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葬明-第5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通朗声一笑道:“在下放眼这天下,我那些家人全部都已经被建奴所杀,我生又有何趣?如果不是想要报仇的话,赵某也早就死了,又何苦要来当兵呢?赵某活着只想多杀几个鞑子罢了,现如今如果在下的死,能换来军门和更多的弟兄去杀鞑子的话,赵某死又何妨?”

吴三桂不由得有点敬佩这个赵通,这让他觉得心中一丝豪气又被点燃了起来,大丈夫生于世上,总是有所坚持,可惜这么多年来,他的这种血性却已经被官僚层面的尔虞我诈和阿谀奉承给磨光了,更多的时候他考虑的都是个人的荣华富贵和家族的兴旺,却已经忘了在他年轻的时候,也曾经想过,要成为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当一个为国持戈征服天下的大将!现如今他在赵通身上却又看到了一丝当年他的影子,不由得为自己这段时间的动摇而有点惭愧。

于是吴三桂转过身,良久之后又扭头盯着赵通问道:“那么你又该知道,本官的儿子吴三桂可是死在你们主上的手中,如果本官投顺他的话,这又让本官情何以堪?还有你想要本官率部死守山海关,可是你也知道,建奴挥师南下,有二十万大军之多,而本官时下不过只有区区两万兵马,又如何守得住此地?”

赵通一听便感觉到了吴襄心中的动摇,不由得心中大喜,吴襄这么说,起码说明他已经有了投顺大中军的想法,只是现如今他还有许多为难之处罢了!

于是他想了一下之后,低头道:“世子之死,在下也甚为遗憾!但是当时两军阵前,刀枪无眼,世子之死也是意外,具体的事情在下不太清楚,但是据说当时我们圣上却想尽办法,在战场上找到了世子的遗骸,并且多次叹息,后来我们圣上,还厚葬了世子,并且亲自为其题写了碑文,以备今后军门家人查访世子的终所!这一点如果是真的话,我们圣上并未亏待世子!世子也是为朝廷尽忠了!军门怎么能为此便忌恨我们圣上呢?

至于建奴大军兵力远超军门的兵力,难道军门忘了,在抚宁便有我们大中军一路人马在,只要军门同意,他们便可立即增援此地,军门也知道,大中军的实力,有他们在,定能确保山海关无事!更何况现如今我们圣上,也正在领大军日夜兼程赶来这里,等我们圣上驾临此地的时候,恐怕就是那些建奴大军的末日了!”

吴襄摇头道:“说的容易,那么你可知道,本官尚有几十口家眷尚在京师之中,如果本官开关请你们入关驻守的话,岂不就等于告知天下我吴某背叛了大明,朝廷又岂能轻饶过本官的家眷?”

“这个……!”吴襄说到这里,赵通也顿时无法拿出什么办法了!吴襄之所以这些天来,一直拿不定主意,投靠哪一方,其实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担心他在京师之中的那些家眷们的安危,所以才不能轻下决心,现如今这还是他的一个重要心病。

看到赵通无法作答,吴襄一时间心烦不已,挥手招入家丁,令其暂时将赵通收押在府中,严加看管,但是也不要太为难于他,总之现在他是不能再轻易杀掉赵通了。

吴襄府中的消息很快便传出了吴府,落在了冯卫汉的耳中,冯卫汉听罢之后,长松了一口气,最起码赵通现在的性命算是暂时保住了,而且赵通此次袭杀建奴使臣,也已经迫使吴襄不得不放弃了对投降建奴一方的幻想,现如今他只有暂时死守山海关了,这便为大中军那边争取到了不少时间,让更多的大中军可以赶到山海关。

现如今山海关便是此战的关键,大中军和建奴两方,谁先控制住了山海关,那么谁便等于掌握住了这一场大决战的关键,抢的了先机,这一点赵通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如果赵通被吴襄杀了的话,那么等于吴襄也跟大中军撕破了脸,下一步也唯有强取山海关了。

可是吴襄暂时没有杀赵通,那么便充分的说明此事还有回旋的余地,吴襄最起码没有决定和大中军这边也撕破脸,那么下一步他又该如何做呢?

