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75我来自未来-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东家!”


 第107章 扯虎皮做大旗

  107扯虎皮做大旗
  姚梵每周一定会宴请孙茂文、韦国福、刘子铭一起吃顿饭,在起事前,他希望这些胶州官员对他彻底放心甚至放纵。
  今晚,姚梵依旧在施家饭店设了宴。
  饭店门头屋檐下,四盏红灯笼依旧是高高挂着。
  酒过三巡,韦国福就开口问姚梵:“姚兄,我听说你现在的乡勇团已经有一百多人,兵强马壮整日操练,这又是何苦来哉。”韦国福说完看着姚梵。
  姚梵瞥了韦国福一眼,他不知道韦国福这是有意打听还是无意中提起。但他现在贼胆包天,哪里在乎韦国福怎么想:“大哥!日本人狼子野心,屡屡试探我国底线,竟敢登陆朝鲜,屠戮朝鲜军民,我估计咱大清国马上就要打仗,大丈夫若是能为国统兵,痛击倭寇,何其快也。”姚梵没有正面回答韦国福。
  韦国福见姚梵说的郑重,忙道:“姚兄高义,但朝鲜的事情,只怕还轮不到咱们兄弟出手,中堂大人军威赫赫,震慑北方,谅那日本区区弹丸小国,也不敢在朝鲜随意造次。”
  姚梵微微摇头:“我觉得要是能超练出一支精兵,在要紧当口送给李大人,他老人家一定高兴。”
  韦国福对姚梵的想法不以为然,甚至可说嗤之以鼻。
  他觉得姚梵这个想法太不切实际,指望练出一支有战斗力的乡勇部队去投靠李鸿章,以求获得赏识从而上位,这项工作难度实在太大。但他没再劝姚梵,一来是他口才不好,二来是他觉得姚梵反正有钱,他乐意烧在这里头去巴结李鸿章,自己反而劝阻未必是好事。
  孙茂文捋着胡须说道:“李中堂兵多将广,怕是看不上几百人的乡勇,不过姚兄这些乡勇实在是帮了我大忙,如今收起捐派钱粮,可比以前利索多了。再说了,姚兄行商运货,如果没有乡勇护送,难免会有贼子来打主意。”
  韦国福想起姚梵和郭继修结的仇,立刻醒悟,拍着大腿说道:“孙大人说的是,要防人算计,手里就得有人。”
  姚梵笑道:“上次在济南见到李大人,李中堂让我帮他采购机器和兵舰,还鼓励我说,要我勤加操练乡勇,不要爱惜银钱,装备要精良,要为国分忧。不但要买枪,还要买炮。下次他老人家要来看我采购的装备,要是好货,他老人家也要买。
  我想着,我花银子给乡勇买洋枪洋炮后,总算是为国分忧了吧?就算李大人看不上我的枪炮,将来李大人要是缺兵,我也能把乡勇送去朝鲜作战,说不定名字还能在皇上面前提一提呢。”
  姚梵心想,自己有枪有炮的事情早晚要传出去,倒不如早点吹吹风,让他们有些心理准备。他可没敢说这是自己自作主张。笑话,有李鸿章这样现成的虎皮不扯,那才叫浪费资源。
  “李大人叫姚兄买了洋枪?还要买炮?”韦国福赶紧从袖子里掏出手巾擦了擦嘴问道,在他看来,姚梵这可是红得发紫了,居然会被李鸿章吩咐去自行采购武器!
  “我家里已经帮我买了英国火枪,因为我听说李大人也有装备英国火枪,这样的话,今后乡勇送去李大人营中,枪子也能通用。另外最重要的是,李大人还托我家代买兵舰,那两艘炮舰现已在船厂下了单子,正在赶制。”姚梵吹牛已经完全不考虑边际了,但他还是暂时没说自己已经买了炮。
  众人今天才第一次知道,原来姚梵上次去济南,居然还被李鸿章接见了!
