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帝国风云录-第4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岳詈氡鼗嵬妒蠹善鳎桓颐白啪┒急换俚奈O绽倍俊R虼耍亢捅本罱恢氯衔詈胱疃嗤度肴剿耐蚬セ骱肱┛さ哪骋淮Γ缓笥昧硗庖煌虻搅酵虮Υ悠眼嘟蚍较蛲补刂校员破榷客顺雎逖簟

正是从这几点出发,董卓非常自信地认为李弘一定会以重兵攻击弘农城。弘农郡境内多是险峻高山,驰道沿黄河而建,穿越数城而过,唯独没有经过弘农城。弘农城位于黄河岸边,距离连通长安和洛阳的驰道大约五十里。北疆军只要攻下弘农城,驰道就会受到严重威胁,这时董卓只有趁着驰道没有被封锁的时候迅速撤出洛阳。北疆军如果攻击其他地方,驰道立即就会被切断,这样就达不到既能惊走董卓,又能减少自己的伤亡,还能让洛阳安好无损的目的。

董卓在弘农城布置了重兵,又让牛辅率五千人马驻守在弘农城南面的驰道上,以便随时支援。但从北疆军目前的攻击来看,董卓和北军诸将的估计全部错了。李弘好像调用了河东十五万兵力同时发起了攻击,大有不惜玉石俱焚,也要击杀董卓的架势。

牛辅要向董卓告急,贾诩摇手阻止道,“大人不要急,以我看,这都是李弘的佯攻,真正的主攻还没有开始。”

为了确保弘农的安全,董卓把讨虏校尉贾诩调到了牛辅帐下,让董越代替贾诩驻防潼关。贾诩给牛辅仔细分析了一个各处将领的急报,“三天来,北疆军从六个方向开始了攻击,但从攻击的兵力和次数来看,都是佯攻。河东的春耕和春收即将开始,李弘绝对不会征调屯田兵。对李弘来说,河东的粮食和洛阳一样重要,他一个都不会放弃。”

“现在我们的将士看到骠骑大将军的黑豹战旗就魂飞魄散,听到北疆军的呐喊就肝胆俱裂,北军的威名都让这些人给丢尽了。大人立即急书各处,命令他们严防死守,谁要是让北疆军渡河了,谁就拿脑袋去见太师大人。”

牛辅对贾诩非常信任,听了贾诩的分析后,他顿时安心多了,“文和兄,那你说,李弘的攻击方向在哪?”

“弘农城。”贾诩十分肯定地说道,“一定在弘束城。”

****

清晨,曹阳亭。

天色朦胧,河面上飘浮着一层厚厚的雾霭。驻防河堤的北军士卒连续激战三天,非常疲惫,尚在梦中酣睡。三三两两的哨卒拿着武器,游荡在血迹斑斑的河堤上。

一艘槛船突然从晨雾里冲了出来。(槛船,上下都用双层板的重武装船,是汉军水师的重要船只。)

河堤上的一个巡哨士卒惊讶地指着来船说道:“今天这么早?天还没有亮啊。”

“早来迟来都一样,反正都是死。”另外一个士卒搓搓冰冷的双手,懒洋洋的打了个哈欠,“你猜猜,北疆军今天要攻几次?是不是和昨天一样,上午三次,下午三次?”

“七次。”那个士卒笑道,“今天来得早,一定是七次。”

“擂鼓……擂鼓……”军司马阳洪睡眼惺忪,站在河堤上举手叫道:“都起来,都给我起来,准备迎战……”

“弓弩手,列队,列队……”

一声声急促而猛烈的战鼓声霎时打破了河安的静谧,紧接着军官们的叫声,士卒们的骂声,兵器的碰撞声此起彼伏。北军士卒在各自军官和各色战旗的指挥下,慢腾腾地走向了各自的战斗位置。

阳洪对将士们的懒散非常不满,他大声诅咒了两句,然后转身向河面上看去。

河面上,不是一艘孤零零的槛船,而是几十艘槛船,后面是一批大小不一的蒙冲、赤马,这些船就象幽灵一样,忽然从晨雾里一起冲了出来,气势惊人。(冲击敌船的狭长战船叫“蒙冲”,快如奔马的快船叫“赤马”。)

阳洪脸色大变,不由自主地扯着嗓子狂叫起来,“求援,立即求援……”

