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八钗 作者:暮兰舟-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是一大笔的嫁妆,婆婆说她从私房拿出一千两银子,还有几套上好的头面首饰;老爷说他出五百两压箱银子;按照份例,公中只能拿出两千两来——这还把喜宴的银子都算进去,可是按照张家的门户,青莲这场婚事连同嫁妆一起至少要一万两,少不得由我补上七千多两银子的亏空。”杨氏咬牙切齿道,一想起这个,她就觉得肉痛的厉害。
    杨大太太沉吟良久,道:“其实也不用你填七千多两银子进去——张家横竖会有聘礼的,又是嫡长子成婚,聘礼不会少的,你把聘礼都陪进去得了,最后你要补的,撑死了一千多两。”
    “我的银子都是留给慧莲和嗣哥儿,别说是一千多两,我连一个铜板都不愿意给!”杨氏狠狠道。
    “你啊,又犯起了倔。”杨老太太看到女儿目光里的狠戾之色,心下顿时明白了,叹道:“青莲的婚事是铁定不会有变化的,你热热闹闹把事情办好了,讨你婆婆和丈夫喜欢,对你只有好处。”
    杨氏急道:“可是——!”
    “没有可是!你听我说!”杨老太太对着杨氏耳语几句。
    杨氏一愣,道:“这样可行?万一婆婆和五爷发怒怎么办?”
    “你放心,这世上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他们如何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杨老太太冷笑道:“再说了,同样的事情,你婆婆也是做过的,她怎么好意思说你呢?”
    “婆婆她——?”杨氏又是兴奋又是害怕,道:“真的?”
    “那当然是真的,母亲怎么会骗你。”杨老太太笃定的点头道:“说起来你和你婆婆都是做继母的,但你的手段不及你婆婆年轻时十分之一。”
    “娘——!”
    杨老太太叹道:“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你耐心些,等到我和你嫂子都走了再动手,春花秋月两个通房也要等到我们走之后再开脸伺候女婿,别让亲家多想,说我的手伸的太长了。”
    “是……。”
    那天下午的时候,从西城丰城胡同姚府传来喜讯——姚二夫人生下一个九斤重的千金,母女平安!
    姚知芳有了亲妹妹,巴巴的回了睡莲的信,说八月初五那天,要和她一起去寺里上香还愿去。

    伤离别不会太遥远,风中烛覆灭古井中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颜府的七月;那就是——不要烦我了,我们很忙的。
    颜老太太六十大寿就不用说了,上上下下累得像死狗;第二天也有各色人陆续拜寿补寿礼,到了第三天,颜府开大门迎接前来替武昌府王家提亲的男媒女媒——鸿胪寺卿赵大人夫妇。
    由于双方你情我愿,且都急着婚嫁,所以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在五天之内全部搞定,最后择了明年二月初九的吉日为婚期。
    消息传出,京城贵妇们露出“你瞧我猜就是这样吧”的笑容,须知王家夫人突然拖儿带女独上京城,而且回京后第一个造访的人家就是颜府;加上颜家老太太大寿那天,颜大夫人和王大夫人“眉来眼去”“互通款曲”的模样,一看便知有情况啊。
    王家五小姐王嫱则整日都黏在颜家大小姐身边亲亲热热的叫“姐姐”,王颜两家简直就是在宣布——这个坑我已经占了,你们还是找别家去吧!
