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砖-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何把你说的如此不堪?我看你不像是在开玩笑,难道这就是你自己的看法?说说道理。”

李二,魏征都很惊讶,怎么也没想到云烨会这么说。

“陛下,魏公,我绝对不是在开玩笑,而是说的心里话,亲民官不是那么好当的,一口锅调百口,这需要一位好厨子,他也许做不出绝世美味,但是却能让大部分人都满意,这需要手段,智慧,见识,甚至狠毒做调料才能做好这样的一锅饭,这些东西都是微臣所欠缺的,站在岸边给您和同僚们出出主意没问题,但是要我下水,一定会被百姓这股大浪吞灭。”

李二诧异的神色慢慢退下,逐渐被肃穆的表情代替,有些失望地说:“你说的是对的,朕管理这个国家,也时常感觉到力不从心,有时安寝之后,却彻夜难眠,披衣而起,面对案头那些千头万绪的奏折,再三研判,唯恐出错,朱笔一落,万事成定局,想更改都不可能,唯有小心小心再小心,就这样也有遗憾的事情发生,朕不明白,那些遴选出的进士为何会有满腔的雄心壮志给朕说要建立一个个的王道乐土,凭什么?”

李二像是在对云烨说,又好像是在对自己说,转过身继续看云家庄子不言语。

“陛下昨日考校了所有的新科进士,结果合格的只有不到一成,优秀者寥寥无几。”

魏征特意给云烨讲解了李二说这些话的缘由和背景。

“陛下,无知者无畏,这句话说尽了他们的心态,光靠学问是治理不好百姓的,想当然而,一个个都在依照书本上的东西来治理天下万民,岂不知学问这东西有局限性,千年以前的道理放到现在就是一个笑话,我们都在日新月异的勇猛精进,他们却在钻故纸堆,我听说现在还有滴血认亲的?”

李二喃喃的重复一句:“无知者无畏,果然如此,越是经年老吏,就越是小心谨慎,越是青年才俊,就越是大胆豪放,如何取材,朕还需谨慎。”

李二的颓废来得快,去的猛,刚才还自伤自怜,转眼间就变得神采风扬。

指着云家庄子说:“没什么大不了的,眼前不是已经有一个现成的例子吗,我们仔细研究,再一个县一个县的推广,一年一个县,我大唐总共不过一千五百七十三个县,最慢也只需要一千多年就可完成,朕对大唐万年基业有信心。”

不知道大人物的这种豪情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往往会把事情绝对的简单化,据云烨所知,一千五百年后是另一群人在主导国家,李家早就烟消云散了。

“陛下,既然我们来了,那就下去看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都说云家庄子富庶,不亲眼看看可不成。”

“玄成之言深得我心,咱们着就去看看。”李二当先起步,马车也不坐了,向山下大步迈进。

越往山下走,树木就越是稀疏,道路两旁不时的有彪形大汉窜出来,拱卫在李二的周围,等到了庄子口,已是浩浩荡荡的百人之多。

被身后的那些凌厉的目光刺的浑身不自在,抢先一步上前对李二说:“陛下,这样浩浩荡荡的一大队人马,您还看什么呀,庄户们早就被吓跑了。”

李二朝身后摆摆手,那些大汉一个个就悄然退下,迅速隐没在周围树林和草丛里,只能看见枯草在不停的摇动,向远处蔓延,云家庄子现在一定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第45节 李世民是白痴

李二走得很快,云烨和魏征虽然口角不断,一个在拆一个的抬,但是关乎李二的安危,两人却有志一同,不敢稍离,一个大胡子的壮汉,虽然被李二驱赶了好几回,依然跟在他的身后,云烨发现,这家伙的汗毛似乎都是竖起来的,如果现在有人突然出现,轻则断胳膊掉腿,重则人头会飞起来。

回头冲侍卫笑笑,回报他的确实极度憎恶的眼神,想发火,脑子里转了一下,又释然了,李二只要擦破一点油皮,这家伙就算是活到头了,现在面对让李二身处险境的罪魁祸首,他要是有好脸色才是怪事情。