曹阳亭距离弘农城四十里,距离牛辅的大营有五十里。牛辅考虑到三地可以互相支援,而且此处的防御重点是弘农城,所以只安排了两千北军驻守曹阳亭。在过去三天的大战里,北疆军对弘农城的攻击比较猛烈,对曹阳亭的攻击要稀疏很多,这让人感觉北疆军攻击曹阳亭好象是为了应付差事,是为了牵制兵力。

谁能想到,曹阳亭竟然是北疆军的主攻方向。

“大人,你看,船……许多船……”传令兵没有飞奔而去,而是指着河面,恐惧地叫起来。

阳洪再一回头,神情更加震骇。

紧随在冲锋船只后面的是黑压压的一片漕船,大约有数百艘之多,船上全部是盔甲鲜明的北疆军士卒。

阳洪猛地转身,发疯一般地狂奔起来,“弟兄们,血战,血战,今日誓死血战……”

北军将士惊恐不安,人人自危。

郭勋手举长戟,稳稳地站在船头,望着对岸混乱不堪的北军,脸上露出一丝冷笑。

“擂鼓……”

“弩炮准备……”

鼓声惊天动地,霎时撕开了朦胧的天色。

五十艘槛船一字排开。船上长盾如墙,枪戟如林,甲板中央霍然是两台张开血盆大口的弩炮。五十艘槛船,一百台弩炮,在如雷般的战鼓声里被推到了甲板前方。

阳洪望着越来越近的槛船,心里也越来越恐惧。

北疆军能击败匈奴人和鲜卑人的铁骑,能横扫大漠,其实力之强悍,当然不是我们这些原来的西园军可以抵挡的。今天大概凶多吉少,这条命要丢在这里了。打了几天仗,一直以为北疆军不过如此。今天看来,自己是被骗了。

他回头看看身后的士卒。士卒们也被突然出现的北疆大军吓住了,一个个神情极度紧张。

阳洪镇定了一下心神,缓缓举起了手中的战刀。打不过,我还不能跑吗?

“放箭……”

长箭如云,呼啸而来。

郭勋以戟驻地,摇摇晃晃地走到甲板中央,仰首狂呼:“放……箭……”

“轰……轰…”

弩炮轰鸣声犹如一连串的震天惊雷,霎时响彻了天宇。

箭矢如雨,犀利而密集。长箭射到盾牌上的“咚……咚……”声惊心动魄。

“咻……”一支长箭擦着郭勋的战盔厉啸而过,狠狠地钉进了甲板上。郭勋刚要开口骂一句,又有一支长箭迎面射来。郭勋猛地一缩脖子,身形飞闪,恰好槛船晃动剧烈,郭勋站立不稳,一头栽倒在了甲板上。

郭勋气得恶狠狠地骂了一句,歪着脑袋高声吼道:“命令蒙冲、赤马,立即冲上去,冲上去……”

“弩炮,他们在放弩炮。”阳洪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里歇斯底里一般叫了起来,“举盾……快举盾……”

盾牌兵早已竖起了盾牌,弓弩兵也及时退到了盾牌兵身后,但弩炮的威力太大了,北军将士眼睁睁地看着密集的弩箭射穿了阳洪的小盾,射穿了阳洪的铠甲,弩箭的巨大冲击力更是把张嘴狂呼的阳洪撞得凌空飞了起来。

“咻……咻……咻……”

数不清的弩箭穿透了盾牌,穿透了盾牌兵,然后带着一蓬蓬血雨钻进了弓箭兵的身体里。盾牌兵毫无声息地倒下了,弓箭兵栽倒在地,凄厉的翻滚着,嚎叫着。

这时,北疆军的弓箭手已经站在摇晃的槛船上,对着岸上开始了肆无忌惮的射击。数不清的长箭连续不停地冲天而起,迅速形成了一片巨大的黑云。

北军连遭重击,一时间伤亡惨重,阵形大乱。

都尉褚孟适时出现在大军后方,“擂鼓……稳住阵列,拦住北疆军。”

蒙冲、赤马连续撞岸,北疆悍卒纷纷跳下战船,举着盾牌,高呼向前,“杀,杀上去……”

槛船临岸,郭勋一马当先,率先跳下齐腰深的冰冷河水里,呼号而上,“兄弟们,走,走,随我杀过去,夺下曹阳亭……”

