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二十四监-第4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废话,一看就是个没文化的。那吴承恩写的唐三藏取经,那佛教是天竺的。”
    “你才是没文化的呢,这西游记,早就有了,宋时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吴承恩又结合民间传说整理的而已。”
    “别说了,往下看。哦,怎么这佛教在天竺的已经被灭道统?”
    “胡说,那如来祖佛何等法力,观世音菩萨、十八罗汉,还有诸多的佛陀在,哪里有人敢动他们的道场?”
    “你才胡说呢,不仅仅是那洋夷说的,礼部尚书不也承认了吗?”
    “不对啊,这天竺的佛教都被灭了五百年了,怎么我前两天烧香的时候,还看到佛祖显灵了呢?”
    “你可拉倒吧,连自己都保不住了,还能跑俺大明来显灵?”
    “就是,可不能再信了,都让**害灭掉了,这佛也不出来显显圣,那还能是真的?下次再也不有浪费那香油钱了。”
    “对,这些年都他娘的亏大了。”
    “是啊,我那老娘,可是正宗的居士,没想到佛原来不是咱大明的,是外国的,还是一被灭掉的教,唉!”
    “看看,这帮洋夷要为建奴运兵!那样可以让建奴直接的渡过大海!那大明的边墙还有何用?”
    “这天杀的天主教竟然有此绝户计?还是慈悲为怀吗?这到底是什么教啊?”
    、、、、、、(未完待续。。)

第802章告示的作用
    这一份告示带来了诸多的议论,大明百姓纷纷的义愤填膺,大明是骄傲的,与北方诸族的战斗坚持了几千年,这让百姓们心理上都有所准备,可以接受。但一个个弹丸小国,怎么可能也敢对大明撑架子,耍威风?要知道大明乃天朝上国,是要接受万国来朝的泱泱大国。一个个嘴里喊着要狠狠的教训这样不知道尊卑的蛮夷为平地方解大明之耻!
    对于两大宗教的冲击可是相当之大,利玛窦等人在京城传教多年,信徒也是发展了不少,连一此官员也跟着信奉起来。但现在一看,天主教露出了他们的狰狞一面,那血盆大口张的可不是一般的小。现在再去信他,一是自己的智商有问题,二就是那就是数典忘祖的人了,三更是严重,现在的天主教要对大明发动战争,再信,那就是汉奸、卖国贼,这样的情况之下何去何从几乎不用选了。
    李祖白就是其中之一,一直以来,他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为了学东西,他开始信了教,皇上一不让信,他当然的就不信了,但信是信的糊里糊涂,这不信也不信的不明就里。如今的一切都不言自明,自己却不自禁的一阵阵后怕。这才知道皇上为什么如此对天主教拒之千里。
    “果然如此啊,世上哪里来的那么多的好心人,漂洋过海不远万里的来传播知识,无利不起早,古人诚不欺我矣!英明的皇上早已看出了此教的狼子野心,我退出的太及时了。嘿嘿、、、、、、”
    而佛教绝对属于躺着也中枪的,这招谁惹谁了。多少的高僧根本不知道,自己天天念经拜佛跪菩萨的,原来这些佛的老窝,早就被人家灭了。这样的事情可是大事啊!大到了无法让人接受的程度。
    为什么有人信佛,还不是因为佛的法力无边,可以给信徒们带来福利待遇,否则的话谁信一个弱者?
    他们一直与道教做着斗争,凭的是什么?还不是靠着背后的如来佛祖,他们可以把这个佛祖的法力吹的如天一般的大。什么皇权不皇权的这与百姓没什么关系。重要的是佛能护庇众信徒。咱们佛祖有力量,这才是硬道理。
    但这一下,举国皆知,原来天天拜的诸祖。尽然失去了自己的道场。他们立刻的没有了斗志。合着这如来佛祖早就被别人打跑了,然后到了中土来避难来了?打跑他的人得是多大的法力啊?
