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闪电凶神-曼施坦因-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伤亡3000多万人,因战争而死于饥饿和疾病的平民达1000万人,交战各国的经济损失多达2700亿美元。
  战争结束之后,曼施坦因暂时躲到家里,他不愿意整天看到士兵们那副萎靡不振、百无聊赖的样子;加上他在战斗中负过伤的伤口又隐隐作痛,是该休息一段时间了。
  家中的境况自是不如从前,连年的战争使得像柏林这样的大城市都供应困难,物资贫乏,市民们只能靠配给的马铃薯度日。德皇的逊位,使得从前的贵族地位一落千丈,租佃给农民的土地由于精壮劳力都送去了前线,收成无多,交的地租极为有限。
  更有甚者,对于德国人来说,灾难并不由于战争结束而结束,战胜国的列强岂肯就这样善罢甘休?
  1919年1月18日,德国难堪的日子终于来到了。这一天,战胜国一方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召开了和平会议。法国之所以选择这个日子开幕,是有意使德国难堪,因为这一天正是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的日子。参加对德、奥、土等国作战,或者同上述国家断绝了外交关系的27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和会,而德国及其盟国被排除在外;苏维埃俄国也未被允许参加会议,一来俄国与德国单独媾和使协约国诸列强余怒未息,另一方面这次会议还将商讨如何对付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问题,不便请俄国人来参加。
  1919年6月28日,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之后,英、法、意、日等国在巴黎凡尔赛宫的明镜大厅签订了对德和约,这就是著名的《凡尔赛和约》。
  真是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凡尔赛和约》的有关内容不久就传到了德国柏林,曼施坦因也像其他的柏林居民一样,得知了该条约的有关内容。
  这个条约全称为《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包括序言、议定书和440条约文,洋洋洒洒,无非是要德国割地赔款;德国将其海外的属地全部交由协约国瓜分,将一部分领土割让给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除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之外,还要将原本属于德国的萨尔煤矿的开采权给予法国;给波兰在德国本土与东普鲁士之间划出一条入海的“走廊”(也就是德国人引以为耻的“但泽走廊”,这条走廊使波兰得到了海港,却使东普鲁士与德国本土分离)。
  尤其条约中的有关限制德国军事的部分,令参加过大战的军人极为不满。为了防上普鲁士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凡尔赛和约》还在在武装力量上对德国加以诸多限制,规定德国在莱茵河右岸的50—60公里的地区划为非军事区,拆毁原来的一切军事设施,德国不得驻军和举行各种军事演习。而莱茵河左岸则由协约国占领15年;协约国对德国的科伦、科布伦茨、美因茨三个占领区分别占领5年、10年、15年;军事占领的费用由德国负担。
  德国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海军不得超过1.5万人,不能拥有空军,陆军不能使用坦克和重炮,海军只能拥有36艘军舰,并不能配备主力舰,最大舰只不能超过1.6万吨,禁止海军使用潜艇。军队的总参谋部及其他类似组织都予以解散,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和约还要求他们把包括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兴登堡等人在内的800多名“战争罪犯”交给协约国审判。
  曼施坦因同所有的德国人一样,当然反对这个和约。1919年5月7日和约在柏林公开发表的当天,曼施坦因参加了愤怒的柏林市民群众集会,德国临时政府的首脑们也认为不能接受这一和约。
  战败和德国国内的革命,使旧德国陆军的使命结束了,但曼施坦因的军事生涯似乎还没有走到尽头。1919年,正当曼施坦因彷徨无计并沉浸于丧权辱国的悲哀之中的时候,有一个他意想不到的人,到他在柏林的家中去找他。
  这个找他的人,就是曼施坦因在德军第一集团中的参谋长罗斯堡将军,他请心灰意懒的曼施坦因出山,充任自己的幕僚。罗斯堡将军此时正奉新成立的魏玛共和国政府之命,主持一个设在柏林的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任务就是根据《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武装部队的限制,拟定一个拥有10万人的德国新陆军的建军计划。
