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葬明-第6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京城之中还有明朝兵仗局不少的作坊,肖天健在控制住了京师的局势之后,也立即下旨,让这些作坊的工匠们立即重回作坊复工,并且先行发给他们一些粮食,让他们有饭吃,然后尽快恢复生产,特别是火药局,更是重中之重,务求立即恢复生产,来补充大中军所需。

各种举措齐头并进之下,京师的局面很快便开始稳定了下来,就连街头巷尾的一些小商小贩,这个时候看到大中军的作风,也开始渐渐的走出了家门,又开始做起了他们的小买卖来。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由肖天健下旨之下,京城之中突然之间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搜捕和查抄行动。

这种行动其实无疑还是一种变相的抢劫行动,和历史上李自成入京大索的行为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但是当大中军干的时候,却干的是理直气壮,并且没有在京城之中引发大规模的混乱。

因为这份抄家名单是由熟知京师各种事情的太监以及大中军细作们联合出台的,被抄家的大户人家,基本上可以算是罪恶昭彰之辈,而且是罪证确凿,当如狼似虎的大中军兵将,手持着一份份罪状冲入这些大户人家的院子的时候,将他们的罪名当着所有街坊四邻的面宣布出来的时候,就连那些被抄家的家伙们,也没屁可放。

特别是对于那些前朝的锦衣卫们,肖天健更是毫不留情,将他们连根拔起,杀了个干净,仅凭此一条,便令北京城中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还有那些横行京城的一些大太监,这一次也遭到了清洗,虽然有些人罪不至死,最终没有被杀,但是他们捞取的巨额财富,却还是被尽数没收充公。

而在城中抄家的那些大中军兵将们,也各自都有明确的目标,再加上有专人带路,只针对于他们的目标展开查抄行动,根本不去影响周边的百姓生活,所以他们虽然展开了大规模的查抄和搜捕行动,但是对于普通百姓的生活影响却并不大,相反当听到了那些负责查抄搜捕的大中军兵将们宣布了那些平日里作威作福趾高气扬的权贵们的罪行之后,老百姓非但不同情这些被抄家之人,相反还未大中军呐喊叫好。

要知道这些勋贵官吏们,平日里无不是以他们的身份,要么欺行霸市,要么便欺男霸女,在天子脚下也干了不少坏事,即便是顺天府也拿他们没有办法,老百姓平日里对他们可以说是敢怒不敢言,现在大中军来了,替他们出头,将这些平日里谁也不敢动的混帐们给抓了起来,老百姓痛快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会跟大中军作对呢?

所以连续三天时间,大中军在京城之中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搜捕,立即又近万官吏和勋戚还有他们的家庭成员以及他们的一些恶仆便被抓了起来,集体拉到了城外,除了女人孩子之外,又是嘁哩喀喳,砍下了一地的人头。

随着查抄的开始,数据源源不断的被汇总到了肖天健的案头,肖天健看着这些数据,几乎是笑的见牙不见眼了,不是他爱财,而是他眼下太需要这些钱了!在他入京第三天的时候,远在南京的户部尚书付德明便派人送信给他,告知肖天健近期新朝为了支持肖天健北伐,本不充沛的户部府库,几乎快要被掏空了,并且告知肖天健,如果再这么下去,到不了年底,大中朝户部就要宣告破产。

所以肖天健眼下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他唯有对这帮京师之中的城狐社鼠尸位素餐之辈们下狠手了。

另外有关于如何处置这些人的事情上,肖天健也下了狠心,既然夺其家产,就不要想着这帮人今后还会老老实实的当大中朝的顺民了,另外这些人可以说各个都罪大恶极,其中不少人在京师之中民愤极大,留下他们也没多少好处,所以肖天健这一次没有听卢象升慎杀的意见,在下令抄没这些人家产的同时,也随即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所以当查抄行动一开始,这些人便立即一个接着一个,一家接着一家的被拖到了城外,除了妇孺之外,一并嘁哩喀喳的砍了他们的脑袋。

