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罢四川成都府税课局一十八所,令各县兼领之,以其地僻,不通商旅故也。

丙子,诏秦王樉、晋王㭎、今上、吴王橚、楚王桢、齐王榑往练兵凤阳,仍命以大牢祭旗纛庙。

丁丑,赐中山侯汤和、頴川侯傅友德绮、帛各十二疋、钞三十锭,右丞丁玉、都督佥事蓝玉、王弼绮、帛各十疋、钞二十四锭。

戊寅,太阴犯心宿。

元枢密知院阔阔帖木儿等一十三人来降,诏俱授蒙古卫所百户镇抚。

置凉州卫,遣指挥佥事赵祥、马异、孙麟、庄德等守之。

给赐辽东、北平、陕西守御军士冬衣。

上以手诏谕山东布政使吴印曰:“尝闻殷高宗思治,夜有贤人入梦,俾形旁求,得傅说于版筑,委任之,海内咸安;周文王起磻溪之钓,遂兴周八百。朕思古有是君,亦有是臣,自是之后,列圣相,传名臣,相维如斯,君臣者鲜矣。昔者,天厌元之不德,朕乘群雄并起之秋,摧强抚顺,偃兵息民,纲维海内,以主黔黎,律施令布,惟务安人,已九年矣。其间,尚有不迪于教而丽法者,欲尽以刑治之,又恐没身者众,特姑缓刑章,俾之力役,冀其格心,期于无刑。顷者,天变于上,致心皇皇,于是诏告臣民,许言朕过。诏令既行,中外言者有之,独卿敷露肝胆,面陈国计,虽可否半之,岂不尽己之谓忠乎?朕以至意谕卿,卿若夙夜如斯,为国为民,非特尽心于朕,卿之令名亦不朽矣。”

十一月辛巳朔,上与侍臣论及古之女宠、宦官、外戚、权臣、藩镇、夷狄之祸。侍臣曰:“自古末世之君,至于失天下者,常在于此,然所以启之者有渐也。女宠之祸常始于干政,外戚之权常始于怙恩,宦官之威常始于柄兵,权臣之专窃常始于蒙蔽,至于藩镇跋扈,则由于姑息,夷狄侵暴则由于国势不振。汉唐以下,覆辙可鉴矣。”上曰:“木必蠹而后风折之,体必虗而后病乘之,国家之事亦犹是已。汉无外戚、阉宦之权,唐无藩镇、夷狄之祸,国何能灭?朕观往古,深用为戒,然制之有其道,若不惑于声色,严宫闱之禁,贵贱有体,恩不掩义,女宠之祸何自而生?不牵于私爱,惟贤是用,苟干政典,裁以至公,外戚之祸何由而作?阍寺便习,职在扫除,供给使令,不假以兵柄,则无宦寺之祸。上下相维,小大相制,防耳目之壅蔽,谨威福之下移,则无权臣之患。藩镇之设,本以卫民,使财归有司,兵必合符而调,岂有跋扈之忧?至于御夷狄,则修武备,谨边防,来则御之,去不穷追,岂有侵暴之虞?凡此数事,尝欲著书,使后世子孙以时观览,亦社稷无穷之利也。”侍臣顿首曰:“陛下此言,诚有国之大训,万世之明法也。愿著之常典,以垂示将来。”

壬午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圜丘。

夜,有星赤色,起自明堂,后有一小星随之,犯房、心二宿,至近浊没。

癸未,以陕西河州、武靖卫故土官指挥卜纳剌男答里麻剌咂为指挥同知。

调浙江都指挥使徐司马为河南都指挥使。

乙酉,增设嘉兴府嘉兴县丞、簿、典史各一员,以民众事繁也。

丙戌,更定承敕、司文、考功三监及起居注等官品秩。监令,正七品;丞,正八品;起居注给事中、中书舍人,从七品;殿廷仪礼司使,从七品;副,正八品;承奉,从八品;鸣赞,正九品;序班,从九品。

上谓太常卿唐铎、礼部尚书张筹、翰林学士承旨宋濂等曰:“书称:‘礼烦则乱。’向者,群臣议以每献行再拜礼,似于烦渎,朕定迎神及饮福、受胙、送神各四拜,卿等以为何如?”铎等奏曰:“礼贵诚一,不尚繁文,况周旋起伏,事久则劳,劳则怠心生,居敬行简,诚如圣谕。然大祀、天地、宗庙、饮福、受胙既行四拜,则日月、星辰、社稷一切中祀、饮福、受胙但宜行再拜礼,庶有品节。”上然之,命著为式。