  德国军国主义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仅凭一纸条约就想从根本上予以铲除是不可能的。根据《凡尔赛和约》,德国参谋本部已被解散,但事实上却转入地下,用各种巧立名目的方式继续存在下去。罗斯堡主持的这个委员会,实际上已经行使了德国参谋本部相当一部分职责。
  曼施坦因虽然未能毕业于柏林军事学院,但由于他有多年的参谋业务经验,又在德军的各级部队中任过职,遂以被准许留在这个委员会中继续工作。另外,曼施坦因家族在军界的影响,特别是冯·兴登堡在军界的声望,都使得曼施坦因比起其他人来说更有竞争力。
  德国军队的大幅度被裁减,很多在军界谋生的人失去饭碗,曾经引起了军队的骚动。1920年l月10日,驻波罗的海沿岸的5万名德军在奉调回国的途中,得知他们将要被裁减的消息之后,极为不满,进行了抵制。解散德国埃尔哈特和勒文弗尔德海军旅的命令,也引发了这两个海军旅士兵的叛乱。叛乱的军队曾经于3月13日攻陷了柏林。其他国防军拒绝与叛军作战,身为作战局长的冯·塞克脱对部下说:国防军不打国防军。这实际上就是对叛乱的一种变相支持。
  曼施坦因所在的委员会,条件十分艰苦。办公室破旧不堪,好多人挤在一个办公室中办公,吃着简单而粗糙的食物,整天埋在满是灰尘的档案堆中,查阅有关资料,进行甄别和遴选。这个委员会在冯·塞克脱将军和罗斯堡将军的领导下,工作卓有成效,不久一支新的德国国防军的框架就建立起来。
  德国的敌人在形式上把旧军队给毁了,比任何德国自身的改组委员会办得都要彻底,反过来对产生一个全新的国防军倒显得十分有利。新军队的基本任务只有两个,那就是攻击与防御的工具,一个民族既要攻击别人还要防备别人的攻击。至于攻击谁和防御谁,那是政治家的事。
  德国新国防军必须有一个过硬的军官阶层。旧军官的将校团中,有些经过了战事,还愿意服役,从他们之中挑选,并不是什么难事,可挑选的比例大约是10:1,就是从4万名旧军官中保留4000名,保留部分旧军官有利于一些普鲁士军人的传统,如思想与教育、训练与经验,能传授给新的军官将校团。
  新国防军的军官,还有个忠诚谁的问题。对于一个像曼施坦因这样的旧军官来说,一家几代人都与皇室发生同样的关系,难于割舍,从感情上忠诚于王室。现在新军官服务的对象只是一个抽象的共和国,这个概念对刚刚取消王室的魏玛共和国来说,不仅抽象,而且冷酷。忠于宪法吗?共和国只要经过国会2/3人的。同意,每天都能修改,同样唤不起军人的义务感,逞论忠于它了。只有两个条件可供参考:一是对德意志民族的义务观念,二是绝对服从于上级,这样的将校团才堪用。
  报名参加新国防军的人很多,供过于求。10万陆军,这对原本尚武的德国人来说算得了什么呢?但新国防军不是失业救济所,只能是优中选优——特别注重士兵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
  对付协约国对德国军队员额的限制,曼施坦因和委员会的同僚们采用了当年对付拿破仑的办法。他们还记得,在19世纪初,拿破仑打败普鲁士之后,就曾经逼迫普鲁士接受了军队总数不能超过4.2万人的限制,但在1808年普鲁士采用了每个连队每个月都有一些人秘密休假而增补一些新兵填补空额的方法,这些新兵在经过短期训练后,立即离开部队。因此,尽管普鲁士的正式部队始终不超过4.2万人,但经过训练的后备军却不下10万人。当然这些都在秘密中进行。
  在德国新国防军的建军理论上,曼施坦因深受被称为德国新国防军之父的冯·塞克脱的影响。冯·塞克脱在德国军界被《凡尔赛和约》压得七零八落的时候,用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激励起德国军人的信心,他对属下说:“就像火山爆发改变了原来的山川地形,但也可以创造新的田园一样,《凡尔赛和约》毁灭了德国的旧的陆军组织,却使新的组织建立起来更加容易。”
  的确,在《凡尔赛和约》中;关于解除德国武装的章程,定得十二分的精密;而且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协约国的监察委员们又常常节外生枝,按煦不利于德国的方面去解释有关条约。
  负责筹建德国新国防军的委员会,自然少不了与战胜国的监察人员接触。在与这些趾高气扬的监察人员打交道的时候,曼施坦因深深感到亡国军人的耻辱。他们所造的表册,往往夸大了德军应该收缴和销毁的武器数量,在执行时又往往采取刺伤德国民族自尊心的方法,逼迫德国士兵把武器搬到空场上,一面奏着法国《马赛曲》,一面焚烧。如果德国人向他们抱怨,他们只是耸耸肩,做着无可奈何的样子,把和约的条文指给德国人看。
  法国人甚至采取了更伤害德国人颜面的方法,让法国的武器商人穿上占领军的军服,带着黑人——当时被认为是劣等有色人种——到德国各地的要塞去检查,然后把收缴的武器转卖给其他国家,大赚其钱。德国造的武器精良,自然不愁找不到买主。
  和约还禁止德国各大学、各种学校、会社和学术团体,与新国防军任何军事研究与军政部门联络,这样做实际上就是不许对德国青年进行军事教育,而其他协约国却是非常重视。
