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帅汤和、总管吴德兴等帅广兴、淮兴二翼兵攻加山富庄寨,平之。

壬申,降人陈保二叛降于张士诚,诱执詹、李二将以去。保二,常州奔牛坝人。初,聚众以黄帕首,号“黄包头军”。汤和等兵下镇江,徇奔牛吕城,保二以众降。至是,复叛。

乙亥,遣儒士杨宪通好于张士诚。书略曰:“近闻足下兵由通州,遂有吴郡。昔隗嚣据天水以称雄,今足下据姑苏以自王。吾深为足下喜。吾与足下东西境也。睦邻守国,保境息民,古人所贵,吾甚慕焉。自今以后,通使往来,毋惑于交构之言,以生边衅。”士诚得书不悦,拘留宪不遣。

秋七月己卯朔,诸将奉上为吴国公。以元御史台为公府,置江南行中书省,上兼总省事,以李善长、宋思颜为参议,李梦庚、郭景祥为左右司郎中,侯原善、杨原杲、陶安、阮弘道为员外郎,孔克仁、陈养吾、王恺为都事,王璹为照磨,栾凤为管勾,夏煜、韩子鲁为博士。

置江南行枢密院,以元帅汤和摄同佥枢密院事。

置帐前总制亲兵都指挥使司,以冯国用为都指挥使。

置左右等翼元帅府,以华云龙、唐胜宗、陆仲亨、邓愈、陈兆先、张彪、王玉、陈本等为元帅。

置五部都先锋,以陶文兴、陈德等为之。

置省都镇抚司,以孙养浩为镇抚。

置理问所,以刘祯、秦裕为理问。

置提刑按察使司,以王习古、王德芳为佥事。

置兵马指挥司,讥察奸伪,以达必大为指挥。

置营田司。

辛巳,张士诚诱我斥候以舟师,攻镇江。统军元帅徐达等御之,败其军于龙潭。上闻使谕徐达曰:“张士诚起于负贩,谲诈多端。今来寇镇江,是其交已变。当速出军攻毗陵,先机进取,沮其诈谋。”于是达帅师攻常州,进薄其垒,且遣使来告:贼已窘迫,请益师以破之。上复遣兵三万往助之。于是达军于城西北,汤和军城北,张彪军于城东南。士诚遣其弟张九六以数万众来援。达曰:“张九六狡而善斗,使其胜势不可当。吾当以计取之。”乃去城十八里,设伏以待。仍命总管王均用率铁骑为奇兵。达亲督师与九六战,锋既交,均用铁骑横冲其阵,阵乱。九六退走,遇伏马蹶,为先锋刁国宝、王虎子所获,并禽其将张、汤二将军。九六即士德,枭鸷有谋。士诚陷诸郡,士德力为多。既被禽,士诚气沮。上欲留士德,以诱致士诚。士德间遗书,士诚俾降元,以谋我,乃诛之。

八月己酉朔,张士诚元帅江通海来降。

庚午,上以陈保二之叛由诸将不戢,士卒虐取保二赀,致怨而叛。及攻常州,又久不下。命自元帅徐达以下,皆降一官。以书责达等曰:“虐降致叛,老师无功。此吾所以责将军,其勉思以补前过。否则,必罚无赦。”

九月戊寅朔,上如江淮府,入城先谒孔子庙。分遣儒士告谕乡邑,劝耕桑,筑城开堑。命总管徐忠置金山水寨,以遏南北寇兵。上遂还。

冬十月丁未朔,以常遇春为管军总管,寻升为统军大元帅。

戊申,张士诚兵既败于常州,又以其弟九六被禽,士诚惧,遣其下孙君寿奉书,来请和曰:“始者,窃伏淮东,甘分草野。缘元政日弛,民心思乱。乘时举兵,起自泰州,遂取高邮,东连海堧。番官将帅,并力见攻,自取溃散,杀其平章实理门、参政赵伯器,遂成深讐。彼乃遣翰林待制乌马儿赍诏抚谕,饵以爵赏,却而不受。今春据姑苏,若无名号,何以服众?南面称孤,势使然也。伏惟上贤以神武之资,起兵淮右,跨有江东。金陵乃帝王之都,用武之国,可为左右建立大业之贺。向获詹、李二将,礼遇未遣,继蒙遣使通好。愚昧不明,久稽行李。今又蒙遣兵逼我毗陵,昼夜相攻,咎实自贻,夫复何说!然省己知过,愿与讲和,以解困厄,岁输粮二十万石、黄金五百两、白金三百斤以为犒军之资。各守封疆,不胜感恩。”上复书曰:“睦邻通好,有邦之常。开衅召兵,实由于尔。向者,用师京口,靖安疆场,师至奔牛吕城,陈保二望风降附。尔乃诱其叛逆,绐执我詹、李二将;暨遣儒士杨宪赍书通好,又复拘留。构兵开衅,谁执其咎?我是以遣将帅兵,攻围常州,生禽张、汤二将。尚以礼待,未忍加诛。尔既知过,能不堕前好?归我使臣、将校,仍馈粮五十万石,即当班师。况尔所获詹、李乃吾偏禆小校,无益成败。张、汤二将,尔左右手也,尔宜三思。大丈夫举事当赤心相示,浮言夸辞,吾甚厌之。”士诚得书不报。