关中人蹲墙根底下吃饭的恶习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比头还大的黑陶大老碗装满了糜子米,上面盖一片油肥油肥得猪肉片子,舍不得吃,这是用来给别人看得,一碗饭吃完,猪肉片子毫发未损,依然躺在碗底,就是那些干菜,还有一两片绿菜消失得无影无踪,肉片子留着下回再堆碗上继续让别人参观。

云家庄子的庄户早就对前来参观的大人物不好奇了,昨天还有一位户部来的官员混了一碗饭才走。

至于庄主,没事干就喜欢跑到家里看锅灶,有时候还指着房梁上吊的猪后腿问为什么不吃,大冬天的尽吃干菜。

庄主的面子要给,农家并不缺少智慧,所以云家庄子就形成了碗上有肉片子,却不吃的习惯。

上了年纪的老爷爷还说:“这才吃了几顿饱饭,就开始败家?吃肉?不年不节的吃什么肉啊,庄主是败家子,难道全庄子都要跟着一起败家?”

云烨无意中听到这句话,唯有掩面而走。

李二不知道,他只是看见庄户们每人的碗上都有粮,有菜,有肉,顿时龙颜大悦,他走南闯北的见识过天下疾苦,当然知道百姓们有干饭,有肉代表着什么。

正要夸奖云烨两下,却看见一个壮得像小牛犊子似的半大小子,三两口就把那片让自己垂涎已久的肉片子吃了个精光,还傻兮兮的准备连他爹碗里的那一片也干掉。

他老子自然是勃然大怒,放下碗就开始满世界追杀自己的败家儿子。

好不容易擒住了,鞋底子在儿子屁股上噼里啪啦的响了几下,还远远的指着云烨教训自己的儿子,太远,听不清楚,估计是一个反面例证免不了。

拽着眼泪鼻涕一起流的儿子回到墙根,把自己碗里的肉片子塞进儿子嘴里,看他吃得香甜,屁股上又扇了两巴掌。

李二笑得见牙不见眼,魏征更是笑弯了腰,就连身后的侍卫,冰霜一样的面色也渐渐熔化。

“小子,你庄子上并不缺少一口肉食,我何他们依然节俭如斯?还弄一片子肉当颜面?”

云烨的脸都黑了,这些笨蛋就没一个涨脸的明明一个个都是殷实人家,偏偏要把自己活得像叫花子,麦子装满了粮囤,就是舍不得吃,云家庄子就不种糜子这种产量低的东西,都是他们自己拿麦子换来的。

新衣服都有,就他娘的过年的时候显摆两天,然后再收起来,明年再穿,还是新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都把钱藏起来,还没脑子,大部分都藏在猪圈,云家庄子守卫最森严的,莫过于猪圈,只要猪一哼哼,立马就有提着粪叉出来巡视的大汉。

弄得云家庄子出去的铜钱都带着一股尿臊味,真正的铜臭。

“微臣是没治了,粮食不缺,肉食不缺,鸡蛋也不缺,就连青菜也不缺,每人都有新衣服,说不定还不止一身,可他们就是不愿意享福,喜欢拿麦子去换糜子,喜欢把肉吊起来每天看看,喜欢穿烂衣裳,我上回训斥过他们,所以每家到吃饭的时候都会在碗里搁一片子肉糊弄我,遇到年纪很大的老人还总是说我败家,微臣很想打掉他们为数不多的几颗牙,又不敢,只好听着。”

李二狂笑了起来,笑得眼泪都下来了,魏征扶着路边的一棵树直喘气。

笑着笑着李二不笑了,回头对云烨说:“庄户们还是有危机感啊,总是担心来年粮食不够吃,饿怕了。”

说完就来到几个老人面前,拱拱手就问:“诸位老丈,我看这云家庄子屋舍如云,想必是一个富庶的庄子,为何老丈们的凡是如此简单,身上的衣衫,可是有什么隐情?”

