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二十四监-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校场的入选边兵们心怀忐忑的拿着自己登记好的名次单解散了,但很快他们就看到了他们的周围一个个渴望的眼神,还有一些叫倒好、看热闹的起哄声,听着都象是他们不是入选了。而是象要进断头台似的。
    何去何从一开始跟着锦衣卫训练就已经有了定论。锦衣卫们受的苦他们也或多或少的知道。所以无论皇上多么的‘危言耸听’,这分寸的把握当然是相当坚定的,对那些嘲笑他们的。当然也知道那是羡慕嫉妒恨。傻子才不拼呢,难道呆在这里接着受穷,放弃去当亲军的机会?
    “苦不苦,咱先比比国公府;痛不痛,咱再看看李永芳;穷不穷,回头再瞧**星;烦不烦,困在瀛台黄大仙;恼不恼,装疯卖傻检信王;累不累,还是想想大同卫,”入选的这些人解散的时候不由的开始念了起来,好象是自言自语,给自己打气,又好象是给他人炫耀,把旁边嘲笑的人气的不行。
    比赛结束了,张朴终于完成了,皇上的几段话相当的平时易懂,他也听的是明明白白。想要进这个门槛可不容易,这皇上精着呢,五六万人如此的背上刺字表忠心,皇上根本就是不为所动。可怜自己这个黥背表忠心真是发自内心,皇上如此的威武,谁不想效忠啊?但这招,唉、、、、、、
    “皇上恩威并施,如此明日所到之人就会安心的训练了,此驭下之道,用的很是老道啊!”孙宗承这时和皇上回到了代王府,不由的夸了一句。
    “听孙老师的意思,怎么朕还有一种老谋深算的感觉呢?是夸朕的吗?”
    “回皇上,老臣由衷之言,当然是夸赞皇上,大同边兵的素质比天应军差一些,但只是差在了骑术之上。但这股兵油子可一点不比天应军差上半分。皇上拿对付锦衣卫的方法对付他们,应该是更加容易,原因就是他们的确是穷怕了。来投皇上,大多是为了养家糊口。而锦衣卫南苑训练则多是被皇上龙威所震,不得而为之。所以不出一月,净军就能为皇上再训出一支雄兵,配上神弩,比原锦衣卫只强不弱。”孙承宗分析着说,依他带兵的经验,战士训练、打仗,为的就是吃饱了肚子、养好了家室,哪里有什么爱国的情操。而皇上这里却有着这些粮、饷,足以满足他们的要求,更有着让他们畏惧的‘欺君之罪’,这训练起来肯定是事半功倍。
    “孙老师说的对,边军有的已经欠了二十年的饷,这几年都是魏大伴拆了东墙补西墙的只发当年的,一个为国家而搏命的兵,大明帝国对外最主要的边军,本来应该是骄傲的,但一个穷字,让他们无可奈何,把一身的志气、势气拖欠粮饷给拖没了。这是一个当兵的悲哀,更是一个帝国的悲哀。朕打算补齐所有的欠饷,下一步更是解散这帮本不应该当兵的人,废除军户制度。”说到这里朱由校也是深恶痛绝。
    “皇上不可!”
    “孙老师为何不可?”
