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阀-第3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洛阳光复,徐卫在匆忙安排了城中相关事务之后,即率大军东进。河南府治下,偃师永安两县的金军,闻西军来,不战而溃散,城池被义军占据。西军用不了不到三天时间,就兵临巩县。至此,西军与郑州金军之间,就隔着一个汜水关,也就是虎牢关而已。

据踏白前军刺探,为了防止西军攻占汜水关,进而把金军挡在洛阳之外,金军已经在汜水关之前布置了重兵,专等西军上门。

徐卫听到消息以后,知道这才算有一场像样的仗等着西军去打。在进兵汜水关以前,有个小插曲,徐卫既已兵临巩县,自然就避不开一件事情,那就是去诣陵。

当他带着文武官员进入大宋历代先王安息之地时,也不禁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八座皇陵,无一幸免,封土堆被挖开,地宫也被打开,且其手段十分粗暴,便得陵墓损毁严重。陵园里的石像,十之七八都被推倒,砸毁,到处杂草丛生,野兽出没其间。

当徐卫和部下诣永泰陵时,发生了一件让人不敢想象的事。宋哲宗,赵煦的遗骸,竟然被暴尸在光天化日之下

宋哲宗在宋代,可算是一位英主。哲宗皇帝十岁即皇帝位,由高太后摄政。他亲政以后,打击旧党,重新恢复了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免役、青苗等法,减轻农民负担,使国势大有起色。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坚决停止与西夏谈判,多次命令西军出兵讨伐,打得党项人被迫乞和,没了脾气。

哲宗少年天子,当政以后勤于政事,到了发奋忘食的地步,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只活到二十四岁就驾崩,因为其独子三个月大时就夭折,没有子嗣,遂由他的弟弟,端王赵佶继承皇位,也就是当今皇帝的祖父,太皇太上皇赵佶。

如果说,哲宗皇帝不这么早死,多活几十年,那么大宋会不会弄到这个地步?

就是这样一位有作为的英主,死后也不得安宁,竟被暴尸站在哲宗皇帝的遗骸前,文武官员大多愤怒不已,徐卫心里却又是另一番感受。哲宗皇帝你少年天子,锐意进取,可又怎么样呢?崽卖爷田不心痛,你的继任者根本不是那块料,国家弄到了这种地步,他几爷子退到南方去,连自己的祖先都管不了,如果不是我这个外姓大臣来看看,你还得暴尸多久?

当时条件不允许,还得急着去打仗,徐卫遂脱下自穿的紫袍包裹哲宗遗骸,命士卒赶制一副简易的棺木,草草浅葬。随后,便带着众人回到军中,准备攻占虎牢关。

虎牢关,得名于周穆王将进献的猛虎在此圈养,唐以后为避李家祖先李虎的名讳而改称汜水关。其位置,在后世河南省荥阳市市区西北三十多里处。南连嵩山,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为洛阳东边门户,历代兵家必争之所。

前些日子,孟邦雄探知西军出潼关,入河南之后,就急报郑州求援。坐镇郑州剿匪,兼防备西军的金将,正是大名鼎鼎的撒离喝,他麾下有一名汉将,唤作杨德胜,曾任伪韩东京留守。此人身长八尺,就在北方人里,也算高的且号称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力,双手都能开三百石以上的硬弓且箭无虚发十分剽悍

撒离喝收到孟邦雄的急报以后,便命杨德胜率两万步骑经虎牢关西进,哪知刚行至永安县时,就得知洛阳已陷于西军情急之下,杨德胜匆忙回师,于虎牢关背后扎营,并请郑州火速增援。

撒离喝在陕西任过职,对西军,对徐卫,都不陌生。他判定徐卫此来,是为缓解襄汉的压力,绝不可能是主力齐出来收中原。但即使如此,徐卫也是一个让人不敢轻视的对手。他派人驰令杨德胜稳住,万不可丢了汜水关,并声明,自己马上集结兵马增援,三日之内必到

杨德胜吃了这颗定心丸,一是自恃勇武,二为激励军心。他抛出一个说法,声称徐卫不来便罢,只要他敢亲自来,要么死在我杨某箭下要么成为我军俘虏为什么?因为这里是虎牢关,当年周天子“牢虎”之地,徐卫不是花名紫金虎么?让他来吧,这里就是他的牢笼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在虎牢关西面,金军已经扎下坚如铁石的营寨。但营寨再坚固,也无法消除将士心中的惧意。河南大地早已传开,言紫金虎徐卫亲提十一万西军精锐来收中原,我们能挡得住?

