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二十四监-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门窗、木梁、木柱、木柁、木檩都一一编号登记造册,连同砖石琉璃瓦等统统运往天坛,计划在天坛北坛上门内照样移建一座地安门。不料,rì后天坛内发生火灾,堆垛在那里的木质材料全部化为灰烬,移建地安门之议从此也就泡了汤。将近50年过去了,如今在天坛北门内尚残存有少量地安门拆下来的残砖、废石和破旧的琉璃瓦,又因为没有留下实测图纸,移建地安门的计划也就无法实施了。好象当时就有不少人名流呼吁不让炸的。说什么今天拆明天就后悔的话,但也于事无补。在经过了几十年后,这句话应验了,听说zhèng fǔ要重建地安门。唉,真是浪费啊。所以朱由校突然想见见这个从来没有看到的建筑。
    收拾了感慨万端,到了宫里简单的睡了个觉,迷糊之中被人叫醒了换好了衣服,上朝,本打算糊弄一下走个过场,赶快去南宫看自己的亲军,也吩咐了田尔耕先去那边盯着,但今天却有太多的工作了。
    大学士顾秉谦带领着一众大臣开始闹罢工:“吾等自劾,燮理无状求赐”没办法,田尔耕提出的爆炸为**论,让他们不爽了。
    “天任德不任刑,为政而任刑,不顺于天,故先王莫之为也,今地yīn也,西南为坤又yīn方也。当仲夏盛阳之月而声出地中灾起yīn位。此yīnjiān阳刑jiān德之象也。”这个不知是谁的大臣也开始攻击了,一上来就拿这些yīn阳之类的八卦说事。
    看着皇上根本没接招,黄立极也充当了急先锋:“启奏皇上,今宜圣谕首举停刑一节,同符任德之化请敕在京各衙门重大狱情,经奉明旨者,俱开送法司分别具奏,速与发落。在外责成抚按有司不许yín刑以逞,庶天心嘉悦矣”这是提醒皇上给群臣也搞个台阶下来,只要你的把刑询逼供的事撤了,大家就不闹了。
    朱由校是真心的利用这个机会,准了他们的辞程,走就是了,如果大明一个当官的没有,也不用收税了,搞不好李自成他们也不闹了。但最后还是忍了下来,挽留吧。果然这一妥协,大臣们都留下了,而且留的那叫一个痛快,是啊,能不痛快吗?朱由校的爷爷万历老爷子那是一点不来虚的,只要人想辞官,立刻就是一个准,不带犹豫的,那还有敢辞的?要说这些大臣还真不要脸。谈到狱情的严刑逼供之说,应该是针对东厂和锦衣卫吧。虽然朱由校是个相对仁慈之人,但绝对不是傻瓜,放着这个利器不用,扔下了又拿什么和这帮文官们斗。现在还有着老魏这样的狗,董其昌一个在家休养的闲官,都敢当面骂他与民争利,要是没了一点怕并没有,还不得跳了脚的骂娘娘?装糊涂吧。
    接着就是发行的天启通宝背十?一两白铜大钱的事了,百姓们对这种大面值的钱不感兴趣,所以提出议议。
    首先是督理钱法户部侍郎靳于中的发言:“启奏皇上,现在大钱民不愿行,必有所以不行之故,不体察其故,而惟以三尺绳之,其势可暂不可久。臣访之通衢询之众,见一行止之疑宜释也,合无明示,今以后未铸者永罢不铸,现行者永行不止,一远近之阻宜通也。民用不产于一处,行钱当散于四方,合无普行各府州县均用一多少之事宜平也,大钱以一当十原充十文之用,近rì有买三五文货物者,亦持大钱反令卖主按数找偿,则喧嚣滋起矣,合无谕示、、、、、”这一番话说完,朱由校开始的时候还明白一点,就是百姓不愿接受这种以一当十的白铜大钱。至于解决方法是没太明白。但货币是一种国家信用这是必然的,但明朝有信用之说吗?有也算是没有了,宝钞的发行这么好,结果呢?让百姓们当了废纸了,不是银本位,大家都不接受,虽然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了,但有什么用?