一个白胡子的老郝头低头看看自己的碗,还有衣衫,大剌剌的坐在那里不动弹,以为又是工部或者户部的小吏,仗着自己已经八十六岁高龄,是不必卖这些小官员的脸面的。

不理李二回头对云烨说:“这家伙是几品官?当官都当傻了吧,老夫碗里有菜,有肉,还有重孙媳妇刚刚给剥好的鸡蛋,敢说这饭食简陋?看清楚,老夫吃的是干饭,就是陛下的饭食大概也就这样子,你四处看看,关中一天吃三顿饭的就咱家庄子,这享福都享的造孽。

老夫活了八十有六,能吃上干饭的年头一巴掌都数得过来,还要算上这几年。

去年娘娘来庄子,还和老汉唠了几句家常,神仙一样金贵的人,穿的裙子都露脚面,就是为了省一点衣料,老夫穿的衣服暖和干净就够了,农家哪来的那么些讲究,细水长流才是正理。

你是庄主也不能随便就把这样的败家子往庄子里带,坏风气。”

训斥完,喊一个年轻的后辈把自己搀起来,佝偻着腰端着碗,把碗里的鸡蛋颤巍巍的塞到自己小重孙的嘴里,瞪了一眼李二,扭头就走,似乎多待一刻就会被李二污染。

云烨的脸绿的不能再绿了,侍卫犹豫着要不要把这个混账老头干掉。

李二却听得津津有味,对于老郝头称呼他为白痴和败家子毫不在意,仿佛那话是在说别人,老头走得时候,还拱手说受教了。

“陛下,老家伙年纪大,活糊涂了,您千万不要和他一般见识,他就是这样,微臣深受其害。”

李二拍拍云烨的肩膀说:“古人说的好啊,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诚不我欺,老丈说朕是白痴败家子,很是中肯,朕的话就问的不对,挨骂是必然,这种骂朕即使天天挨,也不会生气,小子,你家里总是能给朕一些惊喜。”

“陛下,微臣也是如此认为,老丈没有说错,大业三年,天下饿殍遍地,大业五年,十月不雨,大业六年旱魃横行,易子而食实为常事,就是我朝立国之初,也是灾害连连,三年前的蝗灾若非应对有方,一定又是一场人间惨事,所以微臣也认为,老丈的话并无不妥之处。”

李二点点头又说:“居安方能思危,只要我们在努力几年,把我大唐周边之不臣之地平灭之后,我们就开始为天下百姓某福,真希望天下所有人都能吃上干饭,我们君臣共勉吧。”

云烨,魏征,包括那个侍卫一起躬身称诺。

云家庄子的路面全是青石板铺就的,道路两边都是农户之家,趴在齐胸高的围墙上往里看,李二笑容满面,院子里跑着一群鸡,还有几只大白鹅,墙角的麦草堆里伏卧着几只正在下蛋的鸡,小院子很干净,当中还有一口水井,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正在摇辘轳,发现墙外站着几个男人,正在看自己,一阵慌乱之下,手一松,刚吊上来的水桶又掉了下去,小姑娘捂着脸跑回屋子里去了。

看得李二又是龙颜大悦,指着院子里晾晒过的麦子堆对云烨说:“好家伙,这足足有十担麦子啊,这都是她家的?”

“微臣认为,咱们很快就会知道。”云烨的话音才落,屋子里就冲出一个手持鸡毛掸子的农妇,正要喝骂,却发现是庄主,立刻就换上一副笑脸对云烨说:“侯爷可是来看我家粟娘的?不是我自夸啊,粟娘的针线活可是庄子里最好的,如果能送到府上当丫鬟无论伺候那一位小娘子,都是极好的,您看了可还满意?”

李二,魏征听到农妇的话,一起鄙夷的看云烨,魏征鄙夷也就罢了,你李二乃是色中饿鬼,凭什么也鄙夷我?云烨心中大怒。

“你家有这么多粮食,你别说连闺女都养不活,要送到我家帮你养。”

“侯爷您不知道,家里的粮食不缺,囤子里装得满满的,这些是去年的存粮,被老鼠咬了,当家的准备晒干了,卖到京城里去给那些达官贵人们吃,咱家自己吃新粮,闺女送到府里是要她跟着老奶奶学点大户人家的样子。”

李二一巴掌就抽在云烨的后脑勺上,恶狠狠地说:“你就是这样教你家的庄户的?皇后现在正在给皇宫收粮食,你准备让朕吃老鼠吃过的粮食?”