不过,虽然将士心生惧意,但杨德胜却很有信心。他自认为不但武艺绝伦,而且精通兵法,更重要的是,他手里有四太子亲自拨给的六千拐子马,虽然不是女真本军,尽皆辽地汉儿,但战斗力仍然不俗

杨德胜认为,西军擅长的是山地作战,攻防城池,野战非其所长。我只要把这六千拐子马用好,战胜徐卫,不是难事。

此时,在金军的大营里,杨德胜为了表示对徐九的蔑视,正会聚诸将,置酒痛饮。说是痛饮,其实没人敢多喝,万一西军突至,咱们醉醺醺的如何指挥作战?

那帅位上坐着一将,他虽坐着,也跟常人站着差不了多少。他最让人注目的,就是颌下的胡须。在武将里,留胡须是再正常不过的,没胡子才是怪事。但他的胡须,竟有一尺多长,喝酒的时候,还必须得先把长须捋开。只可惜空有长须,没有丹凤眼,卧蚕眉,更没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所以作不得关二爷。

此人正是杨德胜,现任大金国河南招讨副使,因金帝完亶改汉制,他被授“永宁军节度使”,不可一世。

“众将官,不日,我那河北同乡来了,本帅该如何迎他?”杨德胜一手的肘子撑在桌上,一手端着酒杯问道。说来也巧,杨德胜也是河北大名府人,不过徐卫是夏津县,他是临清县,隔着大运河。

“列六千拐子马,布一万长枪阵,神臂床弩一通招呼”有部将大声应道。

杨德胜放肆地大笑:“哈哈人言紫金虎乃赵官家南渡之后,最为倚重的大将,号称川陕擎天巨柱。嘿嘿,老子就不信这个邪本帅倒要看看,他的虎儿军是不是都长着三头六臂”

“招讨相公,敌可轻,不可慢。紫金虎声威暴于南北,自然有他的手段,万不可小觑于他。”说话的这个原为东京禁军的枪棒教头,是个小军官,当年徐卫在东京勾当,他见识过靖绥营,虎捷军的厉害。只是杨德胜自视甚高,他不便把话说得太重。

杨德胜闻言辩道:“本帅如何小觑他了?若是轻视他,我何用等到明日撒离喝兵至?昨天就兵发巩县收拾他了”

收拾他?好大的口气便是撒离喝亲来,也不敢说收拾紫金虎

突然哗啦一声一个人几乎是裹着帐帘冲进来疾声道:“招讨相公西军兵至”

第五百四十六章出奇制胜

第五百四十六章出奇制胜

杨德胜一怔,而后猛掷酒杯,霍然起身喝道:“至何处?”

“不到三十里”那军官气喘如牛地回答道。

不到三十里?怎么来得这么快?先前还报告说西军扎在了巩县皇陵一带,怎么一眨眼都快窜到跟前了?但没有时间让杨德胜去多想,三十里,这是一个极度危险的距离如果敌人有足够的骑兵部队,三十里,可能你的军队还没有布成阵形,对方已经把你透阵而过了当然,你如果决定龟缩不打,那又另当别论

“招讨相公,西军远来,且破了洛阳以后兵威正盛,不宜与之接战,当以营垒为依托坚守,等明日撒离喝大军赶来再作计较”部将劝道。这无疑是一种正确的想法,现在杨德胜手里只有两万兵,而对方哪怕再虚吹,十一万大军没有,两三万总该有吧?