    外人给这门婚姻的评价是——天作之合。当然,在这种喜庆的事情上,人们说的都是这句话,当初魏如眉嫁给颜五爷时,也不是都说天作之合么。
    定亲的这五天里,大小姐宁壁都害羞的躲在闺房不出,按照那个时代对大家闺秀矜持的标准,起码要害羞三个月才能出门。
    但是宁壁等不了三个月了,因为颜大爷的假期已至,必须回扬州继续做他的两淮盐运使;大夫人也急着回去打点宁壁的嫁妆,好在她几乎是在宁壁出生后就开始给宝贝女儿攒嫁妆,早就准备的七七八八了,只是还需要再斟酌一二。
    但又想着离婚期只有半年时间,大夫人心下又是一紧,恨不得一天当两天使。
    ——不过,在临行之前,大夫人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做。
    松鹤堂。
    自打大夫人回京,就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恭顺,丝毫瞧不出当年与颜老太太在内宅恶斗时的骄傲与不屑。
    大夫人给颜老太太揉着肩,说:“母亲,论理宁壁应该从京城发嫁,只是从京城到武昌又是水路又是陆路的,太过遥远,怕将来王家迎亲时出乱子,这是孩子一辈子的大事,所以媳妇想让就叫宁壁从扬州发嫁,从长江走水路到武昌府,也不过三天时间。”
    颜老太太顿首道:“嗯,自然是要从扬州发嫁的——宁壁的嫁妆都在扬州,总不能都运到京城来,绫罗细软压箱银子倒好说,可那些家具瓷器等物最怕磕着碰着,别到了武昌府成了几块木头板子,惹人笑话。”
    “还是母亲考虑的周到。”大夫人应景的笑了笑,说:“宁壁那孩子昨日突然哭哭啼啼的,媳妇耐着性子问了许久,她才抽抽噎噎的说她害怕啦,嫁得那么远,将来要见祖母和这些妹妹都不容易。”
    颜老太太叹道:“宁壁这孩子心实,你得好好教教她,以后做人媳妇可由不得她这么说了,嫁入夫家,生是夫家的人,死是夫家的鬼。”
    “媳妇刚开始也是虎着脸这么说她的,可是她哭的更厉害了,说她知道这些,只是舍不得嫁呢。”
    颜老太太一怔,想起王素儿的母亲当初远嫁成都时何尝不像宁壁这样忐忑不安,一会哭一会笑的?
    大夫人感叹道:“唉,养女儿就是这个歹处,出嫁前是娘的小棉袄,最体贴娘的心意,比混头小子好十倍。可一旦嫁出去,小棉袄就变成悬在头上的利剑,日日悬心挂念,担心她在婆家过的好不好。”
    颜老太太心下一软,说:“王大夫人是个宽厚的,再说王家当家是她大儿媳妇,宁壁嫁过去,只需要做个万事不管、只需要讨婆婆丈夫喜欢就成的小儿媳妇。”
    “但愿如此吧,等嫁了宁壁,我也像您这样去寺里请一尊菩萨回去,设一个佛堂,夜夜念经为宁壁祈福。”大夫人说着说着,面露难色,道:
    “宁壁是咱们府里孙子辈第一桩亲事,自然是要办的热热闹闹的才好,说句老实话,媳妇是真心希望您能去见证宁壁的婚礼,只是京城扬州路途遥远,媳妇总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让您老人家奔波劳累。”
    这才是大夫人的真正目的:请颜老太太这座大山坐镇宁壁的婚礼,这样既有面子,又能防止颜大爷生出什么其他心思来。
    “这也不算什么劳累,去年迁都,我这把老骨头不也是从南京坐大船来燕京?”颜老太太说:“大孙女出嫁,到时候我若身体还好,你就派了大船来接我吧,总得让王家看到我们的诚意。”
    虽然不算是特别肯定,但也达到了大夫人的预期,大夫人高兴道:“若能带几个妯娌和侄女素儿一起去扬州就好了,您一路上有个伴说话解闷,宁壁出嫁前有妹妹们陪着,也不孤单。”
    当初颜大爷肯让步,也是提了条件的:玫儿认祖归宗,排行老五,而且和五房的九小姐睡莲一样养在老太太跟前,直至发嫁。这也表示颜大爷和颜五爷两兄弟都对妻子很不放心,担心女儿被苛待了。
    颜老太太想了想,说:“杨氏是当家主母,她走不开;柳氏是个寡妇,不方便去;沈氏到时也不知得不得空,到时候再说吧。素儿我会带着,青莲也算是定了亲,要留在家里绣嫁妆,剩下的怡莲是个庶女、慧莲年纪小还不大懂事、我就带着睡莲和琪莲去吧,睡莲可以代表五房,琪莲是嫡出,也能代表九房了。”
