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砖-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献看着面前规规矩矩,言必称谢,说必道请的李佑,李黯哥俩,大为惊奇,这哪里是皇宫里无法无天的两个恶霸,而是两个彬彬有礼的少年贵族,再加上一身的青衫衬托,皇家气度油然而生。看看身后一脸淡然的云烨,悄悄地把大拇指翘的老高。

“李佑,李黯,你们的学号是八七六,八七七,分在地字号楼,三楼三零六号房间,每日卯时起床,一炷香的时间洗漱,超时会受罚,跑步四里,辰时进早饭,然后有半个时辰处理内务,剩下的就是课业时间,你会有课程表下发。午时用午膳,休息一个时辰后继续上课,下午的课业只有一个时辰,剩下的时间自由活动,申时三刻用晚膳,过时不候,亥时一刻准时入眠,不得违背,你们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两人同时回答,见李黯有些犹豫,刘献继续问:“李黯,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先生,我们有两个时辰的玩耍时间?”他从时间表上发现了这个问题,有些不相信的问。

“是的,你们年纪幼小,所以课业不重,两个时辰的时间就是你们自己活动的时间,我建议你们去踢球,或者参加体术训练,这对你们将来非常有好处,不过自愿,你不参加,也不会有人理会,书院什么人都出,就是不出废物,你们听清楚了吗?”刘献特意给李黯作了解释。

“听清楚了!”哥俩回答的声音大了许多,或许,书院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坏,除了云烨!

第10节 大气运者马周是也

自从杨妃,阴妃亲自送儿子到书院求学后,长安这座八十万人口的巨型城市里就流传着玉山书院的传说,皇子都开始到玉山书院求学了,哪里还会有比玉山书院还要好的地方?

书院里只招收一些皇亲国戚,功勋世家的子弟,把长安城里的地主老财们隔绝在外,关陇勋贵们已经在享受这个国家的一切,如今连子女的起点都比自己的孩子高,这如何可以?我们祖祖辈辈就活该只能当下层人士?

国子监已经对五品以下官员的子弟开放,弘文馆也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开始在低品节官员子弟中寻找良材,准备重点培养,好和玉山书院一较高下。

争夺生源?云烨在后世为自己儿子找学校的时候就对此道极为精通,虞世南,刘政会,再是学术通天,智谋惊人,也不可能明白什么叫虹吸原理,再加上孔颖达,宋濂,萧瑀,这些先生们帮倒忙,国子监和弘文馆只能在这场学生争夺战中饮恨败北。

无他,玉山书院只不过抛出一个简章,有才华的学生,只需要自荐,就可以参加书院的考试,考试合格后,就可以在书院就读,与其他书院学生别无二致,家境困难的学子,还可以免费就读,甚至于书院有奖学金可以争取,还可以半工半读,只要你足够优秀。

书生意气啊,没人以为自己比别人差,都是肩膀扛着一个脑袋,你会比我聪明?笑话,考过才知道,五月的玉山人头涌涌,山下的农户家里都住满了前来参加考试的书生,甚至有一些是从遥远的外地匆匆赶来,参加考试。

玉山的大考,让朝廷同时进行的每年一次的抡才大殿黯然无光,无力行卷的寒门士子,只有把希望寄托在玉山书院,王爷们需要属官,军营里需要掌书记,工部需要专门的人才,最不济,各大豪门也需要自己的供奉,出路远比朝廷一介从八品的主簿要宽得多。

皇帝对此事不闻不问,就是魏征在庙堂之上慷慨激昂的诉说书院与朝廷争夺人才的严重后果,李二也眯缝着眼睛,笑吟吟的听着,朝廷的官员日渐增多,能用的却没有几个,他自己亲自考试验证了几位将要去各地担任亲民官的所谓人才,结果让他怒不可遏,真正的下笔千言,胸中实无一策,遇到旱灾不知如何应对,遇到民便不知安抚,只知一昧的求援,民生食物一窍不通,只余下满腔的报国忠心。