可惜,杨德胜不是个“懦弱”的人,而且他也没把他的河北同乡看得太高。总认为大家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谁怕谁?老子不但马战步战都十分精熟,且深通阵法,今天我就会紫金虎一会,看我布个阵给他

当下不理会部将的劝说,大声吼道:“传令全军,出营布阵”

号角、战鼓、警锣同时响起,让偌大的军营顿时翻了天杨德胜两万步骑涌出军营,择地布阵。还别说,姓杨的不怕西军,倒不完全是因为狂妄。他这支部队显然不是韩军那种乌合之众可以比拟的。光从他们猝然遇警,但不慌不乱依次出营列阵,就可一窥端倪

当时,那虎牢关后,大营之西,人潮涌动。数不清的骑将来回奔走,指挥着全军布阵,一个又一个的指令从中军敌楼上发出,传达着杨德胜的命令。

然而,没等他的阵形完全布好,西方就扬起了巨大的烟尘,伴随着轰鸣的蹄声,西军骑兵突然而至

杨德胜在中军敌楼上,远眺来敌,不禁暗自心惊。在他的印象里,西军还是纯以轻重步兵和弓弩手为主,临战必以密集阵形御敌。但眼前这支骑兵,少说在三千以上,从从行止迹象来看,显然经过良好的训练,没想到,徐虎儿手里竟也有这样的部队

见西军骑兵杀来,部将大多心慌,但杨德胜却不乱,喝令道:“来将但凡稍通兵伍,断不然贸然冲击,不用怕,从容布阵”

远处,杨再兴勒住缰绳,强行迫止躁动不安的战马。在打着转的马背上,他紧皱眉头观察着正在布阵的敌军。

“统制官人,敌阵未成,不冲更待何时?”一名统领官厉声喝道。

杨再兴没理他,眼光从敌阵中扫过,而后断然摇了摇头。以手中铁枪虚指,朗声道:“你不觉得这阵有些眼熟么?”

那统领官寻势望去,只见敌军阵形也颇为密集。左右两翼布着拐子马,但这两翼却往前突出,中间的空隙,布置着鹿角拒马,且以铁钩相连。明显是为了防备阵未成,而遭到马军的机动打击。

在障碍带以后,且是装备铁甲的步兵,列成密集的方阵,严阵以待,再后,就隐约看到弓弩群的影子了。这处阵法,除了重步兵数量较少,无法形成坚如铁石的防御力以外,简直就和虎儿军惯使的叠阵如出一辙

“莫非敌将是西军叛徒?否则,如何得这‘叠阵’精妙?”那统领官惊道。

“不一样,我军叠阵,讲究牢不可破,专打防守反击。所以不但阵前列长枪重步,两侧也以大刀重斧的重步兵夹防,把弓弩群夹在中央。但对方这阵,重步兵数量不足,两侧用的是刀牌手,甚至弓手充数,只要突破阵前的长枪手,或者击溃两翼拐子马,这阵就完了。”杨再兴很少会一口气说这么多话。今天一反常态,是因为激动,因为碰上了一个行家。尽管他一语道破对方阵法的致命弱点,但无论是左右拐子马,还是中间的障碍带长枪手,都不是容易攻破的。

四周部将听完,尽皆汗颜,若非杨统制识破对方大阵,我们贸然一冲,下场可能就跟从前的女真马军冲击叠阵一样,撞个人仰马翻

“火速回报大帅,将对方阵形讲个明白。”杨再兴下令道。在冷兵器时代,除了马军奇袭以外,阵法是克敌致胜的不二法门。但布阵,说起来容易,作起来难。不但对士兵的要求很高,且费时费力,布一个阵,不比吃一碗面条那么滑溜。因此,一旦你的阵有了皱形,就不怕你变了。

那杨德胜在敌楼上,望见西军骑兵停滞不前,不由得大笑:“看到没有,怕了我这阵,不求破敌,但求稳固不是本帅吹,哪怕他紫金虎真来十万大军,我也足以顶到明日撒离喝来”

金军将士闻听此言,都感底气稍涨。西军骑兵都怕了,看来咱们这阵确实精妙

又等好大一阵,西军骑兵仍在观望,杨德胜百无聊赖,见自己的部队阵形初成,便撤掉了左右两拐子的骑兵,都退到大阵之后,作为预备打击力量。

“来了敌大军跟进”三丈多高的望楼上,望子放声大喊。

已经坐下的杨德胜一跃起身,果见西面尘土飞扬,遮天蔽日其间,隐约传来人声鼎沸,他知道,自己的河北老乡就快露面了。徐九啊徐九,我老早就想会一会你,今天,咱们就在这虎牢关下见到分晓。