至于接下来的查抄清点工作有序的进行,一户户被查抄的人家财物经过清点之后,迅速的便汇总到了肖天健的大案面前。

三天的查抄行动虽然时间不长,但是肖天健这一次做的比历史上李自成还绝,李自成是派刘宗敏拷问逼迫这些人拿钱出来,可是肖天健却干脆直接便改为了封门抄家,连逼催拷问都不用,便将这些家伙的家产抄了个底掉。

第六卷 终战 第一百二十章 盆满钵满

所以这么一通折腾,收获之大当报上来之后,连肖天健都吓了一跳,别人不说,凭着他对历史的了解,第一个下手的便是崇祯的老丈人周奎,单单就从周奎家中,他手下的抄家队便抄出了白银一百三十多万两,黄金七万多两,其它贵重的文玩字画以及玉石珠宝近万件,价值初步估计,即便是放在这种乱世之中,这些东西也价值百万两白银以上,另外还有周家在京畿周边兼并的几千顷土地的地契,除了这些贵重之物,宪兵还在他的大宅之中,抄出了各种粮食数千石之多,其中大部分都是陈粮,甚至很多已经发霉,还有各种绫罗绸缎上千匹,可见的周奎这厮是何等的吝啬,在他的大宅外面便天天都有人饿死,而这厮宁可让粮食放在他的库房里面霉烂,也不肯拿出来一点点去赈济一下城中饥民。

当初崇祯几次向他求饷,这厮都铁公鸡一般一毛不拔,现在倒好,肖天健一来,立即便将他全家上下一百多口除了妇孺之外,嘁哩喀喳砍了个干净,这厮这么多年借着崇祯的势力,搜罗起来的这幅家产,全部都白送给了肖天健,让肖天健笑的差点从龙椅上仰翻过去,看着这份清单,连骂该死。

另外投降的曹化淳自知难以幸免,为了求一条活路,将他的私产也尽数交了出来,单单是他一个太监,便交出了三十五万两白银,其余的那些大太监有人不识趣,死咬着没钱,结果被曹化淳告发,抄家之后,无不被抄出了巨额的财产。

所以别看这种行动被限制在很小的范围之内,但是收获却非常丰厚,不过让肖天健多少有点遗憾的是,比起原来预计的五千万两银子的收获,现在因为大幅度限定了抄家范围之后,抄没出来的白银数量加上黄金的数量,仅仅是达到了三千多万两,甚至没有历史上李自成进京逼索银两的一半多,可见的京师之中沉淀了多么大量的财富。

不过肖天健也并不感到太过遗憾,毕竟他和李自成不同,虽然他也急需这些黄白之物来充实国库,但是他知道什么事情都要有限度,在这份抄家名单之中,经过仔细斟酌之后,一部分有钱的官员并没有被列入到抄家范围之内,原因无他,这一部分人虽然也捞了不少钱,但是比如说其中的大学士范景文、户部尚书倪元璐、左都御史李邦华、太常寺少卿吴麟征、户部给事中吴甘来等等一些大臣,却并未被列入到抄家范围之内,这些人之中也有不少人非常有钱,但是他们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有能力之人,而且在读书人之中影响比较大,一旦将他们也一股脑的抄家问斩的话,对于以后大中朝执政将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便影响到了收获。

肖天健对此并不感到可惜,他要钱但是没被金银的诱惑丧失了理智,他很清楚这种事情必须要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否则的话,即便是他捞再多的钱,今后可能付出的代价却更大。

但是眼下抄没的金银虽然比较少,但是不代表着收获就一定会比李自成少,除了黄白之物之外,他们还抄没出了大批的文玩字画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的价值其实比起那些真金白银,今后会更加值钱,只要今后国内安定下来之后,收藏这些东西的人便会越来越多,这就是乱世藏金银,盛世兴收藏的道理,假以时日只要他能还天下一个太平,料想这些东西今后只要投放市场,今后还会为大中朝带来巨额的收入,到时候这些东西转化出来的金银,恐怕要远超过现在收获的金银十倍甚至于百倍之上。

