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方媛种田记-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难怪世人怕兵甚过其他!

    有这些人在,嗯,看来他能把心放肚子里了。

    同样骑在马上来送行的李耀脸『色』有些变幻不定。

    原本他就不怎么赞成为个外甥女大办喜宴啥的。

    啥叫外甥女?说到底那就是‘外姓’人了,虽然他也想跟兵营那边搭上关系,可沈三郎一个小兵丁他还不看在眼里。甚至对同知府那边的嫁女示好的行径,他也很有些不齿。只是亲眼看到

    这样一支小小的队伍就有这样摄人的气势,他方觉得自己是不是错过了什么。

    坐在车里的林氏和几个小儿女也有些意外,年岁小的还吵着要出去瞧个新鲜,倒是原本打算替父亲送祖母去茂县的李琛凑到马车旁,跟林氏嘀咕道:“娘,你看有这么多人,还用我去

    么?”

    虽说祖母出远门,当有儿孙护送随行,可到底不是必须的。他大哥在家对老太太的东西虎视眈眈别以为他不知道,他这一走,来回少说半个月,等回来黄瓜菜都凉了。

    林氏其实也不想让儿子跑那么偏远的地界,只是丈夫走不开,儿子要是一个也不去可糊不住众人的嘴了。

    加上前一阵子的事,她们一房在亲朋旧故间的名声可不咋地了,连她娘家都叫了她回去好一通说教。

    不过,眼下。。。她瞧见那些士兵眼珠儿一转,朝儿子招招手,附耳嘀咕了几句,娘俩都会心一笑。

    ============================

    这边沈三郎催马上前,跟带头几个人商量了一番,根据行程的远近、骑马还赶车,把这些人分了任务,赶车的编入李府的车队,其他人有前头探路的,有殿后的,还有随扈左右的,总之,跟行军也差不多了。

    李老太太坐在宽大舒适的双马驾辕的马车里,笑眯眯地瞅着外孙女婿忙前忙后,拍拍身边的李氏的手,道:“你将来比我有福。”

    她也有女婿,可离得太远,就没享过这样的女婿福。

    李氏嗔怪地白她娘一眼,道:“您这不就是去享福的嘛!只您别到时候嫌弃他又笨又啰嗦就行了。”

    李老太太也不和女儿生气,只是感叹道:“世人都觉得生儿子好,能养老,却不知儿子还嫌你老不死呢。要我说,有时候女婿比儿子管用。”

    小二郎猴在李老太太身上,听了这话抬头嚷嚷道:“姥姥姥姥,女婿比儿子好,那我给我娘做女婿好了,让大哥的当儿子吧。”

    “小二郎,你个肥头大耳的!”车辕上的方大郎气得,探手进来捉小二郎要揍。小二郎嘻嘻笑

    着一边做鬼脸一边连滚带爬地逃到他姥姥身后去了。

    李老太太给他讲情,道:“算啦,他不过是说着好玩的。”

    ===========================

    一大清早,聚在长亭这里出门和送行的人不少。

    大家早都瞧见这队气势彪悍的人马了,因那些人莫名其妙地就等在那里既不走也不动,唬得原本赶着出门的人也不敢走,生怕半路上被这些人盯上啥的。

    此时见到那些人有了动向,悄悄一打听才知道是李府的老太太出远门的,难怪有这阵势,便有那顺路的想搭伴走。

    别的不说,安全指定有保障。

    这些人自然去寻李耀兄弟说话,不过李耀心知自己做不得主,便瞅一眼小弟李旭,对于这个狂拽霸的弟弟,他也是有些怕了。

    李旭嘴角一弯,道:“这个得问问老太太。”

    李琛趁机跟着他爹一起来到老太太车前,寻着机会再说话。

    李老太太向来心慈,又都是相识的人家,自然没有不允的,不过她还是招来外孙女婿问了问。

    沈三郎扫了眼那几个人,挺普通的城里人家模样,又朝李旭瞄了一眼,才粗声粗气地道:“跟在后面可以,但不能惹事。若是路上自己惹了事咱们不管。”

    那些人忙不迭地点头同意。

    李琛也笑着恭维道:“祖母出门果然不同凡响,瞧瞧这阵仗比知府大人出行还大,孙儿跟着可长见识了。”

    在场的人听了各个脸上神『色』不定,李耀兄弟的脸『色』也都绷了起来。

    李老太太更是气得恨不得捶人。

    在后头车上的方媛也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轻声给出了个中肯的评价:蠢货!

