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阀-第5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这话,徐卫张浚对视一眼,脸上都有笑意。让老百姓日子好过一些,这正是他们为之奋斗的目标之一。

“要我说啊,也该是时候了。咱们四川帮衬陕西多少年了?俗话说,这救急不救穷,往年要打仗,要对付女真人,没奈何,咱们四川责无旁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现在女真人也跑了,是该松口气了。”

张浚不说话,徐卫点头承认道:“川人为抗金牺牲很多,这是有公论的。”

“那是”店主东一昂头道。“就是徐郡王,他也得承认这一点。陕西光复,咱们四川是立了大功的。”

张浚接过话头:“这一点你可以放心,徐郡王无论何时何地都承认这一点。不止是徐郡王,朝廷也心知肚明。”

这开店作主意,迎来送往,见识的人自然不少。店主东一听这话头,就感觉不对,重新审视着两人,试探道:“不知两位官人何处高就?”

“哦,我们是作买卖的。”张浚随口道。

“两位何必相欺?在下这双眼睛,自信看人还错不了,二位官人从头到脚,就没有一处像是行商坐贾的勾当。”店主东笑道。

徐卫看他一眼,一本正经:“确是实话,我们干的,是收银买命的勾当。”

这话唬得店主脸都白了,收银买命?怎地?h…n黑道的?心里一紧,问道:“收谁的银?买谁的命?”

“收朝廷的银,买北夷的命。”徐卫朗声道。

店主闻言,在心里一琢磨,忽地笑道:“明白了明白了,原来这位官人在营中勾当,不过旁边这位就不像了。”

“有眼光。”张浚点点头。

听他赞誉,店主越发得意:“不瞒两位,作我们这行当,哪有不会察颜观s…的。任何人,只要跟他说几句话,我约莫就能猜得出来些许。”

此时,几个人抬着两口半人高的瓦缸进来,一入m…n就吼道:“掌柜,这酒放哪?”

店主急忙起身上前,指挥那几人将瓦缸抬到里头,又给了钱,这才回来。张浚看在眼里,问道:“店主东,你这买的是酒?”

“正是,不,也不是。从前酒是跟官府买,现在都自己拿粮去酿,官府收点工钱。”店主解释道。

“这我倒也听说了,自己拿粮去酿,不甚方便吧?”张浚开始套话了。

“从前官卖,倒是便利,给钱就拿走。但那酒,我这么跟你说吧,除了我们开店的必需以外,旁人是绝计不会去买。官府用的什么料,怎么酿出来的,是人都知道。现在就不一样,我自己拿粮,放心。比如我这两缸酒,用的就是新米。这新米陈米,闻都能闻出来,我店里的酒从不掺假童叟无欺”店主开始吹嘘。

“那官府收的价贵不贵?”徐卫从旁问道。

“贵倒是有点,不过咱们不就图个放心?客人也喝个满意?徐郡王取消了官卖,这倒是件好事,不过,这估计也不是他想出来的。”店主道。

“你怎么知道不是徐郡王想出来的?”张浚问道。

“这不明摆着么?徐郡王那是带兵的武臣,他哪懂这些?你让他行军打仗容易,问题是,这叫理财对吧?”店主冲徐卫笑道。

徐卫频频点头:“这是当然,听说这都是四川都转运使赵开在负责。”

“赵转运是个好官,真的。”店主忽然变得十分严肃正式。“酒法推行以后,他甚至亲自到过我这店,专m…n来询问是否有所不妥。对了,就坐的你这个位置,我记得很清楚。”

徐卫听罢很高兴,起身道:“既然是赵转运坐过的,我可就不敢再久坐了。”

张浚随后起来,要去摸钱,一边问道:“店主,茶资是……”

“嗨,两杯清茶要甚么钱?我这是酒肆,又不是茶馆。”店主大方道。

张浚毕竟是读书人,占小便宜这种事绝对不肯干的,再三坚持。徐卫也道:“这怎么行?你们买卖人都有规矩,我们看来是今天头一轮客,开m…n生意,你要是不收钱,岂不蚀本?”

