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帝国风云录-第8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绍和刘备在得不到刘表支援的情况下,为了阻止北疆军对洛阳的攻击,势必要在河南和颖川战场上投入更多兵力。这时,关中就危险了,因为袁绍的主力此刻都在关东一带,已经无法帮助韩遂了。

西凉人力量有限,无法独自对抗北疆军。关中一丢,洛阳陷入包围,袁绍也就岌岌可危了。所以,要想解洛阳之危,关键是要守住关中,而守住关中,又直接关系到西凉人的生存。因此两家至此已被牢牢捆在了一起。

如果袁绍和韩遂能够联手重创攻击关中的北疆军,陈兵黄河威胁河东。中原的北疆军也只得放弃洛阳,撤兵回守。

关中大战成了解决当前危机,形成鼎足之势的决定性一战。

韩遂仔细听完逢纪的述说后,思考了很长时间。

“元图,你能确定今年河北的攻击目标是洛阳吗?”韩遂指着地图问道,“今年,李弘将继续统率大军从河内、河南和颖川三个方向攻击洛阳吗?”

逢纪皱着眉头没有说话,他也没有把握。如果河北今年的攻击目标是关中,那么他们所要对付的就不仅仅是河东的五万北疆军,可能还有更多的军队,十万甚至十五万北疆大军。也就是说,就算袁绍和韩遂联手,关中之战也会输,而且还有可能全军覆没。

“中原方向的北疆军,最近可有什么动静?”韩遂又问道。

逢纪摇摇头,“没有接到任何有用的消息。”

“黄河上的船桥还在吗?”

“还在。据斥候回报说,最近南渡黄河的人越来越少了,南迁到青、兖两州的人口也基本上过了黄河。但架在黄河上的船桥却没有拆散的迹象,也许李弘还要利用这些船桥运送粮草辎重和兵力。”逢纪看看神色忧虑的韩遂,笑着安慰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李弘在十月前后攻击洛阳的可能还是非常大的。”

“河北今年的攻击目标到底在哪,对我们能否发动关中大战极为重要。”韩遂轻声叹道,“关中大战一旦失败,你我将再无挽回局面的可能。”

“如果李弘今年的攻击目标是关中,文约兄有何对策?难道文约兄打算保存实力,放弃关中,退回西凉吗?”

韩遂沉默了很长时间。

“退回西凉,一切恢复原状,那我现在还留在关中干什么?”韩遂摇头苦笑,“我们不能冒险,还是假设河北要打关中为好。”

“如果假设河北要打关中,那么河北就需要时间集结兵力,囤积粮草。河北财赋不足,我们假设它现有的财赋可以支撑北疆军先打两个月,到十月秋收后再征缴粮食予以补充,那么河北的攻击时间可能选择在九月。”韩遂停了一下,慢慢说道,“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我们可以主动攻击。”

“主动攻击?”逢纪吃惊地说道,“我们兵力尚未集结,主动攻击恐怕无法达到目的。”

韩遂微微一笑,“河北现在天天在逼我,要我让河东的军队进入关中,以便威胁洛阳,牵制关西方向的兵力,策应中原战场上的北疆军攻击洛阳。河北真正的目的是关中,所以我一直没有答应,现在看来,是到了答应他们的时候了。”

逢纪恍然大悟,“河东的杨凤、张白骑有五万大军,我们吃得掉吗?”

“本初能调动多少大军进入关中战场?”韩遂问道。

逢纪稍稍想了一下,“关西有高干、高柔、朱灵的三万大军,段煨的一万大军,南阳有袁熙、辛毗的两万军队,加在一起大约有六万人。不出意外的话,我们至少可以派三万大军进入关中战场。”

“怎么?本初不信任我?”韩遂笑道,“他担心我暗中联手河北,把他六万人一口吃了吗?为什么还要留下三万人?河东的北疆军到了关中战场后,关西方向的威胁已大大减轻,无需屯驻重兵。关中是决定生死的一战,你我都应该竭尽全力,要互相信任,这样才能击败北疆军。”

逢纪从容而笑,“文约兄,关中之战如果打败了,你拍拍屁股,可以逃到西凉去,我们呢?我们怎么办?这六万人如果全部葬送在关中战场,洛阳旦夕可下,还守什么守?不是我们不相信你,而是迫于形势,不得不谨慎小心。比如文约兄,你不也是让韩翼和马超留驻西凉吗?”

