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砖-第4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岭里跑出来三只花熊,被百姓们抓住了,被当地官府送到了皇宫,说是上古异兽食铁兽,已经半个月了,兕子给食铁兽喂铁,它不肯吃,就算是最好的百炼钢都不肯吃,以前皇宫里也有这东西,结果,都是不吃东西,活活的饿死了。”

云烨听的已经傻掉了,脑海里已经出现了一个可怕的场景,一个粉嘟嘟的小女孩含着泪水,抱着一大块铁往衰弱无力的熊猫嘴里喂。这不是真的,人家熊猫从来都不吃铁,从来没有吃过,想到这里云烨有些抓狂。必须把熊猫救走,它在皇宫里被一群残忍的霸王龙围着,绝对活不过这个冬天。

急匆匆的跑到兕子的狗笼子里看,果然,两大一小三只熊猫无力的趴在笼子里,小的那只被饿的已经要死了,三只熊猫都很衰弱,模样可怜,这要是在后世,兕子就算是再可爱,也会被全世界的人民所鄙弃,只要看看笼子里扔的那些亮闪闪的钢条就知道,绝对是上好的钢材,为了方便熊猫进食,将作监特意把巨大的钢锭裁成了小条,看样子熊猫还是没什么胃口,两个内侍居然开创性的往钢条上涂抹了蜂蜜,希望熊猫舔舐蜂蜜的时候顺便连钢条一起吃掉。

“我也觉得花熊吃铁有些扯蛋,就算是被称作食铁兽也一样,就像你的马叫做旺财,我的猫叫做风影一样,都该是外号才是。”李承乾挠挠头发,转头对云烨说。

“以前皇宫里养过这东西?我难道就没有给你们讲过其中的来历吗?”云烨奇怪的问,自古以来关中,蜀中,陇南就是熊猫的栖息地,人们都把他叫作花熊,皇宫里珍奇异兽很多,怎么可能会没有熊猫?

“哎呀,兰陵养过,现在兰陵总是在书院,要么就是在忙自己的奶糖生意,一整天都不见人影,兕子年纪小,不知道也是应该。”

李泰自己装出衣服万事通的模样,若无其事的给云烨讲述熊猫在皇宫里的悲惨遭遇,明明他自己也不知晓。

好在皇宫里就有箭竹,云烨让内侍去砍一些嫩枝子过来,一股脑的就塞进笼子里,熊猫立刻就来了精神,抱着竹子开始大吃。速度很快,看样子饿的不轻,至于铁条,云烨已经吩咐内侍拿走,这么蠢得主意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

兕子拍着小手在大笑,笑了一会就不笑了,打算让云烨专门来皇宫帮她养狗狗,到了现在,她依然固执的把熊猫叫做狗狗。

虽然说做一个熊猫饲养员也不错,但是,李承乾抱着兕子说:“云烨不能去给你养狗狗,他得想办法帮着父皇养活天下的百姓,善良的兕子最后忍痛割爱,把自己的三只花狗狗托付给了云烨,让他养在书院里,自己每个月都会去看。”

学生们都在放假,书院里冷冷清清的,只有一些外地的学生还留在书院里继续攻读,一个半月的时间是不够他们从家到书院来回走一趟的。

初一到十五是举国欢庆的时候,留校的学生未免会生出几分思乡之念,不过这种催发了无数美丽诗篇的思绪被三只憨态可掬的熊猫冲的七零八落。

山里还是白茫茫一片,竹子都被大雪压得折断了,冬日里熊猫找不到觅食的地方,才从山里出来,所有的动物都需要盐分,熊猫闯到百姓家里,发现百姓家的铁锅上附带着微弱的盐分,这才不停地舔舐铁锅,有性子急的熊猫还把铁锅咬破,舔舐碎铁片,被百姓们看到了,就误认为熊猫是一种吃铁的怪兽。

到了书院自然不会再有吃铁这么凄惨的事情发生,留守的学生们听说了熊猫的遭遇,激发了强烈的关爱之心,过年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蛋糕发放的,他们宁可自己在一边流口水,都要把蛋糕省下来喂熊猫,至于箭竹这东西,书院周边的竹林算是倒了霉,不嫩不新鲜的一律不得喂食给熊猫,有勤快的专门去帮着熊猫找冬笋。

