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阀-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回官人的话,对岸听说是徐四官人的部队”那求饶的汉子低声道。

“徐四?跟紫金虎徐卫是何关系?”耶律马五心中一动,立即追问道。

“是一个娘胎里出来的亲亲兄弟!还有个徐大,乃泾原帅守!他便是徐四徐九的堂兄!”又有一人抢着回答道,他大概是希望自己这种表现能让金军放其一条生路。

耶律马五一时沉默,这么说来,徐家现在可算是西军中一大将门。紫金虎颇有手段,不知他的兄长如何?转过身去,目视对岸良久。那百夫长等了一阵,不见上头示下如何处置。便问了一句:“这些人

马五聚精会神思索对策,不耐地挥了挥手,百夫长会意,命士卒押解十余人离开,顿时哀声四起,,

“过了浮桥就是关中,我率两猛安,先打头阵。”龙虎大王完颜突合来到耶律马五身旁,主动请战道。

马五摇了摇头,手指对岸道:“你看宋军壁垒,居高临下,不但利弓弩,更可用擂石滚木,且这浮桥桥面狭窄,若强攻,势必造成极大伤亡。平阳一役,我军已挫锐气,万不能再有闪失。前面可是陕西诸路的精兵强将小心为上。”还有一层意思,他没有说出来。徐卫在家中排行老九,是不是最末一个不得而知,但一个小兄弟都能有那般本事,他的哥哥们想来不该是酒囊饭袋吧?当下,便命于东岸扎下营塞,派集斥候四处寻找适合渡河的地点,按下不表。

方才,那炭工说,河对岸是徐四官人。也就是徐胜的部队。可徐胜不是跟徐卫一起出征,坐镇泽州置办粮草军需么?为何又在此处?原来,就在徐卫坚守平阳,跟女真人血战时,李纲已经召回徐胜,授意他“措置陕华防务”这不是官职。甚至不是差遣,只是陕西宣抚司以行文的方式命他暂且代理指挥。此时,曲端已经被调往京兆,任何灌制置司的都统制。因此,严格说起来。现在陕华的帅臣应该是经朝廷直接任命,“同节陕华兵马”的徐卫。

徐胜回到陕华后,可以说是难题一大堆。先,九弟出征河东带走了一万多部队。而河中府的张家兄弟,以及华州的康随,都是曲端的亲信,即便是曲端调走,他也不可能真正指挥得动。匆忙之间,他只能集合自己的同州军以及定戎的虎捷乡军,紧急开赴河中府防守浮桥壁垒。

幸好,不久之后,徐家老大就从泾原带着三万精兵赶赴陕华助战。眼下,徐胜坐镇河中府,徐原坐镇同州,拱卫陕西的军政中枢,长安。徐卫当初提出三个条件,其中之一就是陕华的防务必须要由徐家兄弟主持。他之所以敢提这个要求。李纲之所以满口答应,原因就在于。李纲也没有别的选择,其他几路西军一来他镇不住,二来就算听他指挥,他能放心么?陕华是阻挡金军进攻长安的重要防线。尤其是同州。渭水南岸地形狭窄,重兵不易展开,而同州位于长安以东的渭水北岸。走进攻长安或拱卫长安的一处重镇。除此之外,它还是潢关和和蒲津浮桥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纵观陕西六路,能让李纲放心地将如此战略要的交到其手的,也只有徐家兄弟了。

长安,这座号称“帝都之”的大城市。此时还不知女真十几万大军已经逼近关中。街市上仍旧热闹非凡,百业兴旺。百姓该干啥还干啥,坐在小摊前,啃个肉夹馍。喝碗羊肉汤,肚子里一片暖和,没什么比这更惬意的了。

一彪马军,约十数骑,飞奔入城。搅乱了街头的平静。作为军政中枢。又是整个对夏前线的物资集散之地,长安居民早就习惯了这种阵仗。没谁把它当回事。等那些急着去投胎的军汉过去,啃肉夹馍那位吹掉上面的尘土,又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殊不知灭顶之灾,正一步步靠拢他们。

