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葬明-第4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朽烂的器甲滥竽充数,库房之中账面上有两千多张弓和一千多张神臂弩,可是实际上这些东西早就被司库太监倒手转卖掉了,留下来的尽是一些废掉的弓弩,甚至连弓弦都是用一些麻绳充数的,就更不用说甲胄了,原本库中有甲胄数千副,可是实质上却只有几百幅堪用,其余的基本上都是用破烂到了极点的旧的甲胄来充数的,至于刀枪就更不用说了,留下的都是锈蚀的不能用的,好东西早就被司库太监给卖掉了,然后由分给了相关的既得利益者,一些长枪甚至干脆就用一捆捆的木棍充数,拿这些东西,根本无法武装起来兵将,更不要谈什么战斗力了。

丁启睿一边是异常的愤怒,一边却是无奈,大明到了今天这等地步,除了几个皇帝不争气之外,太监这个群体祸害是非常严重的,更加上东林党整日间只知道闹党争,却不思正事,使得现如今的大明早已经腐烂到了极点,他本来有心上奏朝廷弹劾这些南京的太监以及官员,可是他也知道这么做会得罪太多的人,到时候一旦他们反击,自己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于是也只能徒呼奈何,不了了之。

为了整备兵马,抵御刑天军下一步攻打南直隶,丁启睿可谓是想尽了办法,整日间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到处想办法搜刮了一些银钱,拿来投入到兵仗局之中,令工匠们打造更多的兵械、鸟铳、火炮、甲胄等物,来装备各处的兵马,可是这些钱一经兵仗局那些太监们还有官吏们的手,便立即又有大部分落到了他们的口袋之中,工匠们得不到充足的原材料,只能偷工减料凑合着打造兵器,可是这样打造出来的兵器如果能用的话,那就怪了,说起来这几个月时间兵仗局的工匠们打造出来了千多杆鸟铳还有各式的火铳,可是如果拿去用的话,真是天知道能不能打死敌人,估摸着一开火,使用者就先倒霉了。

所以表面上南直隶纠集起来了二三十万大军,可是实质上这些官兵的武装却非常差,有些甲胄干脆就是锈蚀的快要烂掉的甲片上,涂上一层厚实的漆层,表面上看起来很结实,实际上用手指估摸着就能戳出来个窟窿,就更不用说拿它们去挡刀挡箭了,可怜发到兵将手中之后,他们倒霉都不知道怎么倒霉的。

倒是火炮方面南京城还有不少,明中叶之后,随着火炮的发展,历代皇帝都下旨拨发银两铸造了不少的火炮,这些火炮好歹还是堪用的,而且储备下来的不少,南京最早的火炮甚至是洪武年间铸造的铜炮,到现在还在库房之中,现在也都被请了出来,摆放在了城墙上面,兵仗局的火药司倒是也筹措制造了不少的火药,在这一方面上,倒是没有太胡搞,好歹数量是够数的,只是质量上就没人知道威力如何了!反正粒状火药早就有人会制作,可是直至现在南京的兵仗局火药司制作的火药,却还是粉末状火药,配比如何,只有制作火药的工匠们才自己知道。

相比之下,作为新兴起来的刑天军就比朝廷要强太多了,主事之人都是肖天健一手拔擢起来的,眼下不能说就没有一点浪费抑或是贪墨的情况,但是肖天健对于这种事情深恶痛绝,一旦发现处分极为严厉,所以刑天军的匠作营之中生产的武器、甲胄质量眼下可以说是远超过朝廷兵仗局所打造的器甲很多,而且生产效率之高,也是朝廷兵仗局的工匠们无法望其项背的,特别是许多工艺上刑天军采取了流水作业的方式,简化了程序,也减少了对工匠手艺的要求,每个工匠单司一个工艺抑或是一个零件,长期操作之下不但生产速率极高,而且质量也有保证,使得刑天军才能在这些年来,逐步的装备起来了大批精良的鸟铳和自生火铳,成为了刑天军的杀手锏。

