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砖-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哼!你是待罪之身,那里有你说话的份,小小年纪却心狠手辣,鼓噪臣民为己所用,其心可诛!”一样的悲愤,一样的义正辞严,不过佞臣哪去了?

“一千贯!”不见了佞臣,这是好现象,云烨决定加价,看能不能其心可诛也去掉。

“你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暴乱之下,三十一起强暴,十七条人命,这就是你两个时辰造的孽,你有何面目再见长安父老,有何颜面立于朝堂之上,以勋贵自居。”

王八咬人他就不知道松口,一千贯盖三套院子绰绰有余,魏征连窦家的死伤也要算在云烨头上,这太过分了。李二也似乎不生气了,饶有趣味的背着手看自己的两个臣子谈话。

魏征惹不起啊,也不敢惹,想想面前的这位被历史书称赞为千古人镜,只要被这面镜子照照,大事小情都会被记录在案,云烨不想历史书上有魏征痛斥纨绔子云烨的记录,只好忍痛给钱,只是给窦家的人赔钱,这让云烨郁闷万分。

“一千五百贯,一个时辰后何邵会把钱送到长安县衙,请侍中大人监督。”

魏征袍袖一甩,对李二恭敬地施了一礼,说一句:“微臣告退,兴化坊现在成为一片废墟,微臣需要现场验看,请陛下恩准。”李二奇怪的看了魏征一眼,原以为今日云烨会遭到口诛笔伐,没想到只有几句话就把事情解决了,原想着自己说不得会动用强权,把这件事压下去,现在看起来,没必要。

“魏卿自去处置兴化坊之事,朕还需要好好教训这小子一番。”

事情在魏征看起来严重,但是在李二眼里,不算什么大事,他在乎的是云烨居然只靠一番话就可以煽动百姓情绪,这种技能让他有些担心,只是一想云烨正在书院里大肆的教授这些,也就不以为然了,本事虽然神奇,会的人多了也就没有那种神奇的效果了。

李二的眼神很奇怪,不用说,云烨想要走出牢房,不吐血是不成了,田襄子给的金子有些烫手,日后如果有人用他来弹劾云烨,他就是长一千张嘴,也说不清楚,毕竟田襄子是大唐的通缉要犯,现在给了李二,就把这个坑填上了,日后就算有人追究,难道他有本事把金子从李二的手里再要回来做证据?

“陛下,微臣在草原无端端的有一个叫田襄子的人送给微臣一箱金子,微臣不敢擅专,请陛下裁决。”

“田襄子?古书中记载,他为墨翟的弟子,后来成为了墨家的矩子,他活了这么长的时间?”李二对金子的欲望不是很强烈,他在乎的是有人能活一千年,这勾起了他极大的兴趣。

“陛下,不要相信谣传,他们这一支每代的矩子都叫田襄子,微臣见的田襄子都不知是多少代的人了,就是一个快要入土的老朽,没有半分的神奇。”

有些事情可以隐瞒,田襄子的事情绝不在这些事情中,后患太大。云烨就那事情从说方开始讲起,一直讲到黄河边上田襄子主动赠送金子才结束。

李二可能不习惯牢房的狭小空间,和云烨边交谈边往外走,他也没有和云烨谈窦家的兴趣,把自己舅舅一家干掉也不是什么长脸的事。这件事情自然有皇后找他去谈,李二看得出,云烨在皇后面前比在自己面前要好说话的多,也许这小子自幼失去双亲,对皇后多了一些依恋吧。

想到这里,回头对云烨说:“小子,千古艰难惟一死,或许只有昊天可以万古长存,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长生,朕不为也,我有江山要传承,有无数子民要管理,人生不过短短百年,如白驹过隙,朕要在有限的日子里做最多的事情,千头万绪,犹如乱麻,乱天下者,世家也,我李家就是关陇勋贵,这其中的道理朕如何会不明白,你莫要觉得朕无情,实在是朕把所有的情,爱都给了这如画江山,为了她,不容朕有丝毫的手软。”

是大理寺外明亮的阳光让李二有些糊涂了?云烨不敢接话,一个帝王的软弱是不会轻易暴露在人前的,也许有些感慨,也许是心里话,云烨不认为李二下次杀人的时候会因为这会的感慨而对敌人网开一面的。