    不懂的人可能会说,佛祖类的人不与他们一般见识。但佛教的人谁又不知道,佛也有怒,怒了就是狮子吼啊!
    普渡众生?连地盘都丢了,拿什么渡啊!
    出家的僧人无论是高僧也好,普通的谋生手段以此为业也罢,一个个没有了往日的神采飞扬。日子不好过了,当今皇上将此拒绝国外天主教来大明传教,一公布出来理由,这种理由可不仅仅是指天主教了。佛教也是首当其冲。
    潜台词已经表明了,佛教里的满天诸佛和天主教里的上帝、耶稣等等,都与大明的汉人没有任何的关系,没有对汉人作出过任务的贡献,更不会对汉人提供任何的庇荫。
    汉人要拜应当拜自己的神而非其他种族的神,佛教里的诸佛,也是天竺人的,与汉人无关!
    更将佛教徒与善男信女含沙射影的定义成了数典忘祖,背弃祖宗的行为,这事可就大了、、、、、、
    这一份告示的作用之大,不比武宗灭佛要小啊!这是从根上打压佛教,这一点谁又看不出来呢?
    孙承宗从一开始皇上调动水师陆战队与炮兵队伍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天主教危机。包括张嫣的事情也是知之甚详,他是真闹不明白,皇上回去好好的,怎么会发生这么多的事情。
    到了这一步,他的建议是希望能够把战争拖一拖,缓一缓。最好是等到闫应元在蒙古那边胜利了,再作打算。现在辽东地区防守有余,进攻不足,仅仅是能守住边墙这一摊子。
    建奴之害与西洋之祸相比仅为癣疥之症,完全可以徐徐图之即可,不必要再开一条路线。
    现在辽东的夏收、夏种正在忙活不停,有了卢象升的内政打理、协调、规划,辽东的局势也是好上许多。粮食在今年已经不需要从内地再来运送了。这种开局让孙承宗整天喜笑颜开的喜不胜收,一口恶气终于吐了出来,现在需要的就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最终走向胜利的时候了。
    而建奴那边的消息却是越来越惨,没别的,粮食缺口太大了,那山林里的野兽可就倒了大霉了。建奴们只能靠着打猎为生,还有一些则逃到了鸭绿江那边,投奔朝鲜的莽古尔泰。
    就算是逃到了辽西草原的建奴与汉军,虽然是带着些粮食前往的,但仍然无法解决生存的大机。只能不断的打劫辽西蒙古诸部。
    形势发展喜人,只要蒙古那边解决抽出了人手,马上就可以进军辽西草原,一举平定那一区域。
    现在开战又要增加不必要的变数,更何况西洋人叵与朝鲜水师狼狈为奸,与建奴配合起来,对于大明的海岸线威胁也是相当大的。
    对于此朱由校也是大叫冤枉,自己只是回来给儿子庆生的,哪里想到会变生肘腋,出了这么多的事,皇后成植物人了,天主教要来打圣战,自己不就是从战场上请个假回来探个亲嘛?这都怎么了?真想对交辈的孙承宗道道自己的心酸。
    对孙承宗说出了不得不战的原因,更加说明了大明的优势所在,此战他信心相当的足。
    就在群情汹涌之中,朝堂上开始朝议此次的天主教事件。起先没有人知道详细情况,但现在竟然严重到了就在天津卫,距离京城已然不远了。
    大臣们之中多有与天主教接触的,去年之时,李之藻就亲自找过他们,但这样的事情哪里是他们可以动摇皇上的。现在更没有想到一个万里之外的宗教,竟然强势如斯,要堵住大明的门上来打,这真让人接受不了。
    此战主和主战的当时就在朝堂之上吵了起来,主和的当然不仅仅是为了不想让两面开战,他们为的不是别的,为的是海上的利益。(未完待续。。)

第803章大明关税
    第803章大明关税
    海上利益之大,是让人无法想象的,但可怜的大明所有的海洋贸易,还是以着那可怜的‘朝贡’为主。大明仗义,仗义到了这处海洋贸易屡屡吃亏的程度。大明的产出,对于诸国的民生需求量相比,是供不应求的。大明朝廷不做,民间主动的承担起了这个责任。
    这些海商们靠着信风,每年都可以出海在自己的交易线上干一二趟。带上大明的特产出发,再带来海外的特产回到大明来出售,获利之丰让人无法想象。有的航线上还有一船货半船银的传说,让人听说就馋涎欲滴,比如生丝到日本的线路。
    现在的大明可是没有海关税之说,可以说完全就是随便走私,这让东南的许多商家有了相当大的收益。至于海上的几番势力,他们也是知道的,甚至许多的海商都需要买年票、月票这种可保平安的‘保护费’。只要插上特殊的旗子,让通过的诸盗地盘时,就可以平安了。
    他们可以忍受这些盘剥,因为这些盘剥比起朝廷的税收来可要少的多了。
    大明海关税制并非象后世所说的根本没有,那是相当的胡说八道的,别的不说,就大明各位皇上爱财的程度,怎么可能会放弃这一块重要的收入来源呢?