店主诧异道:“官人竟也知道这些?”

徐卫狡黠地一笑:“我虽然不懂变酒法,只晓得带兵,但这些规矩还是明白的。”语毕,张浚扔了几个铁钱,两人同往外去。

店主好像挺喜欢这两个客人,一直送到m…n口,还挥手不停:“慢走。”说完,折身回店里,正打算去柜台后拨拨算盘,突然,他猛地省悟,自言自语道:“瞎了我的狗眼……”

晌午时分,成都馆驿。

四川夏天历来就热,晌午之时,街上行人明显减少。那些沿街摆摊的,也支起了棚子躲避毒辣的阳光。

一顶官轿在馆驿m…n前停下,四川都转运使赵开下得轿来,一手抱着幞头,一手撩着袍摆,快步抬阶而上,往m…n里走去。

一名小吏迎上前来,见他官服服s…,执礼道:“不知官人……”

“你,赶紧去通报一声,就说转运司赵开,求见徐郡王。”赵开抹着汗说道。

“徐郡王?”小吏满头雾水,徐郡王来了?

赵开一见,知道这厮不明内情,挥手道:“去去去,把你们驿丞叫来。”

不一阵,驿丞匆匆而来,他识得赵开,老远就拱手道:“哎呀,转运相公相公是来拜会徐郡王的?”

“正是,大王安在?”赵开问道。

“这,不巧得很,徐郡王和张参议一大早就出m…n去了,至今也没见回来。”驿丞答道。

赵开初听,不觉有异,徐郡王头一回来成都,出去转转也是人之常情。但转念一想,不对赶紧问道:“两位长官是怎么出m…n的?”

驿丞一愣,手指m…n口道:“回转运相公,是从这里出去。”

赵开哭笑不得,斥道:“我问你两位长官是骑马?坐轿?还是步行?带没带随扈?”

“没有,徐郡王和张参议都穿着便服出的m…n,好像也没带随从吧?”店主回忆道。

赵开脸s…一变,责备道:“你知道徐郡王是首次来成都么?为什么不派人随sh…?”

第七百三十三章成都之行3

第三卷第七百三十三章成都之行3——

第七百三十三章成都之行3

驿丞苦着一张脸,作难道:“相公,非是小人粗心,徐郡王面前哪有我说话的份?他和张参议昨天晚上到,今天一早就出m…n,我们根本也来不及准备什么。”

赵开还要再说,忽见驿丞面l…喜s…,手指外头道:“回来了,回来了”

回首一望,只见徐卫张浚二人正往堂里走。因为天气热的缘故,两人都是满头大汗,尤其徐卫胸前衣服都被汗水浸透,手里拿把扇子不停地扇着。

赵开忙把幞头往脑袋上一扣,快步上前,执礼道:“下官见过大王。”

“赵转运,哎呀,这四川着实是热啊。”徐卫手里的扇子啪啪晃个不停。

“是,是。”赵开应道,又转向张浚,“张参议。”

“转运相公。”张浚含笑答道。

赵开见他两个都热得不行,遂道:“大王,要不下官下午再……”

徐卫连连摇头:“不必不必,我正好有些事要跟你谈,里面坐?”

“好好,大王请,张参议请。”赵开道。说罢,又请驿丞n…ng些消暑的饮品来。三人到了徐卫的院子,本来打算进屋,但徐卫看到院中那颗树下很是阴凉,便叫人搬来了桌椅,就在树荫下坐定。

“真不是我说,这四川的天气,不是谁都能习惯的,太热了。”徐卫叹道。

赵开笑了笑,张浚以本地人的口吻道:“大王,这才五月,你等七八月再来,那才叫火热,坐在屋里,一动不动,汗水跟下雨一样,成都还算好的,要是去合川,哈哈。”

徐卫一副认输的模样,忽然想起一事,笑道:“赵转运,我前些日子在兴元府可没少听到指责你的言论。”

赵开倒是挺介意这事,哼了一声:“嘴长在人家身上,说吧。”

