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阀-第5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卫吩咐道

“是,卑职这就派人去”杨政一礼,转身就走

徐卫忙唤道:“回来”

杨政又回到原地,问道:“大王还有吩咐?”

“怎么回事?莫说我是长官,就是来个客人,茶总该有一杯?茶没有,水总该有一碗才是,你让我这干等呢?”徐卫笑道

杨政顿时窘迫起来,结巴道:“这,大王恕罪,因这总管衙门平时少有旁人来,因此,因此,快,来人,给大王上,上水”

徐卫一碗白开水喝了一半,张庆和杨彦两个就风风火火地赶到了独眼虎的人影还没出来,声音就先传到:“大王大王”

“嚎什么嚎?不在这么?”徐卫道

杨彦几个大步窜上来,一抱拳,满面欣喜想二十年多年前,这厮还在大名府跟着“徐卫”干些架鹰遛狗,寻衅滋事的勾当,如今已然是身着紫袍的节度使不光是他,徐卫麾下六大帅,全都建节,这在大宋国内,只此一处这是西军的荣耀

“这么几年没打仗,真是闲得生疼大王你看看我这腰,肉都出来了再不打仗,这身板就该废了哈哈”杨彦大声笑道

徐卫斜眼一瞄,说道:“我看你是吃得脑满肠肥,**了?哎,杨大,记得当年在大名府时,你可是个白面后生,俊俏得紧,张三,是?”

张庆点头如捣蒜:“是极是极,我也记得清楚,当年在夏津,十里八乡的,都知道这么个俊后生,如今,真是,真是……”

杨彦这两三年确实发了体,原本削瘦的脸庞丰满了,二尺四的腰三尺一了,他本人也很纳闷,你说徐九张三和他年纪都相仿,怎么后两个还那副身板?纳闷归纳闷,徐九说他没意见,张三也来打趣,他就不依了:“真是什么?真是什么?就我这体格,不是吹,上了战场照样冲锋陷阵没说的”

“是,往前一扑,压倒一片”张庆笑道

正说着,熙河帅姚平仲,鄜延帅徐洪,泾原帅王禀三个同时入内徐九、张三、杨大都收起笑容小太尉人虽然上了年纪,成了老太尉,但性子不减当年,一进来就咋呼道:“大王,可叫卑职好等呐几时出兵?熙河军就等大王一声令下”

“怎么?急着想立功?”徐卫问道

“这是自然卑职如今五十几的人了,小太尉小太尉被叫了二三十年还没成真,这脸上实在挂不住就盼着追随大王再征战几场,博个太尉”所以,当初对姚平仲“志得气满”的评价是客观的,这厮从来不掩饰自己

杨彦看他一眼:“你拉倒,几时轮到你熙河军?你就在后头看着,北伐有我们呢”

姚平仲一听就急了,瞪了杨彦一眼,又急急地转向徐卫道:“大王,卑职可是征召了两万最为精锐的悍卒如何作不得先锋永兴军才组建多久?岂能和熙河健卒争锋?”

“什么玩意?你看不起我永兴军?”杨彦也急了

徐卫刚要说话,环庆帅刘光世、秦凤副帅张宪、两兴安抚使王彦三人陆续进来行完礼,张宪王彦这两个都还没有开腔,刘光世就朗声道:“宣抚相公,此番可得复河东?趋燕云?环庆将士枕戈待旦,已在收拾行装,听候朝廷召唤”

他这话出来,满堂鸦雀无声西军六帅,加一个两兴王彦,这些人彼此之间未必有交情,但因同在西部任职,了解还是有的这么说,刘光世这话,这厅上没一个人当回事杨彦对他素来没有好感,正想嘲讽几句,徐卫见他模样,一口截断:“甚好”

刘二今时不同往日了,从前他的背景不算不深厚,他老爹刘延庆曾经作过西府长官,但枢密院的职权每况愈下,到后来甚至沦为安置老臣的“养老院”不过,现在人家成国戚了,当今刘皇后是他的亲侄女无缘无故的,你得罪他作甚?

