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砖-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红砖小楼,一家一进,砍了树冠的大树从山里运过来就是大价钱,栽在庭院周围,明年就会重新变得郁郁葱葱,还有从皇家园子里引种的奇花异草,刚种下去,坊官就派了不良人日夜守护,生怕那些不长眼的,偷挖回家去。

云家侯爷就是大气,给不良人涨了工钱,足足三倍,现在,兴化坊除了工地,地上干净的像是狗舔过一般,红砖铺就得地面上,砖缝缝里都没有一丝杂物,走在这样的街道上,你就是想吐口痰,都不忍心。不良人腰里别着短棍,有随地吐痰的,上去就是一顿棍棒,没二话,这是兴化坊的新规矩,小先生说了,叫什么,公共卫生,人人有责,话的意思就是,只要看见把周边弄恶心的人,抓住揍就对了。

臭水沟现在叫金水河,不许再把屎尿往河里倒,每日里天刚亮,就有四个轮子的马车来收这些腌臜东西,摇一摇铃铛,每家就必须把马子拿出来,把屎尿倒进带盖子的大木桶里,拉出城外,据说,脏东西到了农田,就成了好东西,有高僧还说这就是天地循环生生不息的道理,五谷也需要轮回。

金水河几乎一夜间就变得清澈透底,就是河地下,什么都有,连死人的骨头架子都有,这怎么行,那些极为有能耐的小先生又把河水的进口堵上,告诉河岸两边的人家,每家都需要把自家门前的一段的淤泥挖出来,堆到河岸边,长安人最见不得别人家比自家好,这河水将来自家要喝的,万一有死人骨头没挖出来,岂不是自家倒霉,一辈子喝人骨头汤?

呼朋唤友的把自家门前打折干净,你家挖三尺,我家就挖四尺,有二杆子挖六尺的,差点把泉水挖出来,最后定了标准,就四尺,作为出了力的人家,你可以建一个小台子,供你家洗衣,淘米,洗菜,你家有优先权,规格小先生们都定好了,四尺见方的石台子,还刻了花纹,怕太滑了伤人,石料给你家送来,自己找人安装,长安县不管。

河边种了小柳树,这东西耐活,插上就行,想想小树长大后自家在柳树下纳凉的场景,就让人神往,原来住在臭水沟两侧的穷苦人家忽然发现,自己的破房子变得值钱了,想当初自己一贯钱买的房子,现在光地基就值五贯钱,这是天上掉下来的喜事,总算给子孙留下了一份产业,弓着腰背着手的老头,没事就在河边转悠,发现有脏东西就拾起来,放到脏东西该去的地方,还把门前有脏东西的人家叫出来臭骂一通,你家是天生的穷鬼命,就不要害的街坊们一起和你受穷,再乱扔脏东西,就把坊里的脏东西都扔到你家来,被骂的人家面红耳赤的还不好争辩。

从这以后,河岸边的人家就对卫生有了一种近乎偏执的要求,你家的灶台可以不擦,门前必须扫干净,死了娘老子这事都不许断,否则街坊们会让你也死一遭。

晚上掘开堵河口的大坝,清水重新淌过,经过活水的一夜冲刷,到了天亮,清亮亮的河水从门前流过,水里的游鱼都清晰可辨,老人家蹲石台子上鞠一捧清水喝一口,大叫好喝,再也没有那股子恶心的屎尿味,喝了一辈的脏水,没想到喝干净水其实如此简单,自己只出了些力气,栽了几棵树,就让自己头一回感觉到做人的乐趣。

长安城里的四条河,兴化坊工地只解决了一条河,只清理了河口这一段,花了些石料,仅此而已,在兴化坊庞大的工程预算面前,连只蚱蜢都算不上,长安县一时之间,群情汹涌,要求工地上把另外的三条河道也清理一下。

工部尚书李大亮统管着天下河道舟桥的修建,见到此情此景,做事情雷厉风行,毫不拖沓,一千贯石料费用,两千个民夫指标,就下达给了属下,图纸从兴化坊工地调用,照猫画虎如果还不会,李大亮不介意从上到下来一次大换血,陛下和百姓早就对工部失望透顶,现在他无论做多么大的调整,朝堂上都会全力支持。