冯卫汉来回在他的屋中踱步,良久之后一咬牙,脱下了身上这身用以遮掩身份的大明军服,换上了一身便装,然后将手下招入房中,交代了一番,而他的手下们都很是震惊,连声劝阻冯卫汉的这个决定。

冯卫汉背着手对手下人笑道:“尔等不必劝我,想当年我冯卫汉,不过只是陕西凤翔府一带的痞子罢了!谁也不把我冯某当人正眼看一眼,如果不是遇上了咱们圣上的话,那么冯某早已不知道死到了什么地方了!恐怕死的时候连一只野狗也不如!正是咱们圣上,却从没有看不起我冯某的出身,拿我冯某当人看待,还对本官委以重任,信任有加!另外还赐名给本官,卫汉!卫汉!就是要我冯某保卫我们大汉民族!既然圣上如此对待本官,那么士为知己者死,本官又岂能当缩头乌龟?难道尔等认为本官连赵通也不如吗?”

第六卷 终战 第二十六章 小事一桩

多尔衮领兵出营,进逼山海关,要对吴襄兴师问罪,当日便在城外架起了红衣大炮,开始炮轰山海关,而关城上的明军,也立即发炮予以还击,同时吴襄也未派人就此事跟多尔衮联系解释,所以多尔衮虽然怀疑这件事可能另有隐情,但是事已至此,也说明了吴襄已经不会再选择投降他们建奴一方了。

于是多尔衮也放弃了对招降吴襄的幻想,开始集结重兵,对山海关一带关防发动了猛攻,这一打起来,便是炮火连天,整个山海关一带都立即便陷入到了火海之中,大批实心炮弹呼啸着落入到了关墙内外,打的山海关一带的关墙城池到处都是碎石乱飞,硝烟弥漫了起来。

吴襄强打精神,下令死守山海关一带,抵御建奴大军的进攻,而入夜之后,吴襄疲惫不堪的回到府中,还没有来得及吃口东西,便有人前来禀报,说有人要求见吴襄。

“不见!现如今都到了如此地步,还有何人想来见我?不见!”吴襄这会儿心情极差,为未来感到担忧,所以立即便挥手让人将求见之人赶走。

“启禀军门!此人恐怕军门还是要见一下为好!因为此人自称他乃是大中军那边的人!”家丁立即小心翼翼的劝道。

吴襄一听,便皱起了眉头,他今日也曾经想要让赵通供出他在城中的同伙,可是赵通的嘴巴很严,坚决不肯供出关中的同僚,吴襄也拿他暂时没有办法,施以酷刑,倒是有可能逼得赵通招供,可是他又有点投鼠忌器,没敢这么做,而且随机建奴大军开始攻打关城,他一时间也没空来管这件事,现如今却有大中军的人主动冒出来,要来见他了!

于是吴襄想了一下之后,便点头道:“带他进来吧!令闲杂人等都退下,本官在偏厅之中见他,任何人不得靠近!”

不多时冯卫汉便在吴府家丁的引领下进入到了吴府之中,并被仔仔细细的搜身之后,送到了吴襄所在的偏厅之中。

吴襄抬眼看到冯卫汉走入房间,上下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一番冯卫汉,觉得这个冯卫汉看起来不像是什么重要人物,倒是很像是一个市井走卒之类的人,于是颇有点看不起他,所以根本没有起身,只是冷冷的咳嗽了一声。

“在下见过吴军门!”冯卫汉嬉皮笑脸的抱拳对吴襄施了一个礼,要知道他本身就是市井无赖出身,虽然后来在刑天军为将,培养出了军人的气质,但是后来肖天健便让他不再留在军中带兵,而是让他负责搜集情报的事务,于是他好不容易养成的军人气质,便成了很大的威胁,冯卫汉时常跑到官府的地盘活动,于是索性便恢复了他以前的痞子的气质,并且时常转换身份,化装成各行各业的人,去为肖天健搜集情报,这些年来也没少遭遇危险,更是对他起到了很大的锤炼作用,使得他深知,作为一个情报人员,就要做一个千面人,而且决不能引人注目,所以他选择手下的时候,便制定了一些规矩,首先他选择的手下聪明不必多说了,而且在他手下做事之人,必须要相貌极为普通,丢到人群里面根本就引不起人注意的那种,这样的话,他的人到处行走,才安全一些!

