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帝国风云录-第7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军一锅端了。”

“冀州?”崔均冷笑了一声,“冀州恐怕有不少人跑不掉吧?”

“崔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魏郡太守丁立马上反唇相讥,“你想拉个垫背的,也要看准对象,不要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你敢诬陷我们冀州的人,我就把你兖州的事全部抖出来。”甘陵国相许混凑近崔均,小声威胁道,“我说到做到。”

崔均怒气上涌,刚想说几句狠话,唐放把他拉住了。唐放是崔烈的门生,而崔家在这次圈地炒地事件中“出了不少力”,所以唐放一直很担心。现在事情闹大了,唐放理所当然要给崔均留一条后路。“元平兄,老大人时日无多,我帮你在大将军面前求求情,你马上就可以回晋阳。不要和他们吵,我保你无事。”崔均大喜,冲着许混冷笑了几下,随唐放走到了一边。

“公达,你不要不说话啊。”杨懿看到荀攸一直低头不语,生气地说道,“你不要象个没事人一样。这件事闹大了,不仅晋阳翻天覆地,就连河北都要大乱。你立即想个办法,否则中兴大业岌岌可危。”

“你现在还知道中兴大业?”赵戬嘲讽道,“当初叫你控制,控制,不要把事情搞得不可收拾,你就是不听。现在好了,等着砍头吧。”

“你小子有赵岐老大人罩着,出了天大的事,最多不过解职回家侍奉你老爹,但我不行,我没人撑腰啊。”杨懿苦笑道,“我背后没有靠山,晋阳来一封书信,我就要乖乖去办。如果我大哥杨彪还在朝,我还控制不了局势?”

“都是长公主害了我们。”张超闻言,忿忿不平地埋怨道,“如果南迁的事由大将军主持,谁敢违律?我真是奇怪。她那么喜欢大将军,为什么还处处和大将军作对?看样子女人年纪大了,迟迟嫁不出去,这里都有点问题。”他指了指自己的胸口。

“何止有问题,问题大了。”金尚有气无力地说道,“这次害得我们都要魂归地府了。”

大臣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怨天尤人,度日如年。

“办法倒有一个……”荀攸忽然慢吞吞地说道。

大臣们如逢纶音,一窝蜂地围了过来。

“现在你们被困在行辕,你们的手下被困在定陶城,消息送不出去。你们干的事十有八九会暴露。”荀攸环视众人一眼,缓缓说道,“既然瞒不过去,那还不如不瞒,老老实实上表请罪。”

“公达,你是不是嫌我们死得不够快啊。”杨懿没好气地骂道。

“大将军对秩俸六百石以上的大吏没有责罚权,最多也就是囚禁。所以你们无论罪责多大,最后都要由廷尉府定罪量刑,由天子下旨处置。”荀攸没有理睬杨懿,继续说道,“你们在请罪表中尽可能把责任推向朝廷,该牵出来的朝中大臣要牵出来,不要怕。牵扯得越多,事情就越麻烦,而长公主也就越无奈,当然了,你们的罪责也就越轻。”

“大将军一怒之下,把我们杀了怎么办?”金尚有些害怕。

“大将军不再是当年在西凉血腥肃贪的护羌校尉了,他现在的身份非常尊贵,一举一动都牵涉到中兴大业,事事都要遵从大汉律,遵从天子和朝廷,否则这中兴大业如何成功?如果他还象过去一样骄恣枉法,凌驾于大汉律之上,我们还能坐在这里优哉游哉地说话,坐在这里商讨如何脱逃罪责吗?”

大臣们松了一口气。的确,这么多年了,如果没有大将军的仁义宽厚,这河北早就崩溃了,更不要说什么中兴社稷了。

“这能行吗?”张超担心地问道,“长公主那个人喜怒无常,手段毒辣,谁知道她会不会把我们关进廷尉府大牢。”张超心有余悸地摇摇头,“我觉得这办法危险,极有可能自寻死路。”

“你们把这次所得的土地、钱财都上缴,把朝廷赏赐的土地也上缴,然后再向朝廷多捐财物以赎罪责。朝廷现在需要的就是钱财,天子和长公主看到你们认罪态度好,肯定会赦免你们。”

大臣们将信将疑,面面相觑。

“公达,我怎么听着不对劲,好像上当受骗了一样。”崔均蓦然冒出了一句话,打破了大帐内的宁静,“这件事从头至尾,好象都是一个阴谋。这是不是长公主给我们下的套?”

