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壬戌,圣寿节前一日,中书右丞相汪广洋率百官请行庆贺礼。上曰:“朕已令罢此礼,卿等其体朕怀,勿贺。”时高丽国王王颛遣同知密直司事成揆进表称贺,并遣版图判书林完贺皇太子千秋节,贡金银、龙盏、龟贝、玳瑁之属。诏中书谕其王:“继今圣寿节、千秋节俱免庆贺礼。”自是,每岁圣节之日,斋居素食,不受朝贺。

太原府阳曲县地震者再。

癸亥。先是,上谕中书省臣曰:“凡犯赃罪者,罪虽已赦,仍徵其赃,如赦文内有云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之类,何者宜赦,何者不宜赦,其详定以闻。”至是刑部议:“凡谋反、大逆、谋杀祖父母、父母、妻妾杀夫、奴婢杀本、使杀人及强盗、蛊毒、厌魅不赦外,其余罪无轻重,咸赦除之。有以赦前事相告言者抵罪。若系官钱粮事,须追究,罪虽遇原,依律改正徵收。民间归附之后,户婚、田产、钱债虽已经赦,应合改正,归还者并听追理。凡今后官吏受赃,遇赦免罪,赃并追纳,其在赦前犯赃事发,惧罪逃避,及革后发露,依律追究。”奏上,制从之。

甲子,占城国王阿答阿者遣其臣阳宝摩诃、八的佛禄等来贡方物。诏赐阿答阿者织金文绮、纱罗四十匹,使者纱罗、文绮、钱帛差。

置通州守御千户所。

乙丑,广州府地震,有声如雷。

癸酉,高丽使者郑梦周等至京,复赐衣服而遣之。

冬十月甲戌朔。

乙亥,复置龙虎卫于浦子口。

丁丑,太原府寿阳县民妻一产三男。

戊寅,太原府阳曲县地震。

己卯,享太庙。

庚辰,豫章侯胡廷羙收集武昌新军五千四百余人至京师。

夜有星自五车流至参旗没。

辛巳,以晋府左傅谢成兼太原都卫都指挥使。

戊子,上以时营中都,恐力役妨农,诏自今杂犯死罪可矜者,免死发临濠输作。

己丑,命定拟斋郎、乐生、文武舞生冠服之制。斋郎,黑介帻,漆布为之,无花样,服红绢窄袖衫,红生绢为里,皂皮四缝,靴黑,角带;文舞生及乐生黑介帻,漆布为之,上加描金蝉,服红绢大袖袍,胸背画缠枝方葵花,红生绢为里,加锦臂鞲二,皂皮四缝,靴黑,角带;武舞生武弁,以漆布为之,上加描金蝉,服饰、靴带并同文舞生。

礼部言:“命妇及庶民妻衣服首餙,俱有等衰,唯女子在室者无其制。按宋制,女年二十而笄,未笄之前,服饰之制,史亦无所见,但士大夫家相传,皆作三小髻,金钗珠头巾,窄袖,褙子。宜如其制。”从之。

庚寅,高丽国王王颛遣其同知密直司事金湑等奉表笺,贺明年正旦,并贡金银、玳瑁等器。

辛卯,太原府阳曲县地震。

甲午。先是,上以高丽贡献,使者往来烦数,遣故元枢密使延安答里使高丽谕意,且以纱罗、文绮赐其王颛。至是,颛遣其门下赞成事姜仁裕上表谢恩,贡马十七匹并锦囊、弓矢、金鞍及人参等物。是时,其国贺正旦使金湑等先至京师,上以正旦期尚远,恐久淹其使,因仁裕继至,遂皆命还国。因谓中书省臣曰:“曩因高丽贡献烦数,故遣延安答里往谕此意,今一岁之间,贡献数至,既困弊其民而使涉海道路艰险,如洪师范归国,蹈覆溺之患,幸有得免者,能归言其故,不然岂不致疑?夫古者,诸侯之于天子,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若九州之外蕃邦、远国,则惟世见而已,其所贡献亦无过侈之物。今高丽去中国稍近,人知经史、文物,礼乐略似中国,非他邦之比,宜令遵三年一聘之礼,或比年一来,所贡方物,止以所产之布十匹足矣,毋令过多。中书其以朕意谕之。占城、安南、西洋、琐里、爪哇、渤尼、三佛齐、暹罗斛、真腊等国,新附远邦,凡来朝者,亦明告以朕意。”中书因使者还,如上旨咨谕其王,仍有诏赐颛药饵。