农妇见闯了祸,一缩脖子就溜回屋子里去了,躲在门后面偷看。

云烨苦着脸喊冤:“陛下,这农家卖粮食谁家不是把陈粮卖出去,自家留下好的,粮食放一年多,哪有不招老鼠的,您冤死微臣了。”

李二想起自己早上才吃了一大碗面条,联想到老鼠,就有些作呕,拿指头点点云烨,扭头就走。

第46节 大家业

李二背着手在前面走,魏征,云烨在后面跟着,没有目标,就在庄子里胡乱转悠,旺财等了一会,见云烨不理他,自己拖着车子回了家。

李二看什么都新鲜,见到人家院子门开着,就走进去转悠两下,不客气,就像回自己家一样自然,这样做也许是有道理的,整个大唐都是他家的。

想当年刘邦得天下后问自己老爹,以前您说我不如大哥会积攒家业,您现在看看你,我置办的家业如何?

他老爹和文武大臣一起祝贺刘邦创下巨大基业,没人提出异议,高明如张良者都没有意见,可见,所有人都认为天下是刘邦的家业,同理,现在的天下是李二的。

李二喜欢看农户家里的粮垛,喜欢看原木制作的简陋家具,看到房梁上吊着的肉块就愉悦,伸手从麦草堆里掏出一个热乎乎的鸡蛋就眯缝着眼睛傻笑,拿在手里也不还给人家。看的农户家的小子直撇嘴。

农户家里的牲口的屁股被他拍了个遍,靠在墙角的农具,他也要检查一下是否为完好。人家好不容易找点漆料新刷的门廊,他也要抠一下漆皮,看看是不是刷的够厚。

庄户们是善良的,他拿走鸡蛋没人找他要回来,他拍家里牛的屁股,也没人指责,就连抠漆皮这事主人家心疼得吸凉气,也没人说他的不是,憨笑依然如故。

走到了最后一家,看着院墙外空旷的原野,李二对云烨说:“朕多么希望这样的盛景永远看不完,路的那边,山的那边,大河的那边,都是一样的美景,那该多好啊。”

大人物就有大心思,云烨自认是一个小人物,所以只要自家的农户生活的幸福愉快就好,别说大河那边,就是路那边云家要是插手都是大事件。

天色暗了下来,云家庄子没有宵禁哪一说,农户们家家点着灯,围坐在炕头一家人做活的做活,念书的念书,农家就该是这样子,安静祥和才是主流。

透过窗户上的蒙纸,一个小小的少年这在读书,声音传了出来。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李二站在墙外倾听童子读论语,如同听到了仙音,闭着眼睛听了良久,才睁开眼睛对云烨说:“这孩子少背了一个”之“字,想必明天先生的责罚是少不了的。”

云烨听到这话,笑着说:“他背错了,就该挨揍,云家请的先生还没有一个不方正的,都是严厉的好先生,这小子受了责罚或许才会明白细心的道理。”

君臣相视而笑,很是期待那小子受罚的模样。

“云侯,我听说你们这里的财富不在地面上,而是在地下,可有此事?”

魏征很是多嘴,多日来一直在云家庄子转悠,对农户家里的情况很是熟悉,为了在李二面前邀功,把地窖都捅出来了。

“云家庄子里还有你不知道的事情吗?”没好气的问魏征。

“很多,我都不知道,比如你家的马都能种出木耳,现在让长安市上的木耳价格大跌,我夫人从来不买这些昂贵的东西,昨日可是狠下心称了半斤晒干的,足足五百文,怎么种出来的除了你家,没人知道,这是在种钱,不是在种庄稼。”

李二在一边看着不吱声,看云烨如何回答。

“没道理啊,你们还让不让云家活了,做生意你们一个个都捞的脑满肠肥的,就是不许云家做生意,现在我不做生意了,回家种地你们也唧唧歪歪,是何道理,难道云家把嘴扎起来,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