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葬明-第6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而且肖天健也说了,今后公司成立之后,每个月财务部门都会出具一份详尽的财务报表,给股东方进行审阅,一切公开透明,让大家心中有一个明白账,他对此也没有什么可反对的。

于是这场酒宴一直进行到了后半夜,最终肖天健才和郑芝龙谈妥了大部分事情,虽然这还只是一个框架,但是主要的事情该说的都已经说过了,就连靳同也连夜被招至了宫中,接受了肖天健的委任,参与了一些事务的谈判,至于具体的细节,今后自有付德明这个户部尚书和郑家联手来做了。

公司章程之类的东西今后逐步可以建立起来,肖天健只要再详细的看一遍,修改一下就可以把这个海上贸易集团公司给成立起来了。

可以说郑芝龙此次南京之行,结果让肖天健和郑家上下都非常满意,肖天健消除掉了郑家这个潜在的威胁,而郑家也获得了今后可以继续发财发展的途径。

当然这个时代海上行商,不可能不牵扯到军事力量,因为战船和商船这个时代还没有明显的区分,商船为了保证在海上行动的安全,都会进行一定程度的武装,但是只要是纳入到集团公司体制之下,那么这样的武装便是官方的武装,而不再仅仅是郑家的私人武装了。

对于肖天健和郑家联合成立这一个海上贸易集团公司之事,其实朝廷的内阁也早已商量过了,虽说开始的时候内阁大臣们有点不理解,但是在肖天健的详细解说之下,他们还是意识到了其中的巨大好处,如此一来,朝廷既可以控制海上通商贸易,而且国家还可以通过收取税金和分得巨额贸易利润获取巨大的财政收入,另外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这种手段,消除掉对郑家集团的担心,好处之大,是他们之前都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事情,于是内阁大臣们最终便全票通过了这项决定,各部都表示愿意配合组建这个海上贸易集团公司。

第六卷 终战 第一百七十章 多喜临门

随着郑氏集团的投降,对于永历这个南明小朝廷来说,打击是非常巨大的,他们彻底失去了一个巨大的助力,而且海上随着郑氏集团的投降之后,也掐断了他们继续在海上获取财源的可能性。

而大中朝在解决了福建郑氏集团这个大麻烦之后,更是腾出了更多的兵力调入到了广东开始对永历小朝廷发动了攻势。

永历小朝廷的军队在大中军的猛烈进攻之下,只能是节节败退,不断的将他们控制的地盘丢掉,先是整个广东被大中军攻占,进而大中军在年底之前,又攻入到了广西境内。

永历帝眼看广西不保,于是只得继续逃窜,转而在过年的时候,逃入到了云南境内,使得大中军在天元三年二月的时候,便控制住了广西全境,将整个永历小朝廷的势力范围压缩到了小小的云南境内,使得永历小朝廷江河日下,再也无力反抗了。

而肖天健在天元三年三月,下令调集善于在山地作战的各路人马共十万余人,对云南永历小朝廷发动了最后一击,各路人马兵分三路,从广西、贵州、四川三地开始进兵云南。

永历小朝廷的军队根本无法抵抗兵强马壮的大中军,而且云南各地土司也都接到了大中朝的圣谕,告知他们只要投顺大中朝,今后对于他们这些土司会宽以对待,否则的话,大中军一到,必令其灰飞烟灭。

这些土司也都不傻,眼巴前看着大明已经完了,仅剩下永历小朝廷还在最后进行着微弱的抵抗,在云南苟延残喘,大中军兵势之强,也让他们根本无法与之相抗,与其跟着永历小朝廷,在大中军来了之后被灭族,倒还不如倒戈赶紧找一条出路,对于中原王朝的更迭对于他们这些土司来说,影响不算是太大,只要他们表示顺服,今后便还可以继续给大中朝打工,所以云南各地土司在这个时候也纷纷宣布投顺大中朝,并且集结土兵,帮着大中军对付永历小朝廷的军队。