  和约中除了废除德国的参谋本部之外,还禁止德国设立一切高等军事教育机关,尤其是像柏林军事学院这样的院校——除纯粹的武器学校之外——主要是使军官的价值降低,使他们受不到普鲁士精神教育及战争学理论的教育。参谋本部是铸造将校和参谋长的处所,还是使德军在战术和战略方面的观念一致、使庞大的军队在最高统帅的意志下工作的机构。废除了军事院校,可以使德国方面即使产生了一个伟大的军事天才,也找不到训练好了的人去执行其计划和理想。
  德国新国防军这区区的10万人,也只可用于德国的内部治安和服务边疆。前者只起候补警察的作用,后者主要起海关官吏的作用。国际监察委员会曾规定,德国国防军的卫戍地点,要一排排地分布全国。其用意很明显,这10万人越是分散,就越不便共同训练。而且这10万人还须为雇佣兵——而不是尽义务,雇佣兵役制要比义务兵役制花费更多的钱。虽然英国和美国也都是雇佣兵制度,但其一为岛国,其二在大洋彼岸,且海军极强,而德国缺乏的恰恰是这些。
  德国只能拥有防御性的武器,不能拥有飞机和坦克等进攻性武器。
  德国没有权利自由编制新国防军的10万人,只能编为七个步兵师和三个骑兵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证明骑兵的效力最少,而且骑兵的费用要昂贵得多。
  德国10个装备不全的师,在未来欧洲战场上的作用微乎其微。
  曼施坦因和他建军办公室的同僚们,就是在这种层层限制下,进行着德国新国防军的建军工作。
  首先新军服的选择上,颇费了一番心思。军服是一种威严、权力和义务的象征,穿上它,军人就不会忘记自身肩负的使命。青年人之所以选择军人职业,对威武华丽的军服的羡慕,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德国新国防军的制服不得不力求简单,从大战结束后德国各地义勇军杂乱无章的军服中,恢复表面上的一致,;颜色以灰色为主。
  和约禁止德国建立高级军事教育机关,故德国士官学校的基础较为高深。旧军只是招收高中毕业生,加上18个月的训练,其中有9个月是在士官学校,即可成为合格的士官。而新国防军则注重在行伍中挑选士官候补生,被证明是可用之人后,送到士官学校接受为期两年的训练。第一年,受普通军事训练,第二年受步骑兵及各种武器学理的训练。鼓励军官自己加以深造。
  魏玛共和国的国防部和各高级司令部已经占去大多数现有军官。从前陆军部的工作,现在完全由国防部担当。其他如编辑战史、测绘地图则完全脱离了军事范围,参谋本部情报部的职责交给了外交部,他们把国外使用先进武器的情况及时传递给军队。找出10万人居住的地方,看似容易,实则困难重重。德国东部和西部卫戍城市的宿营设施,因疆土的割让而化为乌有;莱茵河流域不得驻军,旧军解散之后,老营房成了无主的赃物,被瓜分和蚕食。当新建国防军的时候,差不多都被别人抢光了,找回它们,费了很多的口舌。另外,结婚的军官找住宅也不容易。
  在1919年至1929年这10年间,曼施坦因工作相当努力,但生活又相当不愉快,德国国内的政局动荡和通货膨胀使他不能再继续享受贵族式的生活。
  《凡尔赛和约》除了军事之外,还在经济和赔款上给德国套上了沉重的枷锁,德国丧失了1/7的领土、75%的铁矿和26%的煤炭。赔款总额为2260亿金马克(后又减少为1320亿),德国的临时政府在偿付了第一批10亿金马克后,财政就完全崩溃了,当时德国政府所有的税款收入,每月充其量也就是1亿金马克。
  马克从1921年开始贬值,跌到了75马克对1美元,1922年又跌到了400:1,1923年初跌到了7000:1,1923年1月法国占领德国鲁尔矿区的那一天,马克跌到了1。8万:1美元,到了7月1日,跌到了16万:1,8月1日跌到了100万:1美元,到了1月,跌到了40亿:1,此后就成了一钱不值的废纸,市民一生的储蓄荡然无存。大笔的银行存款还买不到一把胡萝卜、几个马铃薯、几两糖、1磅面粉。马克崩溃的唯一好处就是使德国能逃避公债,免付赔款,用毫无价值的马克还债也扫除了战争债务。但使得像曼施坦因这样的家族都尝到了破产和饥肠辘辘的滋味,就更甭说德国社会的中下层了。
  不知曼施坦因在经济萧条中怎样生活,且听下章分解。
  第七章 短命的参谋次长
  德国毁约扩军备,喜煞将领升高位;
  参谋总部任次长,好景不长遭挤竞。
  曼施坦因在经济萧条中生活水平无法保障,加之他所在的那个建军委员会庙小僧多,升迁很是困难,于是在1929年,曼施坦因不得不改换门庭,到国防部参谋本部的作战部门(即第一厅)工作。
  大约是在20年代初,在德国国内政局动荡、因战争赔款而通货膨胀加剧的时候,曼施坦因草草地与林茨的一位军人世家的女儿结了婚。相隔一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来到了世上。
  曼施坦因的长子名叫吉罗,出生于1922年的除夕。从出生之日起吉罗就是一个文弱的孩子,他幼年多病,靠着曼施坦因妻子的小心抚养,才逐渐壮实起来。因为吉罗自幼多病,他的童年几乎没有像同龄的孩子那么多的乐趣,好多的游戏限于他的体力而退避三舍,但这也使他变得十分的少年老成。1940年吉罗高中毕业之后,就在李格尼兹加入了德军第51军。1942年战死在苏联战场。
  1924年—1930年间,德国从美国借来了70亿美元的外债,除了偿付战争赔款,也用于社会服务,修建了民宅、民用机场、戏院、运动场和其他娱乐场所,工业生产也得以恢复,生活得以改善。但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