像李自成、刘宗敏那样的土包子进京之后,两只眼只盯着黄白之物,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所在,许多堪称瑰宝的字画,甚至于被他们大批的付之一炬,这对于中华文化的破坏,是非常巨大的,但是与之相比,肖天健却更重视这些文玩字画以及古玩之类的东西的价值,且不说这些东西值多少钱,仅仅是其蕴含的文化价值,就对于后世之人无法用金银来衡量。

而且还不止这些东西,通过这次大规模的抄没行动,他们还抄没了北京城中,这些混帐东西的几千栋房产,以南京为例,今后这些房产推向市场之后,也将会为大中朝带来巨量的财富。

所以别看眼下抄没出来的黄白之物比不上历史上李自成的所获,但是实际上肖天健收获的东西价值,早已远超过那七千万两白银了。

看着这一份份清单,肖天健终于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有了这三千多万两金银垫底之后,短期之内,大中朝便不会再出现财政困难的情况了,这些钱今后投入到恢复基础生产之后,产生出的效益将会百倍于此,而且这些黄白之物今后也不会都流向社会,而是会转入到中华银行之中储备起来,发行更多的龙钞,逐渐的稳固和建立起龙钞的信用,建立起一个全新的金融制度,彻底终结掉大明流行的以现银交易的现状。

所以这一次肖天健拿下大明都城,不单单只是摧毁了已经统治这个国家近三百年的大明王朝,更重要的是获取了相对充足的经济基础,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说不好听一点,就是捞了个盆满钵满。

随着北京城被攻克,肖天健同时也面临了一个重大的选择,当初他在南京城建立大中朝的时候,并未正式宣布将南京城定位为大中朝国都,为此朝中对于定都之事,早有争议,有很大一批人都认为,大中朝完全可以将南京城定为国都,而不必再将国都选定在北京,毕竟北京距离关外太近,很容易受到关外蒙古人和建奴的威胁,一旦定都于北京的话战略纵深实在是太浅了,京师的安全会无法得到保证,而且北方经过近几十年来的战祸还有气候的影响,不管是人口还是农业、商业都受到很大的破坏,定都北京的话,还要像大明王朝一样,要靠着南方对北方的支持,单是维持这么大的漕运,就是一项巨大的负担,所以朝中对于定都南京城的呼声非常高。

单是也有一些大臣认为,最好还是定都北京城,毕竟北京城经过大明二百余年的经营之后,已经相当繁华,而且定都在北京,可以利用政治方面的便利条件,更快的恢复北方农工商业,也便于吸引更多的南逃的难民返回北方定居,更容易吸引南方富裕的人口朝北方迁徙。

对于这两种意见,肖天健去年在建立大中朝之前,便已经了解到了,但是他迟迟并未作出决定,在他看来,这种争论对于今后他统治这个国家,还是有好处的,他不可能在大中朝之中建立一言堂,什么都由他自己来说了算,那样的话累死他,他也估计忙不过来,特别是在政务处理上,他自认为即便是他具备有后世的一些知识,但是他也并不能称之为一个非常合格的行政管理者,而且这个时代很多东西不同于后世,后世的许多制度,并不能照搬到这个时代,否则的话非但起不到良好的治国效果,弄不好还会造成更大的混乱。

说不好听一点,就是步子不能迈的太大,要不然的话,步子迈的太大,很容易扯到蛋,所以虽然肖天健知道今后世界将会朝什么方向发展,但是最起码现在他还不是全面推行后世那些制度的时候,更多的是要潜移默化,一步一步的来,逐渐的引导这个国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直至有一天,在这个国度之中建立起全新的政治制度。