    “皇上,若废除了军户制度,且不谈祖制,单就兵员如何招募?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有谁心甘情愿的来当兵呢?到时候若没有军户,无法提供兵源,为之奈何?皇上手里的净军、净衣卫的确能打,但他们能打到几时?一旦年老力衰,又如何为大明效力?”一听废除了军户,孙承宗大急言。
    朱由校一听也就明白了孙承宗的意思,大明有一个典型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的时代,所以不断的造就着穷二代、穷三代、、、、、不为别的,上一代是什么职业,儿子、孙子就得接着传承下来,不喜欢做?对不起,必须做,法律明确规定了这方面的义务。
    “凡户三等,曰民,曰军,曰匠。民有儒、有医、有阴阳;军有校尉、有力士、弓铺兵;匠有厨役、裁缝、马、船之类。濒海有盐灶,寺有僧,观有道士,毕以其业著籍。(这个规定就是不知道怎么适用与后代了。)”(注:'清'龙文彬:《明会要》卷五○,)
    隶属于明朝皇家系统的人户还有“天、地坛坛户,天寿山种树人户,宛平、昌平坟户,光禄寺酒户、陵户、庙户、园户、瓜户、果户、米户、藕户、窑户、羊户”(注:'明'谈迁:《枣林杂俎》智集。)。这里倒是有一些是朱由校解救的海户。
    另有所谓的“贱户”或称“贱籍”,这类贱户包括乐户、九姓鱼户、伴当、佃仆、奴仆、奴婢和雇工人等等
    民户、军户、匠户三种户籍分别隶属不同系统管辖,即民籍由户部负责管辖,军籍则隶属于兵部统领,而匠籍则归工部管理。其中民户包括儒户、医户等,军户包括校尉、力士、弓兵、铺兵等,匠户分委工匠户、厨役户、裁缝户等。各按其职,代代相传,不得私自变更。
    军户这个概念从北魏就有了,那是俘虏充当的;宋朝之时的军户则是正常的募军之家,可以离退休的;元朝的军户待遇可比大明的士大夫阶层;而大明的军户,唉,地位低于民户,简单的说如果民户犯罪了,往往以充军户,做为处罚。如此可想而且这些人的身份地位了。
    所以孙承宗大喊着‘官人不要’,当兵的已经算是臭大家了,和垃圾股没什么区别,谁都不想砸手里,一旦被砸手里了,只能有三种方式,一是经皇上或者兵部尚书亲批,可以改户籍,估计这一条很少有军户有这样大的能量;二是生员这条路,但一辈子只能有一个名额,就是说如果你考了生员,你的兄弟们都不能考了,如果你有哥哥一人早就考了,那就纵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你也只能是一个当兵的货;三是逃跑,当逃户。
    当兵的被踩在社会的最底层,就这样的待遇,有谁还愿意没事了往这火坑里跳?一个国家把保卫自己的最终力量放到了如此的地位,其武备的强弱也就可想而知了。想到这里朱由校说:
    “孙老师,废除了军户,可以采取募兵的方式来招募新兵,相信以朕的声誉,应者云从不敢说,但来捧场的肯定是不少的。”
    孙承宗的担心是这样的,你朱由校神武,训练个兵也厉害,你能打遍天下无敌手,但你死之后呢?谁能保证你的儿子、孙子也能按着你的制度来执行,万一再恢复军户制度,那这样当兵的后代,岂不是被你害苦了?所以谁会冒这个险呢?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在明朝可是屡见不鲜。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说:
    “皇上,太祖定的规矩既然皇上能改,几百年之后,谁又能保证,没有人会恢复了太祖的规矩呢?”(未完待续。。)

第450章边兵求帝
    一听这个问题,朱由校是一阵的头大,孙承宗说的含蓄,还来个几百年之后,其实再高了也就是和神宗万历一样,来个五十年,朱由校也就死定了。但那后面的皇帝,谁还能保证就不再‘复辟’了?才刚刚讲的毁佛、建佛的北魏两代皇上,不就是明证吗?到时候谁来约束?这个问题是老百姓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这个险可不敢冒,这是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事情,大明律相当的苛刻,就算是军户无丁壮去当兵,也不行,得去佥(全部)幼儿当‘幼丁’长大了再当成丁。真是一入军户深似海啊!根本就躲不过去了,这种循环傻子才愿意当兵呢。
    而一朝天子一朝臣,老百姓们谁敢冒险去赌老朱家的人一个个都象朱由校自己一样的英明神武,对待军人能给最好的待遇?
