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插队在黄土高坡-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买股票了?”

“可能。”

“他挺有经济头脑啊!”陈鲁平赞道。

“他是用我的钱在买股票啊!”刘炳坤说。

欧阳秋又接手一个新的工程,这几天,他顾不上他的股票,他在组织清理地面的废弃物,和准备开挖地基的事。工地办公室和库房,用砖头都砌好了。工地已经划好了线,开挖地基的机械马上就要进入,拉塔的大卡车一辆辆驶到工地,卸车,塔吊的铁轨也在一段段铺设,整个工地正在忙忙碌碌地忙活起来。

干了半天的活,欧阳秋和张兰及项目副经理三个人到附近的小饭馆里简单地各自吃了碗热乎乎的拉面,回到刚砌好的办公室,坐在桌前,休息一会儿。屋里还散发着潮湿的泥土和白灰的气味,欧阳秋和副经理各自点上一支烟,抽将起来,屋里立刻漫起浓浓的烟雾,张兰嫌这烟雾熏人,便到办公室隔壁库房去了,库房里也有桌椅,她可以坐那休息一会儿。

正这时,刚安得电话铃铃响了起来,欧阳秋接过电话,只听了一会儿,脸色便沉了下来,只听他说:“很快,很快,晚上你到我家找我吧!”说完便挂上电话。

刘炳坤如约来到欧阳秋家,这是他第一次登欧阳秋的家门。一进院,他便被院里密密麻麻的房子惊呆了,他听说,欧阳秋买了个农村的小院,盖了几间房,不曾想,这个小院被欧阳秋把房盖得一间连一间,竟挤的满满堂堂,院子里空的地方只能并排摆两辆三轮车,而出门口的路,恐怕连三路车都退不出去。

“真挤啊,他每月能收不少房租吧!”刘炳坤为欧阳秋和张兰的赚钱方法所折服。

进了屋,欧阳秋早已等待,烟点着,茶递上后,欧阳秋问:“你就那么着急非要把钱要回去?”

“我们是个小包工队,资金本就不多,你那钱不给我,就押了我大半的资金,再碰上个包工包料的活,我怎么干?”刘炳坤叫苦起来。

“炳坤,钱我不是不想给你,是我贪了点心,把钱投股市里,买股票了。本以为股票会涨,我投里的资金拿回,把你和赵亮的钱还了,但没想那股票没涨翻降,我这时更不敢拿回了,拿回那不就赔了么,所以你那钱,过一段时间等我这个新接手的工程拨下款后,再给你。”

“那要多长时间?”刘炳坤问。

“一两个月,两三个月。”刘炳坤没有说话,心里盘算,到底现在是追他让他现在还钱呢,还是等几个月再说。

“刘炳坤,不至于吧,十几万块钱,拖个几个月,欧阳不是向你说实话了么,钱投股市了,股票跌了,要等一段时间涨了再拿回,你就先扛几个月吧,反正你也是私人包工队,钱晚回两三个月也没人盘查,等欧阳缓过手来,钱肯定给你,还给你找些活,你们哥俩以后打交道的地方还多呢,谁用不着谁啊?”张兰在一边劝说。

刘炳坤在家准备了好多慷慨激昂向欧阳秋要钱时要说的气话,张兰几句话便让刘炳坤心中像放了气的气球一样,立刻瘪了,他最不愿当着女人说无情的话,于是说:“我是私人包工队,可我也不是有钱大款,我们包工队也没多少钱,如果你一时还不上钱的话,你给我先找个活,不是包工包料的,行吧?”

欧阳秋一听,皱起的眉头也放开了,马上说:“行,炳坤,我这就给你找找,瞧有没有好活?”

一个多星期后,欧阳秋给刘炳坤找到一个好活,是给一家单位二层楼的上面再加一层。刘炳坤到现场看了看说:“欧阳,我们包工队盖过房子,但还没盖过楼房,你看我们能干的了吗?”他心存疑虑。

“嗨,瞧你胆小的,二层楼上再加一层,和盖平房差不多,你就放手干吧。”

“也得和盖楼房一样起水泥梁,起水泥柱吧,你得帮我看看这楼房的原始资料,看地基是按二层楼起的,还是按三层楼起的,如果是按二层楼起的地基,这活我不接。”刘炳坤说。

欧阳秋暗暗佩服刘炳坤认真负责的精神,但还是问了一句:“按二层楼起的地基,你为什么不借?”

