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阀-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灌摇了摇头:“我说的不是徐九,而是曲端

“曲师尹?”李纲更加疑惑。曲端从前是泾源副帅,自己虽提拔他作了个陕华正职,但他一过去就和徐卫,姚平仲等人闹得不愉快。大家心里都清楚,徐胜、徐卫、姚平仲等人都有东京背景,由他们组建起来的陕西第六路,也是朝廷掌控西军的一个尝试。曲端是西军将领。他会完全听从两司节制么?

“曲端虽然起于陕西,历年来战功不曾少立。但与西军同僚之间,关系素来不睦。宣相提拔他作陕华路经略安抚使,对他来说,可谓知遇之恩。现在,又抬举他作了我制置司的都统制,他如何不思报答?眼下他屯兵富平,麾下可战之兵数万。两司待重于他,必能挡住金军何灌解释道。

李纲一时没有表态,想了一阵,又问道:“何少保认为这个人可靠么?他现在虽然就驻军富平,但却丝毫没有北上驰援的意思。”

“这也无妨,曲端屡遭排挤。怀才而不遇。只需许以殊赏,加以拉拢,再命其进兵,必能有所建树。”何灌说道。

“如此一来,会不会反而招致其他帅臣的忌恨?”李纲的担心不是没有理由,曲端的资历虽然不算浅。但跟其他几路大帅比起来,总归还有差距。如此拔高他,恐怕会让本就对两司不服气的大帅们更加离心。

“宣相,西军这帮人跋扈已久。不管我们用不用曲端,他们也不会完全听命两司。既然如此,何不借女真入寇之机,用曲端建立起直属于两司的军队?”何灌这时才算道出了本意。

李纲虽然没有说话,但确实有些心动。他到任以来。民政方面可以说是得心应手,惟独军事上,每每都有力不从心之感。虽说是历史遗留问题,但国难当头,陕西作为大宋军事重地,如此混乱的指挥,怎能挡住女真?这些起于山林的北夷,可不是日薄西山的党项人可比!

就在他考虑之际,何灌又道:“虽说主要依靠曲端,但宣抚司不妨下令环庆王似,秦凤赵点,命他们救援京兆

“前些时日,宣抚司命诸路往耀州集结兵马,数环庆秦凤两路最为迁延。让他们增援,恐怕等到长安失陷。也不见他等踪影。”李纲闻言论笑道。

何灌扯了扯被子,笑道:“曲端如今是制置司都统制,总管诸军。可王似赵点的资历都在他之上,这两个帅守当然不愿受他指挥。”

李纲不再说话了,他已经明白何灌的意思。明知王似赵点不会服气曲端,但还是下令让他们引军前来。结果显而易见,王似赵点阳奉阴违,以曲端的脾气,必会对此二人不满。如此一来,他只能更加靠拢两司。

看来,何灌是念念不忘官家给他的差事,总想着掌控西军。自己之所以请求朝廷免去他陕西六路制置使的职务,其一是以他的资历和威望。比不上种师中;其二就是因为他总想着如行控制西军。眼下局势这么复杂,一切应以稳定团结为,所以弹劾他。可是,目前种师中、徐原、徐胜放弃同州,驻扎定戎不肯出战。廊延张深的主力又被金军击溃,缩守于城池之中。陕西六路,已去其三。剩下的三路恐怕也靠不住。徐卫至今也没个消息,依此看来,恐怕还真只能依靠曲端了。

“宣相,当断则断!否则,必受其乱!只要曲端肯效命,以他的本事和兵力,必能打退金军。到那时,其他大帅们一见,想必也会争相而来。一箭双雕,何乐不为?。何灌见李纲迟迟没有反应,沉声劝道。

第一卷第二百七十七章紫金虎来了

这个在原本历史上可称之为西军坟墓的地方,如今又集结起了一支大军。虽然不如历史上“富平之战”时的宋军规模大,但在此时的陕西诸路里,除了陕华的种家军和徐家军以外,没有任何一路的兵力能与之相比。