熊猫或者真的只适合活在人类的关爱之中,短短的一个月,三只熊猫就恢复了圆滚滚的体态,就算是往外撵,也不愿意离开书院,整日里在书院里东游西晃,将一座假山盘踞为自己的据点,居然知道把学生晾晒在外面的被子扯到洞里给自己垫窝,日子过得逍遥。

野性是看不见了,见不得学生端着饭盆,只要听见饭堂的钟声响了,一家三口就会去饭堂门口守候,饭堂里不敢进去,那个胖胖的厨子会用大扫帚往外撵。

厨子们见熊猫很是识趣,也就在每日熬粥的时候,多加两碗小米,多出来的一锅晾温乎了就倒在一个很大的猪槽里面,供它们一家三口享用。

兕子过来看过好几回,云烨不许她靠近熊猫,谁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狂性大发,还是不要惹它为妙,兕子总想和云暮一样给熊猫架上鞍子,骑着熊猫到处溜达,可惜,她柔弱的身体,再加上先天性的心脏病,让她的愿望总是落空。

小兕子的眼底总有一丝红血丝,十根手指的指甲也总是呈现一种不健康的青色,孙思邈用了很多的药物,但是效果都不好。

云烨知道这个孩子活不过十二岁,所以对她就给予了最大的宽容,李二,长孙,李承乾,李泰都知道,只要这个妹子想要的,就算是天上的星星都会帮她摘下来。

只要云暮有的,云烨给小兕子都准备了一份,家里的大狗也给她找了一条最温顺的,李承乾找了最好的皮匠,给她打制了一套非常漂亮的鞍鞯,可以套在狗身上,虽然不能像云暮那样骑着旺财冲锋陷阵,但是在内侍的牵引下,慢慢的走一圈还是可以的。

这样娇惯的环境下,兕子依然没有被惯坏,五岁的小姑娘已经在努力的学习书法,而且天资聪颖,善良的天性更是让皇宫里所有的人都对这个孩子疼爱有加。

晋阳公主就是她的封号,李二把这个最最贵的头衔给了自己羸弱的女儿,就希望帝国的强大福威能帮助她益寿延年。

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就匆匆流走,当兕子发现书院里人越来越多的时候,才知道新的学期开始了,她不喜欢清冷的皇宫,喜欢书院里的那些少年,还有白胡子的李纲,因为老头子总是把她放在膝盖上,被仆役推着在书院里闲逛晒太阳,有时候看自己的三只狗狗睡觉,自己也会迷迷糊糊地睡着。

“云烨,兕子的病情你真的束手无策?”李纲有时候看着已经睡着的小孩子,就会问云烨这个问题,这一次已经不知是第几次问到了。

“没办法啊,她的病是先天性的发育不全,而且是最恐怖的心脉上的病,孙道长研究了很多的药方,虽然能够催生她一时的气血,但是不及根本,如果家师还在,说不定能够打开她的胸腔,修补好她的心脉,但是我们?没有办法。”

云烨说的家师指的就是后世发达的医疗,在后世,如果有这样庞大的家世,心脏都能换掉,一个心脏修补手术,应该难不住。

李纲拍着椅子扶手叹息一阵,就开始训斥云烨跟着异人什么好东西都没学会,平白浪费了粮食,就学了一些没用的吃喝玩乐。

对此,云烨无言可对。

第3节 皇帝要封禅

开学了,书院已然恢复了自己往日的固有旋律,除了多了三只懒熊猫以外,好像没有什么变化,女孩子们对熊猫爆发了令人发指的热情,于是,熊猫的布偶很快就在女子书院形成了一个风潮,希帕蒂亚也不例外,最大的那个熊猫布偶就属于她。

大唐却在这个新的一年里爆发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李二见国库充盈,将士凶猛,万国来朝,认为自己的功绩已经足以向上天报告一下了,所以就打算去泰山封禅一下,再者带上晋阳,沾一点国家气运,说不定在这样的喜庆气氛里晋阳的病可以不药而愈。