  于是三人皆吃惊于姚梵的受宠。一个人居然在得到丁宝桢器重后,又巴结上了李鸿章,这小子将来还了得?一时间谀词如潮的称赞姚梵前程远大。
  于是姚梵又吹嘘了一番自己在济南和李鸿章会面时的情景,说李鸿章托他姚梵采购军舰和机器,对他极其信任关爱,再一次强调,自己练兵是为了李鸿章的嘱托和信任。
  但韦国福吃惊羡慕之余,显然还是觉得姚梵花钱练兵这件事是在冒傻气,他诚恳地道:“姚兄实在是犯不着花这个银子去练兵,须知那步枪和枪子都是极为费耗之物。就说那枪吧,涂了油放着都会生锈!还有那火药,多放几月便受潮。可你真要是用吧,就是等于在烧银子。买这些回来装备勇兵,等于白白糟蹋银钱。我看还不如去莱州参将衙门买些刀枪来用实惠。”才说完,他又想到这是李鸿章的主意,立刻觉得自己嘴贱,改口道:“克既然是中堂大人要兄弟采买,自然该要尽力办差,只愿中堂大人能够看上姚兄的货色,那姚兄可就富贵腾达了,就怕他老人家说过就忘,教姚兄的银子白花。”
  韦国福自从被淮军推荐来青岛口掌管守备绿营,成天吃空饷,姚梵根本没见他操练过鸟铳或者其他火器。姚梵知道,这年头别说绿营,就是李鸿章的淮军也在马放南山,一个枪兵一年打的子弹不过10发。处处是吃空饷和练银的军官。
  姚梵看得出来,自己花钱练兵,韦国福不是忌惮,而是真的觉得太浪费钱了。
  “功夫总是要学全的,万一李中堂哪天想起来,问姚兄要看人和枪,姚兄也能搪塞的上。”刘子铭却很赞同姚梵的谨慎,但他也觉得姚梵属于拿根针当棒槌,白费了钱。想来李鸿章不过嘴里说说漂亮话儿罢了,怎么可能真的要你几百乡勇去打仗。
  托姚梵的福,眼下青岛口海贸兴盛,刘子铭在海关里着实捞了不少,对他来说,姚梵能勾结上丁宝桢和李鸿章,绝对是靠得住的。姚梵既然有大靠山罩着,想必也能让胶州官场都得到安宁,这对所有人都有好处,因此他也不去过问姚梵眼下究竟从哪里运来许多货物,成天的在青岛口往外批发。姚梵对此有过解释,说是从烟台等地码头,经陆路运来青岛的。
  姚梵这时笑眯眯地从袖袋里掏出三张银票,面额每张一千两,散给三人。
  “这是小弟这个月的孝敬,哥哥们笑纳。”


 第108章 提亲

  108提亲
  “姚兄,你家里以前可有给你提过亲?”孙茂文一边满意地往袖子里收银票,一边眯缝着眼笑问道。
  “倒是从没提过。”姚梵纳闷,孙茂文这样问,难道想要当红娘不成?
  孙茂文一拍大腿,端起酒杯道:“恭喜兄弟!我这里有一桩绝好的姻缘,与姚兄极为合适。”
  姚梵看了看孙茂文,迟疑的端起酒杯来。可他心里有点懵,他整天忙活的都是商号的账目往来,还有军队的组织训练,根本没考虑过成家。
  “孙大哥何出此言?”姚梵问。
  “即墨黄家你可知道?”孙茂文手指着东北方向说。
  姚梵眼珠子一转:“知道,我在周家堂会上还见过他家两个少爷。”
  “前日里黄家大少爷黄金山托人问我,说姚家庄既然到处托媒婆,给家里伙计们找婆姨,只是不知道,姚兄你自己究竟成亲了没有。”
  孙茂文顿了顿,继续道:“当时我就想,黄金山倒是有个亲妹妹还未出嫁,寻思着听他话里意思,像是想要和姚兄结个亲家,于是我就问黄金山,觉得姚兄你如何。”
  姚梵看着孙茂文,听他往下说。
  “结果姚兄你当怎么着?那黄金山对你赞赏有加,说你潇洒倜傥,胸有才气,说你配得上他妹妹。”孙茂文笑道。