在李纲的宣抚司行文诸路,命令集结部队后,各路大帅敷敷衍衍,在耀州拼凑了近五万马步军,其实这还只是宣抚司对外的说法,真正的兵力只有三万六千余人。后来又借宣抚司决定招募流民充实军伍之机。征得勇壮两万余名,都给器械,加紧操练。曲端将这只两司救命部队屯驻在富平县和美原县之间。金军陷河中后,他的部将张中乎张中彦兄弟又率军来投,实力迅得到了增强。

这日,从长安城方向来了一支马队,奔到曲端设置的连营范围之内停下。这些人见军帐漫延数里。士卒在军官指挥下加紧操练,号子声响彻四野,心里稍稍安定了些。曲端这个人虽然性格差些,但手底下却是有真本事的。但愿他率领的这支大军,能够保住京兆。

“王大人,曲端的中军大帐还在前头。”有佐官向陕西宣抚判官王庶说道。后者又朝那些正在练的部队望了一眼。这才催动坐骑朝前奔去。

曲端的中军帐戒备森严,全副武装,刀枪生辉的士兵昂挺胸,一动不动。王庶等人还在老远的地方就被要求下马,步行前往中军帐,即便是表明宣抚司官员的身份也不能通融。佐官们多有不满之意,但王庶弹压住。这治军产,是好事,现在长安城的存亡都在曲端身上,走几步路又打甚么要紧?

当他止住随从,只身进入中军大帐时。现帐内只有曲端一人。高坐在帅位上,身着戎装,手按刀柄。一双本就往里陷的眼睛扫视着进帐的每一个,人。

“曲都统。”王庶拱手唤道。

曲端看他一眼,抱拳还了个礼。却没有起身:“见过王判官。”

“我奉宣抚相公之命而来,带有两司军令。”王庶又说道。曲端这才起身下帐,步伐未停便问道:“不知两位相公有何钧旨?”

王庶从怀里出了李纲和何灌的亲笔命令递上,曲端将手接过,径直走到旁边坐下,又招呼道:“王判请坐。”语毕。展看两位长官的命令看了起来。李纲的命令,无非是说战局恶化,京兆不容有失,要求他的部队务必阻击金军云云。而何灌的书信显然更实际一些。除了提出要求外,还许诺,只要打胜。两司会在职权之内给予最大奖赏。

曲端看毕,将信放在一旁,向王庶问道:“种太尉和徐家兄弟现在何处?”

“已退入定戎。”王兼如实回答。

听到这句话,曲端脸上露出冷笑:“想必,此刻两位长官已经看明白。谁是阳奉阴违,只图自保之辈。谁才是忠心国事,弹精竭虑之人。”

王庶脸色不太自然,之前,宣抚司对于徐家兄弟可谓言听计从。要钱粮给钱粮,要装备给装备,可现在……

干咳两声,他拱手道:“本官来时,宣抚相公曾有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曲都统当真无愧此言。”

曲端闻言,笑而不语。王庶见状。想着自己此来的使命,因而问道:“两位相公现在尤为关切耀州,此地若失,则长安危矣。不知曲都统有何打算?”

“暂无进兵之念。”曲端直接回答道。

王庶眉头一皱,我前面把话都挑开了,耀州若失,长安则危,你却没有进兵的打算?遂问道:“都统可是缺粮?”

曲端摇头,王庶又问道:“可是缺饷?”曲端又摇头,王庶这便有些不快了:“既然粮饷不缺,军备亦齐,那么都统因何不进兵?”

站起身来,叹了口气,曲端以一种无奈的口吻道:“钱粮军备尚算整齐,可王判大概也清楚,我这里的部队是从各帅司七拼八凑而来。虽然都聚在我曲某的旗下,却难保同心戮力。女真人来势汹汹,卑职若是带着这支各怀鬼胎的部队去迎战,那不是自取其败么?”