宣抚司衙署陕西最哥军政长官,李纲正会见泾原路经略安抚使兼兵马邸心管徐厅上,李纲身着紫葳公服,头戴乌纱,束席哦也,神色凝重地倾听着。

客位上,一身戎装的徐原正向他汇报备战情况。说起来。李纲虽是方面大员,军政一把抓,可他的年纪还不到五十,比徐原还略小几岁。

这徐家兄弟,虽说有骨肉血缘。但相貌都大不一样。徐原天生的大将风范,两道浓眉直入鬓中,鼻梁高据。脸庞削瘦带着一道疤痕。颌下一把短须,端得是威武不凡,气势慑人。

“眼下,徐胜亲自守卫蒲津防线,卑职集兵于同州,金人若窥京兆。必予迎头痛击!”徐原嗓门极大,平常说话也跟吵架一般。

李纲听了这话,面上愁云仍旧不散:“子昂率军招讨河东,以致陕华兵力空虚。义德如今虽率泾原军来。与金军恐怕仍旧悬殊,能挡得住么?”怪不得他如此担忧,徐卫传来消息,说是金军号称二十四万。这自然是虚夸,但估测一下,十万左右应该还是有的。

徐原却是面露笑容:“这点,请宣相尽管放心。卑职这位堂弟在定戎留下了充足的兵源!”

李纲眉头一皱。徐卫的虎捷乡军拢共两万出头,带走精锐去了河东。定戎怎么可能还有充足的兵源?

见他如此模样,徐原解释道:“金军二次南侵撤军后,河东大乱。盗贼蜂起。定戎非但涌入大批流民,更一度被强人所据。徐卫剿平匪患之后,将收降的乱军,入陕的流民编为乡军,于解县,定戎两处置屯垦大营。忙时耕作。闲时操练,时至今日。这几万人马只要披上铠甲,椅上器械,就能直接作战!”当初,徐卫刚刚到任时,定成军是一片狼藉。他请示李纲。又得到朝廷批准后,将投诚贼寇,河东流民约七万人安置在定戎境内。挑选出了勇壮四万余编为乡兵,分屯华县解县。这几万人马一直是由吴磷张宪负责练。几年下来,早就已经形成战力了。徐卫之所以没有将他们编入虎捷乡军,是不想引起过多注意。试想一下,你一个小小的知军就带甲五六万,甚至过一个经略安抚司的规模,那还得了?别说是东京,即便是李纲恐怕都要怀疑,徐九你想作甚?

出征河东时,他要求将陕华防务交到自己的哥哥手中,原因之一,就是想着这几万预备部队,万万不能落入曲端手里。这位大帅连义军都敢动,何况你定戎的乡兵?别我忙活一阵,倒替他人作了嫁衣。

“哦?果有此事?”李纲惊喜地问道。没等对方回答,他就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个事,当初徐卫请示自己,自己又报给了东京,得到了朝廷的批准。到底是徐卫啊,这份远见,就是几路大帅里,又有哪个

备?

“宣相,卑职此来,是想请京兆调拨一批装备。将定戎乡军武装起来。务必确保京兆万无一失!”徐原此时才说到了此行的正题上。

李纲略一思索,当场决定道:“本相给你一万五千人的装备,军需粮草饷钱也比照此数。别急着谢。你兄弟二人必须保证京兆的安全!如果失利

“卑职愿担起一切责任!”徐原愤然起身道。

李纲大喜,赞道:“到底是徐家子弟,一门虎将啊。”

正说着,忽听花厅之外脚步声大作。两同时望去,只见一员战将匆忙入内,跨门槛的时候一个不留神,险些踹翻在地上。李纲看到眉头一皱。喝问道:“何事惊慌!”

“报!宣相,金军已经逼近关中。正与大河东岸扎下营塞,扣河只在旦夕之间!”那战将大声吼道。

一语惊满堂!徐原一怔之后,突然窜上前去,揪住那将问道:“你说什么!金军已临大河?那平阳,”

“平,平阳境况,暂,暂时不的而知。”那将被徐原骇住,结结巴巴地回答道。

李纲心里格登一声,跌坐在椅上。金军进了河中府,那徐卫岂不是……

厅中一时陷入沉默,徐原到底是沙场老将,片刻之后回过神来。不会,九弟带过去的兵马虽不多,可他是河东义军总管,有足够的人力充实城防。据说他还借调了老种相公麾下的守城名将王禀,平阳定然无事!金军估计是久攻不下,又效当年的太原之例,困城后挥师南下。