    倒是小二郎笑嘻嘻地探出头,朝李琛『露』出豁齿一笑:“二表哥你学问还没我好,姥姥是三品夫人,先生说过三品比四品大。”知府大人是四品官嘛。

    李琛正想回嘴说什么,不想李老太太挥挥手道:“琛哥儿就别跟着去了,没得耽误了上学。在家好好跟着先生读书是真格儿的。”

    李琛张着的嘴又闭上了。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他还没想好怎么开口呢,这就达到目的了?!

    李耀真是个气啊。

    他脑子歪也只是歪在打家产的主意上,对外头和公事上确并不傻。不然李府也不会轻易被他们夫妻掌控着。

    他们李府在是本府第一大户不假,可也不好如此明目张胆地叫嚣着跟知府大人拼阵仗啊。

    若说原本对儿子随行还有些不舍的话,现在李耀已经毫不犹豫了,这样的蠢货还是在家受教吧,没得出去得罪人还不知道。

    因为这句蠢话,李府的车队再没耽搁,很快就渐行渐远,四月十五日终于到达了茂县。

第四十四章 来了(小修)() 
第四十四章来了(小修)

    茂县

    这些日子整个县城从里到外都透着喜庆劲儿。

    不等人问,草儿已经叽叽喳喳说了:原来,在方媛等人不在的这些日子里,方主簿和县令他们终于把四月十八山神『奶』『奶』庙会的事给弄出来啦。

    现如今,十里八乡的百姓都想赶在春耕之前来拜拜山神和山神『奶』『奶』,祈求她们保佑一方太平,

    全年风调雨顺啥的。

    总之,这些年人们憋在心底的愿望不少,都打算一吐为快呢。

    当然,逛庙会也是必须哒,顺便把家里积攒下来的山货特产背来卖个好价钱,回头添置些春耕用的种子和家伙事儿。

    甚至府城三流的戏班子都想趁着这股子热闹劲儿捞一把,如今已经在山神『奶』『奶』庙附近搭了戏台,遮起帷幕,旁人只能听见里头每天咿咿呀呀的练嗓子,就等着四月十七庙会『露』真容了。

    方媛舒舒服服地泡在热水里,草儿一边给她洗头发一边叨咕着这些日子县城里的事情。

    方媛对唱戏啥的到不感兴趣,她趴在浴桶的边儿上,微眯着眼睛,似睡非睡的,好一会儿才

    道:“可有你们姑爷家那边的消息?”

    草儿摇摇头。

    方媛虽看不到也能感觉出来,便交代道:“那就留心打听着,有什么就来告诉我。记住,要悄悄的。”

    “嗯嗯。”草儿连连点头,见姑娘有些犯困了,手上的速度也加快了。

    方媛一夜好眠。

    第二天一早被草儿摇醒,“姑娘快起吧,老太太那边都已经拾掇好了呢。”

    方媛在被窝儿里哼唧了一声,打了个滚儿把脸儿又埋在了被子里。

    春困秋乏,这大春天的可不正好睡觉么?