这倒也是,曲端麾下的主力,均是各路大帅派出的部队,想统一指挥确实有难度。王庶一阵沉默后说道:“但金人已迫近京兆,都统陈兵富平,总得有所行动才是。”

曲端此时在他对面坐下,朝外头望了望,作难道:“这自古带兵之人。都以士气为重。想要士气高昂,士卒效死,无非四个字,赏罚分明。现在,这些部队自各地集结到富平,都是带着怨气而来,想安抚激励他们,恐怕不是卑职几句空口白话能够奏效的。”

王庶这会儿才算听明白,皇帝还不差饿兵,现在长安城里的两位长官要这些人马去挡金军,就必须得有所表示。而这个表示,不是足钱粮军械就够的。可自己不过是宣抚司的判官,没有裁决之权,此事需得李宣抚作主。想到此处,直言不讳道:“都统的意思,本官明白。只是,军情紧急,是不是先进兵?本官自会向宣抚相公转达。”

曲端面无表情,直视着他看了半晌。终于点头道:“罢,宣相和何少保对卑职的提携知遇,我铭记在心。

卑职体谅上头的难处,也请长官体谅我的难处。”

王庶大喜,起身笑道:“诚如此!京兆必然万无一失!”

“这一点,卑职怎敢保证?对手可不是党项人。”曲端轻描淡写一句,便把个欢喜得紧的王庶如一盆凉水劈头浇下。

脸上笑容凝结,王庶讪讪道:“以前统的本事,女真虽众,亦不足惧。何况,两司已经严令环庆帅王似。秦凤帅赵点、来援,我军必能奏凯!”

“但愿如此。”曲端轻笑道。

王庶回到京兆后,详细陈述了此次面见曲端的经过。李纲很不高兴。认为曲端这分明就是在要挟两司。他是吃定了京兆现在所能依靠的只有他,所以趁机讨要封赏。徐卫向我提要求,那是因为当初他和马扩向我提出先用河东义军的策略,结果自己从川。惹幕这场祸乱。徐九心里定然不满。再加上他父亲熟也订击很大,朝廷又严令他夺情起复。这种情况下提出要求,情有可原,而且人家的要求是为了确保战局顺利,你现在这个,叫拥兵自重!

何灌却不这么认为,毕竟同为武臣,他倒是能理解曲端的难处。他劝李纲,曲端想要服众,也只有四个字,恩威并施。曲师尹治军本来就严,威是有了,恩呢?两司若不提拔提拔他麾下战将,这些人怎么能知道跟随曲端也是有搞头的?

李纲最终点了头,并在何灌建议下,擢曲端为保安军节度使,其部曲如张家兄弟、康随、赵彬等也各有升赏。就在宣抚司的嘉奖令下达后,曲端立即起兵北上,阻击耶律马五。然而。他还没有来走出富平,耶律马五的先锋就到了。

曲端此时麾下能战之兵,也就三万多人,自知兵力处于劣势,而富平地区又是一片坦途。虽则有河,且有芦苇沼泽可作屏障,但他认为这样还不够保险。决定往南撤退。同时故意示弱于金军。

这个战术能不能骗到耶律马五不知道,但肯定骗到了他的前锋撒离喝。马五一路进军,撤离喝率精骑三千常作先锋,所攻者无不破,刘光世前些日子一见到他掉头就走。放弃脚州。因此,他一见到曲端“仓皇”南撤,便起军猛追。

曲端却伏兵于芦苇丛中,用土囊铺垫,金骑过时,千箭齐。撤离喝猝然遇袭。第一反应不是慌乱,而是愤怒。西军焉敢伏击于我?或许是一连串的胜利把这位女真将领的脑子冲昏了,竟然下令向芦苇荡冲击。而且他的理由是,西军既然在这里能伏下如此多弓箭手,我马军如何去不得?

这一去,马足陷于泥潭,进退不的。宋军借芦苇遮掩,箭猛射。金军士兵明明看到放暗箭的敌人在哪,却无法攻击。幸好撤离喝还没完全失去理智,见此情景,赶紧下令撤退。即便如此,也折了五百多骑,让人伏击了个灰头土脸。

随后赶来的耶律马五得知此消息。捉耀州乡民询问,知道此地驻扎了一支西军,主军之将是一个名唤曲端的人。对这个名字,马五有些印象,前些日子西军三路犯河东。一度打到太原,接连击溃李植的部队。其中就数这个曲端打得最猛最狠。看来,此人颇有将略,不可视。

