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阀-第6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奈何,慢悠悠地摇到那岛处,小心翼翼地请了这些差们下来。一沾地,几个内侍是感到踏实了。其中有一个背着匣子的,岸后便将匣子解下来,捧在手里。几人都整理衣冠,便沿着石板路,投徐卫的“别墅”而去。

因这会儿正是午饭时间,这一行人踏着石板路,一直走到徐卫院坝里,只见堂屋门大开着,里头一桌人围着桌子吃得正香。大概是其中有人看到了外头的情况,一提醒人,所有人都停下筷子看出来。

很快,便有一人起身,绕过桌子,跛步而出。跨出堂屋,到了院里,就往那院坝中一站。众人看去,但见四十多岁,正当壮年,竟有七尺身长!两道剑眉,一双虎目,高额挺鼻,端得是好相貌。更兼皮骨强劲如铁,一看便知,非终日坐而论道之生辈。

但人靠衣妆,佛靠金装,再看此人行头,却实在不济。身就一领黑色直裰,扎条布带,脚下一双最普通不过的纳底布鞋,除此之外,一无所有。这内侍们看到有人出来,本以为是徐卫,观他容貌也确实像,可再看衣着,又不敢相信。遂面面相觑,不知如何自处。

倒是段知县见状,回过神来,前道:“下官见过太尉。”

“县翁不必客气。”徐卫笑道。

那几个内侍这才醒悟过来,你看我,我看你,最后还是低下头去,执礼道:“见过徐太尉。”

徐卫还礼道:“客气,不知中官至此,所为何事?”

这算是明知故问了,那年长的内侍遂介绍道:“小人梁进。入内内侍省东头供奉。今番是身负皇命,前来向徐太尉宣读天子诏。”

徐卫听了这话,忙侧过身道:“既是如此,几位里面请。待我准备接诏。”语毕,自转身勉强入内,吩咐家人速速撤了酒饭,腾出地方,更衣接诏。

家人七手八脚,一阵风的撤了桌,徐卫和正室张九月一个是命官,一个是命妇。不比常人,还要去更了衣冠来。其他人也不能干等着,这接诏是一件非常庄重而神圣的事情,你方才还在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满嘴油腻就接诏,这可是对天子不敬。遂都去漱了口,抹了油嘴,把衣帽打理整齐了。

然后等到徐卫张九月盛装出来。全家人朝南拜了,那梁供奉方才从下属手中捧过诏,展开读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太尉。天水郡公徐卫,虽数有大功于朝廷。然任内,引契丹东归。致使今日沿边纷争四起。军民不安,朕念汝昔日功劳,不忍责罚过甚,免太尉阶,谪武安军节度使,降永昌县公,比照阶官给半俸。汝当自守本分,勤思己过,勿负朕望。钦此,靖安五年四月。”

那梁供奉宣完,收了诏,双手呈过去:“徐节使,接诏。”

“臣徐卫,接诏,谢恩!”徐卫朗声道。语毕,再拜,起身,俯首,一拐一拐前接过诏。他倒是镇定,可就惊到了旁边一个人,谁?段知县。此时,这位本地父母官正暗呼好险!当日他陪李知州来拜望徐卫时,就曾对李莫说,徐卫如今已经去了职,威风不在,何必与他如此亲近。李知州还不信,说什么这江心小岛是困不住徐卫的。现在如何?非但去了职,更遭圣贬谪,看来是要倒霉了。

却说徐卫接了诏,请到那神龛前供起,便回过头来招呼几位内侍坐下,又请了茶。便问起天子起居来。

那最是扭捏的中官听了,便笑道:“徐节使果是忠义,被贬之下,仍不忘问天子安。”

“此人臣本分,岂敢因遭贬而忘却?”徐卫道。

倒是梁进好似见过些场面,制止了下属,对徐卫笑道:“节使也不必惶恐,圣虽贬你的官,降你的爵,但对节使还是爱护的。临行前,圣还再三交待,让小人探视节使的旧伤可好全了?”