杨彦明白九哥的意思,悻悻作罢

见所有人到齐,徐卫一挥手:“都坐”

七帅落座之后,徐卫首先谈起了这次紧急入朝的情况,对众帅道:“此番朝廷召我赴行在咨询,天子已经决定御驾亲征,号令天下王师北伐女真此刻,南方诸军已经发起了进攻,我们西军怎么办?”

“纵使南方同袍先打,我们西军也要冲到前头去不然,怎能是西军?”泾原帅王禀豪气地回答道

他说“大话”,袍泽们的反应又不一样,徐卫赞许地点着头,其他大帅们附和着说“正该如此”

“金人妄图以和议慢我军心,以割地诱我深入,欺中国无人,此番,好叫女真人晓得,马王爷有三只眼”徐卫肃色道

“徐王……”王彦刚起个头,忽见一人自厅外入内,上起徐卫,直到各帅,纷纷起身

徐卫是步下厅来,欣喜地说道:“你怎这时候回来了?”

这人是谁?不是旁人,正是马子充徐卫启程赴江南时,命他去和契丹人联络,没想到,竟然同日抵达凤翔府

马扩对徐卫一礼,来不及回答他的问题,大帅们已经七嘴八舌地问了起来,到底契丹人出不出兵?他们还想不想东征复国?是不是不愿干了?如果真没那心思了,趁早拉倒,河西四州和萧合达占据的地盘,事先说得清清楚楚,是咱的,马上还来

马扩显得有些疲倦,但精神头还不错,见大帅们嘈杂不休,他打着转安抚众人,而后才道:“此番北上,见到了辽军都部署耶律燕山,还有耶律铁哥卑职据实相告,言我军即将发动北伐,询问辽军是否一同出兵耶律燕山先是含糊其辞,没说不发,也没说要发,反正总是推三阻四后来耶律铁哥跟卑职说了实话,现在西夏旧地上,辽军仍旧有控弦之士八万余人,当然,这里头包括萧合达的部队如果说要出一路兵,与西军配合,还是不难的”

“但问题出在虎思斡耳朵,大石去世以后,其子年幼,大石妻依遗命权国,称制,改元,号‘感天皇太后’这位皇太后对于东征复国,没有明确的态度,因此似燕山铁哥这种拥兵在外的大将,不好擅自作主”

姚平仲听得心烦,不耐道:“说来说去,就是不出兵嘛不出拉倒,咱们自己去大王,等这仗打完,便叫契丹人归还河西四州,还有萧合达所据当初借他们地方,目的是联合伐金,现在不干了,地盘就得还回来”

他的话得到了大帅们的赞同,但马扩此时又道:“耶律燕山和耶律铁哥虽然不发兵,但萧合达却也派人来见,秘会卑职,告知他愿意出兵”

堂上众帅听得稀奇,燕山和铁哥都不发出,萧合达居然来凑热闹且不说他有几个兵,能起多大作用,单只论他此举意图何在?西夏在时,他以“契丹者”的身份发动叛乱,那时候是自由身可现在,既归了大石,就是辽臣,须效忠于虎思斡耳朵,受制于耶律燕山,何故擅自与西军联系?

马扩不等众人发问,已分析起来:“大王,卑职在兴庆府听得一些消息萧合达归辽以后,曾希望大石能让他坐镇西夏,但没有如愿后来,又求辽封西平公,也没有如愿估计,萧合达就是因为这些事,心有怨恨再者,据说萧斡里剌坐镇西夏时,萧合达的部队尚能保持完整,斡里剌归国,耶律燕山统军后,有并军之志,打算整编萧合达所部,双方为此闹得很不愉快”

“明白了,萧合达满心期望辽军东来,以为见着亲人了结果,看来看去他发现,他的亲人还不如咱们亲,这是想倒戈了”杨彦笑道这话倒不是没有出处,当初若不是西军支持,萧合达早就完了

众帅皆笑,泾原帅王禀道:“萧合达兵力虽然不算雄厚,但若能出兵三两万,自夏境攻东胜,不管打得如何,也可分女真人之心,对我军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不”徐卫断然否决“萧合达此人既贪且骄,还有勇无谋,这种人不可信我们与契丹人结盟,目下仍是同盟关系,他们终究还会不会东征复国,现在也不明朗,谁也说不清楚如果现在我们为一个萧合达而与契丹人生产怨恨,实在不划算”

“那就让人给他捎个信?将我们的立场说清楚?”马扩问道

“不必,不理他就是,给他留个念想”徐卫道

既然已经确定辽军不会出兵,也就没有必要再在这个问题上多费口舌,徐九随即向张庆问道:“我走期间,你们商量出什么结果了么?”

