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蚓壑谟髀摇J戮酰餍惺》⒈吨镒油龋ㄓ褡咧粱次鳎涿窦遥恫换瘛<榷槌侨俗奁帐じ匆云涫豕难裕矫掷辗鹣律蔽乐鳎炱鸨摇R允倩韵嗝惨熘冢送埔晕鳌>俸旖砦牛テ妻兀莼浦荨J倩詢c称皇帝,国号天完,改元治平,据蕲水为都,以普胜为太师,时岁辛卯八月也。壬辰正月,遣其伪将丁普郎、徐明达陷汉阳、兴国,普胜陷武昌,曾法兴陷安陆,又陷沔阳及中兴路。二月,陷江州南康路,分兵陷岳州、房州、归州。三月,遣欧普祥陷袁州,陶九陷瑞州,项普瑞陷饶州、徽州、信州。闰三月,遣陈普文陷吉安,乡民罗明远引义兵击却之。已而普文反兵,复陷其城。岁癸巳,元兵既复其所陷诸州路,十月进兵,讨寿辉于蕲水,大破获伪官四百余人,复武昌、汉阳诸路,寿辉遁去。乙未五月,寿辉伪将倪文俊复陷沔阳中兴路。七月,复陷武昌、汉阳,遂围岳州。丙申正月,倪文俊建伪都于汉阳,迎寿辉居之。五月,倪文俊陷澧州。八月,陷衡州。丁酉二月,倪文俊陷峡州,破鹿卢关;明玉珍又进陷州蜀诸郡,因据守之。八月,文俊谋杀寿辉于汉阳不果,奔黄州,友谅因袭杀文俊,尽领其众,而自称平章。戊戌正月,友谅领兵陷安庆。四月,陷龙兴,复陷瑞州,遣康泰赵宗、邓克明等寇邵武,使别将陷吉安,而自以兵陷抚州。八月,陷建昌。九月,陷赣州。十一月,陷汀州。己亥正月,陷信州。三月,遣兵陷襄阳,复遣兵略衢州,破杉关,而自引兵至江州迎寿辉。初,寿辉闻友谅破龙兴,欲徙居之。友谅忌其来不利于己,不从,寿辉不得已而止。至是,寿辉复欲往,友谅遣人止之。寿辉不听,引兵发汉阳,十二月至江州。友谅阳出迎而伏兵于城西门外,寿辉既入,门闭伏发,尽杀其部属,惟存寿辉,乃以江州为都,奉寿辉居之。友谅遂自称汉王,立王府于城西门外,置官属。自是,事权一归于友谅,寿辉但拥虗位。至是,友谅挟寿辉以兵犯太平,遂弑之。

庚申,陈友谅既僣号,乃潜遣人约张士诚来侵。建康群议皆欲先复太平,以牵制之。上曰:“不可。太平,吾新筑垒,濠堑深固,向使彼陆地来攻,必不能破。乃以巨舰乘城,遂为所陷。今彼既居上流,顺势来寇,舟师十倍于我,猝难敌也。”或劝上自将击之,上曰:“此亦不可。敌知我出以偏师,缀我。我欲与战,彼不交锋,而以舟师顺流直趋建康,半日可达。吾步骑亟回,非一日不至。纵能得达,百里趋战,兵法所忌,皆非良策也。吾有一计,足以破之。”于是,召指挥康茂才喻之曰:“有事命汝,能之乎?”茂才曰:“惟所命。”上曰:“陈友谅欲来为寇。吾欲速其来,非汝不可。汝与友谅旧,且佯欲为叛,遣人致书约其来,当为内应,彼必从。”茂才曰:“诺。吾家有老阍者,尝事友谅,颇信之,且忠谨不泄,具书令赍以往,则必达信。来无疑。”将行,所以谋问李善长。善长曰:“方以寇来为忧,何为更诱致之也?”上曰:“此策不可失。失今不为,久则患深,使二虏相合,吾何以支?先破此虏,则东寇胆落矣。”遂遣阍者持书乘小舸,径至友谅军。友谅见阍者,即呼问曰:“尔何为来?”阍者曰“康相公令我来。”友谅曰:“康公何言?”阍者出书进之,友谅观书毕,甚喜,问阍者曰:“康公今何在?”曰:“见守江东桥。”又问江东桥何如,曰:“木桥也。”乃与酒食遣还,谓曰:“归语康公:吾即至,至则呼老康为号。”阍者诺,归具以告,上曰:“虏落吾彀中矣。”乃命李善长撤江东桥,易以铁石,通宵治之。及旦,而桥成。适有富民自友谅军逸归,言友谅问新河口道路。又令于新河口跨水筑虎口城,以兵守之。命冯国胜、常遇春率帐前五翼军三万人伏于石灰山侧,徐达军于南门外,杨璟驻兵大胜港,张德胜、朱虎帅舟师出龙江关外,上总大军于庐龙山。令持帜者偃黄帜于山之左,偃赤帜于山之右,戒曰:“寇至则举赤帜,举黄帜则伏兵皆起,各严师以待。”