    起床什么的,简直太虐了。

    草儿继续摇方媛的肩膀:“太太让喊姑娘起来呢,太太说今天好些事要忙,太太说。。。。。。”

    学舌八哥似的,方媛不胜其扰,只得打着哈欠、嘟嘟囔囔地爬了起来。

    草儿笑道:“姑娘还懒床,看等成亲了怎么办。嘻嘻嘻。。。。。。”

    ===========================

    早饭还是按照方家的习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

    李老太太两边分别坐着李氏和小二郎,然后是方媛和方大郎,女婿方秀才则坐在对面。

    桌子上依然是小米粥、煮鸡蛋、煮咸蛋、蒸的杂面卷子,四个小菜分别是野葱拌豆腐、香油马兰头、凉拌鸡丝和花『色』腌菜。

    “三郎怎么没过来吃饭?”李老太太提起筷子想到了外孙女婿。

    方秀才赶紧起身道:“第一波归田的兵丁回来了,今天定是要去衙门办手续,有不熟悉流程的,三郎怕是要带着他们走一遭。再者,姐夫那里也有事要跟他商量,这两天估计会忙些。”

    “那也是。一路上多亏了这些人照应着才平平安地回来,要是能帮得上忙,你也照顾些,都是苦命挣扎着活下来的,没必要为难人家。”

    李老太太虽然对外孙女婿马上要成亲了还忙这忙那有些在意,不过想想那些人一路上保护他们也是出了力的,倒也不好怪罪什么。

    “他马上就要成亲的人了,你们也别啥事都找上他。他到底一个人,若是不能回来吃饭就让人给送去,别饿着肚子。”

    “是,岳母大人放心。”

    ===================================

    县令夫人大李氏来到方家就扑了个空。

    她惊讶道:“这一大早上的,老太太竟出门儿了?”

    大李氏是李同知的女儿,跟李氏算是堂姐妹,这些年虽说许县令对方秀才一家多有照应,但许县令能得到这个官职也多赖李老爷子的威风,所以,李老太太来了茂县,她这个县令夫人也是要亲自上门拜见的。

    方媛亲自给她姨端了茶来,闻言笑道:“听门上的人说,从公鸡打鸣起,就有人上门要求拜见李府老太太了。”

    老太太不厌其烦,吃了饭便说要去看方媛赁的宅子,躲了出去。

    方媛瞅瞅外头的天儿,道:“这太阳还没三尺高,来求见的人没有十波也有八波了。”

    这些人不是本县有些头脸的,就是亲戚里道的,总不能让下人去打发,害得她也不得闲了。

    大李氏一抬眉『毛』,摆摆手道:“好孩子,你去忙你的,这事儿交给你姨了。老太太一路颠簸,怎么也得歇几天,哪里用得着应付这些。”

    她这个本家侄女都没敢来那么早,竟然有人没眼『色』地抢她前头去,哼哼。。。。。。

    县令夫人端着茶坐在花厅里,身边的人自然会把话传出去,那些想上门求见的人这才发觉自己太心急了,后悔不迭:这下老太君没见到,只怕还得罪县令夫人了。。。。。。

    ===================================

    沈三郎此时正坐在县衙后堂的偏厅里。

    许县令打量着一身干净整洁的粗布衣裳的沈三郎,到底人逢喜事精神爽,连带着身上的杀气都掩藏了,满意地点点头。

    “我听说你们这次一起归田的人有不少?”

    从本县服兵役出去的人回来归田自然也要到衙门登记,有需要从本县兑现的功勋奖励也得在这里办手续,所以突然多了这么一大波壮年男丁在手,对许县令来说实在是重大的好消息。

    这一路行来,沈三郎早把这些人的底下『摸』差不多了,他闻言道:“本县回来了五十五个,还有十二个是别的县的,不过家里人都没了,也不愿意走太远回乡,打算各处先瞧瞧,有合适的地

    方便落脚。”

    许县令先前可不知道还有这茬儿,顿时高兴得什么似的:这可都是壮劳力不说,这些人又哪个不是功勋在手,金叶子一把一把的?

