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羌瘣(hui)等正当盛年的将军们爵封第十六等大上造,中原战场上的曝布、魏起、章邯、熊庸等各级将率连升二级爵,辛胜、冯毋择等人各升一级爵。

军中统率升爵了,朝中文官也要赏,爵位跟着往上升。军中统率高兴,公卿大臣们更高兴,宝鼎也是如愿所偿,以他的估计,按这样的升迁速度,统一后大秦应该有一大批君侯,这将大大有利于郡县与分封共存制度的推行。

不过,苍头的密信却让宝鼎隐约感到了一丝不安。苍头在密信中说,如此赏爵,获利最大的是前线统率,老秦人将因此出现君侯一级的军功显贵,这是秦王、宗外戚室不愿看到的事,士卿贵族们就更不愿看到了。

过去因军功而爵封君侯的只有武安君白起,而其他爵封君侯的不是宗室就是外戚,剩下就是大贤,诸如商鞅、张仪、范睢、蔡泽和吕不韦等历任的大秦相国、丞相。

武烈侯攻克中原,灭韩吞魏,功勋的确显赫,但也因此打破了封爵惯例,军功贵族将如雨后春笋一般大量崛起,这势必影响未来的咸阳政治格局,文臣武将对权力和财富的争夺将成为朝堂矛盾的焦点,由此产生的激烈交锋必将改变各方势力原有的利益团体,一旦旧利益团体分裂或崩溃,政局必定随之一变,廖园将如何选择?

宝鼎陷入沉思。国策改了,政策改了,受利群体变化了,政局也就变了。政治就像奔腾的河水,随地形地貌而改变其流向流速,假如引导失误,疏浚延误,必有灾祸。咸阳中枢肯定看到了这一点,于是不再从中阻碍,同意了自己的建议,如此获利者赞美自己,而获利较少者甚至没有获利者必定怨恨自己,时间一久,文臣武将对待自己的态度泾渭分明,自己在咸阳的影响力有可能因此而得以削弱。

“步步危机啊。”宝鼎长叹。他的前世是小的不能再小的蚁蝼小民,对这种身居高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没有任何体验,如今一步登顶,周旋于争权夺利之中殚精竭虑,每每回首,当真是心惊胆战,不胜惶恐。然而,现在没有回头路,中原也是方兴未艾,百废待兴,要做的事太多,千头万绪,也顾不上咸阳了,先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搞定,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吧。



就在此刻,从北方传来消息,代北地震了,大地震,房屋城垣倒塌,人畜死亡无数,赵国举国震惊。邯郸无奈之下甚至产生了抛弃代北的念头,李牧毫不犹豫,一边派人向秦军议和,一边全力救援代北灾区。邯郸也行动起来,向齐燕楚三国紧急求援。

敌国有天灾大难,此刻趁火打劫就是不仁不义,发不仁不义之师不但遭天下唾骂,更可能遭天谴,所以自古以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发不义之师的诸侯国还真是屈指可数。

秦王政即刻下令,北方大军火速罢兵,退守太原。

上郡、北地郡的北疆军择机威胁河南之地的匈奴人,迫使代北方向的匈奴人止步于阴山长城一线,以便赵国在代北救灾。

南部军则撤回河内,中原军队撤过大河。

秦国摆出的这副仁义面孔虽然没有赢得赵国的感激,但让东方四国松了一口气,今年的战事总算结束了。

秦齐、秦楚迅速达成友好盟约,齐国、楚国从边境撤军,而秦国的地方军也急速返回各自郡县,回家参加秋收。

十万蓝田主力留在大梁、新郑和陶三座大城,镇戍中原。宝鼎要留他们在中原做常备军主力。









#文#字#阅#读#w#w#w#。#S#h#u#s#H#u#w#※##N

''



第一卷 崛起 第247章 我要救人

………………………

中原战事暂时结束,各国使者的车驾又在大道上往来飞驰。(叶子@悠悠子#悠悠 。YzUu。”南山子急切说道,“这其中牵扯到代北和邯郸的旧日恩怨,牵扯到李牧和邯郸之间的明争暗斗。李牧为此怒不可遏,公开违背邯郸意愿,不惜一切代价救援代北,李牧因此和邯郸的矛盾骤然激化。”