    大明海关税经历了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正德以前为第一阶段;海关无任何税收;正德、嘉靖年间为第二阶段;征收20%的实物税;隆庆开放后为第三阶段;进出口税制逐步完善;由抽实物改为抽银。
    明朝初年;朱元璋鉴于“海疆不靖”的现实;担心张士诚、方国珍的海上残余势力卷土重来;也为 了防备倭寇的骚扰;便实行了严厉的海禁政策。正所谓“明祖定制;片板不许下海”。
    另一方面;大明又需要“万邦来廷”;以树立自己“代天行命”的天子形象;所以朱元璋刚即位;就遣使四出;“广加招徕”;要周边国家“称藩纳贡”。于是;各国便借“朝贡”之机;与明王朝进行有限的物品交换;这就出现了所谓“朝贡贸易”。
    明廷专设有市舶司就是为了朝贡贸易。而设立市舶司的职能和目的相当清楚;即“通夷情;抑奸商;俾法禁有所施;因以消其衅隙也。”所谓“抑奸商”;就是禁止私人海外贸易;所谓“俾法禁有所施”;就是海禁政策得以有效的实施。
    再加上,咱们大明的大方。所奉行的是“厚往薄来”政策, 即为了与“天朝上国”的皇帝身份相符;回赐物品的价值都远远大于贡品的价值,到了明成祖时更在此基础上再来一个‘加厚’,所以朝贡贸易根本就是赔钱买卖,又哪里来的收税之说。
    而在贡使的使团中;有许多商人;都挟有大量私物。他们自然都以谋利为目的;除在会同馆和市舶司交易外;还在赴京途中或别的地方违禁交易。明廷对这类违禁之事大都予以宽宥;而且也不予征税。
    郑和下西洋的推动;来明廷朝贡的国家和地区迅速增加到30多个。郑和下西洋回国时;有17个国家和地区的使团随郑和来华。郑和第六次下西洋时;有16个国家和地区的使团随郑和回国。这真是前所未有的盛况。
    在这种情况下;外国使团在中国的贸易量自然也就很大了。明廷不仅奉行“厚往薄来”的政策;而且一律免税;致使“岁时颁赐;库藏为虚”;成为国家一项沉重的负担。
    因此;一些大臣屡次向明成祖奏言;至少应对贡使的附带私物征税;但皆被明成祖拒绝。明成祖那边估计是出于寻找建文帝的原因还是脑子上锈,直接以“商税者;国家以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来;乃欲侵其利;所得几 何?而亏辱大体万万矣!”彻底的拒绝。
    这话说的多大气,海关税能有多点钱,我连海上来来回回的船票都给他们省了,还在乎这点小钱!这也是郑和下西洋如此壮举最终不得民心,失败再失败的根本。
    所以;直至正德以前;明王朝在朝贡贸易中没有税收。
    成化以后;违禁私出的大海商时有所见。他们在海外走私贸易中获利甚丰;因而走私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令明廷防不胜防。这使得正德认识到;与其让他们偷偷摸摸地进行走私贸易;还不如向他们征些税好。于是明代海关在正德时便开始有了税收。
    税收的方式就是抽分。最先的抽分比例直接来个一半。这个税率可是够大的,直接分去一半,最后也是慢慢减少,直到了百分之二十。
    本来大明这种制度好好的。没有了闭关锁国之策。欧洲那边与大明的贸易也开始起来。一切向上正常的轨道发展下去了。但又来了倭寇这种极其令人讨厌的生物,嘉靖二年(1523);宁波发生了两起日本贡使“互争真伪”的“争贡之役”; 这一役使很多无辜的大明军民被杀或被掳,‘浙中大震倭自是有轻中国心矣’。致使沿海震动。
    嘉靖帝‘倭患起于市舶;遂罢之’。于是;浙江、福建两市舶司皆被罢撤。广东市舶司虽未被罢掉;但为了禁绝私商前来贸易惹是生非;所以连朝贡贸易也一律禁止。
    这一阶段的关税也画上了句话。朱由校不得不说,日本人害中国不浅矣!