“如果本初同意发动关中大战,我即刻把西凉所有兵力全部秘密征调到关中战场。”韩遂毫不犹豫地说道,“西凉归属羌人部落的铁骑也将随同赶到战场。这样一来,我至少可以集结六万大军,而你们不但要给西凉大军提供粮草辎重,还至少要征调四万军队参战。用十万人围歼五万北疆军,我们应该有全歼的胜算。”

逢纪吃惊地望着韩遂,“你要放弃西凉?”

“我如果在关中打败了,我还能剩下多少军队?我还能守得住西凉吗?成败在此一举,不拼也得拼了。”韩遂手抚花白的长须,无奈悲叹,“我已经老了,时日无多了,这是我最后一次机会,最后一次挽救西凉的机会。”

“但是,现在庞德的铁骑就在天穹沙漠,就在黄河北岸。马超和归属羌人的铁骑一旦进入关中,你等于拱手把西凉让给了河北,你的退路将被彻底断绝,这仗还怎么打?”逢纪担忧地问道,“文约兄,你要置之死地而后生吗?”

“庞德即使能打下西凉,但他无法占据西凉。”韩遂再次叹了一口气,“西凉太穷了,庞德带着大军渡过黄河进入了西凉腹地后,得不到食物补充,数万铁骑如何生存?他现在之所以能待在天穹沙漠的东南部,是因为有大漠胡人部落给他提供食物。等他发现西凉一无所有,连头羊都看不到的时候,他就要急速撤离了。西凉,永远都是我们的家园,没人能够占据它。”

“你打算在西凉坚壁清野?”

“我已经下令坚壁清野了。”韩遂说道,“庞德如果聪明,就及早撤走,否则他会死得很惨。”

逢纪骇然无语。

“五万北疆军一旦全军覆没,河东危在旦夕,中原的北疆军势必全线后撤,急速支援河东,如此洛阳之危可解。”韩遂平静地说道,“你立即回去告诉本初,请他相信我。关中大战是决定杀死的一战,只要我们打赢了,河北将再无夺取洛阳的机会。”

第二十三节

韩遂的固守关中之策,让杨秋、成宜、张鸣、凌孺等西凉文武大吏非常吃惊。

中原大战结束后,河北的实力已经日见雄厚,这一点韩遂早在攻克关中时就向众人解释过。以西凉目前的实力,无法独自坚守关中,必须联合袁绍共抗河北。但从目前形势来看,西凉人的生存危机越来越严重,若继续坚持被动防御的策略,关中极有可能丢失。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以攻代守,死中求生。”韩遂坚决说道,“这一战,不打也得打。”

“欺骗河北人,把河东北疆军诱进关中予以围歼,风险太大。”张鸣立即反对,“北疆军进入关中的目的是打关西,打洛阳,他们不可能只有五万大军,他们的五万大军也不可能全部进入关中。我们一旦把进入关中的北疆军消灭了,必将遭到河北的疯狂报复。”

“河北到底有多少军队?看看中原大战就知道了。李弘在中原大战中欺骗了所有对手,在大战的最后时刻竟然从大漠调来十万胡族铁骑参加决战,转眼之间就把袁绍的联军吞噬了。河北最强悍的力量是什么?不是河北的二十多万大军,而是李弘,是对李弘俯首听命的大漠铁骑。”

“我们全歼了河东北疆军,真的能固守关中吗?很难,太难了。或许你认为北疆军在中原大战后,在关中遭受重创后,在受到袁绍、曹操和刘备的军队牵制后,短期内因财赋不足的原因无力继续用兵关中,但你想过大漠上的铁骑吗?”