徐卫朝南一拱手,谢了赵谨,这才回答道:“唉,说来也叫人懊恼。这一身的战创,总不见好,只是闲下来后,比在陕西轻松一些,倒是自己能走了。就是这手还不太利索。”

“哦?”梁进打量几眼,也不多问,只道“既如此,节使且安心休养便是。听说,节使自到这射洪,便隐居于岛,不见外客,终日只垂钓取乐。想节使当年,披坚执锐,纵横疆场,如今作这渔夫状,岂不寂寞?”

徐卫闻言大摇其头:“阵半生,杀人如麻,虽说是为国尽本分,但始终是作孽。这余下时光,便只清心寡欲罢了。”

“哟,节使这是信了道了,还是信了佛了?竟有这般菩萨的心肠?”那扭捏鬼又道。

“当不起。不过住这玉京观下,受些熏陶罢了。”徐卫轻笑道。

又说一阵话,几个内侍不过都是旁敲侧击,问徐卫这一段时间的举动,探听他的想法罢了。徐卫何等人,能让你套出话去,真个说得滴水不漏!找不出丝毫破绽!硬是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淡泊名利,逆来顺受的“孤舟蓑笠翁”。

对方见也问不出什么来,再加一路从梓州赶过来,连午饭也没顾得吃,徐节使又不招待,肚子没货,便要告辞离去。心下却嘀咕,不是说徐卫是个通达世情的人么?怎么这么不懂规矩?

正道了别,欲走还留时,徐卫已道:“几位请稍待片刻。一直以来,徐某忙于军务,甚少读。不管是太,先帝,还是今,都每每嘱咐要多读些,多练些字。近来闲了,还真就读了几本,又练了几天字。圣诞辰将近,臣抄了一篇古人的祝寿赋,劳请几位中官代徐某敬呈君前。”

那扭捏鬼又想挖苦几句,倒话到嘴边没说出来。算了,当年叱咤风云的徐郡王都混到这步田地了,咱就不要再落井下石了。

“可以。”梁进看着徐卫道。

“只是。徐某腿脚不便,一来一去费些周章。能否劳请……”徐卫道。

梁进直视着他,片刻之后,点头道:“无妨。小人随节使去取。”

徐卫笑笑,侧身道:“请。”

“节使请。”梁进不前。

徐卫见状,让家人下去,便领了梁进往后院去。他这房舍其实并不轩阔,出了堂屋往后,几步路就到房。到了房中,他请梁进暂坐,自己则拐到架前。像是在翻找什么。梁进无聊之际,打量他这房,随口道:“节使戎马半生,如今折节读。难能可贵啊。”

“不过是遵从圣教诲罢了。”徐卫答道。说完,似乎找到了,便捧了一个盒子出来。约一尺长,七八寸宽,颇厚。他拿在手里,好像还有些分量。梁进看在眼里,并不去问。只见徐卫过来,坐在旁边。将盒子放在几,道:“就劳烦梁供奉。代为转呈圣,言臣祝寿之意。”

“好说。好说。”梁进说话间,伸手打开了盒盖。眼前顿时黄澄澄一片!祝寿赋,是有的,但是它躺在一盒金锭之。

梁进很快就把眼光从金锭拉了回来,看着徐卫,似笑非笑道:“节使这是什么意思?嫌祝寿赋不够分量,还要进献给官家这么多黄金?”

“圣对臣之厚恩,又岂是金钱可以度量?”徐卫笑道。

“那你这是什么意思?小人便不懂了。”梁进装了起来。

“徐某是个武夫,我就直来直往了。这是我一点心意,不求供奉回去替我美言,只求……”徐卫说到这里,停了下来。

梁进闻弦歌知雅意:“不求我说好话,只求我别说坏话,对么?”

“然也。”徐卫点头道。

梁进将盒子盖,哼道:“节使就不怕小人回去,将这盒黄金也一同呈了圣?”

“还真不怕。”徐卫仍旧笑着。

“为何?”梁进板起脸道。

“方才谈话间,供奉颇多暗示,徐某虽然愚钝,却也看出来了。再者,徐某虽然戎马倥偬,但还是不忘故人的。”徐卫道。

梁进听到这里,知道徐卫已经认出他来,遂摇头一笑,重新起身,对着徐卫一礼。后者忙起身扶住他按坐下去,笑问道:“我那位老还好么?”