这么多年来,他自己也早已变成了这样的人,当他出现在吴襄面前的时候,吴襄才会轻看于他,并且对他一脸的不屑,但是这正是他要的效果,于是他便一脸痞笑的对吴襄施礼。

吴襄看不起他,挥挥手问道:“你是何人?有什么话要传于本官所知,速速说来便罢!”

水知道冯卫汉却大大咧咧的自己拉了一把椅子,径自坐了下来,吴襄看到这厮如此放肆,顿时羞恼异常,拍案而起怒道:“你们欺我太甚!来人,给我将这厮给赶……”

“吴军门且慢动怒!不妨且听在下把话说完再做决断如何?”冯卫汉这才开口说道,拦住了吴襄的喊话。

几个家丁闻听吴襄叫他们,于是立即便冲了进来,吴襄看到冯卫汉突然之间神色和气质都为之一变,猛然间让他觉得此人有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而且这种神色气质,绝对是久经上位者才能积累下来的,如此一来,他倒是不敢再小看冯卫汉了,而且他心念一转,感觉到此人弄不好可能是大中军那边的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刚才他进来的时候那种做派,其实不过只是他身份的掩饰罢了,于是他立即忍住了怒气,挥手让几个家丁又退出了偏厅,在外面守着。

“你到底是何人?可否透露一二?”吴襄尽可能的压着火气,对冯卫汉问道。

冯卫汉淡然一笑,挺直了腰杆,猛然间又在他身上显露出了一种只有久经行伍之人,才有的那种特有的军人气质,笑答道:“在下冯卫汉!恐怕吴军门没有听说过在下的名字,但是相信吴军门肯定听说过刑天军的锄奸队的名头吧!”

自从冯卫汉当了情报部门的头子之后,随着刑天军的发展,干过不少的大事,出了不为人所知的情报搜集的事情之外,他们名气最大的就是锄奸队了,刑天军这些年来,其实也没少出叛徒,为了震慑军中意志不坚之人,肖天健对于这些叛徒是绝不留情的,所以只要发现有人叛变投敌,便令冯卫汉不管想什么办法,也要将其除掉。

于是冯卫汉这些年来,便没少干这种事情,为肖天健干掉了一大批这样的叛徒,而且他们做事还总要留名,凡是干掉一个叛徒,总要在他们身上留下记号,让人知道这是刑天军的人在锄奸,长久以来,便得了个锄奸队的名头,让不少人都知道,刑天军有这么一支暗中的力量,专门从事锄奸的任务,而且他们做事心狠手辣,对待叛徒绝不容情,一般情况下杀他一人是轻的,有时候甚至于灭掉他们满门,所以到时也极大的震慑了刑天军军中一些想要叛变之人。

吴襄也是听闻过刑天军锄奸队的厉害的,世上之人将他们传的是神乎其神,说他们都是来无影去无踪,可以杀人于无形之中,简直跟神仙一般,但是根本没有多少人了解他们,只是以讹传讹罢了,而这种传言,反倒是令他们名声大噪,让人都对他们很是惧怕。

吴襄忽然听冯卫汉提出刑天军锄奸队,便立即惊了一下,腾身而起,便想要去拔剑自保,生怕这个家伙暴起伤人,同时又想叫人进来。

“吴军门不必如此紧张!在下此行对吴军门并无恶意!只是想告诉吴军门,在下的身份罢了!不瞒吴军门,锄奸队便是在下所领,而且在下所能管的事情,还远不止如此!所以吴军门可以相信,在下是有资格和军门大人坐下商谈一些事情的!”冯卫汉看到吴襄这么紧张,知道达到了他的目的,于是静静的坐在椅子上,神色淡然的对吴襄说道,并无做出任何举动。