一句话惊醒了梦中人。

“我觉得也是。”张超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我一直觉得很奇怪,南迁一事关系河北稳定,而赏赐有功将士土地一事更关系大军军心,这件事除了大将军,谁有能力主持?谁敢出面主持?青、兖两州圈地炒地的事本来不严重,晋阳方面开始介入后,这事马上就失控了,一发不可收拾。”随即他指着荀攸恨恨地骂道,“公达,你老实说,你是不是和长公主串通好了,一起来骗我们?”

“你胡扯什么?”荀攸大怒,“长公主又不是小孩,敢拿大汉的江山社稷开玩笑?”

“公达,你和长公主骗骗我们无所谓,但不能骗大将军啊。”董访也认定是上当了,“我们最多官不当了,坐几年牢回家养老,但大将军会杀人的。你们不要这样草菅人命好不好?人命当真如草芥?”

“你们……”荀攸气得面红耳赤,咬牙切齿,恨不得一拳打死他们,“就你们那几个破钱,值得骗吗?拜托你们好好想想,现在不是十年前的大汉了,如今朝代变了,就象当年光武皇帝中兴大汉一样,所有的事情都变了。请你们动动脑子,不要再把过去那一套带到这个朝廷里来好不好?这次你们运气好,大将军果断出手,没有让你们陷得更深。下一次如果你们还是继续这样为官行事,迟早会身首异处,九族皆灭。”

荀攸怒气冲天地走了。

一帮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个个沉思不语。

“上了当,我们肯定上当了。”张超突然大声叫道。

三天后,北军长水营、胡骑营的一万铁骑赶到了定陶。

赵云和张合、王当等九大营统帅各领一千铁骑,冒着飞扬的大雪,向青、兖两州的各个郡县飞驰而去。

青、兖两州的大吏们纷纷向朝廷上表请罪。

大将军一边向朝廷上书,详细交待青、兖两州官吏在南迁一事中的不法行为,一边继续召集文武大吏商讨军政大事。

****

正月中,毛玠到达定陶,求见大将军。

晋阳朝廷早在十月的时候,就书告大将军李弘,请他负责派人到各地招抚。但大将军事情太多,另外他对招抚没有丝毫兴趣。他觉得袁绍、曹操这些人顽固不化,和他们谈招抚根本就是对牛弹琴,所以一直也没把这事提到议程上来。

毛玠的突然来访,让他很意外,不过等他看完曹操的谢罪表后,他就嗤之以鼻了。什么玩意,满篇废话,到底谁招抚谁?

“孟德兄最近在忙什么?”

“我家大人正在率军收复九江和庐江两郡。”毛玠恭敬地说道,“江东的孙策,袁术的儿子袁耀现在正在庐江郡的舒县一带和我们厮杀。”毛玠知道这些事瞒不过李弘,倒不如直接说真话。

“孟德兄说他愿意尊奉天子,不知这个天子是晋阳的天子,还是洛阳的天子?”

“当然是晋阳的天子。”毛玠说道,“去年中原大战的时候,袁绍要杀我家大人,三番两次意图下手,我家大人危在旦夕……”

毛玠在那里说得唾沫星子四溅,无非是为曹操解释归顺河北的原因。李弘听得晕头转向,心里很佩服毛玠的口才。这人嘴皮子厉害,死人都能给他说活。后来越听越烦,干脆打断了他,“我有足够的军队打洛阳,同时也有足够的军队在相同时间内攻击徐州。我不会因为孟德兄归顺了朝廷,就认为孟德兄不会攻击兖州和青州,所以你不要指望在这件事上说服我无条件和你们议和。孟德兄没有资格和我讨价还价。”

“大将军的条件是什么?”