以前对于定都之事,肖天健还可以拖着先不管,但是在他拿下北京城之后,这件事他便不得不面对了,所以在入京几天,各种事情还纷纷杂杂的时候,留守南京的诸部尚书们,便开始纷纷派人呈送奏折,一边祝贺肖天健打下北京城,另一边也开始动议定都之事。

可是肖天健考虑了一番之后,还是没有最后确定这件事,而是暂时令卢象升暂时以监察院总监之职,代领北直隶巡抚之职,暂时坐镇顺天府,负责收拾北直隶这一带的烂摊子,至于定都之事,他认为还是要再等一下再定。

虽然崇祯已死,大明王朝至此已经可以宣告覆灭,可是对于肖天健来说,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没有落实,那就是崇祯的三个儿子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照这三个人在大军攻占北京城之后,却始终没有消息,为此肖天健在入京之后,便着令冯卫汉所辖的兵部特情处追查这三人的去处。

可是从入京到现在,已经十天时间了,可是这三人却依旧没有一点消息,这让肖天健心中颇有些不安。

这三个人虽然年纪最大的太子朱慈烺也不过只有十三岁,最小的永王朱慈照仅仅不过六岁,可是他们的身份跟年龄无关,不管是谁,对于大中朝来说无疑都是一颗重磅的定时炸弹,一旦要是让他们逃到南方的话,立即便会被尚未归服大中朝的那些明朝官员们扶起来,成立起一个小朝廷,一旦要是这样的话,无疑可以凝聚起来已经成为一盘散沙的残存的那些旧明势力,继续和大中朝作对。

虽然肖天健并不担心收拾不下南方诸省,但是毕竟一个统一的南方,和各自为政的南方诸省相比,一旦让他们成立一个公认的小朝廷的话,会对于下一步统一南方造成很大的麻烦。

所以肖天健这些天来,除了忙着“抄家搂钱”之外,同时也在一直关注着这件事,另外他还在七月二十也就是他入京第三天的时候,以大中皇帝的身份,下诏昭告天下,正式宣布了崇祯皇帝的死讯,也正式宣布了大明王朝的覆灭。

第六卷 终战 第一百二十一章 遗诏

肖天健在京师所发的这份诏书以极快的速度便朝着四面八方传去,当得知消息之后的不少北方尚未投降大中朝的州县官民,当即便一片大哗,以前这些地方官们还心存一丝幻想,认为他们是大明臣子,只要大明京师还在,崇祯皇帝还在,那么他们便还可以效忠于大明王朝,但是当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他们便彻底陷入到了迷茫之中,大明都城已经被大中朝拿下,他们所效忠的大明皇帝也已经死了,那么他们还效忠于谁呢?继续坚持下去,又还有什么意义呢?于是一些有点志气的官员大哭一场之后干脆挂印而去,这官也不做了,这大明反正完了,他们索性回家去,从此闭门不管窗外事,这天下爱谁谁去吧!也有一些官员舍不得这官位,于是便赶紧就近找大中军投递顺表,当即宣布投降大中朝,从此之后转身投靠大中朝,继续当大中朝的官,至于残余的官兵,大部分就地哗散,回家种地的回家,投降大中的投降,个别官兵干脆便落草为寇,干起了没本的买卖,总之几天时间,整个北直隶残存的那些尚未归降大中朝的地方,便一夜之间易帜,开始接受大中朝的管辖。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的飞入到了山东境内,得知消息的山东各地官府得知了这个晴天霹雳的消息之后,也都立即纷纷宣布投降,改换了门庭,投效了大中朝。

而此时刚刚又纠集起来了一万多人马,盘踞在登州城的刘泽清,也很快得知了京师被破的消息,很快打听到了崇祯已经在京城内的煤山自缢身亡的消息,顿时刘泽清便吓得慌了手脚。

这两年来,刘泽清真是被大中军给打怕了,本来他麾下还有数万官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