作为这次大改造的精华地带,兴化坊无疑是焦点中的焦点,只是,终日紧闭的坊门,还有凶神恶煞般的不良人,让长安百姓止步,想要进去,完全不可能。

官家倒是有进去的,只是出来的人都恍若失魂,嘴上赞叹不绝,直言此地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说完,摇摇头一副流连不舍的架势就离开,似乎备受打击。

见多识广的官员都是这幅模样,让长安百姓更加好奇兴化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他们那里知道,官员上了马车,就摸摸怀里精美的小木盒,只说几句话就得到大礼,这个顺水人情做的值啊,只是自己要不要也在兴化坊弄一套房子,给子孙也留下一份基业呢?

李恪趁着大修建的机会告诉皇后,现在的太液池子就是一个巨大的污水坑,虽说金水河现在有干净水注入,和外面的清水相比,太液池子发绿的水让他看得恶心,如果娘娘想要把脏水换掉,他这个做儿女的应该尽一份孝心,当然,李承乾,李泰这哥俩也没有跑掉,只需要三千贯铜钱就可以解决,他们哥三完全可以负担。

只是有一桩麻烦,换池子里脏水的时候,宫里的贵人们就需要有一部分暂时住在宫外,免得受到惊扰,比如他母亲杨妃,住的离太液池子太近,完全需要暂时住到宫外,比如玉山,他在那里有一栋房子,可以让出来。

长孙把这件事当做笑话讲给李二听,李二听罢,笑的气都喘不上来,十四岁的儿子开始耍心眼了,这种心眼却是他喜闻乐见的,只要前提是仁孝,这种心眼就是一种福气。

他又把这件事讲给杨妃听,谁知从来都笑颜不断地杨妃在他面前痛哭失声。

“爱妃,你知道恪儿为了让你有出宫散心的机会,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吗?听青雀说,现在他欠了云烨两贯钱,这两贯钱可不普通,需要恪儿竭尽心力才能一文文的赚回来,恪儿替云烨修建兴化坊,整个修建的费用超过了一万贯,预期的得利超过了十万贯,就这样,云烨还很不满意,只同意他顶替五百文的债务,其他的还需要恪儿在学业上超过青雀,得到书院的首席模范生,才能有一贯钱的进账,青雀学业有多优秀你是知道的,想要超过他,难,很难。”

说罢,放声大笑,得意之极,他的两个儿子在书院长期霸占着前两名的位置纹丝不动,听青雀说云烨都有些愤怒了,这次在书院里已经在呼吁其他学子以青雀和李恪为超越目标,只要超越他们哥两,赏赐加倍,还赠送兴化坊独门小院一套。如今书院学子已经疯了,三更眠,五更起已是家常便饭,头上绑着打倒李泰的布条子日夜苦读,让李泰很是担心。

能让云烨吃瘪,是李二现在最大的乐事,这让对手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感觉已经有多年未曾有过了,如今在儿子的身上又感受一回,实在是人间乐事。

“这云烨也太过份了,如此苛待我儿,妾身要去书院为我儿讨个公道!”杨妃现在就坐不住了,一想到李恪满身灰尘的在工地上忙碌,瘦小的身躯风里来,雨里去,只是为了让自己的母亲能有一段愉快的休闲时光,就心痛如刀割。

“朕倒认为云烨的做法没错,爱妃你也是读过书的人,应该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如今云烨死命的压榨青雀和恪儿,是真正的为师之道,他们一旦从书院肄业,天下间还不任由他们纵横,我李世民的儿子,也当为鲲鹏,他日扶摇九万里之时,定会叫这天地变色。”

第2节 大人物来了

长安城在今年已经有了一些变化,城里的商业时间受到宵禁的限制,只有区区三个时辰,在朱雀大街上摆摊会被人家巡城官连人带货物的一起关牢里,打瓶醋都需要穿越半个长安城,让在家里等着吃馄饨的孩子情何以堪。