  “我连他妹妹长得什么样都不知道,这怎么可以。”姚梵连连摇头。
  韦国福大笑道:“既然是结亲,怎么能让你事先看过他家小姐样貌。”
  孙茂文对于姚梵的愚蠢大为着急,说:“姚兄!那黄家可是有5000多亩地的大财主,在即墨,半个崂山都是他家的,他家里在崂山上还建有亭台雅阁,泉水终年不息,最是每年消暑的好去处。
  要论商,那黄家还在大清各口岸大城广有商号,光是生丝买卖,一年少说就有五万两的进项。
  他家先祖黄嘉善,官至前明兵部尚书、封太子太保,长孙子黄培官至锦衣卫指挥佥事、九门提督、金吾将军,另孙黄宗昌官至巡按御史,巡检湖广。
  那石门山下的上下书院便是他家所建,其中处女池、颐善潭诸多胜迹。
  大清开国后那黄嘉善之孙黄培不开眼,蓄发宽袍地编修《含章馆诗集》,又暗资匪人起事造反,惊得康熙皇帝下旨,缉捕他家十四口人并所有校对、刻版工匠二百一十七口。此案涉及顾炎武、宋继澄等大学者,虽然后来朝中要员从中关说,山东官吏全力周旋,朝廷才开恩放了他家大多数人,在济南城不出血地绞死黄培,许其归葬即墨水清沟,可也是生生地杀了他家好几口子的,那些刻版印书的自然通通人头落地。
  经此事后,他家后人自然被朝廷记恨,招致元气大伤,出仕无望。黄宗昌之子黄坦也被朝廷解职归田,否则有他家在即墨,那是轮不到其他四家开口的。
  姚兄,咱们莫说莱州府,便是放眼全山东,想要和他黄家做亲家的人都要从崂山排队排到济南府。机缘巧合,谁知那黄金山居然青眼了你,姚兄还不去立刻找媒人上门提说?此事成与不成,都该试试,若是放走了这等富贵姻缘,将来毁之莫及。”
  姚梵惊讶的嘴都张开了:“霍!这特么还真是个土豪啊!家里竟然出过相当于大明的国防部长、国家安全局局长、北京军区司令员、华中华南四省总纪委书记等一系列高官……
  让我想想……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那黄宗昌修了鼎鼎大名的《崂山志》,所谓‘俯仰于崂山沧海中者也’。
  其孙黄肇颚又修了《崂山艺文志》,只是其中语带晦涩,云遮雾绕的仇清怀明,家里吓得不敢再印,直到民国五年才敢拿出来出版。
  清初时黄家收容的明末遗臣极多,这些人当时皆隐居于崂山,有七十二君子之说,和顾炎武等一帮大儒私下勾连极深,也难怪清廷不待见这一家子。”
  姚梵的确有些受宠若惊,问孙茂文:“他黄家这样有钱有势,怎么会看上我一个无根的海商?”
  刘子铭抢着道:“姚兄莫要妄自菲薄,凭你家偌大的生意,还有你新修的庄子,莱州地界上那个不知道?
  再说那黄家现在并不读书,我看他家大爷黄金山就从来不作诗。大概是吃过文字苦头,忌讳太过了,家里子孙不求功名,读书也只是求个自娱自乐。因此他家选女婿不看功名的。”
  说完他立刻又解释道:“姚兄你文采不错,既不求功名也不做八股,大概和那黄金山很投缘。”
  姚梵想起来,上次在周家庄,黄金山的诗也是由他弟弟黄金英代作的。
  韦国福开怀大笑道:“这样好得事情,我却从来不曾遇见,姚兄千万莫错过机缘。”
  孙茂文点头提醒道:“姚兄去了一趟济南,得了丁军门赏识,赐匾委职。如今又见过了李中堂,还被委以重任,正是少年得志之时。
  只凭姚兄得了丁军门赐匾,黄家来巴结,自然不奇怪。姚兄去提亲时,只消把中堂大人委托你买兵舰机器的事情一说……嘿嘿,美事可成!”