十一月丁丑朔。

壬午,徐达兵围常州,久不下。上复益达精兵二万人围之。士诚守将诱我长兴新附义兵,元帅郑佥院以兵七千叛去。初,我师四面围常州。及郑佥院叛,我师四面去其三。达营于城南,常遇春营于城东南三十里外。士诚兵挟郑佥院攻徐达、汤和垒,达勒兵与战;常遇春、廖永安、胡大海自其垒来援,内外夹击,大破之,生禽其将张德,余军奔入城。士诚复遣其将吕珍驰入常州,督兵拒守。达复进师围之,城中益困。

丁亥,皇第二子生,孝慈皇后出也。

十二月丙午朔,复以江淮府为镇江府。

以王志为怀远将军、右副元帅,郭子兴为管军总管。

宁国路长枪元帅谢国玺寇广兴府。元帅邓愈击败之,禽其总管武世荣,获兵千余人。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五

丁酉春二月丙午朔,遣耿炳文、刘成自广德取长兴。张士诚将赵打虎以兵三千迎战,败之,追至城西门。打虎走湖州。

戊申,耿炳文克长兴,获战船三百余艘,禽士诚守将李福安、答夫蛮等义兵万户,蒋毅率所部二百人降。有儒士温祥卿者避乱挈家来归,炳文与语,奇之,遂留赞军事。用其策,分兵据要害,设战具,为守御计。

三月乙亥朔,改长兴州为长安州。立永兴翼元帅府,以耿炳文为总兵都元帅,刘成为左副元帅,李景元为右副元帅,守之。

壬午,克常州。初,常州兵虽少而粮食足,故坚拒不下。及诱我叛兵入城,军众粮少,不能自存。我师攻之,益急。吕珍宵遁,达等遂取之。

升廖永安为行枢密院同佥,俞通海为行枢密院判官,常遇春为中翼大元帅,胡大海为右翼统军元帅,宿卫帐下。

丁亥,置毗陵翼,以汤和为枢密院同佥,总管张赫为元帅,守之。命镇抚孙继达浚治城隍。

改常州路为长春府,以高复权知府事。复,济南临邑人,为政有惠爱。是夏,旱。斋于城隍祠,祷之。夜梦神告之曰:“尔起,雨至矣。”黎明,果大雨。岁遂登,民歌颂其德。历任七年,改吉安府同知。洪武元年,以老疾辞,赐半禄赡之。八年八月卒,敕葬上元县凤栖乡。

己丑,复改长春府为常州府,晋陵县为京临县,武进县为永定县,寻以京临并入永定。

徐达、常遇春、桑世杰率兵取马驮沙,克之。

夏四月乙巳朔。

丁卯,克宁国路。先是,上命徐达、常遇春率兵取宁国。长枪元帅谢国玺弃城走,守臣别不华、杨仲英等闭城拒守,城小而坚,攻之,久不下。遇春中流矢,褁创与战。上乃亲往督师,既至登高,望曰:“如斗之城,敢抗吾师!”乃命造飞车,前编竹为重蔽,数道并进,攻之,仲英等不能支,开门请降。百户张文贵杀妻妾,自刎死。禽其元帅朱亮祖,并得其军士十余万、马二千余匹。于是属县太平、旌德、南陵、泾县相继皆下。