当无数幢幢的人影,从那烟尘之中隐约而出时,这位不可一世的骁将仍旧不免色变。紫金虎果是兵多将广但见西军将士,步伐稳健,陆续抵达集结地。杨德胜自视为行家,自然也就看出来,即使是行军之中,西军也保持了相对整齐的队列,这东西是装不出来的,必须通过长年的良好训练。

马蹄声,嘶鸣声,铠甲兵器的碰撞声,无数军旗猎猎作响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股无形的压力,让杨德胜再也笑不出来。他捋着长须,眯眼打量着对手的部队。当看到徐卫的大军戈甲鲜明,步伍整肃时,也点头承认道:“紫金虎这些年能名躁一时,倒也不是吹出来的,果然有些名堂。”

心中有些不安,觉得自己可能过于乐观了一些,遂下令道:“传令各部,稍后开战,务必坚守各自岗位,只要互相配合得当,我军这阵便是牢不可破”

徐卫擦去额头上的汗珠,叹道:“今天碰上秋老虎了,宗本,看看。”

张宪应了一声,在马背上远眺对方阵形,颔首道:“确有叠阵的影子,这步骑方位,阵前障碍,弓弩群居中,深得叠阵之妙,对方主将看来不是善与之辈。”

语至此处,话锋一转:“但弱点同样明显,就在两侧,只要前锋一破,两侧再一冲,此阵必溃。”

徐卫目视对方大阵道:“他这阵前广置鹿角拒马,且以铁钩相连,其后更有长枪手布成密集方阵,骑兵虽在阵后,但随时可以拱上来。要强攻过去,势必遭受很大伤亡。如今,金军也有神臂弓床子弩等利器,不可小视。”

张宪突然觉得很有意思,往常吧,我军常布叠阵,借以抵消女真马军之利。没想到,今天,西军也将面对这种坚固的阵法。

最保守,也是最正常的打法,重步兵拥上去,攻击他的主阵,骑兵从两侧包抄。但对方主阵甚密,哪怕是虎捷磐石,也不一定轻易撕得开。两翼骑兵过去,对方也有骑兵来接招,尽管也有取胜的把握,但伤亡一定不小。

在他们说话间,李成卫已经率领突火骑拱到了大军之前,与杨再兴所部一南一北,护住全军两翼。这就让主帅可以召集高级将领,从容布置。

徐卫下了马,就半跪在地上,张宪、吴璘、杜飞虎等将簇拥在他四周。紫金虎手里拿着根树枝,正在地皮上划着。不多时,敌军的阵形就已经跃然于地面。

“宗本也说了,要破他的阵,必须击溃其前锋,从侧翼打开局面。但观对方布阵方法,很重视步骑协同,这有点让人无从下手。你们怎么看?”徐卫问道。

吴璘沉声道:“打这种阵,没多少机巧可言,卑职建议。用我军虎捷磐石两部,再抽调徐都统的重兵步,组成两个锥阵,正面进攻敌军主阵,吸引弓弩攻击。骑兵,分左右两翼,就尾随在步军后头,一旦前头步军接战,马军就迅速冲击其侧翼弓弩先不动,若战局打开,就冲上前去助战,若有不利,还可稳固阵脚。”

“稳妥。”徐卫点头道。

张宪一腿半跪,一手撑地,盯着徐卫所画阵图沉吟道:“这是硬碰硬的打法,拼的就是两军士兵的骁勇。我也相信我军士兵绝对不输给对方,但是伤亡可能大些,也不好收获战利。”

吴璘见状问道:“何出此言?”

张宗本轻笑一声,反手指向背后:“没看到么?这厮在大营之外布阵,很是自负。但他可能忘了一点,他的背后是虎牢关。一旦全军溃败,他能往哪逃?又怎么逃得了?”

徐卫听出来些意思,点头道:“继续。”

“卑职的意思,务必迅速打垮敌人,不能跟它久耗。耗太久,我军伤亡大,对方损失也不小,大帅肯定也注意到了,敌军手里至少有数千骑兵,战马难道我们不想要么?如果我军能迅速打垮对方,让它逃无可逃,相信斩获颇丰”张宪笑道。

吴璘反问道:“那怎么才能迅速打垮敌军?”

张宪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