    接着又是几个人的发言,大体上也没提供什么方法。把魏忠贤叫过来一解释,朱由校才知道其中的原由,原来朱木匠的爸爸因为只在台上一个月就死了,所以没铸钱,朱木匠在天启元年先补铸其父年号“泰昌”钱,此钱为小平钱。次年便开铸“天启通宝”,同年设立了户部宝泉局,称“钱法堂”,从此由户部主管铸钱。所铸钱币主要用于军需,军队的铸钱炉只保留西北三镇,东南的一律取消,这时全国形成了三个造币中心,分别为两京及四川地区,但天启三年(公元1628年),滥铸情况又出现,地方钱局大量出现,因此所铸的天启钱版本极多,差异大。钱背文大量的出现记地,记局,记重等形式。此前仅万历时期出现过,但版本有限。所以明朝钱币制式的复杂时期是从天启年间开始的。天启年为了弥补财政的亏空,继以往的方法,仍采用增加铸钱量来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省钱局铸造滥钱恶钱,好赚取利润。大量的轻劣钱掺入官钱充数,与明朝前期制钱力求jīng整美观的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天启通宝”初铸为小平钱,后开铸当十钱。了解了情况就好办了,朱由校开始说:“众爱卿,民间不喜欢用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个铜钱本身的价值并不高,但面额却大,老百姓不信任引起的。这样,朕有一个方法大家来议议。停铸了这些地方的所有钱局,由朝廷出白银,回收当十钱,这样可不可以?”
    “回皇上,圣上的提议当然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但朝廷却没有这么多的白银拿出来兑换啊,”施来凤大倒着苦水,其他的文臣也纷纷的附和着。
    户部尚书李起元站出来说:“回皇上,现在的户部因为赈灾的原因已经没有多余的银子了。”
    “施爱卿、李爱卿那朕就不明白了,这些大钱均是户部‘钱法堂’所造,那其中得到的利润也应当是户部得到了,怎么又不肯把钱拿回来了?那得利的银子呢?”朱由校当然知道发行货币是赚钱最快的方法了,既然百姓不愿意,那就再换回来就是,而流落在民间的哪里会更回来,基本上也落一下不赔不赚的局面。
    各位衣食父母,看的爽了投个票,不爽的话在评论区提出来。谢谢各位的点击、收藏和推荐。

第五十二章铸币权回
    “都用在朝廷用度上了。”大家基本上都这么表示着,口径不是一般的齐,连有一些跟着老魏混的人也纷纷表示。朱由校一看这里面就有问题存在。
    “那一共铸了多少这种铜钱?”
    “大概有一百万贯左右”施来凤基本上是低着头说的,因为这个数是大明朝铸币最多的,上几任皇上都是一年造个几万贯的造,最多的就是十万贯一年,但到了朱由校这里,三年的时间就造了一百万贯。老百姓不喜了还朝廷还舍不得拿钱出来兑换。
    “那这样,既然朝廷没钱,朕出资百万两银子来兑,银子不够朕再追加,绝不能让百姓吃了亏。但朕事前说明,从今之后,未经朕的许可,朝廷、还是地方上都不得造钱,否则等同谋反!”朱由校不得不接过招来,亏本是一定的了,但这个问题的严重xìng,这些朝廷官员们看不出来,他可是看出来了,老百姓为什么不愿意用大钱,这是对zhèng fǔ信用的不信任。从现在开始就要收拾这种信用,而最好的办法就是银本论,造多少拿出多少的准备金来随时让百姓们兑换,这样无论大钱还是小钱就有了信用,老百姓还是商家就敢用了,现在挽回的办法也简单,只要不断的给老百姓兑换那些大钱,那大钱就会很快的变得有价值起来,再次在市面上受欢迎。本来造点大面值的货币是个好主意,但如果cāo作不好,这个好主意立刻就会变成馊主意。就象元朝和明朝都发行纸币,但收税却不要纸币,那纸币当然会变成废纸。虽然这一百万拿了出来让朱由校心疼,但有些钱是必需舍得的,再说了,一旦大家认可这种东西了,以后还是可以放大了倍数多造一点的嘛。当然前提是收回铸币权。(其实历史上的今rì,是朝廷出钱收回大钱的,这里改了一下。)
