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葬明-第3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不但可以获取一个稳定的后方,而且也获取到了充足的粮食供应,还能掐断南部对北方京师的供养,到时候大明王朝自然就土崩瓦解了。

而李信提出的建议,李进德也表示支持,这一点令牛金星颇为不喜,觉得李信仅仅是一个后生小辈,而且还是贡生,不像他是正儿八经举人出身,不管是学识还是见识,都不如他,再加上他还是新近才跟了肖天健,根本就轮不着李信反对他提出的意见。

而武将方面比较单纯一些,像罗立等人,是不考虑太多事情的,反正是肖天健指向哪儿,他们就打向哪儿就成了,这么费脑筋的活,本来就该牛金星、李进德、李信这样的人来干,所以他们听着也跟着起哄,一会说牛金星说的对,一会儿也点头说李信说的有理。

总之这一次议事,对于刑天军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争论很大,而肖天健则坐在那里只管让他们争,而他则只管听,而不发表任何意见,如果他不是后世过来的人的话,也许他还真就听谁的话都觉得有道理。

到了后来,干脆牛金星说出了要他在洛阳称王,毕竟眼下许多义军的首领都自称为王,李自成成为闯王、张献忠自称八大王,还有什么顺天王之类的,只有肖天健到现在还只以刑天为号,没有称王,而现在肖天健也应该称王,然后号召军民,攻入北京把当今皇帝朱由检拉下来,取而代之。

对于牛金星这个提议,众将倒是都一致同意,纷纷要求肖天健称王,而肖天健直到这个时候才摆手道:“称王之事缓议,现在就说咱们下一步该打什么地方的事情,称不称王都只是一个虚名,不称王又能如何?

好了,牛先生和李信你们的意见我都听明白了,至于该怎么做,我自有定论,你们不必再为此争论不休了!不管是谁,为的都是我们刑天军的前途,对错都无妨!

而下一步我想,可以先把怀庆府和卫辉府打下来,如此便可以使得我们晋南通过太行山连通起来,然后再视情况而定!至于以后该怎么做,我自有分寸!”

肖天健这句话一说,牛金星便高兴了起来,因为他觉得在这一次议事之中,他压住了李信一头,如果肖天健是按照李信的意见的话,那么现在就会下令南下攻打南阳府,可是肖天健却还是选择了先北渡黄河,到豫北打怀庆府和卫辉府,打下这两府之后,那么肖天健难道就不率部挥师北上直逼京师吗?所以牛金星觉得这一次他胜了一场,于是颇为自得的望着李信。

而李信听罢之后,和李进德对视了一下,脸上多少有些露出了一丝忧色,但是既然肖天健心意已决,他这个初来乍到者,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至于诸将那边,则没有什么意见,肖天健想打哪儿,他们就跟着打哪儿好了,反正他们都是武将,吃的是刀口上的饭,只要有仗打就成了。

第四卷 剑指中原 第一百九十二章 讲武堂

肖天健的话其实只说了一半,剩下的他便藏在了心中,其实不用众人争论,他也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陕西他是不会率部打回去的,眼下洪承畴和孙传庭在陕西,经过他们多年经营,陕西还有相当一批能战之兵,更何况陕西连年遭灾,再加上十余年的兵祸,早就是赤地百里了,打过去即便是占领了地盘又能如何?短时间之内是不可能恢复生产力的,起码连劳动力都会严重缺乏,再加上眼下李自成等路义军还在陕西和洪承畴纠缠,使得洪承畴和孙传庭无力抽出手进入河南和他交手,眼下他才不会蹦到陕西那个浑水之中呢。