乙丑,友谅果引舟师东下,至大胜港,璟整兵御之。时水路狭隘,仅容三舟入港,友谅以舟不得并进,遽引退出大江,径以舟冲江东桥,见桥皆铁石,乃惊疑,连呼老康,老康无应之者,始知阍者之谬。己即与其弟号五王者率舟千余向龙湾,先遣万人登岸立栅,其势锐甚。时暑酷热,上衣紫茸甲,张盖督兵,见士卒流汗,命去盖。众欲战,上曰:“天将雨,诸军且就食,当乘雨击之。”时天无云,众莫之信。忽云起东北,须臾雨大注。赤帜举,上下令拔栅,诸军竞前拔栅。友谅麾其军来争战,方合,适雨止。命发鼓,鼓震,黄帜举,冯国胜、常遇春伏兵起,徐达兵亦至,张德胜、朱虎舟师并集,内外合击,友谅兵披靡不能支,遂大败,溃兵走趋舟,值潮退,舟胶浅卒不能动,杀溺死者无算,俘其卒二万余人。其将张志雄、梁铉、俞国兴、刘世衍等皆降,获巨舰名混江龙、塞断江、撞倒山、江海鳌者百余艘及战舸数百,友谅乘别舸脱走。于其所乘舟卧蓆下得茂才所遗书,上笑曰:“彼愚至此,诚可嗤也。”张志雄者,故赵普胜部将,善战,号长张。尝怨友谅杀普胜,故龙湾之战无斗志。及降,言于上曰:“友谅之东下,尽并安庆兵以从。今之降卒皆安庆之兵,友谅既败走,安庆无守御者。”上乃遣徐达、冯国胜、张德胜等将兵追友谅,又命元帅余某等将兵取安庆。德胜追及友谅于慈湖,纵火焚其舟。至采石,又与大战,德胜死之,国胜以五翼军蹴之。友谅与其将张定边出皂旗军号黑旋风者迎战,又败之。友谅昼夜不得息,遂收余兵弃太平,遁去,达率舟师追至池州而还。余元帅遂进取安庆,守之。德胜,字仁辅,庐州梁县人。元末,集众千余据巢湖。乙未,率舟师迎上渡江,克采石、太平,授太平兴国翼管军总管。破陈野先、蛮子海牙等水陆二寨。丙申,克建康、镇江,升秦淮翼元帅。丁酉,取常州,权枢密院判官。攻宣州,下宜兴。戊戌,取马驮沙及石牌,败张士诚海舟,升佥枢密院事。己亥,进攻赵普胜枞阳水寨,破其兵。至是,战死。

丁卯,置儒学提举司,以宋濂为提举,遣世子受经学。

庚午,录破陈友谅功,赐赉诸将士有差。

戊寅,克信州。陈友谅之寇龙江也,上命佥院胡大海出兵捣广信,以牵制之。大海遣元帅葛俊率兵以往,道过衢州,都事王恺止俊,乘驲至金华谓大海曰:“广信为友谅门户。彼既倾国入寇,宁不以为重兵为守?非大将统全军以临之不可,今出偏师,设若挫衄,非独广信不可下,吾衢先绎骚矣。”大海从之,乃亲率兵攻信州。至灵溪,城中步骑数千出迎战,大海击败之,督兵攻城,守者不能御,众溃,遂克之。