“不过,今天我倒是听到了一句实在话。一个酒肆的店主,说赵转运是个好官。我问怎么个好法,他也说不上具体的来,只一句,你亲自到他店里去过。”徐卫笑道。

赵开闻言道:“这算不得甚。”

“赵转运谦虚了,单凭这一点,用你作四川都转运使,徐某还是有眼光的。”徐卫这句话等于是肯定了赵开的成绩,其实一直以来,他对这个人都是很欣赏,甚至于推崇的。

这时,馆驿里的人送来了凉茶,几个喝着感觉舒服了些。张浚看了赵开一眼,问道:“转运相公,有件事情在下觉得有些奇怪。大王和在下昨日就到了,事前也通知了四川方面。缘何第一个来见的,是你转运使,却不见成都知府?”

按照惯例,徐卫是川陕行政长官,他到成都来视察公务,本地的官员理应出城迎接。这个没有也就算了,但等到今天,作为地方长官,成都知府都不l…面,这就不合礼数了。

赵开一时为之语塞,支吾道:“这个,下官就不得而知了,转运司和府衙方面,向来……”

“我晓得。”徐卫轻笑道。“没关系,不来就算了,他又不是脸上长朵花我非见他不可。这次来四川,首要的就是视察你推行几项新法的成效;其次,我也想看看自大战以后,四川的情况如何。这几年陕西的重建虽然进展顺利,但诸多方面仍旧要依靠四川的力量。我作为行政长官,也该来走走了。”

赵开听罢,问道:“敢问大王行程如何安排的?”

“成都我本打算呆两天,见见官员和地方上的士绅各界。不过看来暂时没有这个必要,我明天就启程到边界地区视察,茶马事务关乎防务军备,马虎不得。”徐卫道。

赵开思索片刻,建议道:“那么下官建议大王到永康军走一趟,那里是四川与吐蕃人市马的一个重要榷场。”

“嗯,本来也是打算到永康军的。对了,酒法施行已经是成功了,茶法盐法如何?”徐卫问道。

“回大王,茶法的推行颇有成效,盐法暂时还看不太出来。不过,到本月为止,今年四川财赋超过去年同期。”赵开道。

徐卫最喜欢听这个,赞道:“有你在四川管家,我放心得很。不信你问德远,我时常都在说,赵开理财,我底气就足。”

这句话按说是对赵开一种相当大的肯定,但他听了却没有表现出高兴的模样,打量了一眼徐卫的神情,似乎想说什么,又好像有什么顾虑。之后,徐卫和张浚有说有笑的,内容他完全没有听进去。

最终,他还是鼓起勇气道:“大王,有一句话,下官已经不得不说了。”

见他如此郑重其事,徐卫收起笑意,正s…道:“有话你直说无妨。”

“昔日,下官受命于艰难之时。前线要打仗,打仗就要钱,而陕西的情况在那里摆着,没奈何,四川只能挑起这个责任。蜀中为抗战出了多少力,作了多少牺牲,下官不说大王也知道。就算这几年,没有当初收复全陕那样的大规模战事,但西军一直在不停地作战,这份开支也一直是四川财政在负担。与此同时,陕西的重建,四川也不遗余力地在支持。”

徐卫听出了他这番铺垫将要引出的话语,打断道:“赵转运,你不妨直说重点。”

“是,下官,下官遵命。”赵开还是显得有些紧张。“下官想说的是,蜀之民力已尽,分毫不可加。这几年,下官把能想的法子都想过了,能变的法都变过了,才能勉强支撑局面。财政收入绝大部分消耗在了军队,其他方面,不管是疏浚河道,兴修水利,哪怕是修桥铺路,下官都是能挡则挡,不能挡就拖,实在……”

张浚见他甚为感慨,从旁道:“转运相公的难处,宣抚处置司是知道的。”

“我难点没有关系,反正已经被骂习惯了,无所谓。但四川各界也跟着难……一时权宜还可以,昔日金人时刻威胁川陕,我们别无选择。但现在,女真人被驱逐过黄河,党项人也是日薄西山,川陕局势大定,两地之民无不盼望时局太平,安居乐业。但西军仍旧在不停地作战,不停地烧钱……”

徐卫听到这里,脸s…微变:“赵开,注意你的言辞。”

赵开一俯首:“请大王见谅。”

一阵沉默之后,徐卫叹了一声,起立道:“其实,我何尝不知道你的难处?我晓得你的意思,你认为现在时局太平,而川陕一直执行的战时财政那一套,高压之下,百姓有些喘不过气来,是么?”

