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1796-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队伍当中的高鸿信看着高大的樊城城墙,不由头皮发麻,这还只是樊城,如果要是襄阳的话那城池肯定要更加雄伟了。如果城上在放上几门大炮,估计几万人也架不住。不过樊城的周长不算太大,也不可能全军的压上,否则的话人群拥挤在一块根本就是给城上的人当靶子。
  只能用适当的人,有秩序的工程,这要考研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前高鸿信一直不太理解古代战争所用的阵形,感觉不会有什么作用,但是他现在发现以前想的过于简单了。
  高鸿信暗骂道:“要是有几门大炮就好了,可是那东西太不好弄了。看来以后得想法自己铸造,否则以后攻城伤亡都会很大。”
  眨眼之间高鸿信就带着队伍冲到了城墙前,工兵已经把攻城梯驾到了城墙上。士兵们一个个沿着攻城梯爬了上去,高鸿信也拼命的往上爬。
  看着旁边滚落的巨石,以及掉落的人群,高鸿信心里一阵阵发紧。不知道何时,高鸿信已经爬到了最上边,高鸿信抬眼忘了一眼城头,感觉离城头已经不远了。但是他突然看到一个大锅被士兵们抬了出来,高鸿信立马脸色一白,急中生智使劲往旁边的攻城梯上一跳。就在高鸿信跳出去的瞬间,滚烫的热油从上面落了下来,把高鸿智下面的士兵烫的哇哇直叫。
  高鸿信抓着攻城梯的横杠,悬在空中,高鸿信低头看着地面,心里暗自庆幸,这么高要是掉下去不死也得残疾。高鸿信立马逮着一个空档翻到了攻城梯的正面,但是他不能往下走,只能继续硬着头皮往上冲。
  高鸿信也不知过了多久,他此时的感觉便是时间变慢了好多。知道他听到一阵欢呼声,抬头看都有人已经冲到了城墙,士兵们都是一阵激动,一努劲也冲上了城墙。
  高鸿信冲上城墙后,看到其他士兵正与满清的士兵战在了一起,高鸿信立马也冲了上去,加入了战团。
  高鸿信一直奋力挥砍着战刀,他此时的感受便是什么招式,什么策略都是浮云,此时高鸿信只是在机械的劈砍着,只要前面是敌人便会本能的挥舞战刀。高鸿信的战刀已经有了略微的卷刃,身上沾满了鲜血,大部分都是别人的,但是也有自己的,毕竟在人群当中拼杀,不会不挨刀的。
  高鸿信感觉四周的自己人越来越少,敌人越来越多,便不由的心里发紧,此时杀上城头的士兵也渐渐的向高鸿信靠拢了过来。
  张修远喘着粗气,与高鸿信背靠着背,说道:“鸿信,我们快被包围了,怎么办?”
  高鸿信说道:“还没有鸣金,我们也不能往回退,否则就违反军法了,我们只能继续拼杀。”
  说完高鸿信对着周围的聚集过来的士兵喊道:“兄弟们,在坚持会儿,我们的援军很快就上来了。随我一起杀敌呀。”
  说完高鸿信和张修伟就又加入了战团,周围的士兵也是鼓起了劲,接着拼杀起来。
  此时城下的高均德,看着城头之上还在孤军奋战的高鸿信,此时要是鸣金退兵的话高鸿信等人可定会死在撤退的路上,高均德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孔志尚站在高均德看着高均德脸上阴晴不定,知道他正在思索救助高鸿信等人的办法。孔志尚便对高均德说道:“大元帅,我有个注意可以救下少元帅他们。”
  高均德脸色一喜,高兴的说道:“什么办法,快说来听听。”