结果是短短三个月的时间,永历小朝廷的军队便纷纷被大中军击溃,降的降死的死,永历帝也不得不卷铺盖继续走人,眼看着中国境内已经基本上都被大中朝控制,他已经是逃无可逃,于是永历帝便在几百名忠心耿耿的侍卫的保护之下,从云南逃入到了缅甸王国境内。

大中朝天元三年五月,云南宣布全境归服大中朝,至此肖天健的大中朝也完成了对整个南方的控制,包括海南岛在内,五月间大批大中军海军在雷州出发,渡海在海南岛登陆,海南岛上的琼州府三州十三县的官员心知无力反抗,于是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便纷纷宣布归降大中朝,接受大中朝的统治。

消息传到南京城之后,朝野顿时一片欢腾,每个人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奔走相庆,庆贺大中朝自此之后,总算是可以安稳下来了。

肖天健得知云南和海南岛都被收复的消息之后,也立即开怀大笑了起来,当即便在宫中设宴庆祝,当晚险一些喝的酩酊大醉。

他之所以这么高兴,除了收复了整个南方诸省,平定了永历之乱以外,还有几件事情让他非常高兴。

一个就是去年他下旨筹建的大中朝南京太学院在年后终于在南京城外落成开始授课,第一批从全国各地遴选出了近八百名学子入学,成为了历朝历代规模最大的一次太学招生,而且今后每年还会继续从全国招录同样数量的学子入学,学制四年,四年之后太学的生员数量将会达到三千人的规模,虽然这比起后世任何一座三流大学的学生数量都要少,但是这毕竟是刚刚起步,下一步北京太学院也将开课,招录学子数量也会达到数百人之多,再有几年时间,大中朝缺乏合适官员和专业人才的情况便会大幅缓解下来,为中国今后的兴盛打下了基础。

二一个好消息就是在经过半年时间的筹备之后,中国海上贸易集团正式在广州府成立了起来,按照肖天健当初和郑芝龙约定的条件,朝廷户部要拿出一些股本投入到集团公司之中,但是户部眼下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根本无法一下便拨出这么多资金投入进去,于是在肖天健的授意之下,户部通过发行高利率债卷募集资金,轻松便募集到了三百万两白银,折合成大龙银元也就是三百万元,另外投入各种海船一百五十余条,加上广州、潮州、泉州、温州、宁波、松江府、胶州、登州八处开埠所需的港口码头所需用地,通过折算之后,作为国家股本投入到了贸易集团之中,再加上郑家三百万两白银和一百二十条海船入股,以及另外共一百二十个商贾共同入股的五百万两白银还有各种海船一百五十余条,共同撑起了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官私合办的集团公司,宣布开始营业!

而且户部所辖的海关总署也在年前成立起来,负责管理各地开埠港口进出口贸易事务,而且大中朝下旨宣布禁止一切私人船只,从其它港口出海行商,必须要经过设在这八个商埠的海上贸易集团公司来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统一管理,并且接受各地海关的检查审核,缴纳税金之后,方可进行交易,而且宣布葡人所占据的澳门为非法商埠,任何中国商人都不得再继续在澳门和洋人进行商品交易。

所有洋人必须要通过各个商埠,和大中朝进行进出口贸易的交易,否则的话变为非法,大中朝海军一旦发现有人私下靠泊非通商商埠进行贸易的船只,有权查扣船只,抓捕违法之人。

通过这样的手段,将整个中国对外贸易统一管理起来,如此一来大中朝今后单单是商埠海关收取的税金一项,就会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且随着海上贸易的扩展,今后这样的收入会越来越高,这还不算贸易集团之中国家股本带来的收入,今后大中朝单是在海贸这一项上的收入,恐怕每年最少也要达到千万两白银以上,而且还会呈几何增长越来越高,粗算一下之后,户部的官员们的嘴巴险一些都笑歪了,今后他们总算不用天天再为扣着算着花钱发愁了。