    正合我意!大夫人喜笑颜看道:“一切听母亲的,媳妇回去就准备着,定让您和侄女们在扬州过的舒坦。”
    颜老太太笑着点点头,明年素儿也及笄了,扬州倒是有几户人家是世交,不知素儿的缘分在不在那里呢……。
    婆媳两个都没有提到莫夫人一房和品莲,虽然同住一个屋檐下,莫氏一房倒像是远亲了。
    七月中旬的时候,颜府“挥泪送别”了一波又一波人:赶着回武昌府预备娶媳妇的王大夫人;赶着回扬州预备嫁闺女的颜家大房一家人;以及塞给颜府两个美貌通房、和杨氏商议完“大计”的杨老太太一行人。
    接下来的日子,颜府过的格外平静,似乎从去年搬迁到燕京就没有歇过,乘着这段时间好好补回来。
    宁壁和青莲相继定亲,大房长子宁瑾的婚事也快有了眉目,这使得莫氏心情更加惶急起来,宁壁定亲那天,莫氏笑的很是勉强。
    于是莫氏更加频繁出没淮南伯府,甚至有几晚都宿在那里。
    淮南伯空有伯爵的名头,可莫氏一族早就在几十年前抄家灭族时散落殆尽,想过继嗣子继承爵位也无望了。
    加上伯爷莫幽卿宫廷乐师的身份,即使起复后,也罕有爵位人家与他来往。
    安宁公主本来就是个深简出的老寡妇,来往的皇族有限,又不善言辞交际,因此能帮莫氏这个小姑也有限。
    当然,这对夫妇也不是没有出力,只是他们看中了人家的子弟,几番暗示结亲后被各种理由委婉拒绝。
    拒绝一次两次算是运气不好,三次四次可以再接再厉,可五次六次呢?
    安宁公主频频被人打脸了,这滋味着实不好受,加上莫氏催的越来越急,品莲那张小脸越来越幽怨,淮南伯也日夜唉声叹气。
    安宁公主觉得自己豁出去了脸面,得不到一声“辛苦了”,反而惹一堆抱怨,于是再好的耐心也磨没了,干脆称病躺下,莫氏造访也找借口不见。
    莫氏这下真急了,若拖到明年青莲及笄定亲,品莲就更难嫁,于是莫氏狠了狠心,标准下降,开始考虑四品官以下的各大家族的青年才俊,以前是非进士不嫁,现在也放宽到举人——嗯,若真是才华出众,秀才也勉强凑合。
    于是品莲就从奇货可的“有价无市”,变成了降价甩卖的促销品了。
    ——但是,这只是开始,莫氏很快悲催的发现,别说是四品官以下的家庭,就连六品、七品,甚至外放的官员家族都找不到满意的女婿。
    有些趋炎附势的家族求娶,可别说是五爷,就连莫氏自己都看不上;正儿八经的家族呢,也有拿几个不成器的庶子应付,莫氏气得差点当场砸了茶碗,“欺人太甚!我女儿堂堂嫡女,这样的品貌家世,如何能被庶子玷辱了!”
    标准已经降到极限,可还是一场空,莫氏不敢再降了,潜意识里,她害怕万一再降也找不到怎么办?
    莫氏和品莲发现,原来当初“挑剩下”的那个五爷说的张家嫡长子,其实真的很不错啊!
    莫氏悔的肠子都青了。
    这些话都是青莲怀着得意,“无意间”透露给睡莲听的,她还记恨着荷花池品莲奚落她“就喜欢别人挑剩下”的那句话呢。
    睡莲但笑不语,品莲的婚事,并不是一味降低标准就能找的,“买涨不买跌”是人的天性啊,降得太低了,反而让人起疑品莲本身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送走了幸灾乐祸的青莲,睡莲坐在罗汉床上继续练字,案上摆着颜宁宵刚送的四个青蛙蹲成一排的铁制笔架,以及白釉叶子形状的笔舔,笔舔中心独具匠心的蹲着一只白釉青蛙!
    不得不说,单是面对这套萌翻了的青蛙文具,睡莲写字都偷着乐,不觉得枯燥,这套东西肯定是宁宵挑选的,精致中带着天外飞仙般的灵气,很对睡莲的喜好。
    接下来的日子继续平静,莫氏休养生息,柳氏和沈氏按照颜老太太的吩咐准备先五夫人魏氏的阴生祭品。
    沈氏在柳氏的撺掇下对这次祭祀精益求精,要求一整套崭新的祭具,杨氏然连眉头都没皱,直接发了对牌去库里取新的,若有缺失,又取了银子去现买。
    还有,泰正院春花秋月相继开了脸,轮流“上岗工作”,从颜五爷的菜肴都是壮阳补肾的情况来看,五爷对这两个通房的服务很是满意;顺带的,也陪杨氏睡了几晚,晚上还要了水。
    杨氏春风满面,给了春花秋月不少赏赐,更重要的是——春花秋月侍寝之后,杨氏并没有给她们喝避子汤!