    一石激起千层浪,皇上这可是头一次大方的拿出这么多钱来解决朝廷的问题,虽然老魏到处宣传说皇上已经拿出了二十万两赈灾,又拿出了二十万两准备赈灾,但那些没没看到,不足为信,这一百万可是堂而皇之的拿出来的。而且大家想了一下,认为让皇上收回铸币权似乎有些欠妥,但事到如今也没什么好办法,除非是朝廷能够拿出钱来,但现在夏收还没开始,去哪里拿银子?就算是再想铸一批来补大钱的窟窿也不一定有人认购,交头接耳的商量了一下,也算是各取所需吧,大家纷纷的就同意了,“陛下圣明。”
    这下把铸币权收回了,朱由校一阵的高兴,虽然花了自己的一百万有点心疼,但这一条太关键了,要知道发行货币对于一个政权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而能够发行货币,只要把信用掌握好了,不急功求利,那收益实在太大了,看看后世的老美就知道了,所以无论是欧洲共同体,还是亚太地区等等谁不想摆脱老美的货币政策?一百万两银子是花了出去,以后还有可能可投入更多的银子进去,但和未来的收益比起来,这个投资大值了。
    紧接着的一个事却让朱由校紧张起来,因为是关于言论的五年平辽名人袁崇焕的。“巡抚辽东袁崇焕言,毛文龙宜rì近辽,不宜rì近鲜,但移文内驻,不若留为外犄,水可泛棹三岔陆,可扬鞭四卫,朝廷折片纸呼之跂可得也,师克在和闻不如见,yù文龙为用不足令其自用,且遣人与文龙从长□确择,便移居宁近毋远宁速毋迟。”
    听了半天才明白,原来是袁崇焕打毛文龙的小报告的,让毛文龙向他靠拢。这个袁崇焕这个时候倒是知道和毛文龙互成牛角了,但什么叫‘师克在和’还真不理解,而后面的‘为用不足令其自用’这话却是实实在在的挑拨离间了,这不是明摆着说毛文毛拥兵自重吗?于是说:“各位爱卿,谁给朕说说袁爱卿说的‘师克在和闻不如见,’是什么意思?”
    群臣一听这个朱木匠还真的不学无术,连如此典故都不知道,你不是口口声声智商不低吗?你不对《本草纲目》记得很熟吗?怎么今天还好意思不耻下问了,一时之间大臣们那个解气啊。虽然不敢直视皇上,或者站出来嘲笑,但一脸的得意相互用目光示意。倒是施来凤看准了机会站了出来。
    “回皇上,‘师克在和’的典故源于《左传‘鲁桓公十一年》所记载的此次楚郧蒲sāo之战(蒲sāo,古地名,今应城市西北地区)原文是:“楚屈瑕将盟贰、轸。郧人军于蒲sāo,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莫敖患之。斗廉曰:‘郧人军其郊,必不诫,且rì虞四邑之至也。君次于郊郢,以御四邑。我以锐师宵加于郧,郧有虞心而恃其城,莫有斗志。若败郧师,四邑必离。’莫敖曰:‘盍请济师于王?’对曰:‘师克在和,不在众。商周之不敌,君之所闻也。成军以出,又何济焉?’莫敖曰:‘卜之?’对曰:‘卜以决疑,不疑何卜?’遂败郧师于蒲sāo,卒盟而还。
    在这场战争开始时,楚将莫敖担心兵力不足,建议向楚武王请求援兵,而斗廉说:‘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不一定单纯靠兵员众多,主要靠的是内部的团结、同仇敌忾。’他还援引了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败殷商军队的,靠的就是君主有道,上下同心的史实来加以证明。莫敖被说服了,后来,果然打败了郧国的军队。‘师克在和而不在众’的思想,经过吴起、孟轲等思想家、军事家的完善和发展,继而发挥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哲学观念’”施来凤一通解释,这解释还不如不解释呢,又是一大通的书,全是文言,好在有最后‘人和’的那段话朱由校听懂了。弄懂了意思就好办了,原来是袁崇焕在说他和毛文龙不和呢,让毛文龙不要想着往朝鲜那边去,而是向他靠拢。想想在历史上朱由检上台后,袁崇焕可是干掉了毛文龙的,原来这仇不是一天两天了,现在就开始告状了。让群臣议议吧。
    “诸位爱卿,怎么看?”