“叫孟德兄带着家眷到晋阳去,把徐州交出来。”李弘冷声说道,“我保他世代享受荣华富贵。”

毛玠微微一笑,“大将军这个条件太苛刻了。我家大人膝下有一爱女叫曹悦……”

第十节

李弘望着神态从容,侃侃而谈的毛玠,又好气又好笑。这位毛大人的脸皮不是一般的厚,对自己的冷言冷语不但没有丝毫反应,反而说得更有劲了。

曹操和自己联姻,目的是为了赢得生存和发展的时间。只要他稳定了徐、扬两州,他就有东山再起的本钱。

现在曹操的处境非常艰难。徐州上上下下对曹操当年血洗徐州的事记忆犹新,中原大战失败后他又用卑鄙的手段占据了徐州,这更让徐州人对曹操恨之入骨。徐州动荡不安,隐忧重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安抚稳定,但这并不是让曹操寝食不安的主要原因。

徐州目前处在北疆军的直接攻击下,旦夕不保,曹操要想确保生存,必须抢在北疆军南下之前拿下扬州。而要想拿下扬州就要击败孙策和周瑜,但孙策和周瑜实力强悍,尤其是他们手中的水师,更是曹操攻击江东的最大障碍。因此抢占扬州的江北两郡即九江和庐江两郡就成了最为紧迫的事。

曹操去抢,孙策和周瑜也去抢,袁耀带着一帮袁术的老部下也在为了生存而奋力搏杀,江淮战场一时难分高下。这时,青、兖两州的北疆军就成了曹操的致命威胁。

中原大战后,河北元气受损,北疆军想在短期内攻克洛阳非常困难。洛阳外有八关险要,内有天下最坚固的城池,河北如果没有充足的财赋,没有足够的步卒兵力,没有完成对京哉的团团包围,河北就不具备拿下洛阳的条件。河北不能打洛阳,北疆军也不会闲着,他们极有可能挥军南下,乘势拿下徐州。

曹操前后受敌,转眼便会败亡。曹操为此夜不能寐,日夜思索对策,但除了说服河北,让李弘带着北疆军去打洛阳外,别无他策。

“毛大人,你在说出这句话之前,可曾考虑到这句话会激怒我,我一气之下可能会把你杀了。”李弘等毛玠说累了停下喝水的时候,冷声说道,“我凭什么相信孟德兄诚心归顺朝廷?就凭他的女儿?等我打下了洛阳,他大概也打下了江东,如果他继续和朝廷对抗,我如何向天子和朝廷交待?”

毛玠大喜,以为李弘有松口的意思,急忙劝道:“大将军刚刚打下兖州,如果马上南下攻打徐州,不但会遭到我家大人和江东孙策周瑜的联手抗击,洛阳的袁绍、豫州的刘备甚至荆州的刘表,也会乘机反攻兖州,试问这时大将军还有多大把握攻克徐州?稍有不慎,大将军还有可能丢掉兖州,致使中兴大业前功尽弃。”毛玠拱手说道,“大将军,我家大人现在归顺朝廷,和大将军联手平定天下,无论对朝廷还是对我们双方,还是对大汉社稷,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啊。”

李弘闻言大怒,脸上却笑意更浓,“以你这么说,我是打不下徐州,杀不了曹孟德了?”

毛玠心里一惊,急忙摇手,“大将军误会了,误会了。大将军现在拿下徐州,对中兴大业没有任何助益。相反,却给了袁绍、刘表、刘备等人恢复实力的时间。现在我家大人愿意归顺朝廷,大将军可以集中全部力量攻击洛阳,不给袁绍等人任何的喘息时间。大将军收复了洛阳,距离大汉中兴之日也就近在咫尺了。两下权衡,大将军该如何选择,已经一目了然。我相信大将军不会置中兴大业于不顾,而做出放弃洛阳去打徐州这种愚不可及的事。”

“至于联姻,纯粹是我家大人个人意思,以大将军昔日和我家大人之间的关系,提出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当然了,大将军如果认为这有辱你的身份,你可以拒绝。”

“我当然拒绝。”李弘不想再谈了,他站起来,冲着失望的毛玠挥了挥手,“你回去告诉孟德兄,他如果诚心归顺朝廷,就把徐州让出来,把军队交出来,然后带着家眷到晋阳等待天子的处置。他不是诸侯,也不是功臣,他是叛逆,是叛逆。他要想活下去,要想保住自己和亲族的性命,只有投降。他没有资格和天子、和朝廷谈任何条件。”