魏征打死都不同意,上本说国家现在从洛阳以东直到东海之滨,荒野千里,人烟稀少,鸡犬不闻,百业凋敝,这和时候去泰山封禅,一定会加深山东之地百姓的痛苦。

就这一句话,云烨看到李二对魏征的失望可说到了极致,为了不让皇帝去山东分化打击豪门,魏征已经开始说胡话了。

如果是五年前,魏征的这句话一点都没错,但是现在,这句话是不对的,皇帝下令流民归田之后,无数躲在深山老林里的流民已经慢慢的回到了昔日的家园,开始重建自己的家乡,朝廷三年不税的法令已经昭告了天下,土豆这种东西更是种的满世界都是,登州,莱州,这些地方已经慢慢形成了大城市的雏形,登州刺史要求扩建城池的奏章已经在皇帝桌案上摆了一个多月了,你现在说山东凋敝是何道理?

众所周知,支撑建立起李唐天下的,主要有三股力量,而最为重要的,便是关陇集团,他们本是源自北魏鲜卑贵族的军人团体,其中既有胡化的汉人,也有汉化的胡人。

原来割据中原的北周和北齐,便是由关陇集团一手操控。至于由北周开国皇帝宇文泰亲自培植的八大柱国宇文泰(李世民曾外祖父)、元欣、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赵贵、于谨、独孤信(杨坚岳父)、侯莫陈崇等人,其威名更是无远弗届。

这八大柱国之中,宇文泰乃是李世民的曾外祖父,李虎乃是李家的嫡系曾祖,李弼乃是李密的曾祖父,而隋文帝之后以及李世民的祖母,都是独孤信的女儿。

西魏、北周、隋、唐四个朝代都与这八柱国密不可分,你要是仔细留意一下,就会发现,隋唐兴替的乱世当中,相互杀伐的四方豪杰,以及朝堂上的著名大将,往往都是沾亲带故,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这第二支力量,便是山东集团。其中,又可划分为两派:历史悠久、宗族势大的山东士族,以及野心勃勃、出身寒门的山东豪杰。前者以百年来所积累的声望门阀自立于世,而后者则依靠隋末以来所掌握的武装力量独树一帜。这两股力量,相互间既有矛盾,又能够为了彼此共同的利益而合作。他们长期以来,都让李世民有尾大不掉之感。

好在借用云烨的力量,李二成功的压制了山东豪门,卢家的血案,让他们认识到了刀把子的可怕,现在老老实实地待在山东,俯首帖耳,以图后势。

按下了葫芦,浮起了瓢,往日的不可一世的崔家,郑家,卢家,不作声,老老实实地接受了《氏族志》的安排成了二等,三等的家族,要知道云家现在就是三等家族,只要云家有闺女和皇家结亲,或者皇家有闺女下嫁云家,迟早都会成为二等家族。

而以魏征为代表的山东集团官僚,也正是利用了氏族的庞大势力使得李世民在政令措施上多有让步之举。不过,山东集团在李世民打天下和治天下的过程之中,也为贡献了不少才具卓异的文武贤能。因此,李二对这支势力,是既爱又恨,既要小心提防,又要加意笼络。

最后一股力量,便是长期踞于江南自成一体的江南文士集团。他们同样继承了魏晋以来门阀贵族势力的绪余,在隋统一南方后,其政治地位已大大下降,但在江南地区仍然有着难以替代的影响力。

这些人的特点是无拳无勇,让他们统兵打仗,实非所长,不过,他们向来以衣冠正统自居。要说到对前朝典章的钻研阐发,可谓无人能出其右,故而唐初一应政治制度的设计、典章礼仪的制定,多出于他们之手。

这三股力量,形成了唐初政坛官场之上的基本格局。其中关系犬牙交错,复杂异常。故而对他们,李二向来采取分而治之掺沙子的原则。

玉山书院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坐大未必没有李二纵容的结果,这样的信任和纵容只会出现在云烨身上,换一个人,李二绝对不会这样放纵。

云烨看得出来,魏征的话算是伤了李二的心,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兴致勃勃的李二想要祭天,那就去祭呗,大家也有机会去泰山旅游一圈很不错啊,干嘛要阻止?更何况皇帝出行对当地的经济一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五六万人的衣食住行,不需要花钱啊,李二家里现在穷的就剩下钱了,他两个闺女捞了不少钱。