明面上南直隶官军数量上占据巨大的优势,可是实质上这些官军的战斗力却很是让人可笑,二十几万大军盘踞在南直隶,分散于各处,相互之间又都不帮忙,还能拆台就拆台,整个一盘散沙,却被几万刑天军围着打,连头都不敢露一下,尽量的龟缩在一些城池抑或是堡寨之中,眼睁睁的看着刑天军攻过来,却没有一个人想过,率兵杀到刑天军的辖地之中,什么克复中原,现在这只是笑话罢了!他们能保住眼下的地盘也就算是大功一件了,至于克复中原?换神仙来吧!天兵天将倒是有可能!

就这么,南直隶的官吏以及官军们,战战兢兢的等候着他们的末日的到来,却始终没有一点回天之力,干等着那个肖刑天率部攻入到南京城下。

而肖天健则也毫不客气,在武昌府一带厉兵秣马,做着最后的准备,大批物资从河南以及各地刑天军辖地之中,源源不断的开始转运向了武昌府,各种甲胄、兵器也源源不断的补充到了诸军之中。

有必要提一下的是随着大批武备转运过来之后,在年初汝州匠作营投入生产的那种胸甲,这段时间也开始源源不断的运至了武昌府,并且立即便被转发到了各个精锐战兵营之中,配发给了刑天军的部众们,这些胸甲做工不能说太好,甚至可以说比较粗糙,甚至没有经过抛光打磨,便仅仅是涂上了一层青黑色的大漆便算是完成了,式样不能说太美观,但是贵在一个实用,各营兵卒们领用到之后,穿上试了试,各个都觉得安全感突增不少,整个胸腹之间,基本上都被整片的铁甲遮蔽了起来,敲打一下胸甲,发出嘭嘭的闷声,让人心安许多。

大批兵将换装上这种胸甲之后,淘汰了他们原来的那些连七八糟的棉甲、铁甲,给了乙种营和丙种营装备,使得甲种营的精锐们,看上去更加整齐彪悍了许多,穿上这件胸甲之后,也都变得更精神了许多。

第五卷 问天 第一百四十章 大考将至

早在两个月之前,刑天军便在武昌府朝各地发出了一个消息,告知天下,刑天军将要在腊月十五的时候,在武昌府之中,进行第一次开科取士,选拔文官,凡是通过考试的,便可以根据其在考试之中展现出的能力,授之以官,今后便可以在刑天军辖地之中为官了。

消息一出,便立即在各地都引发了又一次的轩然大波,士子历来倾向于刑天军抑或是各路义军的人最少,可以说绝大部分人是对他们敌视的,因为包括刑天军在内的各路义军都被视之为贼,不是正统,只有眼下的朝廷才是正统,同时部分士子的家庭出身也决定了他们的身份,是不可能和刑天军以及义军站在一条战线上的,他们多为官绅抑或是富人家庭的子嗣,代表的是社会上层阶级的利益,毕竟在这个时代,读书还不是普天之下所有人的权利,读书是要花很多钱的,赶考也是需要不少钱的,没有资金基础,是读不起书的。

而刑天军和义军则是建立在最下层基础上的农民和小手工业者的基础上的,代表着最底层人的利益,于上层结构的阶层为敌,从他们攻城略地抄没官绅、富豪的家产田地来看,上层结构的人便是他们的敌人,所以相当一部分读书人便将之视作为贼,根子上是反对他们的。

之所以有一部分读书人被义军所用,这部分人要么就是百考不中的士人,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学了不少东西,读了不少书,却不能为朝廷所用,于是便不安分,另谋一条出路,干脆投了刑天军抑或是其它义军,这方面在关外投建奴的一些大明的士子便也算是其中的代表,另外就是一些读书人被强行所掳,为了保命,不得不干!再之则是一些士子在天下大乱的时候,家庭破产,无以为生,以至于生活所迫,为了找口饭吃,效命于义军抑或是投靠建奴,只有极少数人是因为看不惯官府朝廷这样横征暴敛才投奔义军的。