关中人不喜欢做生意,尤其看不起生意人,获利丰厚却辱没祖宗。何邵不在乎,他祖上就是叫花子出身,当然不在乎辱没不辱没的,他家中堂上挂着“天大,地大,吃饭最大”的祖训,为了吃饭,身负爵位却不在乎口碑,硬是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在每个坊市,都买下来一小片土地,准备开一家杂货铺,从针头线脑到新鲜蔬菜,无所不有,哪怕你家需要最新的一匹马就可以拉着到处跑的轻便马车,杂货店也会供应。

一百零八个坊市,他总共建了八十个店铺,这在长安城里算得上首屈一指的大买卖,就是股东多了些,李承乾也扔过来两百贯钱,要走了半成份子,事实证明,他的决定一向是英明的,两百贯钱在第三个月就回到了他手里,这家叫便宜坊的杂货铺让他另眼相看,不是两百贯钱的事,是因为杂货铺总有大量的铜钱,还连绵不绝。

这里面没有人吃亏,李承乾特意派了内侍从头到尾的查看了杂货铺的整个流程,农家提供新鲜蔬菜,还有鸡鸭,鹅,蛋,猪肉还有些没多少刺得大嘴巴鲶鱼,都是有契约的,农家每月从商铺里结一次账,价格很公道,没有欺辱农户的事情发生,这也很合乎商家的规矩,农户也接受。

马车行不停地把货物送到长安城里的每一家店铺,再由商铺把货物卖给坊市里的居民,价格只有东西二市的九成,还不用跑远路,坊民们也受益。

内侍眼睁睁的看着空荡荡的杂货铺子在一个上午就被货物塞满了,在这个过程中,杂货铺子没有花一文钱,那些手艺人家,争着给铺子里送货,有的居然还送礼。

到了月末的最后一天,兴化坊水路上新修的杂货店总店大厅里,人头涌涌,十二位账房一字排开,按照货物的种类,给每个供货的人家付钱,一车车的铜钱运了过来,黄灿灿的就堆在大日头底下,新的麻布口袋装满了铜钱按照票据付钱,忙的热火朝天。

县衙的税吏,就坐在一边,十五税一,每个领完钱的都来到税吏这里完税,税吏不敢多收,太子殿下派来的侍卫,握着刀把子就站在一边。

商户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喜欢交税,十五税一,简单,俺卖木头凳子卖了三贯钱,两百文的税,这就交,俺家里的铺子还卖了俩贯,是不是一起交了?

税吏的脸越来越黑,旁边竹筐里的钱越来越多,最后税吏都要哭出来了,这样下去,让大唐所有的税吏可怎么活啊。

人群里站着两个老头,一个黑脸膛,宛如农夫,另一个面容清瘦,不时地捋着下巴上的胡须如同一位教书先生。

“玄成兄,如果都这样用铜钱缴税,不再有那些租,庸,调之类,我大唐再现文景盛况也不是难事。可惜的是,只有一个便宜坊,如果多些,就好了。”

“玄龄兄,我看重的不是缴税的多寡,而是税吏脸上的颜色,百姓们在老老实实地缴税,他只需开出完税的证明即可,税收的如此顺利,本应该高兴才是,他因何事一副死了爹娘的模样,老夫觉得将这个原因弄明白,也就清楚了我大唐为何商税严重不足的根本原因。”

何邵弓着身子陪着笑说:“关乎到黄灿灿的铜钱,是个人就想捞一把,如今在便宜坊,百姓交税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们做不了半点手脚,不哭才怪。”

魏征很讨厌何邵的市侩气,甩一下袖子,哼了一声不言语。房玄龄到时笑着说:“既然看出端倪,玄成兄的雷霆手段想必会让他们永生难忘。”

内侍认出来他们两人,不敢叫破,只能上前见礼。魏征问:“你这些天既然一直跟着看流程,可有发现不轨之事?”