整个朝堂之上静的掉根针都清晰可辨,李二把目光转向了房玄龄,他忘记了老房的老婆也是山东大族,杜如晦从来不参与这些事,闭上眼睛装睡觉,秦琼,程咬金更是低下了脑袋,他也是来自山东的响马。

自古以来皇帝出巡几乎就是祸害地方的代名词,氏族纠纷和秦琼,程咬金这些人无关,他们是《氏族志》的受益者,只是单纯的不愿意皇帝去山东祸害自己的乡亲而已。

李二的目光显得更加愤怒,长孙无忌还是没出来,这家伙还在为皇帝给他安了一个赵州刺史的头衔很不满意,这分明是要把他赶出长安去地方上自生自灭啊,心中有气,自然不肯出力。

皇帝最后把目光停在云烨的身上不动了,云烨甚至能感受到李二灼人的目光盯在自己的哪个部位上。

“陛下,微臣认为,魏征说的有理,如今山东河北之地依然荒僻,也穷顿不堪,陛下要去封禅,随行人马绝对不会少于六万,这些人吃马嚼的,一路过去,就会把陛下这几年在山东,河北蓄养在百姓家中的财富消耗一空,自然是得大于失,不划算。”

魏征愤怒的看向云烨,因为他听出来了,云烨已经偷换了概念,把不能去泰山封禅的理由偷换成了单纯的钱粮。

果然,这句话让李二龙颜大悦,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说:“原来如此啊,魏卿说的果然有理,百姓的福祉大于天,这个道理就是朕也要遵从的,不过魏卿多虑了,这次封禅,朕会自带粮草,器物,地方官府不得修造行宫,也不得开山辟路,更不得黄土垫道,所有民役全部取消,如此,可能去得?”

魏征无奈之下只好拱手说道:“如此一来自然百无禁忌。”

长孙无忌立刻出班启奏到:“我皇自御极以来,灭突厥,克草原,拓版图,育万民,如今国内四海升平,域外群雄顿首,更兼得这几年风调雨水,自然需要昭告上天,刻石为记,以昭吾皇功绩。”顺风话长孙无忌从来都不缺少。

李承乾现在也弄明白了自己父亲要干什么,自然出来为自己的父亲大肆的吹嘘,李氏宗亲总是没原则的站在皇帝一边,魏征,房玄龄等人就算是万般的不愿,也只能同意皇帝去山东,上一次山洞叛乱是魏征去平定的,没有费一兵一卒,现在皇帝到底还是不放心,准备自己去看看。

出了万民宫,秦琼,程咬金就悄悄的问云烨:“小子,你替山东百姓减去了负担,我看魏征,好像并不领情啊。”

“伯伯,魏征担心的根本不是百姓,他清楚皇帝绝对祸害百姓,他担心的是山东之地再遭受一次大的清洗,陛下绝对不会忘记,当初第一本《氏族志》上把崔家列为第一的耻辱,程伯伯,回去告诉婶婶,让她家里不要随便掺和山东的事情,她家在山西不管山东的事情,跟房相的妻子学学,上一回陛下出狠手处置卢氏,卢夫人不是当做不知道么?有些时候先把自己保住再说。”

程咬金喟叹一声就匆匆离去,皇帝这是静极思动,平息了好几年的氏族纠纷。如今又浮出水面,不知道皇帝到底要干什么,勋贵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云烨知道皇帝要干什么,神人的事情彻底的激怒了皇帝,百骑司的调查报告,云烨虽然没见到,但是猜都能猜到一些,魏天珏的案子一定有了进展,毕竟五百多人想要完全的销声匿迹这不可能做到,只要百骑司用心的去找,总会找到蛛丝马迹。

皇后在玉山遇险,虽然说是一个意外,皇帝谁都没有处置,平静的可怕,从事件发生开始,云烨就提心吊胆的,到现在才放下心来,这个板子还是重重的打在氏族的屁股上了。

随着神人的遮羞布被慢慢掀开,皇帝绝对不会容忍他们的存在,而这些古老的氏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