  孔志尚说道:“可以派出士兵佯攻城池,分散清兵的注意力,让人接应少元帅等人,然后趁机鸣金收兵。”
  高均德想了想觉得这个办法还是很稳妥的,便下令让张伟带兵接应高鸿信等人撤退。
  
  第十章 城破
  
  更新时间2014…8…12 21:13:49  字数:3478
  城头之上绿营千总乔同化见其他城门的反贼已经被打退了,只有北门城头仍有部分反贼还在负隅顽抗,就在他指挥这手下就快歼灭这股反贼的时候,反贼又一次发动了猛攻,势头很猛。
  乔同化转念一想猜到了反贼的想法,知道他们是要接应还在战斗的这些人。于是便对手下喊道:“兄弟们加紧绞杀了他们,然后再全力打退进攻的反贼。”
  高鸿信也听到了城下进攻的号角声,也对着剩余的人喊道:“兄弟们,我们的援军来了,我们往城头方向杀,争取与大部队汇合一处。”
  高鸿信说完便带头向城头方向杀去,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高鸿信终于与张伟的队伍汇合在了一起。没过一会儿,便听到了城下收兵的鸣金之声,高鸿信随着有序撤退的队伍,也安全的撤了下去。
  高鸿信刚到达营地便眼前一黑,栽倒在了地上,只是模糊的听到周围的呼喊声后,便失去了意识。
  等高鸿信醒过来的时候,他已经躺在了自己的帐篷中。高鸿信支撑着坐了起来,看到一个女孩正趴在自己的床前,他记得好像是孔志尚的女儿。高鸿信见她睡的正香,也没有叫醒他,慢慢的掀开了被子,轻轻穿上鞋子与衣服,便走出了帐篷。
  高鸿信刚走了出来,正好高鸿义正要往里走。高鸿义看到高鸿信从营帐中走了出来,便高兴的扑到了高鸿信身上,兴奋的说道:“哥哥你终于醒了,小义好担心你呢,你都睡了两天了。”
  高鸿信看着真情流露的高鸿义,心里一暖,摸了摸他的头说道:“好了鸿义,你先回去我要先去见叔父,都昏睡了两天了,得了解一下攻城的情况了。”
  高鸿义一脸的不情愿,但是在高鸿信的催促下只得一步一回头的走了。
  高均德此时正在营帐之中与众人讨论攻城之事,有一个士兵禀报说:“启禀元帅,少元帅已经醒了,在门口求见。”
  高均德听后,立马站了起来,说道:“快,快让他进来。”
  高鸿信进来后,说道:“鸿信,见过各位叔父,让你们担心了。”
  高均德等人相视一笑,高均德率先说道:“好了鸿信,你才刚康复,就不要客气了。”
  张业也高声喊道:“你这小子,除了婆婆妈妈这一点外什么都好。”
  听着大伙的笑声,高鸿信说道:“我这不是遵守礼节吗。”
  高均德一脸的笑容,等过了一会儿,脸色一整便说道:“我们正在讨论攻城的事,鸿信一块坐下来听听吧。”
  高鸿信说道:“好的,我正想知道我昏睡这两天,攻城情形到底怎么样。”
  高均德说道:“这两天我们不断的攻城,伤亡很大,虽然多次攻上城头,但是每次又都被打了下来。”
  高鸿信问道:“伤亡有多大?”
  高鸿信他们几人的表情就知道损伤很大,但是听到高均德的话他发现他还是想少了。
  “还是我来说吧,我们队伍死了两千多人,受伤近一千人。”高均德说道。
  高鸿信吃惊道:“这么多。”
  说完高鸿信便沉默了,等了一会儿,便说道:“我们不能再这么下去了,这才三天我们的队伍就有三分之一丧失了战斗力,如果我们不改变策略的话,迟早会把实力都耗尽,不等鞑子大军来剿灭我们,我们自己就会崩溃。”
  孔志尚也说道:“是呀,鸿信说的很有道理,是得另想办法了。”
  高均德问道:“你俩有什么想法?”