从邯郸目前的现状来看,继续守住代北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代北的云中基本上陷入匈奴人之手,而代郡和雁门又在地震中遭到重创,邯郸如果不放弃代北,不但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进行赈济和修复,还要投入一定的兵力抗击匈奴,但秦军在太原和中原两个方向对河北形成了包围,一旦邯郸背上了代北这个大包袱,其后果可想而知。

在邯郸看来,放弃代北,全力戍守河北,方可维持中土四国鼎立之局,反之,救援代北,等于自缚手脚,自陷困局,赵国国力将因此再度下降,根本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击了。

另外代北是李牧的根基之地,平原君的旧势力也在代北,邯郸放弃代北等于断绝了李牧的根基,邯郸由此可以有效遏制李牧。

李牧不愿放弃代北,有他的战略意图。赵国坚守代北,可以从雁门方向威胁太原,迫使秦军分兵戍守,没办法集中所有力量攻打河北。其次匈奴人也是可以利用的盟友。匈奴人在河南之地遭到秦人的打击,如今又被秦军牵制,无法拿下河西的大月氏,为此匈奴人急切想扭转局势,假如赵国借此机会放弃云中,与匈奴人,必定可以稳定代北,而匈奴人则可以对秦国的上郡形成夹击之势,打破秦军对河南之地的钳制。最后代北还有一个重要作用,那就是赵国必须留一条退路,一旦秦军攻克邯郸,拿下河北,赵王和军队还可以退守代北,延续国祚,以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

另外李牧也有私心,代北是他的根基之地,离开了代北人的支持,他的实力将大打折扣。代北骑军是李牧两次击败秦军的主力,而这支主力的将士都是代北人,一旦代北丢了,这支主要由北虏人组成的骑军必定士气低迷,甚至崩溃。赵国丢弃了代北,置他们的亲人族人于死地,他们还愿意为赵国卖命?

“现在李牧正在全力救援代北,而邯郸反对之声激烈。”南山子痛苦说道,“李牧严重缺乏粮食和药物,只要李牧能得到足够的粮食和药物,度过眼前的难关,把最困难的一段时间支撑过去,那么邯郸就再也没有理由放弃代北,见死不救了。”

宝鼎皱眉不语,凝神沉思。

“武烈侯到了南阳后,为发动中原大战,一直想方设法在各国购买粮食。”南山子目露期待之色,“这次武烈侯拿下了韩魏两国,缴获了两国的所有粮食储备。楚国为了赎买军队,这几个月也一直向中原源源不断地运送粮食布帛。据说赵国使者到了寿春求援,有钱都买不到粮食,就是因为楚国的粮食储备都给武烈侯拿去了。现在中土哪里的粮食最多?中原,就在武烈侯手上,只要武烈侯仗义相助,代北难民必能逃过大劫。”

宝鼎摇摇头,“你应该多少了解一些我的处境。叶^子悠~悠如果我现在答应你,咸阳很快就会以通敌卖国之罪置我于死地。”

南山子欣喜若狂,武烈侯这是答应了,这一趟跑对了,“武烈侯,我一无所有,如果我这颗脑袋对你有帮助,我可以双手奉上。”

宝鼎笑着摇摇手,“我不会见死不救,但如何救,必须从长计议。齐国和燕国答应救援了吗?”

“齐燕楚三国都答应救援,但楚国刚刚在中原遭遇重创,心有余而力不足,支援有限。燕国今年在辽东一带与东胡交战,消耗较大,好在代北是它的屏障,不救也得救,但以燕国的国力来说,能够拿出来的钱粮相比代北救灾所需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齐国国力最为雄厚,但秦军雄踞中原,气势如虎,两国大战迟早都要爆发,这时候齐国首先要保证自己,所以能够拿出来的钱粮也是有限。这些年赵国战事频繁,已经欠下了齐国大量债务,齐国担心赵国还不了,这次趁机提出了以城池抵消债务的苛刻条件。赵国迫于无奈,只好答应割让五座城池。”