贼来我死便是,官员清贫安道自守,就足以让天下海晏河清,这样的官员让李二又是喜欢,又是担心。这样的官员不会给地方上带来好处,也不会带来坏处,所治之地八百年都不会有变化。

反观书院学生,年纪少长的高年级学生,就需要参与各项实习,或是管理一座石窑,或是管理一群工匠,或是参与修建一座桥梁,或是参加军营的粮草分配,到干旱的地方参与救灾,到水涝的地方帮助排水。还有的在管理云家庄子上那个小市集,至于宫殿的修建现场更是有许多的年轻面孔来回忙碌。

参与兴化坊修建的书院学生,已经在公开的质疑长安的官员尸位素餐,几十个人的叛乱放火,就让整个八十万人口的巨型城市陷入混乱,后果如此严重,官员们平时都在干什么?

朝堂上魏征说累了,改由孔颖达继续轰炸,李二脑子里却在玩味云烨当初请他担任玉山书院院长的事情,当时以为是胡说八道,皇帝的职责就是统管天下,不是去担任一些实际的官职,否则要官员干什么?

如今思来,自己还真的需要担任这个院长了,只要担任院长,书院里的学子都是自己的学生,在天地君亲师中,自己可以占到两位,是最好的收买人心的法门。

李二忽然笑了起来,怪不得自己当初让太子担任院长云烨都不同意,宁愿把位子空两年,也不愿意让承乾染指书院,谁能想到两年前自己的一时兴起,居然可以催生出一个庞然大物,李承乾啊,李承乾你的运气真是前无古人,你朋友能为你把心操到这个份上,你将来要是做不好皇帝,真是谁都对不起。

想到云烨,李二的脸色有些古怪,拳头捏的嘎巴直响:“小子,我皇家的便宜是如此好占得?淫秽宫廷,就是个砍脑袋的大罪,有时间,朕与你好好论论。”

朝堂上起了争论,让李二暂时把心思收回来,只见尉迟恭捏着拳头,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揪着瘦小的孔颖达似乎要动粗。

“敬德住手,朝堂之上动粗,是何道理?”

“陛下,这孔姓老儿着实可恶,说其他的事情也就罢了,微臣自不与他计较,居然我孩儿不用梁柱,随便用几块石头就建起了上津桥,是草菅人命的行径,微臣正要与她说个清楚明白。”

尉迟恭家里好不容易出了一个能识文断字,现在居然可以带着几十个人建一座十丈的桥梁,桥建好了,却有人唧唧歪歪,自然生气。

“桥是谁建的?”李二以为自己听错了,尉迟宝林建的桥梁能过人吗?怪不得孔颖达说尉迟家草菅人命,什么时候半傻子都开始建大桥了。

“犬子尉迟宝林率领工匠七十三人用时二十六天又四个时辰建好的。”尉迟恭咧开大嘴得意非凡。

“陛下,那座上津桥乃是出入金光门的要害所在,尉迟宝林不用梁柱,不用木材,只用数百块巨石磊砌而成,上面虽然石刻精美,却不堪使用,一旦坍塌,就会出人命,臣指责他草菅人命有何不可。”

李二担心的看看尉迟恭,又看看工部尚书李大亮,看他二人如何解释。

李大亮起身对皇帝说:“回禀陛下,工部检验过上津桥,桥建的美观大方,结实耐用,没有问题。”

尉迟恭跟着说:“微臣也担心犬子造出的桥不堪使用,所以在犬子完工的那一天,微臣第一个上桥,很稳妥,有让五十名家将,全身重甲,纵马从桥上疾驰,那座桥连尘土都没有掉下来一块,又使千斤车数辆,从桥这头排到那头,那座桥依然完好,微臣以脑袋担保,那桥没问题。”

尉迟恭从来不对自己说假话,李二清楚明白,所以他的话就信了八分。正要开口,却见长孙无忌出班说话:“陛下难道忘记了赵州桥?那座桥也没有梁柱,也是石头垒成,至今依然完好无损。”

“那座桥事是隋名匠李春所建,尉迟宝林何德何能与他相媲美。”孔颖达依旧不依不饶。

“犬子说图纸乃是出自建造世家,公输家,他家随便出一人,就足矣与李春媲美。”