    “回皇上,袁自如这是为大明的边防尽的肺腑之言,已经表明了与毛文龙不和。这对辽东的战事可是极为不利啊,况且毛文龙部屡屡不听朝廷的调度,此风不可长啊。”黄立极首先出场,接下来大多的官员都是说毛文龙的坏话的,什么拥兵自重、不臣之心、听调不听宣、国中之国,董卓、石敬瑭等等的言论恨不能置毛文龙于死地。
    朱由校不由的大皱眉头,怎么这么大的反应,大臣们这是要做什么,是要杀毛文龙还是逼反了他?朱由校可以肯定如果要赐死毛文龙,那毛文龙肯定是要反的,他的xìng格虽然自己不知道,但在他被杀后,跟他手下混的基本上都反了,投到了满清的怀抱,比如说‘山东三矿徒’,把毛文龙逼反了,那辽东的战事更麻烦,此风不可长啊。现在袁崇焕一个劲的说毛文龙靠朝鲜近了离他远了,你说你和毛文龙什么关系,大家都是为国守土的将官,你一巡抚老跟一个总兵过不去,你想做什么?袁崇焕的头衔是‘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是个二品风宪官,虽然他这个官位不低,可按照《大明会典》里祖制之规定,你也无权杀毛文龙啊?里对于犯事的总兵之处置是有严格规定的——‘凡调度军马、区画边务、风宪官皆无得干预。其相见相待之礼、尤须谦敬。如总兵镇守官有犯违法重事,须用体复明白、指陈实迹、具奏请旨,不许擅自辱慢。其军职有犯,具奏请旨、已有定例。风宪官巡历去处、亦须以礼待之。’而即便你有“尚方宝剑”也没有用,因为持有“尚方宝剑”并非意味着想杀谁就杀谁。那为什么袁崇焕就敢杀了毛文龙呢?这小子真不是个省油的灯,还是把他弄回来放心,至于毛文龙是好是坏,自己也没法判断,看着辽东那**的样子也不是什么好货。反正不和是肯定的了,先调一个回来,以后看情况再说吧。于是向下压了压手,让群臣们安静下来后问:“袁崇焕如此说,那毛文龙有奏折吗?”朱由校想反正两人为了地盘吵架,不能只一个人骂啊,另一个应该还嘴啊。
    “回皇上,刚刚接到毛文龙的报捷,倒是没有关于此事的说法。”好不容易,兵部尚书王永光站了出来,拿着毛文龙的捷报说。
    “念。”
    只听得他念道:“各位衣食父母啊,可怜可怜我辛苦写了三千字吧,赏点票票吧!”

第五十三章巾帼英雄
    “平辽总兵毛文龙报,岛将王辅、毛永嘉等奋勇深入,趁奴敛民北上yù逞志于西寇,直捣会安堡,阵擒活夷改补等三十六名,接回顺民一千三百余人。”
    “毛总兵果然是员虎将也,朕心甚慰,下旨嘉奖有功之将,赏银万两,给将士们庆功,让其再接再厉。而袁崇焕所说,朕还不太明白,让他回京叙职,给朕好好讲讲,随便帮朕购买一百对紫貂来,当然朕会给钱的。”朱由校这事可不马虎,趁着大臣们还没反应过来直接做出终审判决,就算反应过来又怎样,一个打小报告,一个报捷,谁是谁非傻子也能看出来,这是实打实的打了袁崇焕一巴掌,而且自已也没有直接否定袁崇焕,回来慢慢说吧。
    大臣们本来想就此事做些文章的,因为和毛文龙的关系大家都不是太好,他完全就是体制外的人,但袁崇焕可就不同了,孙承宗的弟子,那是文官。应该向着谁那不明摆着的吗?但这两份奏折明摆着呢,一份告状的,一份捷报,孰重孰轻这一眼就看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