“从大漠到关中有多少路?胡族铁骑翻越了贺兰山,穿过灵武谷赶到黄河,然后呼啸而下,旦夕之间就能冲过六盘山。李弘如果决心扫平关中,大漠上的胡族铁骑会克服一切困难杀进关中,他们随时都能打到长安。”

“李弘用胡族铁骑打中原,或许有那样这样的顾忌,但关中现在荒无人烟,长安更是被李傕一把火烧得形同废墟。李弘还有什么顾忌?李弘是头豹子,是头血腥残忍的豹子。在他眼里,没有捕杀不了的猎物。十几年来,我们屡屡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被他击败,今天我们更是处于绝对劣势,我们根本没有击败他的可能。”

张鸣是前度辽将军张奂之子,和韩遂是同门。这次西凉军之所以能拿下长安,占据关中,其居功至伟。张鸣五十多岁,胡须花白,身体消瘦,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他的强烈反对让所有人都沉默下来。

“我们攻打关中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西凉,是为了保护西凉,守卫疆土。我们要想保护西凉守卫疆土,需要两个至关重要的条件。一是军队。我们需要军队,需要足够强悍的军队。二是财赋。军队需要钱粮,西凉百姓的赈济需要钱粮。但西凉没有足够的财赋,所以我们才打到了关中。但打到了关中,占据了长安,我们就能拥有三辅之地吗?”张鸣激动地挥舞着双手,大声说道,“文约兄,打北疆军是需要军队的,袁绍既然给了我们钱粮,你就不要指望他的军队会竭力死战了。我们损失惨重,还怎么占据关中?李弘也罢,袁绍也罢,都会乘机攻击我们抢夺关中。我们狼狈不堪地逃回西凉,要兵没兵,要粮没粮,如何护守西疆?”

张鸣的话引起了杨秋、成宜、梁兴等人的附和。作为李弘的对手,他们在痛恨李弘的同时,也非常拜服李弘,同时,他们更缺乏战胜李弘的信心。

韩遂似乎早就料到了西凉人没有攻击北疆军的勇气和决心,他很平静,一直静静地听着,没有对张鸣和杨秋等人做出任何的反驳和说服。

“到目前为止,河北除了威胁我们,没有答应我们任何条件。”凌孺无奈地说道,“皇甫郦已经发出了最后警告,如果我们在本月底依旧拒绝河东北疆军进驻关中,他们将发动攻击。难道我们就这样拱手让出关中?”

“以河北目前的情况不可能答应我们的条件。”张鸣摇头苦笑道,“换了你,你答应这样的条件吗?”

“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在西疆极为困难的时候,伸手帮助西疆的是河北,是李弘。当时关中被袁绍占据着,河北要想把钱粮运到西疆,需要翻越塞外的大草原,需要越过弓弦沙漠和天穹沙漠,需要渡过滔滔黄河,困难重重,而途中的消耗更是惊人。但河北咬牙承担了,河北苦苦坚持了下来。我记得你们对我说过,当看到河北派人千里迢迢把钱粮运到西疆的时候,你们当中很多人都流泪了,文约兄也流泪了。”

“或许你们认为河北当初帮助西疆,是想利用西疆的军队牵制袁绍,或许你们认为袁绍为了稳定关中也会帮助西疆,但你们想过没有,如果河北不帮助你们,袁绍就不怕你们出兵关中吗?袁绍把粮食给了你们,他就敢攻打河东吗?不会,袁绍绝不会打河东,他没有那个实力,他只有死守关中挨打的份。事实也证明,他的确是担心河东北疆军攻打关中而刻意拉拢西疆。”张鸣用力敲了敲案几,“我一直在关中,我看得清清楚楚,真正愿意帮助西疆,真正愿意护卫西疆的只有河北,只有李弘。”

“今天,你们不领河北这个情,不愿意给李弘这个面子,河北也罢,李弘也罢,都没有怨恨你们。他们依旧很尊重西疆,很尊重文约兄,三番两次派皇甫郦到长安具体商谈,为什么?当真是因为中原大战后,他们无力攻打关中吗?不是,他们是想和西疆好好商量,尽可能满足西疆的要求,帮助西疆的军队护守西陲。”