五月乙亥朔,张士诚遣其左丞潘原明、元帅严再兴寇长兴,屯上新桥。守将耿炳文出师击败之,生禽数百人,斩首甚众。原明等遁去。

戊寅,应天府上元县钟山乡民进瑞麦一茎二穗者,凡二本。

己卯,江淮分枢密院副使张鉴、佥院何文政率兵攻泰兴。张士诚遣兵来救,元帅徐大兴、张斌击败之,禽其将杨文德等,遂克泰兴。

铜陵县尹罗得泰、万户程辉降。

宁国府宁国县进瑞麦一茎二穗者,凡三本。应天府句容县献瑞麦一茎二穗者,凡五本。

壬午,常遇春率部将王敬祖等以师驻铜陵。池州路总管陶起祖来降,且言城中兵势寡弱可取之状,遇春遂谋取池州。

丙申,常遇春遣兴国翼分院院判赵忠、元帅王敬祖等攻池州之青阳县。蕲州徐寿辉将赵普胜出兵来拒,敬祖以数十骑冲其阵,阵乱,众兵乘势疾击,遂破之,克其县。赵普胜者,本巢湖水军元帅,初与俞通海等皆来降,中道叛去,降于寿辉,为人骁勇,善用双刀,人号为“双刀赵”云。

枢密院判俞通海、赵戫以舟师略太湖马迹山,降张士诚将钮津等,遂径东洞庭山。士诚将吕珍率兵暴至,诸将仓卒欲退。通海曰:“不可。彼众我寡,退,则情见。彼益集其众,邀诸险以击我。我何以当之?不如与之战。”于是身先士卒,矢中右目下,通海不为动。徐令从者被己甲,立船上督战。吕珍不得利,乃引去。

六月甲辰朔。

己未,命长春枢密分院判官赵继祖、元帅郭天禄、镇抚吴良取江阴。张士诚兵据秦望山,以拒我师。继祖引兵攻之。会大风雨,其兵奔溃,我师据其山。翌日,进攻州之西门,克其城,命良守之。先是,士诚北有淮海,南有浙西。长兴、江阴二邑,皆其要害。长兴据太湖口,陆走广德诸郡;江阴枕大江,扼姑苏、通州济渡之处。得长兴,则士诚步骑不敢出广德,窥宣歙;得江阴,则士诚舟师不敢泝大江,上金焦。至是,并为我有,士诚侵轶路绝。

秋七月甲戌朔。

丁丑,徐达兵徇宜兴,取常熟。击张士诚兵,败之,获马五十匹,船三十艘,降其兵甚众。

戊寅,元帅邓愈、胡大海等取绩溪。

庚辰,元帅胡大海等进兵徽州。守将元帅八思尔不花及建德路万户吴讷等拒战,大海击败之,遂拔其城。讷与守臣阿鲁灰、李克膺等退守遂安县,大海引兵追及于白际岭,复击败之。讷自杀。

壬午,以元帅邓愈为行枢密院判官,管军总管郭子兴为统军元帅,都先锋陈德为帐前大元帅,万户吴复为统军元帅,康茂才为秦淮翼水军元帅。

乙酉,改徽州路为兴安府。立雄峰翼元帅府,命邓愈守之。

丙戌,命元帅叶公权、汪君信等取黟县。

丙申,元帅胡大海克休宁,进攻婺源。元将杨完者率兵十万,欲复徽州。大海还师,与战于城下,大败之,杀其镇抚李才。完者遁去。

九月癸酉朔,元婺源州元帅汪同与守将铁木儿不花不协,以总管王起宗、黟县尹叶茂祁、门元帅马国宝诣雄峰翼降,上命皆仍其官。

甲戌,元江浙平章夏章等来降。

丙戌,广兴翼元帅费子贤率兵取武康,至三里桥,与其将潘万户战,斩首百余级,遂下之。

冬十月辛未朔。

壬申,中翼大元帅常遇春率廖永安等自铜陵进攻池州。永安去城十里而军,遇春及吴国宝帅舟师抵城下,合攻之。自辰至巳,破其北门,遂入其城,执元帅洪某,斩之。禽别将魏寿、徐天麟等,敌众败走,得粮九千余石。薄暮,敌复以战船百余艘来逆战,复大败之,遂克池州。