“大将军,我们都想早日平定天下,我们都想中兴大汉,曹大人和你一样,也是在为大汉而战。你说我们是叛逆,但你在我们的眼里,又何尝不是叛逆?我们将心比心,为何不能互相理解?你为什么非要这样咄咄逼人,非要和我们拼个你死我活?”毛玠还在做最后的努力。

“大汉的威严不容践踏,天子和朝廷的威仪不容凌辱,这就是我们誓死为敌的原因。”李弘义正严词,大声说道,“我绝不会让大汉受辱,绝不会让天子和朝廷蒙羞。”

毛玠惊骇无语。

李弘没有马上把毛玠送离行辕,为了让他回去劝告曹操投降,李弘让杨奇、荀攸、刘翊、张超、陈宫、臧洪、董访、王楷等大臣陆续和毛玠商谈。

毛玠非常吃惊。大将军的行辕内竟然集中了这么多声名显赫的大臣,可见河北很快就要展开新的行动了。晋阳朝廷重臣荀攸的出现,更让他意识到北疆军的攻击目标极有可能是洛阳。如果李弘要打徐州,根本不会召集这么多大臣到行辕议事,晋阳朝廷也不会派荀攸到兖州来坐镇。

毛玠大喜,随即尽展才学,反过来竭力游说诸位好友,让他们帮助自己说服晋阳朝廷和大将军,同意曹操的议和要求。

杨奇、荀攸、臧洪、陈宫等人都觉得此时和曹操议和并无不妥,对大军攻击洛阳有莫大的好处,而且长公主在去年底的时候也有同样的意思。只不过大将军没有依诏实施而已。

李弘坚决不同意和曹操议和。杨奇很奇怪,就问他,当年你在晋阳的时候招抚张燕和杨凤,朝廷当时不同意,你一封接一封奏章,硬是逼着孝灵皇帝同意了。既然你连黄巾军都愿意招抚,为什么不愿意招抚曹操?就因为他当年决堤淹没了冀州?或者,你想在攻打洛阳之前,先拿下徐州?

“此一时彼一时。”李弘说道,“当年招抚黄巾军,主要是为了解决流民问题,为了社稷的稳定。现在不一样,现在天子和朝廷正在重建威仪,中兴大业正在起步。我们绝不能迫于形势向叛逆低头,接受叛逆们的无理要求,助长叛逆们的嚣张气焰。”

“当年我奉旨招抚黄巾军,带着数十万黄巾军将士戍守边塞。为了扞卫我大汉疆域,这些黄巾军将士付出了无数鲜血和生命,二十多万英烈长眠于边塞的山山水水,今天呢?今天我叫曹操让出徐州,把军队交出来,他为什么不愿意?他的目的是什么,诸位大人难道不知道?这能和当年招抚黄巾军相提并论吗?”

杨奇哑口无言。当年张燕、杨凤不但交出了地盘,交出了军队,还为大汉牢牢守住了边疆,征服了大漠,为大汉开疆拓土,建下了盖世功勋。相反现在曹操不但不愿意交出徐州和军队,还把自己当作一个诸侯,和朝廷平起平坐的议和谈判,这对天子,对朝廷的确是一种侮辱。

“大将军,你可有攻打徐州的打算?”荀攸问道,“如果大将军没有攻打徐州的打算,我觉得我们可以和曹操谈谈。这是个分裂叛军的好机会,错过了实在有点可惜。”

李弘迟疑了片刻,没有说话。

“大将军,从目前青、兖两州的情况来看,开春攻击徐州显然不现实。”陈宫见李弘没有明确做出表示,马上说道,“当年曹操两次攻打徐州,均告失败,除了我们知道的各种原因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原因。”

李弘和众人齐齐望向陈宫。

“曹操制定攻打徐州战策的时候,我也参加了,当时我们都忽略了一个重要情况,那就是徐州的地形和气候。徐州境内河道密布,无论是行军布阵,还是粮草运输,我们都遇到了很大困难。徐州南部郡县,就是江淮附近的冬天非常寒冷,也非常潮湿,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