“二层楼的地基,我在上面再起第三层,弄个头重脚轻,塌了让我住班房啊。”刘炳坤一脸严肃地说。

“行,哥们!”欧阳秋赞道。

“我已经查过他们原始图纸了,盖这楼时,是按三层楼设计的,地基也是按三层楼地基施工的,盖了两层后,因为当时资金不到位,便停下封了顶,一搁十几年,现在又有钱了,便想起在两层基础上再盖上一层。”

刘炳坤听了欧阳秋的话,心里踏实说:“你和我先看看原始图纸,盖楼房这方面我还是头一次,你得给我指导指导,另外你从你那工程队里,借给我几个技术骨干,帮我把这工程干下来,怎么样?”

“行。”欧阳秋答。

原来这个二层楼顶再加一层楼的工程是那个单位想让欧阳秋的工程队干的,但这个工程有点小,欧阳秋他这个工程队又接了个二十三层楼的大项目,所以顾不上干他这个小工程,但这个工程是朋友介绍来的,又不能驳了朋友面子,又不能介绍一个自己不知其水平的包工队给人家,恰巧刘炳坤催要工程款,欧阳秋也知道刘炳坤对自己干的工程认真负责,不偷工减料便把工程推荐给他,自己派几个技术上过硬的技术工人过去替他把关,即帮了他的忙,自己欠他的钱也就不用还了。

正文 第四十五章 假水草

刘炳坤也满意,一个来月,不光挣了四十来万块钱,还学了不少盖楼的技术。那单位的领导也对刘炳坤包工队的认真和工程质量很满意,于是又让他们把单位的食堂翻盖一下。

这食堂,不是两层楼上加一层了,而是实实在在的盖两层楼。刘炳坤要申请建筑资质,费了好大周折,才把允许盖两层楼的资质申请下来,刘炳坤的包工队转眼变成了东方建筑公司。

欧阳秋看到刘炳坤转眼接了个两层楼食堂的工程,又改名为建筑公司,心里便有些后悔,后悔当初自己把那个二层楼加一层的工程介绍给刘炳坤,使他不仅学会了技术,也认识了自己工程队的工程师,技术员和几个技术工人,他才有胆量再接下翻盖食堂的工程,使他这个一二十人的包工队迅速变为建筑公司。

欧阳秋以为刘炳坤接下食堂工程后,会把自己撇一边,他可以再请工程技术人员,也可以暗下请自己工程队的工程人员帮忙,根本不理会自己。但是刘炳坤仍是找到欧阳秋,对他说:“欧阳啊,我借着你的光,把那个二加一得工程干完了,我也挣了三四十万,你呢,又给我介绍活,又给我派技术人员,又给我技术上把关,你欠我那个刷外墙的十几万块钱,就算了吧。”

“那咱们帐扯平了,我不该你工程款了。”欧阳秋说。

“另外呢……”刘炳坤又说。

“什么事?”欧阳秋有些明知故问。

“那单位又让我给他翻盖个食堂,这可不是二加一,这是个实实两层楼的食堂,你还得帮帮我?”

“你自己不是会盖了么?”欧阳秋说。

“盖是可以盖,但心里没底,你还得帮我看看图纸,施工时也要派几个工程人员和技术工人过来帮帮忙。”

欧阳秋考虑了一下,觉得帮忙也可以,自己有盖食堂的经验,于是说:“我欠你的工程已经平了,再帮忙有什么好处?”

“我挣下钱,给你十分之一。”刘炳坤说……

冰雪消融,春暖花开,一年的冬天过去了,又到了莺啼百转,蝶舞蜂飞的时候。王大力在自由市场卖了一冬天的虾皮,大料花椒,尽管买卖干的挺热闹,但实际并没挣多少钱,所以一到春天,他便不再卖那些调味品和虾皮了,又拿起抄子,穿上水衫,寻河沟水洼子捞鱼虫了。