戊子,徙山西及真定民无产业者于凤阳屯田,遣人赍冬衣给之。

庚寅,蕲州府蕲水县民王焘七世同居,少长三百余口,庭无间言,有司以闻,诏旌表其门曰“孝义”。严州府建德县民方师夔妻孟氏、绍兴府会稽县民胡止善妻杨氏、金华府永康县民葛吉甫妻徐氏、衢州府西安县民陈彦文妻龚氏、西安府登城县民梁敬恭妻王氏、嘉兴府海盐县民禇泰亨妻周氏,俱以夫亡守节,并旌其门曰“贞节”。

命故淮安侯华云龙子中袭爵。

典牧所以西域所献良马进。初,边将言西域产一马甚异。上遣使者谕其酋长,酋长靳惜不得已,乃阴伤其足,来献。上命典牧所善餋之,至是马足瘉,来进。上为《良马说》,复命儒臣为文,以述其事。

辛卯,以翰林编修朱孟辨、工部照磨卢熊、吏部奏差史靖可为中书舍人。孟辨,松江之华亭人;熊,苏州之昆山人;靖可,明州鄞县人;俱以博学能书称,故有是命。

改潼关守御千户所为潼关卫指挥使司。

壬辰,故元保宁王稚纳失里、宗王汪古图、别里帖木儿、把的、忙哥者、乃马歹等六人及辽阳行省左丞速哥秃等自大同来降,诏并授浙江等卫所镇抚。

乙未,月食而晕。

丙申辰时,日上有背气。

夜五鼓,太阴犯鬼宿。

丁酉,有卫卒夜巡役夫之遁者,遇二人伏草中,卒意其役夫也,叱之,二人持杖起,卒执其甲而乙前击卒,卒以槊剌之,乙死,甲始言二人亦逻兵,非役夫也。翌日,讼于官,法司以斗殴杀人律,二卒当死。上曰:“卫卒巡夜,诘奸职也。乙不自言其实而反击之,故被剌死,卒亦何罪?”释之,而赐乙妻子钞为葬费。

壬寅,以留守卫指挥佥事李新为大都督府佥事。

戊申,诏靖江王守谦之国,奉其祖南昌王木主以行,赐其从官、侍卫钞有差。

以德安州隶武昌府。

是月,上以江西饶州府及北平保定府易州、祁州、清、宛等县旱灾,诏免今年田租。

十二月庚戌朔,颁建言格式。时刑部主事茹太素上书论时务五事,累万余言。上令中书郎王敏诵而听之,虗文多而实事少,次夕于宫中复令人诵之再三,采其切要可行者四,才五百余言,因喟然曰:“为君难,为臣不易,朕所以求直言者,欲其切于事情而有益于天下、国家。彼浮词者徒乱听耳。”遂令中书行其言之善者,且为定式,颁示中外,使言者直陈得失,无事繁文,复自序其善于首云。

甲寅,直隶苏州、湖州、嘉兴、松江、常州、太平、宁国、浙江杭州、湖广荆州、黄州诸府水灾,遣户部主事赵乾等赈给之。

丙辰,上谕群臣曰:“朕每事必详审而后行,既而又有相妨者,以一人之智虑欲周天下之事情,固知其难,当事机丛脞,左右之人能竭诚尽意,相与可否,岂不事皆尽善?人受其惠,若固位偷安,默而不言,自谓得计殊,不知百世之下,难逃清议。如张禹、孔光之徒,岂不惜哉?”群臣皆顿首。

戊午,以浙江参政商暠、北平参政唐俊为刑部尚书,江西参政李敏为工部尚书,李仁为户部侍郎。

己未,命中书、吏部:“自今诸司正佐、首领、杂职官俱以九年为满,其犯公私罪应笞者赎,应徒流杖者纪。每岁一考,岁终,布政使司呈中书省,监察御史按察司呈御史台,俱送吏部纪录,各处有司知府以实历俸,月日为始,每年一朝觐。其佐二官及知州、知县每三年一朝觐,仓库、司局、钱榖官吏以历俸周岁为满,收受者少,以数付代,官给由多者,以半俸守支,毕日给由,虽经改除,亦以九年通论。省、府、台、六部、各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按察司、各卫、各相府等衙门掾史、令史、典吏、舍人、知印、宣使、奏差已有资格出身,亦以九年为满,有司吏以历俸三年为满,如县、州吏升府方入省注一任,入流注用其布政使司等衙门典吏,历俸三年,许于相应衙门内转升令史、书吏,俱以九年为满。”寻诏知府亦三年一朝。