皇家马车走了,李二上车还是扶着云烨肩膀上去的,空荡荡的大理寺门口,只剩下穿着内衣的云烨,作为好臣民,云烨准备继续回到牢房里坐牢,李二陛下没有明确告诉他可以满世界的乱跑。

戴胄的脸黑的像锅底,何邵屁股上好像有脚印,不知是不是他自己踹的。

“你还回来做什么?还嫌把我害得不够?一个徇私枉法,就足以把老夫送到岭南养老,你是官员的杀手,也是官员的死敌,老夫从今往后,绝不会再和云家打一点交道,折寿啊。”

戴胄叫起撞天屈,自己给人家行方便,谁知道转眼间就被人家给卖了,如果不是他自己亲身经历,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云烨与老何两个人是无意中干的这件事,如果老戴不在,云家的这个仇人算是结定了。

“老戴,这就是你不地道了,老何是个厚道人,说那些话的时候,谁会想到陛下会站在牢房外面,这两句兄弟间的胡说八道,把你害的如此之惨,我也觉得不好意思,不如这样,你那家霸王店就不要开了,把本钱交给老何,让老何帮你赚钱养活一大家子,你看如何?”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不给老戴找一个赚钱的门路,他一定会记恨的,被全国最高审判机关的头脑恨上,迟早会吃大亏。

第27节 风平

一直守候在大理寺外面的云府家仆,看到自家侯爷从大狱里出来,眼泪流得哗哗的,虽然自家侯爷脾气大了些,嘴刁了些,还时不时的败家,但是他们还是从心底里希望自家侯爷长命百岁,多子多福。

长安城只要是给人家做工的,没有谁不盼着去云家,听说他们家一天要吃三顿饭哩,赏钱给的也足,至于挨打,只有惹怒了家里的老奶奶才会挨打,听说他家里的丫鬟把珍贵的瓷器打碎都不挨打,只是被管家姑姑点了几下脑门,说是瓷笨瓷笨的,让以后长记性。这要是放在别家,命早就去了半条了。

每个月有两天可以回家里看爹娘,就这一条,把别家的仆役丫鬟羡慕得眼睛里都要冒星星,长年累月的在大户人家当牛马,除了爹娘守在府门外,能隔着大门远远的看一眼自家的孩子,想要正大光明的回去,是做梦啊。

也只有云家会用马车把轮休的仆役丫鬟送回家住两天,长安市上能独自出门溜达的丫鬟,那一定是云家的,街上的捕快,不良人问一句:“是云家的”?只要那个丫鬟拿出一个小牌牌,官家就不管了,随你溜达,如果拿不出牌牌,会被当成逃奴送官的,六十板子下来,多半会送到乱葬岗等死。

仆役抱着侯爷的衣服从坊门一开就守在大理寺外面,听老庄说侯爷的衣服给了那个可怜的歌姬当陪葬了,可怜的侯爷连外袍都没有,侯爷总是大咧咧的,穿着里衣就在大街上闲逛,旁边的何家家主也不劝劝,两人说说笑笑的旁若无人。

仆役觉得自己的脸已经被臊得通红,哪有这样的侯爷,赶紧给侯爷把衣服穿上,就这,侯爷还不满意,说是穿着里衣走路方便,为了自己的脸面,好不容易给侯爷穿上了衣服,又把金鱼袋挂上,玉佩也要挂上,侯爷总是丢玉佩,那么金贵的东西也不看好,这都第三块了。

云烨在前面走,仆役在后面不停的给他调整腰带,调整完了,就垂着首跟在云烨的后面,怕他走丢了。

走了没多久,云家的马车就来接,老奶奶穿着黑衣黑裙,拄着云烨给做的拐杖,就站在路边等自己的孙子过来。云烨与老何一起在路边向老奶奶下跪,老奶奶笑着摸摸孙子的头顶说:“好。好,我云家就没有孬种,乖孙,这事做得好,让那些黑心肝的看看,这头上的老天是长着眼睛的。”

云烨,老何把老奶奶扶上车,老何拱拱手去办他的事情去了。

马车里不但奶奶在,辛月也在,老奶奶很想抽自己孙子一巴掌,可手扬起来了,只是轻轻的在云烨头上抚摸一下,叹口气对云烨说:“等回到家,奶奶就操办你和辛月的婚事,这事宜早不宜迟。”