把鱼虫送到花鸟鱼虫市场后,他便松懈下来,信步在市场转转,看看行情。那个花鸟鱼虫市场,是他常去的,这花鸟市场在一条胡同里面,一二百米的一个大玻璃房子,像温室大棚一样,里面卖热带鱼的,卖金鱼的,卖鸟的,卖鸟食的,卖蝈蝈的,五花八门,凡玩的,活的物件,那地方几乎都有,玻璃房子外边是条小马路,马路边也蹲着一个个卖鱼虫,卖热带鱼和卖金鱼的,有把鱼搁盆里卖,有的搁大瓶子里卖,大部分都搁在一个个盛有水的透明塑料袋里卖。

王大力一来卖鱼虫,一般都不进玻璃大厅,只在大厅外找个卖鱼虫的,谈好价钱,便把鱼虫倒给他,然后到玻璃大厅里转转,再到玻璃大厅外路边的摊前转转,大多时候,他也不买什么,逛市场在一个逛字,看看卖家的东西,过过眼瘾。

这天,王大力卖完鱼虫又在市场闲逛,逛完玻璃大厅里,又逛大厅外路边的摊,猛然他的眼睛被一个盆里的热带水草吸引住了。他停下步,问:“老哥,你这是什么草啊,多少钱一棵?”

“我这是神仙草,五块钱一棵?”说话的是一个五十来岁有些驼背的男人,王大力拿起一棵水草一看,叶子像韭菜叶一般,很像自己在河里捞鱼虫时看到的河里长的那种叫韭菜草的水草,于是又问一句:“老哥,这草是热带水草,还是咱们北京当地河沟里长的草?”

那卖草有些背驼的男人看了一眼王大力,见他有些面熟,低声对他说:“这就是咱河沟里挖的草,你如果挖来,我收你的。”声音很低。

“多少钱一棵?”

“一毛一棵。”

“你卖五块一棵,你收我的一毛一棵,太少了吧?”王大力问。

“河里捞的,你捞鱼虫,顺手捞点,这东西不好卖,真神仙草五元一棵,你这假的,也不能卖便宜了,卖便宜了,人家不相信你水草是真的。”

王大力第二天捞鱼虫时,果然见河沟里长有这种草,春天水刚暖,这种草刚从河底泥中钻出,乍把长,绿莹莹的,叶还挺宽,浅绿色的,王大力用手抄着河泥中,连根拔出二十来棵,洗净,放在捞鱼虫的桶上面。

到了鱼虫大鸟市场,王大力还未把鱼虫卖掉,一个商贩见他鱼虫桶上搁着水草,便奔了过来说:“老哥,你把这草卖我吧?”说着,也不待王大力回话,便把水草抄在手中。

“你拿什么,你还没给我钱呢?”王大力说。

“给你钱。”他数也没数水草的棵数,从兜里掏出两元钱,扔给王大力。

“太少!”王大力说。

他又掏出一元钱扔给王大力。“还太少!”王大力说。他又给扔给王大力一元钱。王大力见钱来的如此容易,便又说:“还太少!”

“行了!”那商贩瞪了王大力一眼说:“韭菜才多少钱一斤,你这从河里拔的,一棵顶一斤韭菜钱了,还嫌少!”说完,转身走了。

这水草这么好卖,又这么值钱,热带水草是草,咱们北京水草也是草,咱们北京的草难道比不上从外国来的热带水草,怎么个破水草,人们也搞的崇洋媚外,外国的热带水草一棵五六元,中国水草就不值钱?

王大力想,我就拔北京水草,当作热带神仙草卖,看它卖得动卖不动。于是次日,王大力便在捞鱼虫时,顺便又捞了几十棵昨日那种水草,也不卖给水草贩子了,直接自己叫卖。

卖完鱼虫后,他便把从河里捞的水草放在鱼虫桶的盖上,开始叫卖:“神仙草了,快来买,五块一棵!”

他这刚一叫卖,立刻围来四五个买主。一个二十来岁的高个头小伙子手里端着一塑料袋热带鱼,一问:“这水草便宜点,四块一棵,我买两棵!”

“对,便宜点,我也买两棵。”另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年男人说。

“行,行。”王大力收了这两个男人十六元钱,卖给他们四棵水草。

“我多买点,三块一棵行不?”又一个年轻小伙子问。

“怎么买?”王大力反问。

“十块钱买三棵?”