“但是,到今天为止,文约兄和你们都没有商谈的意思,你们提出很多无理要求,一再拖延时间。我原以为你们想利用这段时间稳定关中,静待时局变化,以便从商谈中为西疆争取最大的利益,谁知道……”张鸣望着韩遂,愤怒地挥了挥手,“谁知道,你们竟然昏了头,要和河北翻脸,要和北疆军作战。早知如此,当初我绝不会打开长安城门,帮助你们夺取关中。现在我不但没能帮助西疆,反而把西疆送到了败亡的深渊,我真是后悔万分。”

张鸣的话让西凉很多大吏脸显愧色。这几年,如果不是河北信守承诺,向西疆源源不断地运送赈济钱粮,西疆的确难以为继。也正是因为有河北的支持,袁绍才感到了来自西疆的巨大威胁,迫不得己,他也只能使出浑身解数拉拢西疆。但即使是这样,袁绍还是在冀州大战后,杀了马腾,把马超赶回了西疆。本来那次韩遂是有机会攻占关中的,但因为马超急于报仇雪恨,和韩遂闹翻,西凉内讧,结果功亏一篑。如果要深究起来,罪魁祸首就是袁绍,他的确没有帮助西疆的诚意。

但目前河北为了攻打洛阳,对西凉人步步紧逼,让西凉人倍感威胁。

“以你的意思,我们现在该如何应对?”杨秋看到韩遂和凌孺都低头不语,于是小声问张鸣道。

“当前天下有两个天子,两个朝廷,西凉到底该尊奉哪一个天子,哪一个朝廷?”张鸣大声问道,“谁能告诉我?”

“西凉这几年脚踏两条船,看上去左右逢源,其实极为被动。今天这种局面的出现,正是因为当初选择的错误。西凉到今天为止,竟然不知道大汉天子是谁,大汉朝廷在哪,你们难道不觉得非常悲哀吗?文约兄也罢,你们也罢,口中信誓旦旦说要拱卫西疆,但其实心里空荡荡的。你们不知道西疆的未来,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因此常常在复杂的形势中茫然无措,一筹莫展,甚至接连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对策。”

“西凉要想摆脱困境,首先就要确立自己到底该尊奉谁为大汉天子,该遵从哪一个朝廷的命令。”张鸣看看众人,缓缓说道,“然后,西凉该做出何种选择,将来的命运是什么,也就一清二楚了。”

“文约兄的选择很明确,他要联合袁绍打河东的北疆军,他尊奉的是南阳的天子和朝廷。”张鸣望着韩遂,嘴角掀起一丝冷笑,“文约兄似乎忘记了,如果袁绍决心中兴大汉社稷,南阳的天子和朝廷现在应该在洛阳。袁绍有心篡汉,天下皆知,而文约兄和这样的人联手,将来西凉的命运是什么,还用得着我告诉诸位大人吗?”

“或许文约兄还有一种选择,那就是以关中为根基,称霸西疆。”张鸣脸显鄙夷之色,“从眼下的形势来看,文约兄称霸西疆确有可能,但其结果不外乎因为穷迫而成为西疆的流寇,最后逐渐丧失拱卫西疆的能力。所谓称霸不过是一场自欺欺人的骗局,身受其害的是西疆广袤的疆域和三十多万无辜百姓。”

西凉诸将惶惶不安。

皇甫郦在长安拜访了所有的西凉将领,他的努力似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今天张鸣这番义正严词的“轰击”,更让西凉将领对目前的局势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杨秋等人开始小心翼翼地劝谏韩遂,请他再慎重地考虑。

“假道伐虢,你们听说过吗?”韩遂笑着问道。

诸将沉默不语。

“从李弘率军杀进西疆到现在,十几年了,我们一直是敌人。我们并肩杀过敌吗?我们是生死之交吗?”

张鸣失望地叹了一口气。

“河北一直说要打洛阳,好,我们就帮他打洛阳。打下洛阳之后呢?我们到哪?是回到西凉还是继续坐镇关中?”

这句话无需答案,河北不会让韩遂和他的西凉大军长久驻扎关中。

“我们回到了西凉,继续戍守边陲。晋阳的天子和朝廷回到了京都,而李弘则继续率领他的大军南下征伐。”韩遂盯着张鸣,一字一句地问道,“西凉呢?谁来解决西凉的问题?洛阳的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