吴襄这才多少放心了一点,看冯卫汉并无要对他不利的举动,这才警惕的又坐了下来,不过他也不敢再小看冯卫汉了,心知此人既然敢说刑天军锄奸队是他所领,那么此人的身份绝对不会在大中军之中低到哪儿去,这样的人来亲自见他,说明大中军是很有诚意和他谈一些事情的,于是他便收起了对冯卫汉所有的轻视之心,重新抱拳跟他见了礼,并且招人送了茶水进来。

冯卫汉这才端起茶碗轻轻的喝了一口,然后放下茶碗,对吴襄说道:“在下此行来见吴军门,是想知道吴军门还有什么担心,在下不才,还有一些手段可以帮得上吴军门您,只要吴军门有难处,只管告诉在下,在下必会调动所有力量,来给吴大人帮忙!还望吴大人有什么难处,直说好了!”

吴襄叹息了一声,心道这些大中军的人,还真是各个胆子不小,这样的人物,也敢以身犯险,亲自来找他谈判。

于是他也不再犹豫什么,将他对赵通所说的顾虑又都给冯卫汉说了一遍。

冯卫汉听罢之后呵呵一笑道:“原来只是这等小事呀!呵呵!吴军门真是多虑了!”

吴襄听罢之后顿时大惊,他绝对想不到,眼前的这个人,居然能对他近来日夜头疼之事如此轻描淡写,那可是几十口子呀!而且是在禁卫森严的京师之中,而在此人口中,却像是根本就不算什么大事一般,于是更加不敢小觑冯卫汉了,于是赶紧起身对冯卫汉问计。

冯卫汉起身对吴襄说道:“今日得知军门原来是在为京师中的家眷担忧,此时冯某不才,可确保军门家眷无恙,在下在顺天府(京师)之中,虽然不敢说什么事情都能办,但是如果想要保住军门大人全家安全的话,这等事情还是做得到的!”

“冯大人所说可不是骗吴某吗?”吴襄听罢之后还是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于是对冯卫汉问道。

“在下可以项上人头担保!如果在下是虚言欺骗军门的话,上天可鉴,便让冯某死无葬身之地!只是此事可从长计议,需要大人配合一下即可!”冯卫汉一脸郑重的开口答道。

听到冯卫汉这么保证,这心中便顿时有了一些底,连声称谢,忙问冯卫汉有什么需要他配合的,他都会遵照冯卫汉所言去办。

于是冯卫汉便坐下来,考虑了一番之后,便开始和吴襄详细的商议了起来。

第六卷 终战 第二十七章 定策

吴襄一边听一边点头,不由得为冯卫汉的机智感到高兴,至于他儿子吴三桂死在肖天健手中这件事,吴襄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不再那么在意了,毕竟两军阵前枪炮无眼,他儿子吴三桂当时保的是大明朝廷,想要去干掉肖天健,结果打不过肖天健的刑天军,阵亡于两军阵前,对于军将来说,这也算是马革裹尸的结局了,对于他们武将来说这其实并不算是太坏的一个下场,而且肖天健也没有亏待吴三桂,下令找寻他的尸体,并且加以厚葬,同时还立碑给他,也算是给他们吴家了一个交代,要知道这么多年来,多少军将和朝廷的官吏,落在变民军手中,最后落得的下场都是死无全尸不说,甚至被挫骨扬灰,肖天健能这么对待吴三桂的尸体,也算是仁至义尽了,所以仔细想想,为了他剩下的家人以及他们吴家的子孙后代,他也不能再在这件事上计较了。

而且吴襄也从冯卫汉的言语之中,听出了大中军眼下已经张开了一张巨网,他们的势力已经遍布到了各地,就连京师之中,他们也可以做到许多人不敢想的事情,那么今后他们夺得天下的机会便会很高。

如果现在他帮大中军的话,那么大中军便在山海关对建奴一方抢得先机,那么大中军取胜的可能性便很大,一旦大中军在山海关取胜的话,那么他吴襄便功不可没,今后便不会落得一个没有下场的境地,起码可以确保他们吴家今后可以生存下去没有一点问题。

于是在听罢了冯卫汉的办法之后,吴襄的心也就安定了下来,渐渐的也就让他下定了决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