河堤上下,顿时杀声震天,血肉横飞。

北军居高临下,人数又占据了优势,北疆军被死死压制在河滩上,伤亡极其惨重。郭勋勇不可当,连杀十七人,带着士卒们连进三十步,终于冲上了河堤。

槽船抵达岸边,成百成百的北疆军将士成功登陆,滚滚人流以排山倒海之势,一拥而上。

北军抵挡不住,节节败逼,接着褚孟又在撤退过程中被流箭射死,北军随即失去指挥,一败涂地。

中午,折冲将军玉石,厉威中郎将华雄渡河而来。

玉石望着渡口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笑着对身边的杨华说:“问之,这一仗,你可立了首功。没有这些战船,我们很难轻松占据曹阳亭。”

杨华红着脸,腼腆地笑笑。

早在去年十一月的时候,李弘听从了杨华的建议,从河东经营漕运的商贾手上租借了大量的船只和船夫。因为黄河冰封,这些船只有拖到岸上,所以李弘利用这个机会,把船只悄悄运到了曹山。曹山距离黄河二十里,对岸就是曹阳亭。

杨华负责筹集大军渡河的船只。他利用整个冬天的时间,从河东请了数千位工匠,临时把部分漕船改装成了槛船、蒙冲和赤马。对渡河攻击来说,战船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将士的伤亡。李弘为此数次嘉赏杨华。

“可惜少了一点,否则我们的伤亡会更小。”华雄心痛地说道,“如果有楼船就好了。”

“河东有楼船吗?”玉石问道。

“有。”杨华说道,“河东卫阀、杜阀,巨贾徐陵和麴忠都有楼船,但考虑到楼船太大,无法隐蔽,所以大将军放弃了。”

“河东最大的楼船能装多少人?”玉石问道,“我记得当年孝武皇帝巡视北疆时,乘坐的楼船可以装两千多人。现在距离孝武皇帝的时候已经几百年了,这楼船也应该越做越大了吧?”

“听说只能装一千多人。”杨华说道,“河东门阀们的楼船,主要在京畿一带运送货物,不会造得太大。扬州吴郡、会稽郡有很多的造船名匠,他们造的楼船最多可以装三千多人。”

玉石和华雄同时发出惊叹之声。

“大秦始皇帝的时候,曾派大将屠睢、赵佗率领用楼船组成的舰队攻打楚国,为了这次大战,始皇帝还特意组建了一支能运输五十万石粮食的船队。”玉石说道,“孝武皇帝的时候,为了南下拓展疆土,也曾建大汉水军,当时有战船两千艘,将士二十万。”

玉石看看两人,十分感慨地说道:“什么时候,我们能重建这些祖辈的辉煌,也造一支庞大的水师,也拥有上千艘楼船,然后我们也去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

梁百武、郭勋两人急匆匆而来。

“前锋营已经到达何处?”玉石问道。

“已经前推十里。”郭勋回道,“如果大人许可,我可以带着前锋营于黄昏时分杀到弘农城下。”

玉石摇摇头,“再进十里,停下扎营。牛辅的大军可有增援迹象?”

“斥候回报说,牛辅按兵不动,暂时没有增援弘农城的迹象。”梁百武说道:“我们是打牛辅还是打弘农城?”

“此次攻打洛阳,前锋三军的统帅是张燕将军,所以此事要等张燕将军和杨凤将军渡河后再作定夺。”玉石笑道,“你们不要急,弘农城是一定要打的,但要等杨淳带着抛石车来,否则我们攻城的代价太大,化不来。”

第十六节

三月中,洛阳。

破虏将军孙坚率军攻击大谷关,都尉程普、孙贲率军威逼伊阙关以为牵制。同一时间,虎烈将军颜良攻占了阳城,逼近轘辕关。朱俊、高览也率大军向虎牢关发起了攻击。洛阳南面的战况非常紧张,吕布、胡轸等北军将领纷纷向董卓告急,请求支援。

董卓不为所动,他在回复诸将的书信中只有两个字:坚守。

然而,形势的发展远远超出了董卓的预料。北疆军的攻击异常锋锐,仅仅渡河攻击五天后,北疆军就在张燕、玉石和杨凤的率领下,集结了数万大军围攻弘农城。牛辅的大军被北疆军牢牢牵制在弘农城的南面,无法动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弘农城在北疆军箭矢的肆虐下痛苦地呻吟。