    这令颜府上上下下都瞠目结舌,这性子转的也太快了吧,简直变了一个人似的。
    直到八月初五清晨,温姨娘的丫鬟去院中央的水井打水,预备伺候姨娘漱洗,水桶扔进去,却发出一声闷响。
    丫鬟觉得有异,探首往井里看去,只见颜姨娘双目圆睁,在冰冷的井水里浮浮沉沉。
    作者有话要说:上一章,杨老太太要杨氏学颜老太太行事,有读者已经猜出杨氏要干什么了????君不见,颜大爷和颜九爷的生母,都早就不在了。。。。。。。。。
    图为颜宁宵送给睡莲的青蛙文具2件套。
    图1是铁制青蛙笔架哦,搁毛笔用的。
    图2是白釉青蛙笔舔。

    一石二鸟屈打成招,缓兵之计调虎离山

    感觉一只温暖的手抚在自己额头;睡莲悠悠转醒;睡眼惺忪中;居然看见柳氏坐在自己床头!
    “七婶娘?!”睡莲倏地坐起,揉了揉眼睛;问道:“我睡过头了?糟糕!今天是要去寺里给母亲上香的——采菱她们怎么没叫醒我?”
    柳氏轻拍她的手;说:“别急;还早呢,天刚亮。”
    言罢;朝外头叫道:“小姐醒了,快来伺候着。”
    采菱带着添饭添菜进来;不知是有柳氏看着,亦或是其他原因;今天这三位的动作着实迅速,换衣梳洗梳妆很快完成。
    因今天是生母魏氏阴生,还要去法华寺上香,睡莲穿戴很是素净,梳了个百合髻,插一支凤穿牡丹白玉簪,月白对襟褙子、白罗绣花裙。
    整个过程都是在柳氏的注视下完成,睡莲心里的疑团越来越大,可柳氏不说,她也不便问。
    草草用罢早饭,睡莲要去松鹤堂给颜老太太请安后再去法华寺。
    “你直接去法华寺即可,祖母那边我去说。”柳氏吩咐采菱道:“去拿件厚实的大氅或者披风,今天外头有风。”
    “是。”采菱取了件纯白色的鸟毛织就、带着兜帽的大氅给睡莲披着。
    柳氏亲自给睡莲系上大氅领口处的缎带,说:“即是姚知芳也要去,你和她许久没见,多说会子话,法华寺的斋饭是极好的,还有寺里的桂花林也是一绝,如今八月桂花已开,你和知芳都去转转,采一些回来,张嬷嬷给你做糕饼吃。”
    “好。”睡莲点点头,心想这是怎么了?家里发生了什么事?七婶娘柳氏差点就直说“你千万晚些回来”之类的话了。
    这时,张嬷嬷进来了,对柳氏说:“出门跟车的安排好了,都是妥当的。”
    又问听涛阁管事刘妈妈:“今天谁跟着去法华寺?”
    刘妈妈道:“是奴婢和采菱。”
    张嬷嬷道:“添饭添菜都跟着去,外头马车够她们坐了。”
    刘妈妈微微一怔,因为她和女儿采菱一样都是跟着九小姐斋戒了三日,添饭添菜却没有,这万一荤腥冲撞了佛祖……?
    事到如今,也不得那么多了,看着七夫人这么慎重,必定家里出了什么大事,要九小姐出去避一避。
    刘妈妈说道:“添饭添菜,赶紧去换出门的衣服。”
    临出门前,柳氏看着睡莲的背影,动了动嘴唇,最终什么都没说。
    一行人浩浩荡荡出了听涛阁,睡莲抬头看天,但见青灰色的天幕上挂着一弯上弦月,孤独而冰冷。
    出了芙蕖苑,一直走到二门门口,沿途只有几个老嬷嬷和刚留头的小丫鬟打扫落叶,空气中有种莫名紧张的气息,似乎要令人窒息。
    一定出了什么事!柳氏担心殃及池鱼,所以才一大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