“奶奶,孙儿的婚事自然由您老人家说了算,只是这次与窦家相争,孙儿避不开,也不想避开,如果这次孙儿逃避了,可以肯定,以后孙儿遇到强大的敌人都会选择避开,有时候,投降是一种习惯,是我们自己慢慢养成的习惯,如果没有书院,孙儿会退避,会装着看不见,逃避很简单,转过头去就行。

现在孙儿只有一个想法,我既然没有能力让天下人快乐,那就努力做到让我身边的人快乐,我们回玉山吧,我只想回玉山,回到家里,您让我成亲我就成亲,您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反正孙儿能做的全做了。”

云烨躺在马车上,对着辛月抛个媚眼,辛月连忙遮住红肿的眼睛,老奶奶又在云烨头上抽一巴掌。

长孙在书院里过得很舒适,她没有住到书院给她特意准备的大房子里去,而是选择住在李泰的房间里,李泰则搬去和李恪同住,为此,李泰极为兴奋,从懂事起,他第一次和自己的母亲里的如此之近。

长孙还有身孕,身边只留下一个贴身宫女伺候,李泰总认为那个伺候了母亲几十年的宫女笨手笨脚的,不会点炉子,不会煮茶,连打饭这种小事都干的不和人意,他认为自己比较聪明,可以照顾好母亲,所有的琐事都由他自己来完成。

天不亮,他会踢醒李恪,哥俩抬着水桶去大瀑布下面接水,路很远,李泰不在乎,从瀑布下面接到了水,哥俩再抬回来,蜿蜒的山路上,两人走的很艰辛,长孙每天的用水量都很大。

抬了几天后,李恪问李泰:“青雀,我们平时不是都喝书院门前河里的水么?为何现在要远远的跑到瀑布下面来接水,有什么不同?”

“门口的水是脏的。”李泰说话永远是言简意赅。

“很干净啊,再说了,书院门口的水就是从瀑布上流下来的,有什么不同?”李恪认为李泰在强词夺理。

“门前的水,他们有洗脚的,有洗菜的,竹筏子在水面上飘来飘去,有不懂事的还往水里撒尿,这样的水我们喝喝也就罢了,如何能给母后用。”

李恪一阵泛恶心,想到自己把这样的脏水喝了足足一年,就有些埋怨李泰:“你知道为何不告诉我?”

“我本来准备离开书院的时候再告诉你,这几天看在你帮我抬水的份上,才告诉你,你应该感谢我。”李泰小心地站稳身子,不让木桶里的水洒出来。

每天日出的时候长孙就会起来,扶着肚子远远的看书院的学子做早操,就连年逾古稀的李纲先生都做得一板一眼的很认真,队伍虽然高矮不一,却横平竖直,随着刘献口里的号子,动作整齐划一,很有看头,长孙没有在人群里看到李泰,也没有看到李恪,正准备发问,看见李泰,李恪抬着一大桶水从书院门口进来,晃晃荡荡的,脚步却很稳健,好像不是第一回抬水了,她有些不相信,两位娇生惯养的王爷难道会在书院每天抬水么?

看着他俩把一大桶水艰难的倒进水缸,书院里没有人上前帮忙,那些侍卫只是守在他们身边,也没有要帮忙的意思。这是为何?

李泰擦一把汗与李恪上前来给母亲请安,看着他俩一头的汗水,长孙有些心疼,掏出手帕给他俩擦擦额头的汗水,心疼地问:“青雀,阿恪,你们每日都要抬水么?这是为何?”