而本来如果按照战略上来说的话,打怀庆府和卫辉府也不是太好的选择,可是毕竟刑天军在晋南有一块根据地,要连通河南,紧靠着垣曲县和渑池县这一段黄河,明显腾挪余地不够,而眼下黄河南部的豫中一带,民生凋敝,老百姓大批饿死抑或是逃走,抑或是死于战祸,使得河南的劳动力并不充足,如果他想要大力恢复河南一带的劳动力的话,就要引入更多的人才行,而眼下怀庆府和卫辉府相对来说经受兵祸还不算是太严重,这两地之中也聚集的流民众多,只要打下这两地,他便有了更多的腾挪空间,再者他还有一个暂时不能说出来的想法,以他对历史的认知,不久的将来,他可能有必要北上一次,但是至于到底这种事情还会不会发生,他眼下也无法确定,所以即便是为未来考虑,他也很有必要在黄河北取得一块立足之地,这也是他为何会先选择渡河北上怀庆府的原因。

大计一定,刑天军便立即行动了起来,这一次北渡黄河到豫北作战,肖天健动用的是罗立的第二师的兵将,虽然怀庆府和卫辉府还有一些官军的实力,但是通过细作对这两地的情报的搜集,肖天健盘算了一下,以罗立的第二师的兵力,拿下这两地应该不成什么问题。

所以在肖天健确定计划之后,罗立的第二师便开始朝孟津一带集结了起来,而肖天健在率兵攻下洛阳之后,孟津的守军便自动哗变,知县等官员则弃城而逃,坐船北渡到了怀庆府逃命去也,使得刑天军没有再费什么力气,便轻松的拿下了孟津县,使得刑天军控制住了自郑州以西到潼关一带的所有地盘,同时也取下了黄河南岸有名的孟津渡,在孟津渡一带,缴获了大批没有来得及逃离的船只,而肖天健一拿下孟津渡,便立即派人将驻扎在古城镇渡口的刑天军水营调至了孟津渡,以孟津渡从此作为刑天军水营的新的驻地。

而时下杨昆山为首的水营,也已经今非昔比,通过收揽从南方逃到刑天军辖地中的流民中善于水性的青壮,补充到水营之中,再加上收揽沿着黄河两岸,靠着在黄河里面打渔为生的渔民,水营现在早已满编,兵力超出一千五百人还多,拥有各种大小船只上百条,早在一两年前,在黄河上便开始横行了,眼下凡是通过黄河上下游的商船,只要不是官船,水营也不抢劫他们,只是在水上设卡,令他们缴纳通过的税金,凡是交过过路税金的商船,皆可获得一面小旗,数日之内在这段黄河上便不会受到任何劫掠。

本来黄河上还是有些水盗的,为了确保刑天军的绝对地位,杨昆山这一两年来不断的在掌握的河段上打击其它水贼,如此一来,刑天军守信,商人求利也愿意掏买路钱,所以水营现在每年也能给刑天军收取上来不少的船资,起码是维持他们水营的开支是绰绰有余了。

现如今刑天军又掌控了洛阳一带的黄河南岸,更是让水营有了施展之地,包括停泊在孟津渡没有来得及跑掉的福王家的船只,一并交给了水营,令其以最快的速度,将罗立的兵马转运至黄河以北,在怀庆府辖地之内的孟州一带登岸。

为此杨昆山不敢怠慢,立即调集了大部分手下,同时征调了附近相当多的渔民,开始组织安排这件事。

虽然这么做会泄露刑天军的计划,可是为了确保一次能将更多的兵马运至黄河北岸,以免怀庆府的官军将先期渡河的部队击溃,所以这点险还是值得冒的,而听闻刑天军要北渡黄河的消息,周围的渔民们无不闻声而动,他们这些渔民们也受够了官吏的鸟气,早就想跟着刑天军干了,刑天军一来,便免去了他们的鱼税,使得他们以后的日子有了盼头,于是在孟津渡一带迅速的便开始汇集起了各种各样的船只,大批的刑天军兵将们也开始朝着孟津渡开拔,按照军官们的调度开始登船。

由于组织有力,仅仅是第一波渡船便一次将一个营的兵马整建制的运过了黄河,这一次肖天健又高估了怀庆府的官军,刑天军的渡河北上行动,他们不是没有察觉到,而怀庆府的官吏早就被刑天军给吓住了,根本就没想过派兵赶至黄河边上,击刑天军于半渡,一听闻刑天军要北渡怀庆府,便吓得收缩兵力龟缩到了怀庆府城下。