张庆回答道:“卑职与诸帅,秉承大王钧旨,在此期间,于各经略司调马步军其计十万七千人,目下,泾原帅司、秦凤帅司、两兴安抚司的部队已经赶到凤翔,熙河帅司所部也在途中,不日将至环庆帅司、鄜延帅司、永兴帅司三司部队,已经向同州集结只等熙河军赶到,此间部队就可赶往同州会师,渡河东进”

“粮草物资呢?”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个问题上,哪个带兵的都不敢马虎

“各司部队都带有部分粮草,现在已经集中在凤翔,另外从陕西各地征集的物资,也在陆续汇聚四川起运的物资,正沿水路北上,不过这得需要些时日至于钱,除了川陕府库存余以外,朝廷赐的三百万缗已经到了,足够一时敷用”张庆这本账,可算得清楚

“是刘子羽在负责?”徐卫又问

“自然是他,大王稍后可召他来,详细询问”张庆道

“很好”徐卫频频点头随即抬起头来,目示众帅道“诸位,此次出师北伐,朝廷的意见,是让我们西军进攻太原,牵制金军主力,给中原战场的友军缓解压力,创造机会我当然是很乐意这样作,但现在辽军不配合,如果我军入河东北上,往太原方向进攻,势必要和金军主力有一场决战对此,诸位有什么看法?”

“金军主力又怎地?西军打的就是主力”王禀不屑道上次泾原军出兵协助契丹人,作为灭夏之役,大宋唯一一支参与其中的部队,事后得到了极大的荣誉,以至于王禀也是信心爆棚

此时,素来沉默寡言的鄜延帅徐洪道:“若只为牵制金军主力,我们实不消动用十万大军与之硬碰现在我军据着阳凉南关,金军据着阳凉北关,我军只需分一路进攻阳凉北关,再分一路从麟府出发,佯攻东胜诸州,就足以达到牵制金军的目的”

“我看悬,金人又不傻,初时或不明虚实,但打上一两个月,对方一定会看出端倪”王禀摇头道

第七百五十章

“那要看怎么打”王彦接讨话头道“现在我军已经占领河东半壁,所剩下的,也就是一个太原府而已眼下河东的局势,两军隔两座阳凉关对峙不管是我们北上,还是金贼南下,都不容易如果我军决定收复河东全境,那么就必须集结重兵,攻阳凉关,再取太原府太原一下,其他如岚、宪、忻、代诸州就好办了不过这次没有契丹人配合,而女真人的精兵都集于这一带,压力比较大”

“如果按徐经略所说的,出两路兵以为牵制,那我们完全没有必要集结十万大军我个人意见,不妨就按徐经略意见,以部分兵力佯攻,吸引金军注意然后从虎牢关出兵,助南方诸军一臂之力,如此一来,收复中原,就不是难事了”

包括徐卫在内,所有人听完王子才的话都仔细地思考着,一时谁也没有表态西军作战,有极大的自主性,只要在大方向上保持与朝廷一致就可以了比如这次北伐,朝廷给西军的任务,就是牵制金军主力,减轻南方诸军的压力,以求顺利收复中原淮东等地如果西军一方面牵制金军,一方面从河南府出兵助南方军一臂之力,那当然也是可行的

“我赞成王安抚的意见,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杨彦头一个表示了支持到底是虎儿军的老弟兄

“我也赞同,大王,就这么办?”王禀也道

“怎么?都是这个意见?那我也没说的,只听大王一声令下”熙河帅姚平仲道

剩下的刘光世张宪等人虽然没有说话,但也没有表示反对徐卫遍视麾下诸帅,当他看到堂兄徐五时,赤髯虎欲言又止堂弟立即投之以鼓励的目光,因为徐九这么些年来已经了解了他这位五哥说话做事谨慎稳妥,不该说的话绝对不说,但是该说的话也不含糊如果他认为这个办法行不通,一定有他的理由

