭到了车裂之刑;李斯大功于秦国,却被腰斩弃市;韩信大功于汉高祖,却是被诛杀;周亚夫平叛六国之乱,功勋卓著,可是却被饿死;霍光大功于汉朝,死后却被诛族;隋朝杨素功于社稷,却遭杨广迫害;到了我朝,狄青平叛南方叛乱,可是却遭到小人诬陷,郁郁而终。童贯大人收复青唐羌,平灭方腊乱贼,这些功勋无人诉说;可是只是一场河北大败,就臭名远扬,世人比之十常侍;蔡京大人操劳国事,不断的将大宋这艘破船修修补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是只是因为一些书生,为了迎合当今官家,就遭到贬低,视为国贼。”

“他们都没有错,错在功劳盖主。因为功高盖主,即便是曾经有过功勋,也被抹去,不是沦为乱臣贼子,就是遗臭万年。”

“不过路上也不寂寞,完颜斡不离威逼汴梁看似强大,其实处在火焰口上,随时会死。”

赵朴心中道,你倒是有自知之明,功高盖主,没有好下场,许多的英雄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是窝窝囊囊的死在了自己人手中。前有狄青,后有岳飞,一脉相处,故事各不相同,可是结果却是相似的。

匹夫无罪,怀璧有贼;功臣无贼,功大有贼。伴君如伴虎,没有舍身饲虎的勇气,就不要做官。万恶的封建社会可是没有人权,死了就白死了,没有人会同情。

“功高盖主,兔死狗烹,如何破解这个死局?唯有养贼自重!”张邦昌自问自答。“功高盖主,必然引动帝王诛杀,为了免去灾难,只有养贼自重!而这个贼,就是殿下!”

“若我所料不错,不久之后,金军元帅,就会真皇子换回殿下这个假皇子。那时殿下就可以再度返回汴梁!”

“出国为人质,本是必死之局,可是死局中又酝酿着大机遇。一旦返回国内,名声必然达到巅峰,有了名声,便有了一丝问鼎帝位资格。”张邦昌立刻说出了诛心之言,“当年公子异人,是赵国人质,可是一旦在吕不韦的支持下返回秦国,最后成为秦国国君;燕太子丹,在秦国为人质,可一旦返回秦国,就是燕国国君!一旦天下有变,王爷可以君临天下!”

赵朴不由喝道:“大胆,你这是谋反!”

“满朝上下,皇子十几个,为何偏偏王爷出使金军;满朝山下,丞相十几个,为何偏偏是我出使金军。你我都是弃子!”张邦昌咬牙切齿的道。

赵朴心中默默叹息,文人最为小心眼,身为大奸臣,心眼更是小。

赵朴道:“即便是我有心当秦异人,张大人有心要当吕不韦,可是我们一没有兵,二没有财,想要造反似乎也没资格!”

“在汉唐时代,是君王与门阀共治天下;在唐朝中期到五代时期,是君王与武人共治天下;到了宋朝,是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在汉唐时代,要想却得政权,就要维护门阀的权益;在唐朝中期到五代,要想当君王,就要维护武人的权益;到了宋朝,就要维护士大夫的权益。”

张邦昌道:“当年哲宗皇帝早逝,皇子十几个,为何偏偏先帝(即为宋徽宗)能够成为皇帝,世人都说是太后支持,这只是表象,实际是先帝才华出众,琴棋书画皆为一流,堪比苏大学士,士大夫皆是敬仰。有了士大夫支持,先帝想不当皇帝都难!”

赵朴心中恍然,想要当上皇帝,就要得到统治阶层的支持,只有统治阶级支持,才能安稳当住皇帝。

在大宋,士大夫就是统治阶级,只有士大夫支持才能当上皇帝,才能安稳的当住皇帝,宋徽宗琴棋书画无一不通,都是一等一的,极度符合士大夫的胃口,才能在诸多皇帝中胜出,最后成为皇帝。

只听张邦昌继续分析道:“可是当今圣上,在危难之时成为皇帝,本身位置就不稳。最为重要的,应当是稳定朝局,与金军签订和约,让金军退去,我朝能够休养生息,缓解民生压力!可他一上台,就打击旧臣,提拔心腹,将朝堂弄得乌烟瘴气,早已经使百姓寒心,失去了士大夫支持。此刻他的位置风雨飘零,可能旦夕之间,就要灭亡!”

赵朴道:“可即便是如此,皇兄的位置也不会动摇!”

“名不正,言不顺,乱臣贼子,历来受士大夫鄙视。可若是天下有变,殿下的机会来了!”张邦昌笑道,“当年,七王之乱,晋朝元气大伤,那时长安破灭,司马睿南渡,重建晋朝,殿下也可以!”

“天下有变,我的机会就来了,若是天下不变,那我就没有机会了!”赵朴道。

“得陇望蜀,欲望无止境。河北已失,河东危在旦夕,这两地一丢,中原门户彻底洞开,铁骑南下,一点也不设防,金军会止步吗?”张邦昌道,“朝中大臣勋贵,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将家中金银等转移到南方!”

“兔死狗,只要兔未死,狗便不可能被烹。只要大宋势力依旧存在,完颜斡不离就有各种借口对宋用兵,只要用兵,他就是绝对安全。于是,他要有意,或是无意的制造各种敌人,形成养贼自重之势。而殿下,就是他养的贼之一!”

这时,赵朴心中恍然。将真的皇子认为成假的皇子,不是完颜斡不离傻,而是故意的,只有这样才能放曹操,才能给金军制造敌人,这样才能免去兔死狗烹。

而他那天的慷慨激昂的表现,被完颜斡不离看中,让他成为了完颜斡不离养贼自重的计划中,其中一个贼。

同时也暗自惊讶,张邦昌身为大奸臣,可能在处理政务上是废物,可能在用兵上是废物,在三观上也是极度低劣,但是绝对不是傻子,反而是极为精明。在官场上的一些道道,在揣摩心理上,绝对是大行家。

仅仅是寥寥数言,就猜测出了这位金军元帅养贼自重的心思。

…………

而此刻,宋军大规模在出动,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开始布置出军,有些破釜沉舟的样子,只是项羽就有一个。仿造破釜沉舟的将领很多,可是成功的案列很少。

在夜色中,年纪轻轻的姚平仲义气风发,心中满是激动,这一夜是他建功立业的时刻,成就卫青、霍去病破灭胡虏,成就万户侯的时刻。

武将升迁极为艰难,若是在太平岁月,熬到死了,能混到五品就是走了狗屎运;可是在战乱时代,只要是敢于拼杀,可能在几战之下,就会如火箭一般,飞升的升官。

“种师道,世人都说你是名将,可惜你太老了,已经七十多岁了,已经是半只脚踏入棺材的人了,未来还需要我们年轻人!”姚平仲望着远处的老将,心中默默的念道着。江山代有才人出,前浪把后浪累死在沙滩上,未来是属于年前人的一代。

“将军要出兵了!”

“知道了!”

高高的点将台,好似一个巍峨的巨兽,姚平仲迈步走上去。望着台下密密麻麻的将士,姚平仲心中,满是豪情,开始演讲鼓励士气。

最后在一声令下,四十万将士好似潮水一般,分为三路,出击金军。

而在不远处,金军已经布置好了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