庚申,以中书郎中王敏为吏部尚书。

辛酉,调广东都指挥使聂纬为山东都指挥使,黜吏部侍郎张度为常州府知府。

辛未,赐靖江王府文武官玺书曰:“典宝副林清赍至从孙守谦表,知已达长沙矣,朕览之,念其远行,不觉泪下。今林清归,特敕谕尔文武之臣:守谦未壮,犹有童心,既出镇西南,唯尔文武之臣是赖。尔等若谓守谦为已能,不与之谋,不导以理,非贤人君子矣。宜勖之以学,诱之向善,若有不从,必从容开喻,务成其德。守谦本幼,朕令其行者,盖以所保者有尔文武臣也,尔等其恪恭朕命,毋怠。”

壬申,故元官巴剌失里等十九人来降。先是,尝遣元平章阿寒柏等往宁夏招之,至是来降。

癸酉,罢西安行都指挥使司。

甲戌,命复延安侯唐胜宗、吉安侯陆仲亨所食公田米一千石,岁禄米一千五百石。初,胜宗、仲亨尝有过,上命停其田禄,至是始复给焉。

戊寅,太仆寺奏直隶、江淮间总一百四十八群,畿甸之民牧马者一万五千户。是岁,孳生马二千三百八十匹,自六年至今岁通得驹六千一百九十七匹。

己卯,享太庙。

改江西南昌府富州为豊城县。

贵州新添瓮傍蛮犵狫叛,贵州卫指挥顾成讨平之。

敕送故元官蔡子英归塞北。子英,河南永宁县人,元季举进士,为扩廓帖木儿所知,荐于元,累迁显官。王师征定西,扩廓帖木儿军败,子英单骑走阕中,入南山,有司以刑求得之,械送京师,至江滨亡去。至是,陕西又捕得之,械过洛阳,遇信国公汤和,不为礼。和怒,焚其须,慑之,终不屈。其妻适寓洛阳,闻子英至,欲与相见,子英避不肯见。至京,上命释之,授以官,英不受,退而上书曰:“钦惟皇帝陛下乘时而起,提三尺剑,削平群雄,混一四海,九夷八蛮莫不宾贡。臣鼎鱼漏网,假息南山,曩见获河南,拘送京师,垂及渡江,复得脱亡七年之久,动劳有司,既违陛下,又忤大臣,揆之常情,虽死罪不足以拟臣。而陛下以万乘之尊,全匹夫之节,不降天诛,反疗其疾,易其冠裳,赐以酒馔,授以名爵,陛下之量包乎天地之外矣。臣感恩无极,非不欲竭犬马之力,以报覆载之仁,但以名义所在,不敢改其初志。自惟家本韦布,遭值乱离,操戈行伍,智识粗浅,过蒙主将知荐,仕至七命,跃马食肉,十有五年,愧无尺寸之功,以报国士之遇,及国家板荡,又复失节,何面目见天下士?所以宁死不敢有他志,盖臣之仕君,犹女之适人,一与之醮,终身不改,事君之道,一食其禄,终身无二。昔冯道历仕五代,司马光曰:‘不正之女,中士羞以为家;不正之人,中君羞以为臣。’伟哉言乎!《管子》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方今金城汤池,兵极其精,器极其利,府库充实,米粟红腐,国家之盛,古未有也。陛下犹以为未足,于是兴学校,明人伦,褒死节,奖忠义,盖以为治天下之本,莫大于礼义廉耻也。夫以今天下之广,人物之众,既不以臣一人而加少,又岂以臣一人而加多?授臣以官,何益于国?舍臣不用,何损于事?陛下创业垂统,正当提挈大经、大法,以昭示圣子神孙、功臣贤士,不宜以无礼义廉耻之俘虏而厕于维新之朝、贤士大夫之列也。臣自被获以来,日夜所思,惟追咎昔之不死,以为今日惟死可以塞责。陛下乃待臣以礼,沐臣以恩,臣固不敢卖死以市名,然亦不敢全身以苟禄,若察臣之愚,全臣之志,禁固海南,以终薤露之命,则虽死于炎瘴,亦感恩极矣。陛下之威加乎海内而奔走四夷,不患不行于匹夫之贱,然臣闻:‘仁者不中道而改节,义者不苟生以图荣,勇者不见几而不作。’故王蠋闭门以自缢,李芾阖门以自屠,彼非恶安逸而乐危亡,顾义之所在,虽汤镬有所不避也。眇焉之躯,仰止古人,死有余恨,冒渎天威。伏俟鈇钺战栗之至,不知所言。”上览奏而益重之,命馆于仪曹。忽一夜大哭不止,人问之故,子英曰:“思旧主耳。”语闻,上知其志不可夺,敕有司送其出塞。