“回母后的话,青雀认为门前河里的水不干净,所以就要孩儿和他一起给母亲抬些干净的水,供母亲使用。”李家的家教,大的回话,小的就闭嘴。

长孙笑道:“门口的河水是活水,哪里有不干净的道理,明日就不要去远处挑水了,学业要紧。”

“娘既然到了孩儿这里,自然有孩儿照顾,您腹中还有孩儿未出生的弟妹,自然一切要用好的,不敢马虎。”听着李泰小大人一般的话,长孙不由得莞尔一笑。

贴身宫女插话了:“娘娘您还不知道吧,奴婢这几天可没少挨魏王殿下的训斥,一会儿说奴婢不会生炉子,一会儿说奴婢不会煮茶,就连去饭堂取饭,魏王也说奴婢不懂得食物的搭配,唉,奴婢真是越来与人没用了”。她本来就是长孙未出嫁时的丫鬟,后来长孙嫁给了李二,她就一同嫁了过来,只是长相普通,讨不了李二的欢心,所以就绝了这个念头,一心伺候长孙,在宫里地位特殊,见事情有趣,就上前来打趣一下李泰。

李泰笑笑不作声,只是捡起墙边的松塔,把小炉子点燃,烧上一壶水,准备给长孙泡茶,长孙一直有喝茶的习惯,她以前喝的就是放很多种佐料的煎茶,李泰特意问过刚刚回来的孙思邈,得知煎茶对孕妇没有一点好处,就特意从云家要来了花茶,虽然还有一点茶味,但是要比煎茶清淡的多了。

李恪去了他们哥俩的小饭堂取回来了一个食盒,打开盖子,里面有几个热气腾腾的包子,还有一碗粥,一小碟咸菜,几个泡得大大地咸菜豆,放在桌子上,请长孙进食。

长孙没有喊他们哥俩一起吃,这是皇家的规矩,看到包子上有一个小缺口,会心的一笑,拿起一个包子咬了一口,韭菜鸡蛋馅的包子鲜美异常,皇宫里可没有这样的美食,她本来就不喜欢油腻的食物,无奈李二一家子就是胡人,连他长孙家都带有胡人血统,饮食自然以大鱼大肉为主,平日里的饮品也是以奶制品居多,今日初尝书院的饭菜觉得甚合口味。浓浓的小米粥,一口下去贴心润肺,咸菜也好,咸淡适中,胖胖的菜豆,绵软鲜甜,不觉间就把一碟子包子吃了个干净。

见母亲喜欢书院的饭食,李泰认为,云烨从牢里出来,是不是该给母亲做一顿好吃的?他从来都没有为云烨担心过,也不认为云烨坐牢就会倒霉,他知道自己的父皇不会把云烨怎么样,坐牢归坐牢,倒霉归倒霉,谁说坐了牢就一定会倒霉的,至少他没有发现这两者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第28节 浪静

长孙很是享受李泰无微不至的孝心,没有拒绝也没有鼓励,只是心安理得的享受这一刻难得的温情,不知不觉间她也喜欢上了书院积极充满活力的气氛。

她喜欢每天从玉山山口升起的朝阳,凉丝丝的山风从脸颊掠过的温柔感觉让她着迷,看着李泰笨拙的撑着竹筏,满头大汗的样子,心头欢喜,却偏偏要李泰撑得再快一些,不要让那尾红色的鲤鱼跑掉。

游玩累了,就回到书院,听听李纲讲授的五经要义,头一回发现这个枯瘦的老头,大大的头颅里居然有如许多的智慧,听到尉迟大傻(现在她也在心底里如此称呼尉迟父子,只是在心里叫,不宣诸于口罢了)由于自己的出现紧张结结巴巴的回答,把好好的:陟(zhì)彼岵(hù)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zhān)哉,犹来无止!”

这首千古羁旅行役诗之祖念得错误百出,咬着嘴唇才强忍住不让自己笑出来,睁大了眼睛期待着看李纲如何惩罚尉迟宝林,就像小时候看自己舅舅家的几个哥哥念不好书,被先生惩罚,这几乎是她幼儿时期唯一的乐趣。

很失望啊,老李纲不但没有打尉迟宝林的板子,反而笑眯眯地说:“宝林昨天把老夫的交代的课业,仔细做了温习,老夫很满意,只是还有一点瑕疵,下次再努力一些。”

长孙撇撇嘴,明显的偏袒,老家伙也知道以学谋私了,也不知道尉迟老傻给了他什么好处,让他如此不遗余力的照顾尉迟家的小子。

孟有同得意洋洋的站起来,娴熟无比的把这首《诗经·魏风·陟岵》背了出来,只是少了一个字,李纲勃然大怒,举起竹板就重重的抽在孟有同的左手上,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