虞世南在下面急得直跳脚,明明今天说好了是要攻击玉山书院的,谁知又被又臭又硬的孔颖达给带到沟里去了,皇帝明明知道,也不再提此事,却一昧的追问建桥的趣事,今天的打算又落空了。

云烨站在山脚下迎接前来考试的士子,笑容就没有消失过,瞅着络绎不绝的老学生,大学生,小学生,就差仰天大笑了,大唐读书人本来就少,如今长安城自认为有两下子的全来了,书院想不壮大,都不行啊。坐在桌子后面亲自记录的许敬宗也阴笑个不停,只要看到弃他如敝屣的弘文馆倒霉,就足以让他兴奋地一夜难眠。

“学生马周拜见云侯。”一个黑脸膛的瘦小汉子说话的声音很洪亮,见到云烨也没有一丝的窘促之感,虽然身穿麻衣,脚踩草鞋,坚持以学生之礼拜见云烨。

“看你衣衫破旧,却能不改向学之心,其志可嘉,书院的学生虽然都出自豪门大家,但是,进了书院的大门只有一个身份,就是学生,你不必有任何心理负担,玉山书院只看其才,不论出身,拿出你所有的才学来,让书院的富家子们见识一下。”

马周还没有说话,旁边的许敬宗就先说了,云烨很奇怪,别的学生只是点头叫好,话从不多说一句,怎么这个农家子一来,云烨就说了一大堆的话,一定有古怪。

“马周学子,看你器宇轩昂,将来定能成器,也罢,书院就助人到底,看你行装简陋,身无长物,看样子是要准备露宿一宿,玉山夜晚寒凉,我修书一封,你拿去给书院管事,让他安排你今夜宿在书院藏书楼,膳食自去饭堂领用,来,来,拿上我的食牌,等你考上之后还我就是。”

说完就在纸上飞快的写了一行字,交给马周,再把自己的打饭凭证也一起塞给了他,也不等眼眶发红的马周说话,就催促他赶紧上山,不要误了饭时。

马周一言不发,给云烨,许敬宗深深地施了一礼,就大踏步的上山去了,脚步轻盈了许多。

“老许,以后不许和我抢施恩的机会。”眼看着马周转过山角,云烨对许敬宗说。

许敬宗挠着下巴问云烨:“侯爷,你是如何确定这马周马宾王一定会是一个人才的?”

“凡有大作为者,必有大气运,有大气运者必头生祥云,刚才这位士子虽然寒酸,然富贵之气直逼我的双眼,这会是我将来的同僚,现在恭谨一些,将来好见面。”

“侯爷对下官也是恩遇有加,难道说我将来也会有大气运?”

“你当然有大气运,只不过你头顶的祥云是黑的,我得把你看紧了,一不小心你就会跑出去害人,咱两都不是干净人,切凑活着吧。”

许敬宗闻言,眼睛瞪得如同铜铃一般。

第11节 鱼,我所欲也

书院的球场上摆满了桌椅,那些领到号牌的士子依次进入考场,好在今日天上飘着一层阴云,却不厚重,将炽热的阳光遮挡在云层之上,有山风吹过,考场里清凉一片。

李纲手里捧着一卷纸,站在高台上对三百二十六名年青士子喊话:“苍天作证,我玉山书院将做到公平无异,厚土为鉴,我玉山书院将做到一视同仁,不管是官家子弟,还是寒门士子,不论是名家高徒,还是自学成材,只要你们取得六十分以上的成绩,就可以入我玉山就读。若有违誓,诸神弃之。”

话音落,一柱粗大的时香就被点燃,站在台子下面的书院先生就开始分发试卷,要求士子先填上籍贯,姓名,而后由先生亲自用纸条把姓名籍贯糊上,只有在批阅完试卷后,才会挑开糊名的纸条。誊卷实在是来不及,只好这样了,下回就会有专门的誊抄卷子的人出现。

这一举措让马周的瞳孔稍微的收缩一下,见云烨在笑着看他,老脸一红,开始低头写籍贯,姓名。金竹先生面无表情的用纸条糊好卷子,就继续给下一位考生糊名。

马周看试卷上只有三道题,其一就是“鱼我所欲也,熊掌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今我欲两者兼得,安得其法?”