再者就是通过各大船厂的努力,那些来自欧洲的造船工匠们在高额的薪酬之下,也没有藏着掖着,通过半年多的努力之后,不但将早期建造的两条西式三桅帆船建成下水,而且还在船厂的大力配合之下,加上已经跟着他们学习了大半年的大批中国工匠们业已熟悉了西式帆船的建造方法,他们在南京造船厂和宁波造船厂同时开工建造了四条排水量在五百吨左右的新式加利恩帆船。

这几条帆船之中的一条也刚刚在南京造船厂建成下水,肖天健作为中国皇帝,得知消息之后,亲自前往南京中华造船厂为这条船主持了下水仪式,甚至于按照中国传统,还请来了僧侣为这条船进行了一次祈福。

这种加利恩帆船正是眼下欧洲海上列国装备众多的一种优秀的海船,船体比起克拉克帆船更狭长一些,降低了船首和船尾的船楼高度,提高了船只在恶劣海况之下的稳定度,而且随着船身长宽比的加大,使得两舷可布置的火炮更多,在海上的航速也加快了许多,西方人正是用这种船来往于欧洲和东方乃至是世界各地,同时也用这种船作为战舰,争夺海上的利益。

而南京中华造船厂所建的这艘加利恩帆船,可以同时装载二十门二十四磅炮和十二门十二磅炮,在船首船尾处还可以另外承载几门小型的佛朗机炮,作为对付小船的一种手段,起码在这个时代的中国,这条船暂时没有敌手了。

只可惜的是这种船因为建造的时候,因为中国不产橡木,能作为替代品的柞木也没有大料,所以只能用其它木料替代,而且前期因为在郑家投降之前,没有打通海上通道,也无法大量从南洋采购进来优质木材,所以临时作为替代品使用的多为在本地可以找到的樟木、松木和杉木,如此一来,在坚固程度上可能暂时还没有办法和欧洲采用橡木制造的战船相媲美。

但是即便如此,肖天健看罢了这种新式的西式加利恩帆船之后,心中也非常高兴,他现在最重要的是先让中国的造船工匠们学会建造西式帆船,从中掌握西方国家最先进的造船技术,至于木材问题,今后逐步通过从南洋采购和解决掉建奴之后,从东北也可以解决,今后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他坚持对造船业不断的加大投入,想来以中国眼下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很快便可以建造出大批这样的优秀海船。

于是他亲自为这条船取名为“搏浪号”,希望此船今后能载着中国人远帆大洋之上,搏击风浪,为中华开创一个大海上的新纪元。

除了这些好事之外,机器制造厂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肖天健亲自主持设计的几种水力机床,除了最早的镗床之外,现如今车床、刨床和冲床,在历经多次试制失败之后,也都在天元三年头几个月之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开始能投入使用了,只差铣床目前还在继续试验之中,尚未最后取得成功,不过初步判断,离成功也不算远了。

这些水力机床的试制成功,对于今后大中朝的工业化发展无疑将会起到重大的作用,使得大中朝起码在机械制造业方面,已经站在了这个时空技术的最前沿。

虽说现在这些尚有些原始的机床存在的问题还很多,特别是零件精度不够,质量也因为材料的原因不能很好的得到保证,但是今后随着冶炼业的发展,材料也会越来越好,加上这些原型机床的投入使用,用机械取代手工来对这些机械进行复制,之后所制成的零件精度也会越来越好,这样一来,用不了多少年,大量的机床便可以投入到各个产业之中发挥作用了。