甲申,改信州路为广信府,以叚伯文为知府;立龙虎翼元帅府,以葛俊为元帅,周隆为副元帅,守之。

命罢各郡县寨粮。初,招安郡县将士,皆徵粮于民,名之曰:寨粮,民且病焉。至是,佥院胡大海以闻,上亟命罢之。

六月丙戌朔,以安庆总管童敬先为省都镇抚兼安庆翼统兵元帅。

辛亥,更筑太平城。初,太平城西南俯瞰姑溪,故为陈友谅舟师所破。及是,友谅败走,常遇春复其城,乃命移筑城西南隅,去姑溪二十余步,增筑楼堞,守御遂固。

壬子,枢密院判耿再成败石抹宜孙兵于庆元县。初,上克婺州,获其弟石抹厚孙并其母,令以书招宜孙,不至。及克处州,宜孙遁入建宁,收集士卒,欲复处州,因叹曰:“处州,吾所守之地。今以失之,无所往矣。城可复则复,不可复则死,死则归为处州鬼耳。”遂攻庆元县,知县曾寿不屈,遇害。俄而再成兵至,击败之。宜孙走竹口,遇乡兵叶德新,接战,兵溃,欲还福建。道经桃花坑,又为乡兵叶月岩等所邀击,宜孙力战而死。其部将李彦文收其尸,葬于龙泉县。都事孙炎以闻,上嘉其尽忠死事,遣使祭之,复处州民所立生祠。

甲寅,命总管程辉守铜陵,时号宗起为铜陵知县,招抚居民,皆来复业,禁官军不侵扰,民甚安之。

秋七月乙卯朔。

乙丑,陈友谅守浮梁院判于光、左丞余椿与饶州幸同知有隙。出兵攻之,幸同知走,光等遂遣人以浮梁来降,命光等仍守其地。既而,友谅遣其参政侯邦佐复攻,陷浮梁,于光等败走。光独乘轻骑谒上于龙江,授行枢密院判官,令戍徽州永平翼,赐衣冠金环而遣之。

九月乙卯朔,以亲军左副都指挥朱文忠同佥枢密院事。

张士诚兵侵诸全,元帅袁实战死。

元江浙郑同佥率其部兵来降。郑同佥者,苗军杨完者部将也。

张士诚遣同佥吕珍、元帅徐义率舟师自太湖入陈渎港,分兵据下新桥、五里牌、蒋婆桥三路进兵以寇长兴。守将耿炳文御之,遣左副元帅刘成出五里牌,总管汤泉出蒋婆桥,张珙出下新桥。泉、珙皆战殁,成与相拒一昼夜,胜负未决,炳文乃亲率精兵与成合,遂大破之,获甲仗船舰甚众。

戊寅,故徐寿辉将袁国公袁州欧普祥及参政刘敬遣人来降。

冬十月甲申朔。

甲午,陈友谅采石之败,其溃卒有潜匿泥氵义港者复集舟舰,剽掠无为州。上闻,命揭榜宥其罪,官复故职,给以田宅,廪饩士卒,则赡餋之。由是,其众皆来降。

十一月甲寅朔,江阴守将枢密院判官吴良被召,至建康入见。上劳之曰:“吴院判保障一方,使吾无东顾忧,其功大矣。”命儒臣宋濂等为诗,以美之。

十二月甲申朔,复遣博士夏煜、陈显道谕方国珍曰:“福基于至诚,祸生于反覆。谲诈者亡,负固者灭,隗嚣、公孙述之事可以鉴矣。汝首致甘言,终怀反覆,大军一出不可以甘言解也。尔宜深思之。”国珍始惶惧,对使者谢曰:“鄙人无状,致烦训谕。”使者归,国珍遂遣人谢过。

癸巳,中书省请征酒醋之税,从之。

陈友谅闻袁州欧普祥降于我,遣其弟友仁往攻之。普祥与部将刘仁黄彬战败其众,获友仁,鞭而囚之。友谅惧,乃遣其太师邹普胜与普祥和约,各守其境,普祥乃释友仁归。

是岁,以仇成为秦淮翼元帅府副使。

筑龙湾虎口城。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九

辛丑春正月癸丑朔。

辛酉,以佥院邓愈为中书省参政仍兼佥行枢密院事,总制各翼军马。

以左右司员外郎侯原善为金华府知府。

院判朱亮祖率兵击陈友谅平章王溥于饶州安仁之石港,不利而还。

元帅朱文辉及饶州降将左丞余椿等引兵次池之建德,令元帅罗友贤攻东流贼垒,擒其将李茂、仲文辉,又追袭其守将赵同佥,走之。

二月癸未朔,改分枢密院为中书分省。

甲申,始议立盐法置局,设官以掌之。令商人贩鬻每二十分而取其一,以资军饷。

己亥,置宝源局,铸“大中通宝”钱。先是,中书省议以国家新立,钱法未定。民以米麦与钱相贸易,每米一石官直钱千,而民间私易加至三千。然钱货低昂,岂能久而不变?今请置宝源局于应天府,铸“大中通宝”钱,使与历代钱兼行。以四百为一贯,四十为一两,四文为一钱,其物货价直一从民便,设官以主其事,上从之。是岁,铸钱凡四百三十一万。