更让董卓没有想到的是,袁绍在遭受重击后,不但没有退却,反而派出了淳于琼、何亟、吴徵三人统领大军陈兵河阳,威逼孟津和小平津两关。据驻守关隘的李傕禀报说,淳于琼的大军正在积极准备,随时可以对洛阳展开攻击。

就在董卓考虑是不是要征调驻守潼关的董越率军支援弘农城的时候,吕布送来了更糟糕的消息,伊阙关失守了。

伊阙关的日常防务都是由伊阙都尉张承负责。程普和孙贲的大军到达伊阙关的第二天深夜,张承带人打开关门,把长沙军放进了关隘。吕布指挥大军奋勇阻击,但这时他突然发现了孙坚。吕布顿时明白自己上了当。攻打伊阙关的原来是孙坚的主力,而攻打大谷关的才是牵制兵力。

吕布眼见关隘再难夺回,随即撤军,他一面急报董卓,一面急令驻守大谷关的张辽,立即放弃关隘和自己会合,急速撤往洛水。如果让孙坚包抄到了大谷关的后方,张辽和数千并州军就要全军覆没了。

董卓大惊失色,急令吕布不惜一切代价拦住孙坚。孙坚兵临洛水,也就等于把轘辕关胡轸和虎牢关张济两军的退路封锁了。董卓急书胡轸和张济两将,洛阳战局发生变化,立即放弃关隘,速速撤回洛阳会合。

吕布无心恋战,但孙坚也不敢孤军深入。长沙军赶过关隘进入洛阳地界后,一改往日的勇猛,变得小心翼翼,行军速度非常缓慢。

董卓为了给胡轸和张济争取撤军时间,立即假借天子名义,让孙坚以破虏将军兼领豫州刺史。

田仪非常不解,问董卓,大人这是何意?难道想让孙坚杀了孔伷?董卓笑着解释道,孙坚既然能杀荆州刺史王睿,南阳太守张咨,当然也能杀豫州牧孔伷了。我们退出洛阳后,李弘、袁绍、袁术、朱俊、孙坚这些人都要进洛阳,但朱俊和孙坚最可怜,只有军队,没有地盘,要生存就要看别人的脸色。如果孔伷、袁术这些人拿钱粮威胁朱俊和孙坚,逼着他们继续攻打潼关,攻打长安,那我们就很麻烦了。今年洛阳事了后,短期内我不想打仗了。我打算让关中安静一段时间以便迅速恢复元气,所以,我要给朱俊、孙坚一块地盘,让他们放弃继续攻打关中的念头。

朱俊地位尊崇,名震天下,没有钱粮人家会送给他,勤王成功了,也是三公之列,如果拜他为豫州刺史,他根本不会理睬,更不要说上当受骗了。但孙坚不一样,孙坚要生存就要地盘,没人会主动给他钱粮。而且勤王成功了,他未必有功,就凭他诛杀大臣一事,他就要承担罪责,因此得到一块生存的地方对他至关重要。不过,豫州是袁阀的根基,孙坚杀了孔伷,也就等于得罪了袁阀,得罪了袁绍和袁术,三个人会为了争夺豫州而大打出手。

孙坚接到这份拜封圣旨后,果然犹豫了很长时间。他和公孙称、程普等人仔细商量了一下,留下了这份圣旨。要到豫州去做刺史,就要代替孔伷,要代替孔伷,唯一办法就是杀了他,但杀了孔伷的后果非常严重,此事需从长计议。不过这份圣旨却是必不可少,这是将来诛杀孔伷的理由。

孙坚回书董卓,把他臭骂了一顿,想离间讨董大军,这种办法也太差劲了。我此次必定要把你杀了。

董卓仔细询问了一下送圣旨的掾属,知道孙坚已经心有所动,不禁大喜。他立即给孙坚回了一份书信,畅谈昔日西凉战场上并肩杀敌的友情,然后劝他正视现实,不要给袁阀利用了,将来祸及宗族。接着又给他分析了一下当前的局势,告诉他如果不立即找一块落脚的地方,那就等着饿死吧。董卓说,你尊奉当今天子,和我又是多年的朋友,你应该帮助我诛杀叛逆稳定社稷。如果你愿意和我共同拱卫社稷,我们可以结为儿女亲家,我可以满足你所有的要求,可以拜封你的所有弟子亲族和部属。

孙坚大怒,回书诅咒董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