  姚梵自从打定主意要造反,对于手下干部、战士和伙计的婚姻就非常重视,他让苏三姐对媒婆的指示是,选媳妇一要大脚,二要出身农家会干活。前两条从根本上就杜绝了手下与地主阶级结亲的可能性。要知道姚梵手下大伙计可都是月银十两的!以这个收入,完全可能被有些中小地主看上。
  一旦和地主结成亲家,就算娶得是地主的远房亲戚,那也算是沾上边了,在这个对于血缘和宗族关系看得极重的时代,无疑会对姚梵的早期起事带来隐患。
  姚梵既然为此不惜干涉伙计的婚配,自己当然不能带头去找个大地主出身的小姐。当然,从历史上看,中国**早期创始人的出身几乎清一色是富农、小地主和小资产阶级家庭,而且婚姻对象也大多是同样的出身,从长远来说,姚梵并不反对这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队伍文化素质的婚姻,而且将来一旦组建政党,也必须吸纳大量的读书人进入队伍。
  可是眼下绝对不合适,这毕竟是一群没有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启蒙教育的人,把这些人放在自己的手下身边,甚至吸收进队伍,姚梵不放心。
  因此,姚梵虽然对于自己居然能被黄家这样的名门世家看中而感到些许沾沾自喜,但他一口就回绝了:“黄家祖上多有前明高官,太犯忌讳,我不敢沾。”
  这句话一说,孙茂文三人便不再劝,在他们看来,姚梵现在热衷于巴结丁宝桢、李鸿章,不肯沾哪怕一点忌讳,也是正常的。
  “唉,按说那都是康熙爷时候的事了……”孙茂文有些为姚梵可惜。
  刘子铭捻着唇上胡须,微微点头道:“说来也是,姚兄既不缺钱,也不少地,有避嫌之心倒也谨慎。”
  韦国福连连摇头,大呼可惜。


 第109章 食堂

  109食堂
  姚梵的作息很规律,宴会结束就回庄子休息,次日一早继续督促战士们的训练。
  “说过多少遍!枪尖要与咽喉齐高并与左眼在一线上,双目注视敌方!枪举这么高干什么?又不是耍大刀!”
  “突刺要勇!要有血性!别黏糊糊的!”
  “大家注意脚下步法,既要稳又要灵活。”
  …………
  李君和手下三个排长正在不厌其烦地一一纠正战士们的动作。
  姚梵一看训练日程,知道李海牛带他的一连去海边打靶了。
  姚梵找到正在操场另一边练习刺刀的三个排,这是分属刘进宝、贺世成和周第四的。
  眼下三个排正在烈日下训练枪械分解和清理。按照日程,一小时后这三个排将练习军事格斗,下午则是刺刀训练。
  由于56半的子弹用的是腐蚀性底火,使用后必须擦枪,不能留过夜,否则其中氯酸钾成分会腐蚀内膛。因此学会用通条正确的清理内膛和是必须的。战士们对于这种简单地训练游刃有余,一个个熟练地从枪托后面的洞里抠出附件筒,拿着通条拧上擦拭杆,接上附件筒,蘸着油壶小心擦拭着枪膛。
  姚梵走过去:“世成、第四、进宝,你们过来。”
  三人见姚梵招呼,立刻跑了过来。
  “你们三个排的训练情况我看了,体能、队列、格斗都已经掌握,枪械也已经入门,现在我宣布,你们三个排扩充成三个新兵连,你们三人当连长。
  新兵的名单我已经甄选好了,都是之前各个劳动组的劳动能手,你们要好好带他们,无论军事训练还是思想教育,都不能马虎。
  今后你们每人管三个排,排长副排长的人选你们报上来吧,选人要选在之前的三查诉苦运动中阶级思想过硬的;斗志高昂的;平时训练能吃苦并且成绩好的;有深仇大恨的!你们把名单想好了就报上来给我看一下。”
  “是,东家。”
  “虽然增加了新兵,但军事训练和思想教育工作一刻都不能停,我已经拟好了你们三个连的训练日程,晚上开会时你们看一下。”
  “是!”
  ……………………
  姚梵安排好三个排的扩充升级,便开始着手抓紧姚家庄的建设工作。
  姚家庄外区已经搭建了一间充当工程指挥部的木屋,姚梵在这里找到了木器店的老板王守业。
  王守业穿着姚梵送他的蓝色工作服,脚蹬一双绿色解放鞋,满手的老茧,哪里能看出来这个手艺人眼下已经因为承接姚家庄的建设任务而赚了两千多两银子。
  王守业一看见姚梵,立刻上来作揖,尊敬地道:“东家您来了。”他连姚字都不说了,直接称姚梵为东家,显然是已经唯姚梵马首是瞻。
  “守业,板房原定是五个区一千间,眼下已经扩大规划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