“回魏侍中的话,小的这些天观看了每一个环节,都有票据可查,没有发现不妥之处,只是奇怪,何县子只是购买了店铺,其中很多还是租用的,店铺里空空如也,都是这些小商家自己把货物搬进来的,便宜坊的掌柜还挑三拣四,稍微次一些的货物都不要,小的就奇怪,他们一件货物都没有,一文钱都没有花过,却可以发大财,换让所有的人都有好处,这是怎么回事。”

房玄龄回头看何邵等着他给解释,何邵打着哈哈说:“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小手段,在两位面前说实在是辱没祖宗,诸位还是给在下一个保存颜面的机会吧。”

人家不愿说,他们也不能强求,何邵的便宜坊没有半点出格的地方,那些小商户和农家自愿一个月之后收钱,你官府也不能硬逼着他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吧。

这是超级市场的原理,云烨给何邵讲过,他也只懂些皮毛,只知道建一些卖场,让别人来卖东西,这是对长安目前其为缺乏的商业场地的一种补充。

以何邵的奸商潜质,不把这超级市场弄个清楚明白,是不会罢手的。

天可汗的帽子被李二稳稳当当的戴在了自己头上,天下万邦皆为子民,向天地焚表之后,违逆上苍意志,意图不轨的岭南十一土王被斩首弃市,让那些心头尚存有侥幸,只为得到大笔赏赐做做样子的异族极为惶恐。

贞观四年五月初,有一位重要的人物来到了长安,整个长安城净水洒街,黄土垫道,就连这些日子已经到达建筑尾期的兴化坊工地都停工一天,这是天子正式出行的架势,已经有好些年没有这么干了,皇帝总说劳民伤财只为他一人,不是一个好皇帝该做的,如今却大张其事的进行,还下令,晚上可以张灯结彩,宵禁晚两个时辰。不由得让长安市民议论纷纷,不知因何如此。

好在没有迷惑多久,宫里传出了消息,高州总管,上柱国,吴国公冯盎进京陛见,房玄龄率百官于城外三十里迎候冯盎。而后,皇帝步行出宫,在宫门迎接这位在历史上为了民族大一统作出卓越贡献的冼夫人之孙。

云烨也认为冯盎一家接受怎样的礼遇都不算过份,隋末之时,这位骁勇善战的大将军已经控土两千里,超过了汉时的赵佗,有人劝他,趁着李唐立足未稳的机会,学赵佗自立为百越王,被这位极为睿智的大将军直言斥退。

“我世居南越,迄巳五代。作为岭南边疆大吏的,也只我一姓,子女钱财我都有了,人生富贵像我一样的也不多。我常常担忧的,是如何才能无愧于先人所创建的勋绩,怎敢擅自称王呢!”

贞观元年,冯盎曾经拒绝来朝,不消说,是被李二干的事情恶心着了,恼羞成怒的李二准备派江岭甲兵讨伐,被魏征劝住。

事实证明,魏征是对的,冯盎在最好的造反时节都没有反叛,怎么可能天下太平了才开始造反,为了让小心眼的李二放心,他的长子冯智戴入朝侍奉皇帝,如今就在书院里。

这家伙在找出防治疟疾的良药青蒿之后,获得了两贯钱的奖金,在书院趾高气扬的大肆挥霍,请李纲先生为其老祖宗冼夫人作祭表,又请孙思邈为其父亲检查一下身体,前面两位很自觉地只收半价,只有被请来做厨子的云烨,恶狠狠地宰了他一贯钱。

老奶奶对于冯盎也是闻名已久,不是因为他的战功,而是因为他有三十个儿子,如今,她老人家每天没事就盯着辛月的肚皮看,看到辛月脚步轻盈,身手矫健就叹气,怎么就没动静呢?

种萝卜都要等够时间才能发芽,奶奶这是盼孙心切了,辛月在云烨的熏陶之下,对这种事情在就习以为常,加之自己一向身体健康,孙先生也说子嗣只是迟早的事情,不用急,所以就放下心思,全力接管云家内院的大权,徒留下奶奶独自伤感。

冯盎的菜谱不好定,智戴说他老子口很粗,什么都吃,什么也敢吃,颇有后世岭南人的气度。

螃蟹是少不了的,只是现在的吃法实在让人不敢恭维,用糖腌起来黏黏糊糊的一盘子就端了上来,长孙冲还得意地问,从来没吃过这东西吧?看到云烨戏谑的目光,只好尴尬的收回显摆。

吃了一顿就永远都忘不了,无他,吃糖而已,螃蟹的鲜味一点没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