丁酉,鞑靼五千九百余人自东胜来降,命居临濠,月以薪米给之。

征西将军宋国公冯胜等自甘肃班师至京。

上念驿传重繁,故元之民有役马夫而至破家者,乃谕中书省臣曰:“善治者视民犹己,爱而勿伤;不善者徵歛诛求,惟日不足。殊不知君民一体,民既不能安其生,君亦岂能独安厥位乎?譬之驭马者,急衔勒厉,鞭策求骋不已,鲜不颠蹶,马既颠蹶,人独能无伤乎?元之末政,宽者失之纵,猛者失之暴,观其驿传一事,尽百姓之力而苦劳之此,与驭马者何异也?岂可蹈其覆辙耶?自今,马夫必以粮富丁多者充之,庶几其力有余。有司务加存抚,有非法扰害者罪之。”

是月,蠲应天、太平、镇江、宁国、广德五府秋粮。诏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此有国家者所以厚民生而重民命也。朕乘群雄鼎沸之时,率众渡江,定都建业,十有八年,其间高城垒深,壕堑、军需、造作,凡百供给,皆尔近京五府之民率先效力,济我时艰,民力烦甚。朕念不忘,天下一统,今五年矣,虽尝蠲其四岁租税,然犹未足以报前劳,是用申饬有司,其应天、太平、镇江、宁国、广德五府,今年合徵秋粮,除粮长顽狡不盖仓及科歛困民者本户之粮不免外,其余尽行蠲免。於戏!朕念尔民勤劳,欲俾尔优游于田里,以共享太平者,此朕之心也。其服勤田亩,以称朕意。”

十一月甲辰朔,复置宝庆卫于宝庆府。先是,溪洞蛮寇作乱,徙宝庆卫治于益阳。至是,复其旧,仍于益阳置守御千户所。

丙午,命文武官奏对者各从其班次,不得搀越。

丁未辰时,日有晕,上有背气及两珥。

以兴化卫并为钟山卫,天长卫并定远卫,振武卫并兴武卫,和阳卫并神策卫,通州、吴兴二卫并龙骧卫,寻复设和阳、神策二卫。

戊申,高丽国王王颛遣中郎将宋坦以金希声等十一人来归。希声,嘉兴府人,先为倭寇所掠,高丽得之,至是遣还。

己酉,故元降将行枢密院同佥赖正孙招集福州遗兵五千人送京师。

庚戌,征南副将军江阴侯吴良等班师还京。

壬子,置甘肃卫都指挥使司、庄浪卫指挥使司。

定命妇圆衫之制。以红罗为之绣重雉为等第:一品九等,二品八等,三品七等,四品六等,五品五等,六品四等,七品三等,其余不用绣雉。

辛酉,祀昊天上帝于圜丘。

思州土官田弘率其所部蛮夷长官来朝,贡方物。上命弘袭父职为宣慰使,赐白金、文绮、钞锭。

癸亥,诏浙江、福建濒海诸卫改造多橹快船,以备倭寇。

诏建公侯第宅于中都。韩、魏、郑、曹、卫、宋凡六公,中山、长兴、南雄、德庆、南安、营阳、蕲春、延安、江夏、济宁、淮安、临江、六安、吉安、荥阳、平凉、江阴、靖海、永嘉、頴川、豫章、东平、宜春、宣宁、河南、汝南、巩昌凡二十七侯。

化州石龙县余寇结连黄泥山等砦猺蛮作乱,焚掠陆川、北流二县,广西卫兵讨平之。

中书省臣言:“河间府清、献二州、真定府隆平县旱,平凉府雨雹伤稼。”诏并免田租。

甲子,征南将军卫国公邓愈、营阳侯杨璟等班师还京。

诏将士战衣旗帜皆用黄、赤二色。

丙寅,礼部奏定封赠之礼。凡文武官自一品至七品,得赠其曾祖、祖父母及妻有差,功臣没后加赠,则公封为王,侯封为公,没于王事,合加官爵,封谥者有司奏请。若领兵征伐而陷没者,不许褒赠,或旧有勋劳合追封者,有司不得輙请,取自上裁。凡功臣丧葬之礼,有司临时上请,坟茔、享堂、碑亭,官为修治,其圹内房室及享堂加采色,惟公侯及一品得用,其余不许。文官至二品,武官至三品,或敕葬,或赐钱帛。公、侯、省、府、台、各指挥使等官之家,父母及妻丧,或遣官致祭,及赐予皆出自上恩。武臣没于王事者,自迎柩至葬,凡七次遣官致祭,小祥、大祥皆有司随时上请,给赐之恩,取自上裁。指挥、千、百户亡没有优给之例,从征死事者全给,从征病卒者半之,边上守御病没及从征病还而卒者不得援例优给。其有勤劳立功者,优给之恩亦取自上裁,有司不得奏请。诏从之。