    而后,到了隆庆帝即位,因‘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的教训;即位后马上宣布;准许在福建漳州部分开放海禁:“隆庆改元(1567);福建巡抚都御使涂泽民清开海 禁;准贩东西二洋。”〔10自然;隆庆开放还有若干局限;例如;海商不得前往日本;不得贩卖铜铁、硝、磺等违禁品。
    那时的大明就已经由政府组织了抵制日货的高明举措,唉,朱由校也不知道后世的同胞们是不是还坚持着抵制日货呢。
    而后就是各沿海的市舶司,以及更多的机构出现了。
    制度是有了,但怎么收上来、谁来收税、逃税等等问题就不断的出现,真实的收到国库里这个问题的确是让人商脑筋。
    万历时对从万历二十二年(1594)起;由福建各府轮流派出官员一人到月港督饷;以防隐欺。万历二十七年(1599)税使入闽;月港的关税遂由宦官监领。万历三十四年(1606);宦官停止监领月港关税;(这一点前文里提到过,就是矿监、税监,但很可惜,万历帝干不过大臣。)改由漳州府每年派出官员一人;管理征税事宜。督饷馆的设置一直维持到现在。只是到了崇祯时;天下动乱不已;月港衰败;无多少饷税可征;督饷馆才随之关闭。但督饷馆每年上交的也是二万余两而已。
    而海关收入的另一机构就是广东市舶司,这个机构更干脆,直接搬到了澳门,最终来了一个包税制度——岁输课二万金。
    海上的利益之大难以想象,所涉的关系网更是盘根错节,有矛盾也有结合,什么官商勾结、亦商亦盗,各种规则、潜规则均是不断的,边打边做生意,好一派热闹的光景。
    但这里面有一个关键点,不过所有的人都不希望海上的事情让皇上知道了,一旦让皇上把手伸过去,那后果不堪设想。
    皇上从再任袁可立复任莱登水师,再到成立莱登水师亲军,这手伸的是越来越长。这对东南商家可是一个不好的信号,如果让皇上与东南沿南的海上霸主——荷兰,或者葡萄牙打起来,谁胜谁败问题不论,但战后,皇上肯定不会放过大海,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有人极力的阻止。
    有的竟然提出了一个好笑的借口,那就是战争一开,这海关的收入可就没了。
    这个说法差点没让人给一顿的打死,几万、十几万两的收入对于万历帝是个钱,对当今皇帝来说那算个毛啊!
    没有在海商上捞到好处的当然无所谓了,反正利益再大也落不了一文钱在他们的口袋里,但看着别人赚钱而自己只能干看着,这心里难免的不舒服。凭什么啊,大家一样的品级,你就能吃着山珍海味,我就得干干的靠着那点小油水。
    所以朝堂上吵的也挺热闹,一个个都是为国为民的模样,从治国到民生,讲事实摆道理,争吵的不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