    朱由校被打败了,近三百年实际的苦难,并非是一时半会能改过来的,虽然说到了这个时节,军户制度有了相当的松动,但集中的卫、镇这些地方却是没有多少改变,比如这大同镇。这种观念不是朱由校一句话一个圣旨能搞定的,所以只能放弃了,另行选择。
    九月二十三日,卯时,校场之上,远处还能不断的听着不断的爆豆子声音,一声声的传了过来。大家都知道那是净军们在不停的训练,因为火枪虽然在不断的增多,但还是有许多的人轮不到白天使用,就利用夜里的时间在练。
    昨天的入选者一个不落的拿着号牌。到了自己归属的净军百户之前,报好了名。
    而同时不被入选的人也围在了校场的四周,直到最后发现一个多余的名额都没有了,一个个从希望变到了失望最后是绝望。入选的规则是公平的,就单纯的跑步,有不公平作弊的也都一个个的被抓了起来,这让他们无话可说。以前没有亲军,他们还能就这样活着,但现在有了亲军、更有了眼前的大同精忠队。他们又如何再面对以后的日子呢?
    如此就这样久久的不肯离去,已经没有嘲笑了。就算是有笑声。也已经是苦笑、急笑。他们的确不想离去,总觉得自己这段时间也付出了努力,但就这样看着别人一步登天,而自己一生一世。还有自己的子子孙孙。就因为这样的一次跑步。还要和自己的祖辈父辈一样,在守着这里接着一辈不如一辈的活着。
    “咱们求皇上去吧,连榆林那边烧了都能给那么多的银子。战死的战士也给了那么多的抚恤,我们也算没有功劳有苦劳的吧,总不能再这样活下去吧。。”
    就在这时,一个兵如此的说,本来说的时候只是一句普通的牢骚话,但这句的感染力太大了,一下子就引起了周围人的共鸣,大家开始议论纷纷。
    他们没有胆量来个什么兵谏、啸营、闹饷甚至是聚众造反之类的,连辽东的铁宁铁骑如此拿着军堡来威胁,皇上都一点不理会,别说他们了。再说了,就凭着他们这三四万人,连眼前入围的二万六千人都不一定能干的过,更不够净军收拾的。他们想的很简单,就是想去求求皇上老爷子,帮帮他们。
    一群人呼呼拉拉的你一言我一语,就这样,慢慢的达成了共识,去代王府前静跪。
    这边入选的人在那边已经在接受净军的安排了,按照净军从头所学的,千户、百户们带着自已的兵,开始一项项的安排课程,安排食宿等,忙忙碌碌的,也真没有人注意这群看热闹的。
    近辰时的时候,所有的边兵们已经聚集着路过了北城门,这个时候张朴等也得到了消息,急忙的带着兵将们赶了过来,堵住了去往代王府的道路。
    “尔等想做什么!造反吗?!”张朴堵在了当街大声的喝斥着。
    一看宣大总督这种比大同总兵还要大的官出现了,众兵士一个个的都停住了脚步,目光茫然的看着张朴。
    而张朴也是吓坏了,手下的兵丁这是要干什么?虽然自己也知道他们没有胆子敢干什么,但他们的方向可是代王府——皇上的行宫,且不说他们冲不冲的过去,那里的大汉将军也不是好惹的,是皇帝的终极力量。而城外的那些净军,杀蒙古人都是一对就是几十万,还能大胜而归。就目前这三四万歪瓜裂枣,真还不够人杀的。可别指望着他们对大明的汉人军队下不去手,他们的成名战那就是宫变,一下子让京营的人马全军覆没。
    所以皇上的安全不要紧,但万一要是惊了圣驾,那可是麻烦了。而且自己的手下兵士聚众闹事,自己这身官衣保住保不住的那就不好说了。
    “你,告诉本官怎么回事!?”一见没有人回答,张朴伸手指了一个兵问。
    “回大人,兄弟们苦怕了,眼看着那些入选的人有了活路,但咱们这些人却还得接着熬这苦日子。所以想去给皇上老爷子跪下了找条活路。”被指的那名边兵惧怕的说,但越到最后越是理直气壮起来。
    “当兵不是活路吗?以前不都是这样的吗,尔等的将官来求本官,本官也给尔等机会,用大比武的方式把皇上请来,皇上也的确给了二万六千个名额,但尔等败了,还要怎样?现在再去哭求,又有何脸面?”张朴从一开始就知道,皇上肯定是只要精锐之师,而不会要废物部队。
    “大人,那以后怎么办啊?我们只能这样下去吗?”张朴说的是实情,这些大家也都看在眼里,但心有不甘啊。所以一个个七嘴八舌的哭闹着。
    “尔等想怎么办?凭着尔等的速度、本事能做什么?以前尔等守边的时候又杀了几个犯边的敌人?立了什么功劳?大明拿钱养活着尔等,为的是保家卫国,尔等可以吗?”就在这时候,朱由校来了,一听没被选中的边兵闹事,立刻带着大汉将军赶了过来。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一见皇上来了,不敢哭闹了,立刻跪了一地。
    “朕的部队不要废物,兵,不能上阵杀敌,不能保家卫国,那就不配这个兵字。一群兵在这里哭哭啼啼,成何体统?”朱由校过来之后就是一大通的喝斥,对边兵系统他本身就是有很大偏见的。现在看着一大群人过来耍赖皮,更是讨厌。归化城里上万的奴隶,而其它部落里也有着上千的汉人奴隶。这都是为了什么?就是因为这帮不争气的兵!