命大都督府同知沐英驰传诣关陕西至熙河,问民疾苦。

兵部奏市马之数:秦州、河州茶马司市马一百七十一匹,庆远裕民司市马二百九十四匹,顺龙盐马司市马四百三匹。

是月,置杭州前卫、登州卫。

户部奏:是岁,天下垦田地二万七千五百六十四顷二十七亩。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一

洪武十年春正月庚辰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命妇朝皇后于坤宁宫,锡宴。

以兵部尚书李允为礼部尚书,吏部侍郎陈铭为兵部尚书。铭,处之丽水人,由都督府掾擢照磨,升吏部侍郎,授今官。允真定蠡州人,由元故官授兵部郎中,累迁至今官。铭寻降为兵部郎中。

壬午,命汝南侯梅思祖往济南、青州简阅兵马。

以福建新籍军士三千分隶雷州诸卫。

乙酉,享太庙。

遣官祭功臣于鸡笼山庙。

赐翰林学士承旨宋濂致仕。濂字景濂,金华浦江人,幼聪敏强记,从同郡吴莱、黄溍学,为古文有声。元至正中,有荐濂翰林编脩官者,濂以亲老不就,隐居小龙门山中。岁辛丑,金华既归附,上遣使以书币徵之,与括苍、刘基、叶琛、章溢四人同见,上甚礼重之,擢濂江南等处儒学提举,既而命授皇太子经。甲辰十月,改起居注。乙巳三月,以疾告归,上赐以金帛,太子亦厚遗之。濂归奉表谢,上赐书嘉劳之,其略曰:“先生之师吾子,训饬甚严,是不佞也;以时言讲,解释圣贤之意,是不固也;以忠贞立心,以节俭制行,是得儒者之道也。昔闻古人,今亲见之。”仍侑以文绮。洪武二年,脩《元史》,诏徵濂与翰林待制王祎为总裁官。六月,除翰林学士、亚中大夫、知制诰兼脩国史。三年,以失朝参,左迁编脩。四年,迁国子司业。秋,以议祭孔子礼稽缓,贬知安远县。是年十一月,召还为礼部主事。五年冬,迁太子赞善大夫。六年七月,复命为翰林侍讲学士、中顺大夫、知制诰、同脩国史,仍兼赞善大夫。八月,上命濂与詹同、乐韶凤等纂脩《大明日历》一百卷,又与吴伯宗、朱右等脩《宝训》五卷。每旦侍膳燕见,必命茶赐坐。濂素不能饮,一日侍饮醉,行不能成步。上见而欢甚,为诗赐之,仍命侍臣咸为歌辞,且曰:“使后世知吾君臣同乐如此也。”九年,拜翰林学士承旨、嘉议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仍兼赞善大夫。擢濂长孙慎为殿庭仪礼司序班,复召濂仲子璲为中书舍人,子孙联班内庭,儒者荣之。濂既老艰于步趋,上命选良马以赐,复为作《良马歌》,命词臣咸赋之,以示优宠。至是年六十八,上悯其老,赐致仕归乡里。及陛辞,上以《御制文集》赐之,加钞、彩、叚及衣三袭,命其孙慎护至家。濂上表称谢,上复赐手诏答之。自是每岁一朝,至则恩遇之甚厚。十三年,璲以事得罪,濂当连坐,有司请罪之,上以濂旧臣,特命居于茂州。十四年五月,行至夔州卒。所著有《潜溪集》四十卷、《萝山集》五卷、《龙门子》三卷、《浦阳人物记》二卷、《翰苑集》四十卷、《归田集》四十卷。长子瓒与璲俱以能书名。

丙戌,工部奏差张致中上书言三事。其一曰:“监察御史乃朝廷耳目之寄,清要之司,宜精择在朝老成謇谔之士,或有司官属公明廉正者,俾居是职,庶知官民利病,激浊扬清,以佐治化。”其二曰:“京师乃天下都会之地,迩来米价翔踊,百物沸腾,盖由苏、湖等府水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