这一次肖天健没有随罗立一起北渡,此战全部交给了罗立负责,但是却把李信派给了罗立,充任罗立的随军参议官,在罗立出发之前,肖天健专门将罗立招至自己帐中,亲自一再交代了罗立,虽然这一次北伐豫北由他主军事,但是令他必须要多听李信的意见,确保不要因为莽撞,而在豫北吃了官军的大亏,如果是因为他刚愎自用造成这一次出兵失利的话,那么回来之后,肖天健让他小心一点。

罗立当即便拍胸脯保证了下来,答应一定多听李信这个秀才的意见,保证不会胡来,一定会打好豫北一战。

肖天健又和李信私下里面交代了一番,李信对于肖天健的信任颇为感激,他作为一个新近才投入肖天健麾下之人,能得到肖天健如此重用,当即便表示士为知己者死,原为肖天健效死,而且还对肖天健说,他家就在怀庆府,这一次他投入刑天军之中,估摸着一旦让官府知道的话,也饶不了他的家族,这次过河之后,会回家一趟,将家族中的弟兄叔侄们都招入刑天军之中为肖天健效力,而且李信还告诉肖天健,他们李家之中有许多族人都跟他一样,能文能武,定不会辜负肖天健对他的重托。

肖天健当即表示欢迎,眼下像李信这样的情况有很多,一个人投军,往往会纠集起宗族之中的亲属也都投军,可是这么做有个弊端,就是很容易让一个军将通过族人在军中形成自己的武力集团,历史上李自成受牛金星的谗言,突然间杀掉了李信,其实也有这个原因,就是因为李信功高盖主,麾下李家族人形成了一个比较独立的集团,而且李信出身并非是个贫民,而是家族也是地主阶层,李自成一直不太信任李信,所以也造成了李信最终被杀的悲剧。

可是这种事放在刑天军之中,却并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问题,刑天军自有一套编制军队的办法,凡是新人入军,皆会在各预备营接受训练,然后挑选精英派往各战兵营补充到战兵营之中,通过这个手段,再加上编配兵员的刻意预防,即便是有大批的同亲族的人入军,最后也基本上会被彻底打散,分配到各个部队之中当兵抑或是当军官,军官是根本不允许私自扩编收编手下的,如此一来也就不再有可能会形成小的靠亲族维系起来的武力集团了。

所以肖天健很乐意让李信把他们家的族人招入刑天军之中,为自己效力,像他们这样能文能武的人,以后他需要很多,也是以后他要加强建军的一个方向,当兵的不能都是大字不识的大头兵,必须要加强他们的文化素质,才能确保军队的发展,这也是他建立少年营的初衷之一。

不过少年营眼下已经不在刑天军之中存在了,自从上次肖天健过年时回到阳城那一次,少年营便已经被他改为了刑天讲武堂,所有原少年营的少年们,统称为讲武堂学员,结业之后便会被分派到诸军之中,充当低级的什长抑或是副队将之类的军官,逐渐的以这些少年军人来构建起刑天军的骨干,提高刑天军的素质。

这次攻下洛阳之后,肖天健更是下令把永宁县原来的空置军营给利用起来,在那里重新建立起一个更大规模的刑天军讲武堂,广泛招收在河南一带的流民中的少年抑或是老百姓的子弟入讲武堂学习,并且下令从军中抽调出大批有经验的军官入讲武堂充任军事教头,同时也抽调文吏中熟读兵书之人,为学生们讲授有关的军学,并且授之于文化,总之要将讲武堂以后按照后世的军事学院来建设起来,以后源源不断的为刑天军提供新鲜血液,使刑天军的军官们以后成为他的有力支持者,当然这个讲武堂的校长,他是不会让别人充任的,也亲自由他自己充任,其中有一项重要的功课,就是宣讲他的思想,让这些学员兵们都成为他的拥趸者。