丙午,议立茶法。时中书省议以为榷茶之法,历代资之以充国用。今疆宇日广,民物滋盛,商贾懋迁者众,而茶法未行,惟兴安等处旧有课额,其他产茶郡县并宜立法征之。其法:“官给茶引,付诸产茶郡县。凡商人买茶,具数赴官,纳钱请引,方许出境。贸易每引茶百斤,输钱二百,郡县籍记商人姓名,以凭勾稽。茶不及引者,谓之‘畸零’,别置由帖付之。量地远近,定其程限,由引不许相离。茶无由引及相离者,听人告捕。而于宁安府及溧水州置茶局,批验引由,称较茶货。茶引不相当而羡余者,即为私茶,并听执问。商人卖茶毕就,以原给由引,赴所在官司投缴。如引不即缴展转影射者,论同私茶。”法令府、州、县委官一员,掌其事从之。

升佥院俞通海同知枢密院事。

三月壬子朔。

丁丑,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命枢密院同佥朱文正为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事,中书省参议李善长兼司马事,宋思颜兼参军事,前检校谭起宗为经历掾史,汪河为都事。文正,上兄南昌王子也。时枢密院虽改为大都督府,而先任官在外者尚仍其旧。

以枢密院同知邵荣为中书省平章政事,同佥常遇春为参知政事。

泗州守将薛显以城降。

戊寅,方国珍遣检校燕敬来谢夏煜之命,且以金玉饰马鞍辔来献。上曰:“吾有事四方,所需者文武材能,所用者榖粟布帛,其他宝玩非所好也。”却其献。

夏四月辛巳朔。

是月,改宁国府为宣城府。

以中书省参议李善长为参知政事。

五月辛亥朔。

甲戌,以枢密佥院胡大海为中书分省参知政事,镇金华,总制诸郡兵马;都事王恺为左右司郎中,掾史史炳为照磨。

命同佥枢密院事朱文忠城严州。时杭州为张士诚所据,严距杭密迩,故命筑城为守备。

陈友谅将李明道寇信州,闻胡大海在浙东,惧其来援,乃遣兵据玉山之草平镇,以遏我师。元帅夏德润出兵争之,遂战死。

六月庚辰朔。

乙巳,永兴翼元帅耿炳文言其地邻敌境,乞留广兴翼兵相为应援,上不许。令练饰军士,自为镇守。

丙午雄峰翼分院元帅王思义克番易之利阳镇,擒贼首王文友及其部属,戮之,遂会佥院邓愈兵于三洞源,议取浮梁。

李明道攻信州益急,守将胡德济以兵少,闭城固守,遣人求援于胡大海,大海即率兵由灵溪以进。德济闻援兵至,乃引兵出城与明道力战。大海遂纵兵夹击,大破之,擒明道及其宣慰王汉二,并部卒千余人,得战马器械甚众。大海还金华,送明道、汉二于朱文忠。文忠令二人为书招王溥,复送之建康,上命皆仍旧职,用为乡道,以取江西。汉二,溥之弟也。

秋七月己酉朔。

丁巳,皇第五子生,孝慈皇后出也。

甲子,以范常为太平府知府,谕之曰:“太平,吾股肱郡,其民数罹兵革,疲劳甚矣。今命尔往,当有以安辑之,使各得其所,庶几尽职。”常,滁州人。初,上定滁州,即召见礼遇之。及取太平,定建康,常皆预谋议。至是,命知太平。

上视事东阁,时天热,坐久汗湿衣,左右更以衣进,皆经浣濯者。参军宋思颜曰:“臣见主公躬行节俭,旧衣皆浣濯更进。禹之恶衣服,诚无以加矣,真可以示法于子孙也。臣恐主公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上喜曰:“思颜之言甚善。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其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乃赐之币,以彰其直。复谓思颜曰:“汝在前朝,颇有善誉。为主者不能知汝,及归于我,数进谠言,斯诚可嘉。”思颜又曰:“近句容有虎为害,主公既遣人捕获之。今豢养民间,饲之以犬,无益也。”上欣然,即命取二虎并一熊皆杀之,分其肉赐百官。

枢密佥院邓愈兵攻浮梁不下,上命理问谷继先、院判刘文旺率兵往助之。

壬申,陈友谅知院张定边陷安庆。守将余元帅等战败,奔还建康,上怒俱斩之。

八月己卯朔,遣使至汴梁,与元将察罕帖木儿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