现如今刑天军打出招牌,立下了招兵旗,这一次招的不是兵,而是要招买一批人为刑天军当官,那么事情就显得有点耐人寻味了。

其实在去年开始,刑天军便开始和朝廷打起了一场舆论战,通过对入寇建奴军的事情上,刑天军屡次不断的在全国各地发各种檄文,揭批当今朝廷的一些做法,虽说朝廷和官府对此都一一进行了驳斥,但是毕竟也让许多人了解了刑天军的一些做法,最起码在对建奴军的事情上,许多人虽然不太了解真相,但是多多少少的也让不少人开始不再那么相信朝廷和官府的说法了,如此一来,为刑天军加分不少,特别是后来高起潜被俘投降刑天军之后,揭出了不少朝廷皇帝和朝中大员的糗事,使得朝廷在各层人员之中的声誉都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即便是朝廷和官府对此进行了驳斥,可是却使得不少人已经相信这是真的,更使得朝廷的做法显得有些虚伪。

年初的时候,朝廷趁着肖刑天率部还在京辅一带抗击建奴军入寇的时候,突然间派兵攻打刑天军的地盘,左良玉还在南阳制造了大屠杀,刑天军怒而还师,使得山东被建奴军入寇,济南府被破,这些事情都被刑天军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散播了出去,更使得不少人大骂朝廷混账,好歹刑天军和朝廷还是家里面兄弟打架,建奴却属于外寇,现在人家刑天军愿意暂时放下旧怨,去帮着朝廷打建奴,你朝廷不合作也就罢了,还趁机拖刑天军后腿,抄人家老窝,就是朝廷你的不对了,这倒好,刑天军被迫还师,建奴军趁机入寇山东,祸害了大批大明子民,其中也当然包含大批山东的豪绅之家,所以朝廷的做法就连不少读书人也为之感到不齿。

更加上这近一年来,刑天军应该是彻底被朝廷给激怒了,不但挥师南下以半年多的时间,便攻占了几乎整个湖广,还有江西部分地域,北面则基本上将山西给控制在了刑天军手中,而官府朝廷呢?在这个时候,却表现出了他们的虚弱,一支支官军纷纷败在刑天军的兵锋之下,还有一个个朝廷官吏降了刑天军,就连长沙副兵备道高斗枢都投了刑天军,被肖刑天委以汝宁知府的差事,走马上任了,陕西大将贺人龙兵败投降刑天军的消息更是在十月间被刑天军公布了出来,更是引发了剧烈的震动,一个个藩王落在了刑天军手中,不是被杀就是被贬为庶民,而朝廷官府在刑天军的攻势面前,却始终不能有所作为,一败再败,现如今湖广丢了,江西朝夕不保,南直隶便成了刑天军下一个目标,对于只要有一点点地理知识的人来说,都明白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大明如果再不能挽回颓势的话,那么大明王朝也就基本上可以说要玩完了!南直隶一丢,大明便再无资本和刑天军相抗了,至于剩下的几个省,根本不足以再和刑天军对抗,大明王朝只能坐等刑天军北上,将它覆灭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刑天军突然间宣布,要开科取士,无疑等于在民间丢下了一个重磅炸弹,各地士子无不都暗中纷纷议论了起来,有人破口大骂,有人则闭口不吭,也有人暗自琢磨,总之表现各异。

其实现在刑天军开科取士,说出来还真是有点名不正言不顺,肖天健至今还没有称王,更没有宣布建国立朝,开科取士只说是为刑天军当官,这官算什么?不过这倒是影响也不大,是猪也看出来了,这个肖刑天很显然到了这会儿,确确实实已经拥有了问鼎天下的能力和实力,虽然还没有称王,但是他想要谋夺天下的心思,已经是昭然若揭了,谁也不会想着肖天健仅仅会去逼着当今的皇帝退位,换一个姓朱的当新皇,他当什么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迟早他只要取了天下,就肯定是要登基当皇帝的。