    “皇上,这里已经变成了后方,而小人们世代为军户,手中又没有多少屯田,军饷也不够家用,生计实在困难,所以斗胆请皇上仁慈,赐条活路。”这时候有人大胆的开始说话了。
    “军户也是大明的子民,但当兵的职责是什么?尔等又履行过几项?敌人来了掠我大明百姓之时,尔等又在何方?边墙之外有多少汉人的奴隶,尔等又解救过几人?拿着军饷,却不能保家卫国,不能保护自己的同胞,有何脸面提这个兵字,充这个军字?”
    “求皇上饶恕!”一群兵被皇上骂的是面红耳赤,与蒙古兵野战他们是真不敢,而且手里也真的没什么战功,也只能任凭着皇上骂,无论心里还是嘴里都没法反驳。
    旁边的张朴也心里不好受,骂这些兵的话,骂他正好的合适。当兵的都是听上面的,自己就是他们上面的,这些都是这个宣大总督的责任,所以被骂的只能低着头。
    “对于尔等的安置朕已经在考虑了,该为尔等做的,朕会去做,不该做的,任尔等如何求也是枉然,一柱香之内,全部回到岗位,有不到者,严惩不贷!”朱由校看着这帮人,只有一个感觉,衷其不幸、怒其不争。这些人的确是苦,本身战斗力不行,肯定是当不上将领们的家丁的,只能是当个苦哈哈的大头兵。
    大明二百多年的军户制度,祖上留下来的地,也已经被军官们兼并的七七八八了。穷生奸计、富长良心,这帮人里,战斗力不行,但一个个畏敌不前、杀良冒功却一个比一个强,想想他们能眼看着百姓在城外被掠、抢、烧、杀,都能泰然处之,朱由校这火就不住的往上冒。说完不理他们回行宫了。
    而留在这里的边兵,一个个吓得不轻,赶紧的陆续回到了岗位,以备查岗。张朴看着皇上的离去,也是叹了一口气,
    代王府里,闻信而来的孙承宗到了皇帝的面前。
    “孙老师,昨日的话题还是没有办法逃避,军户问题的确是需要解决的。”朱由校说,心里也是越想越不是滋味,一边是边兵们不争气,根本不能当做兵来使用,一边还得整天的发粮饷,一旦有所欠,还动不动的瞎闹腾,这样的兵他可真养不起。
    “皇上欲如何解决?”孙承宗看着朱由校的眼色不善,不知道皇上会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未完待续。。)

第451章建奴异动
    “孙老师,朕想,保留军户以后募兵的义务,就是兵仍然从他们家里的壮丁出,但再次募兵的时候,却不是大明来抢着要他们,而是让他们积极的报名,择优录取。正如现在一样,大家都争着抢着来要这个名额。”
    募兵和如此‘世袭’的兵可不是一回事,而是要经过层层考核的,和朱由校现在的以跑步来做出一个主要的考核项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