这是什么怪题?马周的汗都下来了,因为下一句就是生命和节操的比拟,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从来没有人告诉他,仁义节操要有,生命也要有,太贪心了吧。

继续往下看,还好,都是因有之意,他决定不去看第一题,专心答好后两道题就好。这对他没有难度,时香燃烧到一小半的时候,他就已经把那两道题答得花团锦簇,再三确认后,才又把心思放在了第一道题上。

能自荐到书院考试的都不是弱者,没有浑水摸鱼之徒,大唐读书人在学问上都抱着崇敬之心,还没有无耻之辈在这个上面自欺欺人。

时香烧到一般的时候,考场上的士子,个个哭丧着脸,皱着眉头,给他们天大的胆子也不敢选择做墙头草,在这个问题上不是对,就是错,没有中间路线可以走。

云烨叹了口气,思想的僵化让他们不敢越雷池一步,却不知政治从来都是在求同存异,不停地索取,不停地妥协,最后达成共识,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谈的,这是作为一个官员,最基本的素质。

如果不具备这些素质,是当不好一个官员的,李纲开始也不同意云烨出这道题,文人没了风骨,还叫文人么,他极度的蔑视这种没有节操,为了达成目标而无所不为的政治家做法。只是在云烨的一再坚持下,才把这道题加了上去。

李二如果在这里会理解云烨,房玄龄也会理解,长孙无忌也会理解,因为他们就是这么干的,所谓刚不可久,柔不可守,他们深得其中三昧。

大唐过于刚强,后面的大宋却过于柔软,一个在厮杀中分崩离析,一个崖山最终灭亡,云烨极度的想要把协商精神灌输给大唐的官员们,自己人有什么事坐下来谈要比拎起刀子往脑门上招呼要好得多,军队是最后的谈话手段,不可轻用,保家卫国才是他们的职责,如果把军政彻底分开,会不会避免节度使大权独揽的后遗症呢?

他们答不上来不要紧,云烨握一握拳头,自己还有时间,至少还有五十年可以利用。就不信让他们学不会好好坐下来协商,为百姓保驾护航,为他们开拓生存空间,才是军队该干的事,政治天生就该与军队无缘,他们至该出现在大漠,荒原,丛林,海上,而不是一团团的围在长安。

“你是一个自由的人,来处诡异,去处模糊,有一些奇怪的想法不稀奇,老夫虽然不知道你这会为什么非要把这道怪题加上去,但是,我看得出你非常的痛苦,我之所以答应你这么做,就是想让你看清楚现实,习惯的力量有多么的强大,你想去挑战他,后果比螳臂当车还可怕。

你不用担心接踵而来的责难,我告诉其他的先生,这道题是对学子心智的考验,一旦选择回答这道题,且寻找出办法,无论他的成绩如何出色,书院也会黜落他,不给他任何机会。”

李纲的声音从云烨背后缓缓响起,这个老头对自己永远是纵容的,哪怕明知是错误的,也会放手让他去尝试,最后一发不可收拾的时候,站出来给他收拾烂摊子。

后世政治家的学说可能还不适合现在的社会环境,最早产生这些东西的北欧,现在还处在原始野蛮社会,还都是一些提着斧头到处抢劫的强盗,哇啦啦的喊叫着以强奸,杀人取乐。

想想都没劲,欧洲还处在疯子的统治之下,教皇刚刚烧毁了罗马图书馆,无数的公国在互相厮杀,骑士们穿着铁皮罐子用两丈长的脆木长矛捅来捅去。

圣经还写在羊皮上,想要写一个故事,先要杀羊才成,云烨忽然觉得自己好像有点本末倒置了,祖先们从来都不缺乏智者,自己在这里充什么大尾巴狼。

自己的学识有李纲老先生渊博?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