己巳,上以西安、河、兰诸处极边苦寒,戍卒良苦,命中书省臣以白金及绵布给之,军士十万余人凡给白金三十三万四百余两、绵布十四万七千七百余匹。

庚午将旦,荧惑犯钩钤。

辛未,靖海侯吴祯还京师。先是,祯督饷定辽,因完城练卒,尽收辽东未附之地,至是乃还。上曰:“海外之地,悉归版图,固有可喜,亦有可惧。”祯曰:“陛下威德加于四海,夫复何忧?”上曰:“自古人君之得天下,不在地之大小,而在德之修否。元之天下,地非不广,及末主荒淫,国祚随灭。由此观之,可不惧乎?”祯对曰:“圣虑深远,臣愚不及此。”

壬申,命赏征甘肃京卫军士一万四百三十五人白金四万四千两。

时公侯、都督、指挥、千、百户以匿或获马骡牛羊不赏。上因谕之曰:“为将者不私其身,况于物乎?昔祭遵为将,忧国奉公;曹彬平南唐,所载惟图书。汝等能法古人,则令名无穷。今之不赏汝等,当省躬以思补过。”诸将皆叩头谢罪而退。

故元右丞朵儿失结会河州卫指挥徐景等领兵至西宁息利思沟闪古儿之地,攻破故元岐王朵儿只班营,朵儿只班遁去,获岐王金印一、司徒银印一,及其士马而还。

同安县盗吴毛狄聚众劫掠,据县治,泉州卫指挥周渊等率兵击破之,毛狄伏诛。

纳哈出寇辽东,劫掠牛家庄,烧仓粮十万余石,军士陷没者五千余人。都督佥事仇成失备御,降为永平卫指挥使。

是月,诏征虏大将军魏国公徐达、左副将军曹国公李文忠曰:“今塞上苦寒,宜令士卒还驻山西、北平近地,以息其劳,卿等还京。”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七

洪武五年十二月甲戌朔,诏曰:“农桑,衣食之本;学校,理道之原。朕尝设置有司,颁降条章,敦笃教化,务欲使民豊衣足食,理道畅焉,何有司不遵朕命,秩满赴京者,往往不书农桑之务、学校之教,甚违朕意。特敕中书,令有司今后考课,必书农桑、学校之绩,违者降罚,民有不奉天时、负地利及师不教导、生徒惰学者皆论如律。於戏!彝伦不振,实君师之过,坐享民供而不修政教,亦岂职分之当为?凡在臣民,体朕至意。”

赐濠梁等卫军士六万九千九百四十八人绵布战袄。

夜有星赤色,起自郎将旁东北,行至云中没。

丁丑,征南副将军江夏侯周德兴班师还京。诏论功行赏,征南将军卫国公邓愈绮、帛各八匹,营阳侯杨璟、宜春侯黄彬绮、帛各六匹,都督佥事王诚等绮、帛各四匹,江夏侯周德兴、南雄侯赵庸绮、帛各十二匹,江阴侯吴良、指挥佥事左君弼绮、帛各十匹,平章李伯昇等绮、帛各八匹,其余指挥以下及军士赏各有差。

己卯,上谓礼部侍郎曾鲁曰:“朕求古帝王之治,莫盛于尧舜,然观其授受其要,在允执厥中,后之儒者讲之非不精,及见诸行事,往往背驰。”鲁曰:“尧舜以此道宰制万世,如执权衡物之轻重长短,自不能违,而皆得其当,此所以致雍熙之治也。后世鲜能,此道于处事之际,欲求一一至当,难矣。”上曰:“人君一心,治化之本,存于中者,无尧舜之心,而欲施于政者,有尧舜之治,决不可得也。”鲁又曰:“尧舜之道,载之典谟者,无以加矣。至于修身理人,本末次第,具在《大学》一书。”上曰:“《大学》,平治天下之本,岂可舍此而他求哉?”