    尤其是万一有什么兵匪祸患,这些人足够组织起一直精悍的小队伍来,保卫县城不敢说,抵挡个普通的小股流匪啥的绝对不在话下。

    肥水不流外人田,落户在本县必须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他连声道:“好、好啊!来本县落脚就很不错,若是没娶妻的,官媒还帮着说媳『妇』,原本的一吊媒聘钱,本县令做主也免了。至于户籍变更的事,本县自有办法。”

    虽然兑现功勋要付出一些代价,但相对获得的好处更多,许县令是个有长远眼光的,自然不会把游到自己碗里的鱼放回别人的碗中去。

    沈三郎却明白这么强壮的劳力,到哪儿都是抢手货,能不能留住人还得看情况。

    许县令又游说道:“你们都是一个兵营的,他们才十二个人,而咱们这儿有好几十,大家凑在近处岂不比天南海北强?至少有什么事也好互相照应不是?再说,往后你们要是还去府城上番,大家一起走也便当。”

    简直想得太周到了有没有。

    沈三郎原本没精力去管这些杂事,但许县令好歹也是他和方媛的媒人,这个情面还是要给的。

    “那。。。三郎就去说说试试。”

    “三郎可要为本县尽力一试啊!”

    许县令一幅‘我看好你哟’的表情让沈三郎颇有些无语了。

    说完这些,许县令又道:“今日请三郎你过来还有别的事,不过是好事。”

    见沈三郎洗耳恭听,便满意地点点头,道:“你也知道,咱们十七、十八、十九三天是山神『奶』『奶』庙会,县里已经多少年没举办过了。届时人多事杂,衙门里的人手就那么几个。。。。。。”

    别的县这些年也都不搞山神庙会了,这几天附近县的人也有不少过来凑热闹的。

    热闹自然是好事,但自来好事过头了就能变成坏事,这种场合人多拥挤容易出事故不说,各种坑蒙拐骗的事历来也不少。

    所以说,如何防患于未然也是许县令和方主簿十分头疼的问题。

    不过在他们迎接李老太太而见到那一大批回乡士兵的时候,两个人对视一眼,问题就这么迎刃而解啦。

    办法自然是这些兵丁啦。

    当然,对这帮子一身杀气悍气的人,哪怕是许县令也不敢捉白工。

    “。。。统共三天,每人五百钱,驿站管吃管住,餐餐有肉,你看如何?”便是有一百个人也才五十吊钱,县里搞庙会自然会抽些摊位费啥的,拿出这点钱还不成问题。

    沈三郎听了果然是好事,当即拍板道:“这事能成!”

    谁也不会跟钱有仇,反正衙门办事也得等几天,与其闲着『乱』逛倒不如挣些散钱,更关键是有了这份香火情,以后到衙门里办事也好说话不是。

    当然,沈三郎是没机会挣这个钱了。

    他刚从衙门出来就收到信儿:沈家来参加他喜事的亲友团已经到了县城啦。

第四十五章 亲友(补齐)() 
四十五章亲友团(补齐)

    沈三郎眯着眼瞅着眼前乌泱泱的一群人:没错,还真是他们四面山村儿的。

    也不对。

    沈三郎锐利的目光一扫而过,除了那些隐隐约约多少能记得的本村人的面孔,应该还掺杂着一小撮儿三水村、五里沟等几个村的村民。

    再微微一思量,这些人好像多多少少都跟沈家有些亲戚,确切地说,跟沈家的亲戚有亲戚。总之,就是七拐八拐才能搭上点关系的那种。

    具体说来:沈家大郎、二郎全家,已经出嫁的沈大姐和沈小妹全家,还有两个隐约有些面善的不知道是不是他娘舅家啥的,大嫂娘家、二嫂娘家、沈家姐妹的婆家。。。嗯,他好像看见了他们村的里长了。。。。。。

    看来衙门口的小柳子说的一点不夸张,这怕是半个村子的人都来了吧?!

    这些村民都穿着只有逢年过节或者走亲戚才拿出来穿一次的体面衣裳鞋子,有的明显偏大晃里晃『荡』的,有的则明显偏小了,紧紧巴巴的,但不管穿什么,很明显,他们都对这次进城很重视。

    回想前阵子自己风尘仆仆、满身疲惫地赶回村子的时候,眼前的这些人除了吃惊和惊诧,就只有防备和淡漠了。

    为了弄清自己的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