当他这个猜想告诉李纲时,后者将信将疑,他肯定不愿徐卫出事,可这女真人都打到河中府了

“宣相?宣抚相公?”徐原见李纲怔怔出神,连呼几声。

“嗯?义德何事?”李纲回过神来。

“卑职这就赶回同州布置,请宣抚相公将军械装备随后运来,万请勿要迁延。”徐原正色说道。

李纲定住心神,站起身来道:“好。你即刻回同州坐镇指挥,本相命有司将装备军械随后送来。”

徐原听罢,长揖一拜,就要告辞。李纲上前一把扯住,语重心长道:“义德,陕华为六路前沿,万不容失!”

徐原因度一拜,像是想起什么,欲言又止。李纲见状,遂问道:“还有何事?”

“宣相,金军已近浮桥,陕西欲援平阳已经不太可能,还请宣抚相公早作定夺。”到底是兄弟,徐原虽然猜测九弟无事,但终究悬着一颗心。毕竟对手是女真人。

李纲点了点头,并没有作正面回答。徐原走后。他踱步至座前,缓缓坐下,端起茶杯却一口没喝。现在平阳境况不明,西军必须作好全面应战准备,如果分兵援平阳,一来无路可走,二来必然分散兵力。去,还是不去?

如果真如徐原所猜测的那样,自然是要兵救援。于公于私,自己都不能弃徐卫不顾。可万一平阳已经出事了呢?


第一卷第二百七十三章沙场老将

非律马五屯乓黄河东岸,部将等几次请战他都没有答应只以双使众将忿忿不平。腊月末。除夕之前,委宿率金军主力入河中府,见马五按兵不动,责问原由。马五据实以告,毒宿并没有怪罪,并依其计策,遣兵四处寻找适合渡河的所在。

合该大宋到霉,腊月二十七,蒲津段黄河河面上出现“流凌。”委宿如获至宝,连夜撤去营寨,引军溯河而上。至韩城一线,黄河冰封愈甚,叟宿大喜过望,认为是天赐良概遂挥师履冰渡河,进入关中!

渡过黄河后,妾宿与众将荐议,四太子的东路军已经兵临东京城下,我西路军必须尽快谋取陕西。于是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耶律马五率领往北,取丹州。攻延安。另一路则由委宿亲率,攻同州,下河中定戎,掌控浮桥,保证陕西河东道路的畅通,再进一步图谋长安。

时徐原已经紧急从京兆赶回同州坐镇,闻听金军从韩城履冰过河,大惊,急调四弟徐胜率军赴同州助战。腊月三十,委宿引大军六万。连下纬城、邻阳、澄城三县,进军到距离同州城不远的寺前镇。所过之地。杀害百姓,放火焚城,其子完颜活女,甚至引轻骑千余,越过寺前镇一路侦察。

同州地处关中平原,无险可守,若依托城池,坚守不出,则定戎河中危矣。正月初一,徐胜引本部六千,以及虎捷乡军八千人,共计一万四千马步军赶到同州,与徐原的泾原经略安抚司主力会师。两兄弟一合井,没有别的路可走,只能正面对决。所幸,无论徐原徐胜都跟女真人交手数次,随徐胜而来的虎捷乡军副都指挥使王彦更是参加过小西让。战役,对于和金军野战有相当经验。

正月初二。委宿引大军屯于寺前镇。他已经探得消息,坐镇此地的两位将领,正是紫金虎徐卫的兄长。倒也不敢轻敌,不间断地派出斥候侦察消息。当得知徐原徐胜引军前来时。后撤二十里扎下营寨,准备与宋军展开大战。

徐家兄弟引军入驻寺前镇,见金军将镇中猝不及防的百姓屠戮殆尽。民舍尽皆焚毁,气得怒冲冠,誓有我无敌,决一死战。其实何止寺前镇?金军在平阳受了一肚子气,好不容易找到泄的地方,岂会手下留情?