果然,徐洪随后道:“诸位大帅金人之所以许还中原淮东,作为议和条件其用心,我们当然都洞若观火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金人之所以这么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女真人自己也清楚,他们无力稳住黄河以南的地区不管我们是否从虎牢关出兵相助我敢断言,此次北伐,不敢说就一定能达成最好的期望,但也绝对会有较大的斩获既然如此,我们西军作为国家精锐,何必去替人帮腔?这又不是唱戏,西军要干就干正经事”

这话就让大家不敢芶同了,王彦当即道:“徐经略这怎么不是正经事?国家要收复中原,光复故都,西军从旁一击,这,理所当然呐就算南方诸军有能力独自打这一仗我们去帮一把,不易么?”

“正是,如此这不是正经事那徐经略以为什么才是正经事?”姚平仲也问道

“徐五哥,莫非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杨彦也问道

面对众人的询问,徐洪虽然神色不改,但却陷入了沉默徐卫见状,出面道:“从河南府出兵往郑州,集京,这个办法当然行得通但是人家不一定希望我们去帮忙”

这才是点晴一笔,此话一出大帅们都无言以对徐卫的话很好理解,从宣和年间宋金战争爆发以来西军一直扮演着坚定全**民抗战决心的角色这二十年来,西军大小数百仗,战功赫赫,威震天下西军系统里,光节度使就有六位,这就是最直接的表现南方三个宣抚司,除了折彦质和赵点以外,无人建节刘家兄弟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是依靠“外戚”身份取得的头衔,不足为贵

西军当然是英勇善战,攻必克,伐必取,这没说的但是,国家战事你西军能一力承担么?那干脆把南方诸军都裁撤了,大宋国防全部交给西军如何?真要说起来,西军只是边防军,南方诸军才是真正的王师,西军如何什么事都去插一杠子,一来惹人嫌,二来也不利于摔打南方部队

见众帅无言,徐卫知道他们把话听进去了于是趁势道:“依我看,中原的战事我们就不参与了,有功大家立嘛这是御营司神武三军建功立业的机会,我们去插手不合适”

“那,索性就集结重兵,把太原拿下,光复河东全境算了”姚平仲痛快道徐洪一直摇头,姚平仲一见,皱眉道:“徐经略又有意见?”如果不是因徐洪是徐郡王的堂兄,他的话肯定没有这么客气

“中原淮东,金人无力*顾,王师取之,九碍金人存亡一旦西军收复河东全境,兵峰就将直抵燕云地区,这是女真人不可能接受的如果西军攻下了太原府,收取河东全境,我估计,从此以后,金人必与我在此地反复争夺,绝不甘休”,徐洪分析道

“那有什么关系?打就打怕他?”姚平仲冷笑道

“话不是这么说,此番作战,我们尚且需要朝廷拨款,川陕民力已不济,如果因为此役又使得西军累年征战不断,那我们的重建就将受到极大影响,这谁也不希望看到”徐洪道

王彦听完质疑道:“这打仗哪有不付出代价的?打仗就是烧钱烧粮嘛因为怕陷入连年征战,所以失地也不收了?这是什么道理?徐经略怎么想的?”,“我不是怕,而是因为暂时没有必要这么做如果我们收复河东全境,就等于孤军深入,出现在金人眼皮底下人家可以在燕云就粮,轻易南下发动征战,而我军则需要从四川输送物资支援前线,长此以往,后果堪忧”徐洪据理辩解道

他这话倒没有人反驳,因为说的是实情河东本来就已经让女真人弄得一团糟,陕西也正在重建,朝着自力生奋斗,如果在河东累年征战,这个压力肯定又是压在四川民众身上,时间一长,咱们会被拖得够呛

“有道理”杨彦点头承认“如果不是拥有绝对的优势,可以一鼓作气直抵燕云,那还是谨慎为上”,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