庚辰,礼部尚书陶凯言:“汉、唐、宋皆有会要纪载时政,以资稽考。今起居注纪言纪事,藏之金匮,是为实录。凡诸钦录、圣旨及奏事、簿籍、纪载、时政可以垂法后世者,宜依会要,编类为书,使后之议事者有所考焉。其台、省、府宜各置铜匮藏钦录簿,以备稽考。”俱从之。

罢重庆府之黔江县,并入彭水县。

辛巳,兵部主事彭恭、泸州守御指挥彭万里收集四川明氏旧校卒二千六百六十人为军。

命省、府、台臣:“今后百司所奏之事,皆启皇太子知之。”

甲申。时修浚京师城濠,上幸三山门观之,见有役夫祼行水中,若探物状。上令人问之,则督工吏掷其锄水中,求之未得。上命别取偿之,且复问之曰:“此类汝锄乎?”对曰:“类,但比所掷者差短耳。”因命壮士赴水求得之,果如所言。上曰:“农夫供役月余,手足皴裂,亦甚劳矣,尚忍加害乎?”即捕吏杖之,顾谓丞相汪广洋曰:“今日衣重裘,体犹觉寒,况役夫贫困无衣,其苦何可胜道?”命罢其役,仍命临濠行、工部惟留窰冶及烧石炭匠,其余夫匠悉遣还家。

太白昼见。

丙戌,京师定远等卫火,延烧营舍及军器局兵仗。

戊子,以秦府左相兼陕西行省右丞耿炳文署行都督府事,以燕府左傅高显为永平卫指挥使。

庚寅,并骁骑前卫于左卫,中卫于右卫。

壬辰,礼部侍郎曾鲁卒。鲁字得之,临江新淦人,幼聪敏,记讼过人。元末举进士不第,即弃去,博览群书,无所不记。国朝初,与修《元史》,史成,又与修礼书,遂擢礼部祠部主事。开平忠武王常遇春薨,高丽遣人来祭,鲁索其文观之,外则袭以金龙黄帕,内则不书“洪武”之号,鲁责之曰:“龙帕或是误用,若纳贡称藩而不奉正朔,君臣之义安在?”使者愧惧谢过,即令易去之。四年冬,安南国王遣使来贡,主客曹受其表,将入见,鲁取其副视之曰:“前王乃陈日熞,今表曰叔明,必有以也。”亟白尚书诘之,使者不敢讳,盖日熞为叔明逼死而代其位,中心怀惧,故托贡以觇朝廷意。上怒曰:“岛夷乃狡狯如此?”却其贡不受。五年二月,上问丞相:“曾鲁今何官职?”对以礼部主事,即日超迁中顺大夫、礼部侍郎。鲁以顺字犯父讳,辞就朝,请下阶吏部。以法有定制,不之许。倭夷入寇,戍将捕获之,诏命儒臣草诏,归其俘。鲁所撰有一视同仁之语,上喜其言为得体。八月,奉旨考京畿乡试。既入院,忽吐血,自是遂奄奄。九月,膏露降钟山,群臣皆献颂,鲁为赋以进,独见称许,以为铺叙有法。既而疾甚,上章乞骸骨,诏许之。十二月,舟归至南昌之石岐潭而卒。鲁为人和厚,其貌癯然,若不能胜衣。家故储书甚多,鲁皆一一校讐其讹舛,有《六一居士集考异》,今行于世,卒年五十四。

癸巳,贵州八番宣慰司同知萧安礼、柏坪新乡、卢番、洪番、小龙番四安抚司、程番、虞山二长官司长官来朝,贡方物。诏赐安礼文绮五匹,衣一袭。

甲午,以两浙都转运盐使李信为广东行省参政,未行,以为吏部尚书。

乙未,四川茶盐都转运司言:“碉门、永宁、筠连诸处所产之茶名‘剪刀粗叶’,惟西番夷獠用之。自昔商贩未尝出境,既非茶马司巴茶之比,宜别立茶局,徵其税,易红缨、氊衫、米布、椒蜡可资国用,其居民所收之茶,亦宜依江南茶法,于所在官司给引贩卖,公私便之。今拟设永宁茶局一,曰界首镇,岁收茶一十八万八千斤;雅州茶局一,曰碉门,岁收茶四十一万一千六百斤;成都茶局三,曰灌州,岁收茶七千四百三十斤,曰安州,岁收茶万三千一百七十斤,曰筠连州,岁收茶二十九万六千二百八十斤。既收,则徵其什一于官。”诏从之。

丁酉,复以礼部主事宋濂为太子赞善大夫。

加封故皇姊陇西长公主为曹国长公主,封皇姊夫驸马都尉思亲侯李贞为曹国公。公主册文曰:“朕闻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