所以在这个时候,该何去何从已经是不少读书人开始考虑的事情了,一些眼光明白的读书人,于是立即心思便活泛了起来,赶早不赶晚,现在如果去应试的话,相对于以后来说,肯定是要容易一些,而且刑天军许多东西都还不完善,眼下又急于招录官员,替他肖刑天做事,那么中榜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而且这个时候一旦能中榜,那么好歹以后在肖天健登临天下的时候,便可以有一个先从龙的身份,最不济也是中不了榜,起码也等于向刑天军表明了他们的态度,他们是不愿和刑天军为敌的,以后以此来当他们家族的护身符也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这里面也有风险,一旦去应试的话,那么就等于彻底跟当今朝廷撕破脸了,今后绝无回头路可走,一旦在以后朝廷万一回光返照,又把这刑天军给灭了的话,那么他们这些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就要倒大霉了,回头朝廷肯定要找他们算账,最最起码一个从贼做反的罪名是不可能跑掉了,逮问流放是便宜的,抄家问斩的几率会相当大。

所以参与不参与刑天军这次在武昌府的开科取士,便难住了一批人,不少读书人暗自在家,满屋子的乱转,衡量其中的得失,有些人咬破了笔杆子,有些人在屋子里面转圈磨烂了鞋底,也有人着急上火起了一嘴的燎泡,甚至纠结的想上吊的人都有。

不过在十一月的时候,武昌府还是开始络绎不绝的迎来了一批读书人,这些读书人大部分都是刑天军已经控制的地盘上的人,反正对于他们来说,眼下刑天军已经控制住了他们家族所在的地方,他们也亲眼看到了刑天军的厉害,所以便容易选择一些,当即不少人便开始赶往了武昌府应试。

其中也有少量的读书人的家并不是刑天军控制区内的,这些人显然是胆子比较大的读书人,下定决心要赌一把,把宝押在刑天军今后能夺取天下上面,于是便悄然上路,进入到刑天军控制区内,亮明身份之后,自有人将他们护送到武昌府之中登录他们的籍贯姓名,然后安置他们住下等候开考的日子到来。

肖天健对于这一次前来应试的士子们是比较重视的,在武昌府之中,选择了几个被他抄没的官吏抑或是豪绅的大宅院,清理出来其中的房间,专供这些士子们免费住宿,并且招募了一批人,为他们做饭洗衣,照料他们的生活,所有食宿都免费,还每天限量供给他们少量的酒水,供其饮用,可谓是能替他们考虑到的都替他们考虑到了,如此条件在大明朝廷科考的时候,可不会有。

等到了十二月初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士子便开始接二连三的涌入到了武昌府城之中,肖天健甚至于在城外开放了一处兵营,准予这些先期到来的士子们到兵营之中,观摩一下刑天军的军容。

第五卷 问天 第一百四十一章 刺

当见识过了刑天军的军容和军纪之后,这些前来赶考的士子们也越发觉得心中有底了,虽然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并不知兵,但是只要长着俩眼,就能看得出刑天军的兵马,绝对是精兵,和他们见过的官军相比,孰强孰弱他们还是分得清楚的,而且他们眼睛也不瞎,沿途途经刑天军控制区的时候,也看到了在刑天军大多数控制区之内,局势很是平静,大批农田开始有农民在田中耕作,各地都有巡逻的兵马,在维持地方的治安,相比一下以前刑天军没到这里的时候,现在刑天军的控制区可以说是相当的稳定,而那些来自刑天军控制区之外的士子们,则更能清晰的感受到这里的不同。

刑天军虽然被朝廷骂为贼军,可是表现出来的却非常正规,绝少听说有刑天军兵将扰民的情况,各地的刑天军的人马,都很是规矩,和百姓相处的比较融洽,老百姓也不像以前那样,看到兵马,不管是谁的,都立即逃窜,越是看到官军,跑的越快,相反在刑天军的辖地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刑天军的巡逻人马一经出现,总是能吸引到百姓的欢呼,田间正在忙碌的百姓,也往往会直起身子,带着笑对着路上出现的刑天军的人马远远的挥手致意,老百姓不怕他们,还欢迎他们,便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