“是。”赵开如实答道。

徐卫点点头:“我相信你的话。确实,四川为抗战牺牲很大,不光负担财政,还要输送物资劳力,甚至于协助陕西重建。这么些年下来,换成谁都会有意见。但我也要四川知道,蜀地之所以能够免受劫难,是因为有陕西在前面挡着。女真人打陕西,无非就是为了夺取四川,迂回奔向江南。说到牺牲,陕西更大。四川出的钱粮,陕西拼的是x…ng命”

“这一点,下官感同身受,感同身受。”赵开承认道。

“当然,我不是说你的话不对。现在我不能跟你承诺什么,等回去以后,宣抚处置司会讨论你的意见。”徐卫道。

“谢大王。”赵开道。

徐卫顿了顿,换了一副笑脸问道:“你前些时候上奏朝廷,不是真想撂挑子吧?”

“下官受朝廷信任,大王倚重,本不该如此。但说实话,这个时期执掌漕司,确实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使。如果有得选……”赵开没有说完。

徐卫鼓励道:“没关系,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如果有得选择,下官愿得一府州,守牧一方。”赵开恳切道。

徐卫听了,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道:“你这是在向我要官?”

“下官决没有这个意思。”赵开变s…道。

“哈哈,赵转运真是实诚君子。”徐卫大笑。当下,又谈了一阵,赵开告辞离去。

他走之后,张浚道:“他也着实不容易,想尽办法开源,又不能加在百姓头上,真是勉力维持,苦苦周全。纵使如此,还讨不到好,四川官员颇多不谅解。”

“他是我的挡箭牌,在替我背黑锅。”徐卫由衷道。“德远,你怎么看?”

“大王指的是……”张浚问道。

“赵开的差遣。”徐卫道。

“下官相信,那是他的肺腑之言。转运使虽然位尊权重,但这种情势下,作四川转运使确实是个得罪人的勾当。他想求一府州长官,情理之中。”张浚倒是很理解。

徐卫点点头:“嗯,他作得够多了。我们不能一直欺负老实人呐,你想想看,四川哪里合适?”

四川方面的事务,张浚是最清楚的,想了想,摇头道:“四川各府各州,还真没有合适的。纵使有缺,也都是些穷乡僻壤,要么就是边关之地,难道把他放到这些地方去?”

徐卫重新坐下来,忽然想到一个地方:“河南府怎么样?”

“河南府自光复以后,目前仍在休养生息,但那可不是个轻松的差使。”张浚道。

第七百三十四章西夏完了

第三卷第七百三十四章西夏完了——

第七百三十四章西夏完了

“总强似他在四川作众矢之的来得好。”徐卫道。“他年岁既高,身体也不好,洛阳条件虽然不算好,但总归要比四川来得清静吧?”

张浚想想,承认道:“这倒也是。”

“再者,以他现在的品秩,如果能作西京留守兼知河南府,过几年致仕级别也高,退休之后待遇也好些。”徐卫道出其中原委。

张浚听在耳里,感叹道:“大王想得比下官周到。”

“唉,他为川陕出了许多的力,受了许多的委屈,我能为他作的,也就是这一点点了。”徐卫苦笑道。“我就不跟他谈了,你找个机会跟他通通气,让他自己向朝廷上个本子,我再替他争取一下。”

“是,找个机会我跟他好好谈谈。”张浚应下。语至此处,他看向徐卫,试探着问道“大王,四川财赋你一向全权委给赵开,他如果走了,恐怕一时半会找不出来合适的继任者。莫非大王是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