“唉,节使这话,倒叫小人伤心。”梁进摇头道。

徐卫脸色微变:“怎么了?你速速讲来。”

“如今官家宠信的,数沈择为最。拔他作了入内内侍省的都知,我师虽也是都知,却只管内侍省,不得时常在御前行走。时常要受些气,身子也就不如往日康健了。”梁进道。

徐卫闻讯,也叹道:“恨我江湖远阻,不能探望。当年在东京勾当时,我与你师便是莫逆之交。那时,你还小。”

“是,他老人家也常跟小人提起节使。说这无论在朝在外的大臣,能福祸不相忘的,也就只有徐节使你了。再说,徐相在台时,对我们也是多加照拂的。所以,即使你们徐家暂时走浅水,他老人家能帮的,总还是要帮一把。”梁进道。

徐卫频频点头,望了一眼外头,道:“不能呆久了,恐惹人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还能怎回事?不就是沈择和秦桧等人编排的么?如今朝廷要联金制辽,而节使你几十年来最为女真忌惮,又一力促成宋辽联盟。所以,秦桧等人便要整治你,以发联金制辽之先声。”梁进道。

徐卫听得眉头不展:“圣是何态度?”

“圣最开始本不想牵扯你,但禁不住秦桧沈择等人百般劝说,也就准了。不过,小人临行前,圣倒是真嘱咐,让小人见了节使,不可恐吓造次,还说让你安心。”梁进道。

徐卫听后,点了一下头,思索片刻之后,问道:“有我六哥消息吗?”

“唉,说起这个,又是可叹。徐相自去了泉州,总不忘忧国忧民,时常有抨击之言达天听,惹是有些人很不痛快,这么下去,怕不是办法。”梁进道。

徐卫不由得担忧起来,这六哥怎么年纪越大越是糊涂了。你当忠臣是这么当的吗?现在人家把持着权柄。想尽办法要整咱们,你还自己往刀口撞?

那梁供奉见徐卫忧容,宽慰道:“不过节使也不必太过担心,圣终究还是念旧的。想必不会为难徐相。倒是有个好消息,节使听了,定然开怀。”

“哦?还请明示。”徐卫道。

“徐婕妤已经从丽泽苑迁回了绣春堂,圣十分高兴,还将福康公主交由婕妤抚养,恩宠日隆。说句不当说的,若是有一天,婕妤能生下皇嗣。那徐家可就不同了!”梁进低声道。

他说罢,本以来徐卫肯定会喜眉梢。哪知对方竟没任何表示,还追问道:“那我兄嫂情况如何?”

梁进只得答道:“现在徐四太尉复了御营副使的差遣,圣还挂念着尊嫂的病情。遣御医诊治,还赐了药,听说好转了。反正就是一家荣宠。”

听了这话,徐卫才真真露出欢喜的形容来,连声道:“如此。我便放心了,放心了!”

梁进看在眼里,暗叹,果然是个重感情的人。听到侄女得了圣眷他不喜。反倒是听了兄长复职,嫂嫂病情好转喜形于色。

又说几句。梁进也担心外头生疑,道:“此地小人不能久留。节使有什么话要带么?”

徐卫想了想,道:“让钱都知且放宽心,不必与小人置气。若方便,再转告我兄嫂一声,说我一切安好。”

梁进听了,点头道:“节使果是性情中人,好,小人一定代为转达。”

两人说定,便同行出去。外头的人果然已经等得有些不耐烦了,见两人出来,都看过去。那几个内侍见梁供奉手里捧了个盒子,大家心知肚明,这趟还算是没有白走。不知徐节使是怎么开了窍了?莫非是梁供奉提点的?当下也不去细想,左右只好有好处便是。

当下,与徐卫辞了,便都离了路屿洲,段知县也丝毫不想多留,随内侍一道去。徐卫“腿脚不便”,不好亲自送,便遣其子徐虎一直送到江边船乃止。

等儿子回来以后,他召集家人都到房中。方才听了贬官降爵的诏,张九月等人脸都有忧容,担心祸事不远。有宋一朝,对这战功显赫,又手握兵权的武臣,总是不放心的。对付起来,其手段,也远比对付文臣要凶猛得多!怎叫人不担心?