时曲端主力已经撤退到耀州的仲山一带。这?可以说是通向京兆的最后一道屏障,如果丢了,金军就可以直接开到长安城下,架起袍车猛轰。而此时的长安城,除了城门紧闭之外,恐怕没有什么能挡住女真人。

曲端的意图,是想借用这片山区。限制金军骑兵的优势,同时最大程度挥西军山地步兵这一长处。尾随而来的马五没有急着和对手交战。这位契丹族名将先用游骑四出,侦察地形。现此地山势虽然都不高,但坏就坏在一个一个的小山头簇拥着仲山主峰,形成一片山区。大规模的骑兵部队不易展开,想借马军之威冲击很难,而用步兵跟宋军作战,你就得作好心理准备,对方精良的器械会给予你重创。更何况,面前还是南朝战力最强的部队,西军。

马五作出一个,决定,依靠自己的优势兵力,逐渐对曲端所部盘踞的仲山地区实施合围。他不急着要消灭曲端。连下陕西数州之后,金军获得了大批补给,暂时没有后勤方面的顾虑。而且,主帅委宿还率领金军主力在同州一带作战,相信很快就能扫平京兆东面,直抵城下。那时,面前的曲端就没有了退路,不管是攻击还是招降,都得由我耶律马五说了算。

此时,金军两路围攻京兆的部队。委宿让种师中和徐家兄弟牵制在了定戎,马五让曲端牵制在了耀州。这种情况下,如果陕西六路能有一个统一的指挥,调集重兵予以夹攻。能不能歼灭金军不好说,但把妾宿赶出陕西去确是完全可能!

可惜的是,环庆路经格安抚使王似,在接到李纲何灌数次严令之后。拒不兵。理由是,廊延都快完蛋了,很明显我环庆路就是金军下一个攻击目标。在两司阐明战局。严厉斥责他之后,才引军前来。出征之前,这位大帅干的不是誓师,而是抱怨。曲端算老几?他凭什么作都统制?我凭什么要听他的命令?

二月上旬,在定戎与西军对峙多日的妾宿在控制河中府,以及拿下陕州之后,已经联通了陕西与河东,陕西与河南。如果进攻定戎,一来有种家军徐家军这两支劲敌,二来定戎位于渭水南岸,有太华山,少华山之险要,易守难攻。这时候,他收到了马五进军京兆的报告,本想挥师策应,奈何定戎几路兵马死盯着他。委宿担心,万一回渡渭水的时候种家军徐家军起猛攻,两军距离如此之近,渭水就将成为他的葬身地。

此时,他才明白。为什么种师中和徐原根本没有沿渭水布防,而轻易让他进入定戎。

其目的,根本就是想将他的金军主力牵制在此地动弹不得,除了决一死战,没有其他路可走。

定戎,实在是英雄用武之地!而种师中作为种家将硕果仅存的一位。着实是名不虚传,放弃一个同州,就将毒宿引到了关中平原唯一的死角!

就在委宿进退两难之际,一个不寻常的消息从何中府传来。守卫蒲津浮桥的金军将领上报,两日来。都有来路不明小股人马窥视河防。这个消息让金军高层将领吃惊不窥视蒲津河防,那摆明就是河东的人马!来的是谁?别是紫金虎徐卫吧?大军南下,留当初围困太原的完颜银术可以“锁城法”困平阳。因此,平阳的宋军不可能脱开身。而据称徐卫在昭德,如果他出壶关,经泽州一路西进,确实有可能出现在河中府。但根据李植所说,徐卫带入河东的兵马并不多,他敢在平阳还被围困的情况下,孤师来援?

第一卷第二百七十八章曙光乍现

;二阳春二月。若在江南。怕是草长莺飞的光景。但,这八百里秦。上,严寒的余威仍旧肆虐。月黑风高,冷风刺骨。在仲山主峰的东北面,大大小小的金军营塞已现雏形。在冉端率主力退守山区后,尾随而来的耶律马五决定在此起营寨而围困,同时等候娄宿大军的消息。

劳累了一天的金军各族将士此时除警戒部队外,大多已经歇息。马五的主营设在群塞拱卫之中,此时,将佐早已散尽,偌大个军帐里只留下他一人。铠甲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