当他下令筹建永宁讲武堂的时候,甚至于剽窃了后世黄埔军校门口处的对联,亲自挥毫写下了“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十六个大字,令人将其雕刻在讲武堂的大门两侧木柱上面,后来这十六个字便成了今后所有刑天军成立的讲武堂大门处必刻的一个对联,原来的阳城讲武堂也很快将这十六个字给雕刻在了他们的讲武堂大门两侧。

第四卷 剑指中原 第一百九十三章 四面开花

当然这都是小事,就不一一赘述了,罗立和李信二人率部北渡之后,肖天健便令罗汝才和李栓柱一部率部朝东也开始了行动,目标直指豫东一带的归德府,令其二人率兵要在三个月时间内,将豫中一带控制在刑天军的手中,即便是不能取下归德府,起码也要将归德府以西除了开封府周边几个县之外的地区拿下,反正豫中豫东等地,能和刑天军相抗的官军也已不多,以他们一个师的兵力,加上预备营的补充,拿下这些地盘已经是没有多大的问题了。

而肖天健在送走了李栓柱和罗汝才之后,便令刘宝的第四师接管洛阳的防务,而刘宝的第四师布防的重点则是陕州、灵宝一带,针对的目标就是潼关方向洪承畴麾下的陕军兵马,因为近期虽然李自成等路义军又在陕西一带活动了起来,使得洪承畴和孙传庭不得不将主要的精力又放在了陕西一带,对付他们,可是肖天健猜不出李自成他们能在陕西、四川一带到底能支撑多长时间,眼下对于刑天军威胁最大的也就算是洪承畴麾下的这十几万陕兵了,一旦李自成近期被洪承畴和孙传庭击溃的话,洪孙二人定会立即奉旨调兵出潼关来攻打刑天军的控制区,所以安排刘宝这么一个主力师留镇洛阳陕州,可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这一点上,不管是牛金星还是李进德抑或是李信等谋臣都没有任何异议。

这么一忙活六月便悄然过去了,直到此刻肖天健才总算是得到了一点喘息的机会,才想起又有基本上半年时间没有见到范雨彤了,这半年来,他还是和以前一样,只要一有空便会想起她,同时也会想起那个乖巧的范灵儿,偶尔也会想起总是巧笑嫣然甚解风情的蝶儿,作为一个正值青壮年间的男人,肖天健也有需求,他也是人,不能免俗,可是为了在军中竖立一个刚正的形象,他始终在下河南之后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不管是住军营之中,还是住在城中一些临时府邸之中,他身边只带着一帮近卫,而不允许身边被留下女子伺候,许多新投奔他的豪强抑或是叛投他的官吏,也会送他美女,对于这种事,肖天健当即便断然回绝,即便是收下,也将她们赐给了手下的军将们。

而军将们多为大老粗,给他肖天健整日卖命图个什么呀!不就是图一个荣华富贵吗?女人他们是少不了的,虽然肖天健不许他们强取豪夺,可是以他们目前的身家还有在刑天军的地位,想要女人,还不是有人会挤破门的给他们送上门吗?狗屁的一夫一妻制,狗屁的女权主义,在这个时代提都不要提,他才不想为后世中国的老爷们搞一个妇女翻身,让后世那些女人反骑在男人脑袋上作威作福呢!

这话扯远了一点,总之肖天健在个人生活上,可以说十分自律,甚至有点可以形容清苦的地步,可是这么一来,却让手下文武官员们对他更是敬佩的厉害,就连像牛金星这样的眼睛长在头顶上的读书人,也不得不暗中多次对人说起过这件事,表示对肖天健很是钦佩。

而肖天健也总是在寂寞的时候劝自己,现在还不是他享乐的时候,事情实在是太多等着他做的了,所以他很有必要再忍忍,等到有朝一日可以休息的时候,他再好好的荒唐荒唐,犒赏自己一下,现在他有范雨彤和范灵儿这两个爱人可以挂记,也就足矣,不过到了这会儿,肖天健考虑了一下,还是安排人返回晋南阳城,通知了范雨彤,让范雨彤将手头上有关晋南的一些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