徐卫到案桌后坐定,望着愁眉不展的家人,突然笑了起来。张九月见状,大疑不解道:“官人,遇这等事,怎么还笑得出来?”

“夫人,我为何不笑?不就是贬了我的官,降了我的爵么?你是知道我的,对这些东西,向来不在意。莫非,你是在意我今后只拿半俸,怕入不敷出?”徐卫还开起了玩笑。

张九月素知丈夫镇定,但这种时候还镇定,就有些强装的意味了。因此劝道:“官人,你为官多年,朝廷里总有些故旧,能不能请人帮忙说说情,为妻真是担忧得紧。”

“说情?现在还有谁能替我说情?我又稀罕谁替我说情?”徐卫笑道。

张九月好似被他气着了,闷着不说话。祝季兰观他举止神情,分明是胸有成竹,因此问道:“相公如此从容,可是有对策了?”

“对策早就有了,你们忘了?当日离开陕西时,我是怎么说的?”徐卫问道。

祝季兰想了想:“以退为进?可是,这都退到什么地步了?当初便辞去了一切实职,如今连这些虚职也要降,看来朝廷是不打算就此放过相公。”

徐卫闻言,摇了摇头:“秦桧等人肯定是不会放过我的。不对,他是肯定不会放过我们徐家兄弟。六哥是首当其冲,我也休想置身事外。尤其是我,因为坐镇川陕多年,统率西军日久,为免生事,搞不好,他们会想办法下杀手。”

这话分明就有些吓唬人的味道,张九月当时脸就变了,失声道:“如此这般,怎生是好?”

徐卫见她担忧的模样,知道玩笑有些过分了,遂正色道:“你莫怕,我这一二十年,尸山血海都滚过来了,还怕他秦桧?实话与你说罢。方才那梁供奉,原是我故人门生。他此来,专门给我捎了信。朝中局势,我大体了解了。”

“是怎么个局势?”祝季兰问道。

“朝廷要联金制辽。这个萧朵鲁不啊,太急躁了。”徐卫道。

此时,一直没有说话的徐虎插了一句:“爹,这联辽是父亲大人一力促成的大略,现在朝廷这般作,不是,不是给爹破坏了么?”

“破坏?哪是现在啊,当年摒弃宋辽同盟时就已经破坏了。没奈何,由着他们去罢。”徐卫道。

“那,父亲还如何以退为进?”徐虎问道。

“这你就不明白了。”徐卫认真道。“你看,如今天下。宋、金、辽三足鼎立。当初宋辽同盟时,对女真形成强大压力。但是如今,三方一时谁也奈何不了谁。所以,我一直都说,谁先动手。谁就先倒霉。”

这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一脑袋雾水,这么说起来……

“如今是国朝主动要去联金制辽,便是国朝先动手,那最先倒霉的……”祝季兰道。

徐卫也叹息一声:“没错。我们先动手,那就是我们最先倒霉。”

徐虎想了想。却提出质疑道:“爹,不对。这算起来,应该是契丹人先动手才是。”

“契丹人那叫动手么?他不过是小打小闹,进攻金肃,把人放回来。柳泊岭伏击,明明绝对优势兵力,却还是放了活口回去。萧朵鲁不这是留了余地,只不过,他想得太美了。他以为如此这般,便不会让大宋完全撕破脸皮。哪知道,他的举动,正帮了朝中有些人的忙。”徐卫冷笑道。“现在我朝去联金制辽,便是抢先动手了。”

张九月虽然跟了徐卫多年,但对于徐卫的公事,她向来是不打听,不干预,也不过问的。所以说起来,还没有祝季兰了解得多。正听不明白时,祝季兰又道:“这么说,宋金联手,契丹人恐怕讨不到便宜?”

“你小看契丹人了,当年西军跟他们并肩作战,我知道辽军的实力。这么说,以现在的情况看,便是宋金两军联手,也未必就能将辽军赶回西域去。”徐卫道。

“这是为何?”祝季兰不解。

“因为我不叫他回去。”徐卫昂然道。

“不明白。”张九月摇摇头。

“我却是有些明白了。”祝季兰思考着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