甲申,上阅军于大通江,遂命元帅缪大亨率师取扬州,克之。青军元帅张明鉴以其众降。初,乙未岁,明鉴聚众淮西,以青布为号,名青军,人呼为“一片瓦”。其党张监骁勇善用枪,又号长枪军,党众暴悍,专事剽劫,由含山、全椒转掠六合、天长至扬州,人皆苦之。时元镇南王孛罗普化镇扬州,招降明鉴等,以为濠泗义兵元帅,俾驻扬州,分屯守御。丙申三月,明鉴等以食尽,复谋作乱,说镇南王曰:“朝廷远隔,事势未可知。今城中粮乏,众无所托命。殿下世祖孙,当正大位,为我辈主。出兵南攻,以通粮道,救饥窘。不然,人心必变,祸将不测。”镇南王仰天哭曰:“汝等何不知大义?若如汝言,我何面目见世祖于宗庙耶?”麾其众,使退。明鉴等不从,呼噪而起,因逐镇南王而据其城。镇南王出走,至淮安,为赵均用所杀。明鉴等既据城,凶暴益甚,日屠城中居民以为食。至是,大亨攻之。明鉴等不支,乃出降。得其众数万、战马二千余匹。报至,上命悉送其将校妻子至建康,赈给之。置淮海翼元帅府,命元帅张德林、耿再成等守之。改扬州路为淮海府,以李德成知府事,按籍城中居民,仅余十八家。德林以旧城虗旷难守,乃截城西南隅,筑而守之。

十二月庚午朔。

丙戌,徐寿辉将明王珍据重庆路。

己丑,下令,释轻重罪囚。令曰:“干戈未宁,人心初附。民有冒犯禁令者,系缧于有司。吾甚闵之。其自今年十二月二十日昧爽以前,官吏军民有犯法者,罪无轻重,皆释之。敢有复言其事者抵罪。”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六

戊戌春正月庚子朔。

庚戌,张士诚元帅栾瑞降。初,江阴石牌民朱定者,贩盐无赖,武断乡曲。与石桥富民赵氏有隙,集众相攻击。定乃降元,授江阴判官,寻复为盗。元遣江浙参政纳麟哈剌讨之。定穷蹙,闻张士诚据高邮,乃遣人导士诚兵由通州渡江入常熟,陷平江。士诚署定为参政,遣元帅栾瑞为戍石牌。至是,上命枢密院同佥廖永安、判官俞通海、桑世杰出师攻之。瑞力拒我军,攻之益急,瑞不能支,遂出降。世杰战死。世杰,无为州太平乡人。自少慷慨有大志。壬辰,兵起,世杰集年少保乡里。乙未五月,与廖永安等率舟师来归。六月,从上渡江。丙申三月,从入建康。累授昭武大将军、统兵元帅,继攻常州,擢行枢密院判官。及攻石牌,世杰奋戈,誓必克其城,跃马陷阵,遂死之。

甲寅,升廖永安为同知枢密院事。

张士诚兵寇常州,守将汤和击败之,获卒数百人。

乙卯,行枢密院判邓愈遣部将王弼、孙虎及汪同、孙茂先等取婺源州。兵至城西,与元守将铁木儿不花战,自旦至日昊,杀伤五百余人,不下。乃分门逼之,茂先攻北门,王弼、孙虎攻南门,汪同攻东门,三道并进,复杀三千余人,遂拔其城,斩铁木儿不花,获士卒三千人。复遣万户朱国宝攻高河垒,克之。

二月己巳朔。

乙亥,以吴祯为天兴翼副元帅,使与其兄良守江阴。时江阴守兵不满五千,而其地与张士诚接境,良兄弟训练士卒,严为警备,屯田以给军饷。敌不敢犯,民甚赖之。

升中翼大元帅常遇春为江南行中书省都督、马步水军大元帅。

升领军舍人朱文忠为帐前总制、亲军都指挥使司、左副都指挥兼领元帅府事,迁元帅康茂才为营田使兼帐前总制、亲军左副都指挥。上谕茂才曰:“比因兵乱,堤防颓圮,民废耕耨。故设营田司,以修筑堤防,专掌水利。今军务实殷,用度为急。理财之道,莫先于农。春作方兴,虑旱潦不时,有妨农事。故命尔此职,分巡各处。俾高无患乾,早不病涝,务在蓄洩淂宜。大抵设官为民,非以病民。若但使有司增饰馆舍,迎送奔走,所至纷扰,无益于民,而反害之,非付任之意。”

以单安仁为提刑按察司副使。

三月己亥朔。

己酉,改毗陵翼为指挥司。

命提刑按察司佥事分巡郡县,录囚:凡笞罪者,释之;杖者,减半;重囚,杖七十;其有赃者,免徵;有司有所稽迟重者,从轻典;轻者,原之;武将征讨有过者,皆宥之。左右或言:“去年释罪囚,今年又从末减用。法太宽,则人不惧法。法纵弛,无以为治。”上曰:“用法如用药。药本以济人,不以毙人。服之或误,必致戕生;法本以卫人,不以杀人,用之太过,则必致伤物。百姓自兵乱以来,初离创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