“行。”王大力爽快地答应。

十几分钟,几十棵水草已经卖完,王大力一摸自己衣兜,已揣的鼓鼓的,便偷偷地乐了乐,汽车回转,路过副食商店,买了只烧鸡和一个二斤重的酱肘子,高高兴兴地回了家。

但只过了三四天,这个花鸟鱼虫市场,却像变戏法一般,卖这种水草的人一下多了起来,不是多一两个,而是几乎哪个卖鱼虫的鱼虫盆里都漂着几簇这样的水草,水草的价钱也从四五元一棵,下降到一元一棵,后又下降到五毛一棵,同时王大力在河沟里捞这种水草时,这水草也不是乍把长了,而是见光就长,几天时间,便窜成一尺多长了,水草也不是嫩绿色,而是深绿色了。这一长起来,和真的热带神仙草差异就大了,因为神仙草,一般也就长个六七寸长,尖上是圆尖形的,而河里长的假神仙草,一长一尺多长,又没神仙草宽,很容易让买主分辨出来,于是卖主便把假神仙草剪短,但是剪断的草尖头是平的,认真看仍是看的出来,王大力后来一次捞了四五斤假神仙草,卖了半天也没卖出一棵,最后给水草摊贩,摊贩只给一块钱,气的王大力再也不捞这种假神仙草了。

假神仙草不值钱,那么水里还有什么别的水草吗?在捞鱼虫时,他发现水里有一种像芹菜那样的植物,长在水边,碧绿的,根长在水里,叶长在水边,这是什么呢,他问一个在水旁放羊的老汉。

“这是水芹菜啊,南方这水芹菜长的挺大,一尺多长呢,咱们北方这东西长不大,人也不种,都是河边野长的。”王大力琢磨,捞点这东西,放鱼缸里也挺好看,不知到市场能不能卖,于是捞了十来棵,带到花鸟鱼虫市场。

卖完鱼虫后,他又把这水芹菜放到桶盖上,自己点着一颗烟抽将起来,自己也不喊,也不叫,瞧有没有人买。物以稀为贵,但凡市场上没出现过的东西,总有好奇者追寻。果然,有两个人围了上来,见这小颗水芹菜,绿汪汪,根部还有些发紫,不禁问:“这是什么水草?”

“这你还不认识。”王大力想说,这就是水芹菜啊,可是话到嘴边立刻打住。想,你说水芹菜,人家肯定不买你的了,前一阵刚卖了一阵像神仙草一样的水芹菜,现在再卖水芹菜,都跟菜干上了,几块钱一棵,谁卖啊,于是顺口说了句:“紫杆绿叶凤凰草!”

“什么,你说什么,我没听明白?”那人睁大眼睛,把耳朵伸到王大力嘴边。

“绿杆紫叶凤凰草。”王大力重复了一遍。

“什么凤凰草?”那人还是没听明白。

“红杆绿叶凤凰草!”王大力又说了一遍。

“到底是什么凤凰草啊,我怎么听你说了三遍都不一样?”旁边一个老者开了口。

“就是叶和杆不一个颜色,叶是绿的,杆就是紫的,叶是紫的,杆就是绿的。”王大力见自己前三遍可能说的不统一,连忙胡编句话打个圆场。

水芹菜当热带水草卖,放到水里,样子一点也不比热带草,神仙草,香蕉草,皇冠草的样子差,比琵琶草的样子还好看,人们大都有好奇心,有的便不珍惜了,没有的,总想买一棵试试。

王大力的水芹菜头一天拿到市场上,一会儿便围了好几个人,大家议论纷纷,品头论足,还是那个老者问:“紫杆绿叶凤凰草,是哪产的啊?”

“是从广州那边批发来的。”王大力胡诌道。

“对啊,咱们北京的热带水草,差不多都是从广州那边批发来的,广州那边天暖和,不用暖气,一年四季能在温室生长,所以那边繁殖水草的特别多。”一个小伙子说。

“我是问这种水草的原产地在哪?”那个老者听小伙子讲完,继续问。

原产地肯定在热带,热带水草吗,北冰洋那儿绝不会产热带水草的。可是这种热带水草哪产的,草是北京河沟里拔得,名字是自己胡起的,原产地说是哪呢,他突然想起南美有个亚马逊河,那亚马逊平原森林里有世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