除了这些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的到来之外,肖天健的家里面也传出了好消息,范灵儿在生下了肖天健第一个女儿之后,于年前再次承受雨露花开结果,再一次怀上了孩子,而且范雨桐也在年后也又为肖天健怀上了孩子,这一下他肖天健的家最晚在年底之前,便又要添新丁了,对于生孩子这件事上,肖天健现在可没有什么想计划生育的念头,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他在这个时空之中,根本没有什么亲人,有的只是这三个妻妾,现如今这三个妻妾各个为他生下了儿女,这便是他最亲的人了,所以范灵儿和范雨桐的再次怀孕,让他高兴的合不拢嘴。

现如今永历之乱业已平定,整个南方诸省都归于了他大中朝的统治之下,虽说各地尚会时不时的有一些大明余孽跳出来捣乱,可是在万众思安的大趋势之下,这些试图恢复大明统治的家伙不过只是些跳梁小丑罢了,面对着大中朝强力的镇压,各个都飞速的灰飞烟灭,连一点大点的水花都没有能掀起来,这大明是如何都翻不了身了,这让肖天健如何不高兴呢?

于是这才有了肖天健在南京大宴群臣,喝了个东倒西歪的事情发生,如果不是侍卫和内阁大臣照应着,肖天健保不准便会当场出糗了。

第六卷 终战 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裁军

也就在万众皆以为大中朝今后会彻底安生下来,全力恢复各地农经的时候,内阁大臣们也在商议着要裁撤一些兵马,准备将精力全都投入到恢复各地经济民生的事情上的时候,海军方面和海上贸易集团都提出来,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攻势,要将台湾岛拿下来,将盘踞在台湾岛上的荷兰人逐出台湾岛的时候,肖天健却在内阁会议上表示了反对的意见。

对于裁撤过剩的军队问题上,肖天健并未反对,经过这么多年的南征北战之后,大中军也膨胀的非常厉害,经过粗略统计下来,各地的大中军这几年来,为了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力度,不断的进行征兵,再加上不断的收服各地的乱军和明朝旧部,即便是大中军一边打一边裁撤遣散闲杂人员和老弱残兵,也使得大中军到了天元三年夏季的时候,已经达到了空前的近百万的数量了。

百万大军对于后世也许算不上太多,可是在这个时代,却是一个恐怖的数字,以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来说,即便是大中朝所辖人口已经过亿,但是一百多个人养活一个兵还有十几万匹各种骡马,对于新立的大中朝来说,无疑是一项非常沉重的负担,何况现在大中朝也是处于百废俱兴的阶段,要花钱的地方太多太多,而且肖天健一心一意要尽快打造出来一支强大的海军,这海军可是纯烧钱的兵种,不裁撤掉大批陆师的话,无论如何也架不住这样的消耗。

再加上当兵的基本上都是青壮年劳力,现在大中朝百废俱兴,大批撂荒农田需要重新复耕,因为前期农业因为天灾战祸遭受破坏严重,耕牛大批被杀掉,农耕更需要以人力为重,可是这么多青壮被征做兵卒,这对于大中朝今后的复苏也非常不利,所以裁撤各地陆师便必须要尽快展开。

所以肖天健也同意内阁大臣们提出的裁军计划,将现有的百万大军裁撤掉三成甚至于一半,令其卸甲归田。

但是内阁大臣们提出的裁军计划,却遭到了兵部上下的反对,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现如今各地刚刚平定,还有许多大明余孽在蠢蠢欲动试图复国,西北方面还有李自成余孽尚未尽数被讨平,而且这些大中军兵将之中,有许多人为大中朝出生入死,现在刚刚立国不久,便要将他们赶回家,这么大批的兵将一旦安置不好的话,便又会成为不稳定因素,使得刚刚稍稍平定下来的局势重新糜烂。

而且永历现在逃入缅甸,北方还有建奴和蒙古人的事情没有解决,下一步肯定还要在北方动兵,所以眼下大批裁撤陆师并不合适。

对于军方的态度彰显出了文武之间的严重分歧和矛盾,这是一场博弈,而肖天健无疑便是这场文武之间的博弈的裁决者。

对此肖天健考虑再三,多次和内阁以及兵部方面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