南山子说到这里,仰头长叹,心如重铅。他想起了自己与武烈侯的约定。当日在咸阳武烈侯曾答应,两年内不攻赵国,然而,今年赵国外有匈奴入侵,内有代北地震,不但没有得到喘息的时间,反而损耗更大了。明年呢?假如明年再出什么天灾,赵国必定岌岌可危,那时候赵国拿什么抵御秦军?当日武烈侯说,赵国只有三年国运,如今看起来一语成谶,赵国真的支撑不下去了。

宝鼎也叹了口气。他肯定要出手相救。好不容易穿越一趟,人生最大的目标就是让中土百姓活下来,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这一趟穿越就太失败了。

历史上赵国先是代北地震,接着连续两年大饥荒,至于为什么造成大饥荒,历史上没有记载,但这连续三年的大灾是造成赵国灭亡的直接原因。虽然历史上把赵国灭亡的原因归结为李牧的死亡,但这其实经不起推敲。

李牧死了,赵国的军队还在,赵国的将军们还在,赵国的普罗大众还在。当年长平大战、邯郸大战,赵国危如累卵,但最终赵人靠顽强的意志和舍身赴死的勇气坚持了下来。两年后的赵国形势远没有当年恶劣,最起码军队和平民要比当年多,但这次赵人没能坚持到最后?为什么?李牧死于自相残杀是原因之一,但赵人没有粮食吃,连续的大饥荒耗尽了赵人的体力,摧毁了他们的意志,即便李牧活着,邯郸也守不住。

宝鼎在许多场合牛气冲天地说三年内一定灭赵,原因就在如此。中土的历史轨迹正在改变,但中土的天灾不会改变,毕竟历史是人创造的,而天灾是神创造的,两者不可同日而语。宝鼎认定天灾不会随着人类的历史而改变,结果他赌对了,今年的代北大地震果然发生了,如此推测,明年和后年的大饥荒也会按时出现。当然宝鼎不知道天灾发生的具体时间,但他知道会爆发天灾给赵国以致命一击就足够了。

“武烈侯既然愿意仗义相助,那么现在能否给我一个肯定的答复?”南山子躬身致礼,言辞恳切地问道。

“我已经给你答复了,我一定会出手相助。”宝鼎皱眉说道。

“武烈侯何时出手?”南山子迫不及待地问道,“救人如救火,耽搁不得。”

宝鼎若有所思地望着南山子,问道,“到中原向我求助,是先生个人的意思,还是……”

南山子迟疑不答。

“如果是先生个人意思,那就相当麻烦。”宝鼎说道,“你要知道,通过秘密渠道向代北运送粮食和药物,不但数量有限,耗费的时间也长,而且对我个人来说风险非常大。”

“如果不是呢?”南山子急忙问道。

“如果不是先生个人的意思,那是谁的意思?邯郸?还是李牧?”

“这有什么区别吗?”

“如果是邯郸,我可以从中牵线搭桥,我甚至有把握说服我们的大王,公开向赵国提供援助,但我担心这些援助最终到不了代北,而是被邯郸据为己有,因为邯郸必须考虑到现实问题,这批援助只能救急,而不能彻底解决代北问题。代北大地震正值深秋,冬天马上就要到了,大雪一下,代北的难民不仅仅需要粮食和药物,还要保暖衣被,还要大量的帐篷,还要大量的物资进行修复和重建工作。你可以想像,邯郸若想把代北恢复到过去的样子,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就目前的中土形势而言,如果你是赵王,你是相国郭开,你会把有限的钱粮全部投到代北?”

南山子一脸悲怆,呆呆地望着宝鼎,眼圈不由自主地就红了,颤抖着声音问道,“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成千上万的人死在冰天雪地里?”

残月一把抓住了南山子的手,一边给这位痛苦的老人以安慰,一边低声问道,“武烈侯,如果这是武安君李牧的意思呢?”