腊月初三,一契丹勇将引马军数百。趁宋军安营扎寨时,袭击了警戒部队,斩杀数十人。徐原闻讯大怒。派一小将,姓杨名荣,年方十七岁,乃麟州杨家后人,引马军去追。一直追到金军大营。不见敌将。遂挑拒马七座以示威。完颜活女在望楼上看见,急遣部下复追,杨荣亲自殿后,张铁弓两箭,其中一箭射透敌骑,箭头从后背贯穿。金军恐惧,不敢尾随。

腊月初四,妾率驱大军出战。徐原毫不示弱,引泾原、同州、定戎诸军出寺前镇。两军对阵,徐原在询问王彦之后,摆出了与“叠阵法。大同小异的一种阵形。以长枪居前,坐不得起,弓弩居后,以备射击。虎捷乡军摆叠阵,是以马军保护两翼,在阵前设置拒马铁钩,以防备阵未成而敌骑兵来袭。可徐原不这么干,他用持大斧的重步兵保护两翼,而把马军摆在全阵的最后。

妾宿引数十骑出阵窥视宋军阵容,完颜突合只看了几眼,便肯定。这确实是徐家的风格。当年在小西山,徐卫大体上也是这么布的阵。

变宿见徐家军军容鼎盛,排布有序,不敢大意。回到阵后,望北而祈祷,号令诸部并进。两军大战于同州境内,从上午,一直杀到下午。金军攻势之凶猛,可由马军一共冲击了六次可见一斑。可无论如何。徐家兄弟的阵形也保持大致不乱。姜宿几次想大军压上,可宋军排在主阵之后的马军实在诡异,担心他们绕阵而迂回,金军迟迟不敢动手。

傍晚时分,两军相持不下,徐原下令收兵,金军也不愿夜战,遂各自回营。是夜,月黑风疾,正是摸营的最佳时机,奇怪的是,宋金两军谁也没动这念头。白天一战,徐家军见识到了金军的剿悍,铁骑的威力。而女真人,又一次尝到了强弓硬弩的苦头。尤其是每次短兵相接。那蔽于两翼的重步兵就像把钳子一般夹上来,让人头疼得紧。

就在同州厚战之时,耶律马五引偏师轻取丹州,威胁延安,廊州两地。嘟延路经略安抚使张深命驻军嘟州的刘光世引军拒敌。刘光世前些日子纷州一战,率先逃跑。被降三官留用。这回接到命令,也打算力战而雪前耻。率廊州兵马向东推进不到五十里。正遇上耶律马五。刘光世的先头部队一看到凶悍的金军就吓得望风而逃。回来报告说。金军铺天盖地而来,不知其几十万众。刘光世听罢,对部将说,我军兵力,若去迎战,恐也不保。不如转向延安。

张深正盼着他的战报吐城息到他把部队今带来了,干是问他金军般模如

刘光世引用部队的报告,说女真大军兵强马壮,不知其几十万众。自己为了保存实力,这才没有跟女真人硬碰。赶到延安来,就是为了跟张大帅合兵一处,共同拒敌。张深闻听,倒也没有追究他放弃廊州的责任。当下集合嘟延帅司的主力。准备迎战。

腊月初四,耶律马五在轻取丹嘟二州后,进犯陕西重镇延安府。廊延,廊延,这廊州已经丢了,要是延安府再有失,张大帅就连个落胸的地方都没有。遂引帅司主力出城。与耶律马五对决。

出征誓师的时候,刘光世慷慨激昂地表示,如能破敌,他愿为前锋。张深果然派他为先锋,刘光世领着前军行进不到三十里,就遇上耶律马五的前军。见金军刻悍,又有引退之意,其部下有一悍将,名唤王德,绰号“王夜叉”劝谏说,嘟已失,延安必保。金军虽然势大,但其远来,又在平阳受阻,其锋芒已不复锐,可以一战。

刘光世答应下来,正排阵形时。耶律马五遣马军来袭,刘军一时慌乱。王德率所部拼死反击,这才打退敌骑。时狂风大作,吹折军旗,刘光世认为这是不祥之兆,恐于军不利,忧心仲仲。可这一战,凭着王德等将的奋力,居然打退了金军。张深率主力赶到,着实褒奖了他一番。

初四下午。嘟延军与耶律马五战于延安城三十里外。初时,金军已现败象,几番冲不动张深大阵。反倒折了许多人马。紧要关头,耶律马五免去兜鉴,率马军八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