“我同样会牵线搭桥,说服我们的大王。”宝鼎说道,“李牧出面,邯郸不出面,那么咸阳也不会出面,我会在咸阳的授权下与李牧谈判,但先生和少师应该知道这么做的后果。我有咸阳授权,秦国会因为这次援助而赢得天下人的赞美,但李牧和邯郸的关系会因此而更加紧张,我甚至有理由相信,邯郸会因此怀疑李牧的忠诚。邯郸的大王不相信李牧,邯郸将相失和,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李牧一旦因此而死,代北军整体崩溃,那邯郸还能坚持多久?”

南山子面色苍白,满目绝望。

武烈侯把话说尽了,他愿意帮忙,愿意竭尽所能帮忙,但结果是,代北的难民救活了,李牧却可能因此而死,赵国可能因此而灭亡。

宝鼎再度长叹,“先生,你做何选择?救人如救火,耽搁不得。”

“先生,赵王不敢杀李牧。”残月看到南山子委决不下,附耳说道,“郭开死了可以换一个人做相国,但李牧死了,代北军就没了,赵国拿什么来戍守王国?王国没了,赵王还有什么?”

南山子眉头紧锁,缓缓点头,眼里露出一抹杀气。赵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相国郭开和那帮无耻的公卿臣僚,假如这些人胆敢陷害李牧,胆敢阴谋诛杀李牧,那相信李牧绝不会坐以待毙,自己和平原君的旧部也不会袖手旁观。

“武烈侯,我是受李牧之托,日夜兼程而来。”南山子终于说了实话,“李牧的特使就在残月的车队里。”

宝鼎想了一下,对残月说道,“我现在就见他。”



荆轲随着残月走进了大帐。

宝鼎吃惊地看着他,接着喜笑颜开,一跃而起,“荆卿,原来是你啊。”

荆轲面带微笑,躬身致礼。

宝鼎兴奋地冲到荆轲身边,紧紧握住他的双手,连连摇动,“没想到,没想到……没想到竟在这里看到你。”

宝鼎兴奋的神情,激动的语气,对荆轲亲热的态度,让帐内众人大为吃惊,即便是南山子知道宝鼎曾在代北与荆轲有数面之缘,也万万没想到两人的关系如此亲近。

当年在代北的时侯,荆轲和宝鼎是敌人,而且宝鼎就是被荆轲抓住的,双方应该仇深似海才对。当时抓住宝鼎的还有一个黑衣长歌,他就死在了咸阳,而据南山子所知,黑衣长歌和那位假的西门老爹就是死在宝鼎的阴谋之下。难道当年武烈侯神奇般地逃出代北是因为得到了荆轲的暗中相助?但这是过去的事了,没有追究的价值,现在武烈侯既然与荆轲有非同寻常的关系,这对接下来的谈判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荆轲也是颇为惊讶。当年在代北给宝鼎治伤,教授宝鼎剑术,都是因为谋划的需要,双方心里一清二楚,并不存在建立私人感情的可能,但现在荆轲可以清晰感受到宝鼎对他的热情和真诚。荆轲不敢确定宝鼎传递给他的热情和真诚是否发自内心,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所以他的回应并不热烈,依旧保持着平静的心态和固有的淡然。

宝鼎却是发自内心的高兴,没想到南山子和残月竟然给了他一个惊喜。荆轲既然来了,就休想离开,历史上的荆轲刺秦也休想重演,太子丹如果还要刺秦,那就让他另请高明吧,反正我宁愿让荆轲湮灭于历史,也绝不让他死得毫无价值。至于名扬青史,那有的是机会,只要我成功改变了历史,我就能让荆轲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宝鼎穿越而来,第一个看到的历史人物就是荆轲,然后是李牧,虽然荆轲和李牧都把他视作猎物,当作棋子,甚至决心置他于死地,但穿越而来的人毕竟心态与这个时代的常人迥然不同,在他心里荆轲就是英雄,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何况当初他能逃出代北,也多亏了荆轲给他疗伤和教授剑术,否则他根本不可能有今天。





=V 。xcmfu。



第一卷 崛起 第248章 公开反间

寒暄一番坐下来之后,宝鼎的情绪迅速恢复。。8du8。

惊喜归惊喜,但能否留下荆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