  孔志尚先开口说道:“就目前来看,义军攻城好像不大现实,我觉的以后不能在大城硬打硬拼,最好找一些清军防御力薄弱的地方进攻。”
  高均德听后,接着说道:“那樊城怎么办,我们死伤这么多就不管了。”
  孔志尚一时也有些语塞。
  高鸿信见孔志尚没有话说,便接话问道:“我们有没有火药,要是有火药的话可以想办法把城门炸开。”
  高均德听后脸色一喜,便说道:“这属于军需方面的,这方面一直是俊茂在管理。俊茂你来说一说吧。”
  高俊茂说道:“我们现在的武器还没有火器,所以火药的话我还真么有怎么留意,我不知道在攻破邓州的时候有没有缴获,要不我去查一下。”
  这时,孔志尚说道:“不用查了,这事我知道。”
  高俊茂笑道:“我还忘了,孔先生是邓县县令,他当然最熟悉了。”
  孔志尚也笑着说道:“我记得府库里好像有一些火药,是乾隆十二年征剿大小金川时留下的,具体多少我不大清楚,这个得查一下。”
  高俊茂说道:“那我去查一下。”说完高俊茂就走了出去。
  过了一会儿,高俊茂脸带兴奋的走了进来,说道:“我查过了,库存里大概有一百多斤火药,有一些不能用,但是大部分是好的,有八十斤左右。”
  其他几人听后,都是脸色一喜。高鸿信接着说道:“那接下来我们就得想办法把城门炸开,只要炸开了,我们就能冲进城了。”
  定好计划之后,高鸿信便回到了自己的营帐,看到趴在自己床上睡觉的孔秋柔已经离开了,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第二天一早,高均德下令北门的士兵发起了攻击,这次攻击必须保证士兵冲到城下。现在樊城城下已经被鲜血染红了,高鸿信看着一个个士兵接着倒在泛红的土地上,心疼不已。
  终于负责安放火药的士兵,在其他同伴的掩护下冲到了城门下,并马上开始埋藏火药。埋藏完成后,士兵们点燃了引信立马退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只听“轰”的一声,城门方向传来了一声巨响,掀起了巨大的烟尘。等烟尘散去,高均德一声令下,士兵们冲了过去。
  王聪儿、姚之富、张汉朝也听到了北门的巨响,况且整个大地都是一阵,想不知道都不行。
  姚之富呀然的问道:“北门到底发生了什么。”
  王聪儿摇头道:“不知道,还是派人去看看吧。”
  张汉朝也是满头疑问,便派人前往北门探查。
  而此时高均德的人已经冲进了城里,刚才的的爆炸不仅炸开了城门,也真死了很多城门附近的士兵。高均德带着人,赶到了樊城县衙,控制了府库、监狱等重要部门。
  王聪儿、姚之富、张汉朝没过一会儿便知道了,北门被炸开的消息,立马开始攻城,几乎没有什么抵抗,便攻进了樊城。
  王聪儿几人也是带着军队直扑县衙、府库,但等感到,发现高均德的队伍已经控制了这几处地点。
  王聪儿、姚之富、张汉朝只能先自己进入县衙去见高均德。几人进入县衙后,看到高均德正在指挥这众人清点县衙的东西。
  几人对视一眼,姚之富上前说道:“真是恭喜高元帅了,这次收获很大吧。”
  高均德看到是王聪儿几人,一听姚之富的话,便明白他们的意思,于是笑了笑说道:“县衙府库的辎重、武器、银两我已经分成了四份,各位元帅放心,我们不会独吞的,毕竟我们是一起的,我高均德没有那么不仗义。”
  王聪儿几人一听,心里都是一阵窃喜。
  姚之富高兴的的说道:“那就谢谢高元帅了。”
  高鸿信在一边看着几人,对他们的貌合神离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不过希望最后不要刀兵相见才好。
  等一切安置妥当,处理完城中的事务,王聪儿、姚之富、张汉朝、高均德又聚到了一起。
  王聪儿首先说道:“这次能攻克樊城,全靠高元帅用火药炸开了城门,否则的话我们只能无功而返了。”
  姚之富、张汉朝也点头称是。
  高均德谦虚的说道:“我也是歪打正着,我以前攻克邓县的时候,正好缴获了一点火药。”
  王聪儿说道:“高元帅不用谦虚。我们现在攻克了樊城,接下来我们要决定打哪里,你们有什么看法。”
  张汉朝一听,立马提议道:“我提议去打汉阳,汉阳位于汉水与长江交汇之地,繁华富庶,而且我们也可以继续往东,趁机兵进东南,如果能攻陷南京的话,那必将震动天下。”
  姚之富说道:“汉阳城会不会太大太坚固了,如果久攻不下的话,又是一个樊城,会消耗我们很多实力的。”
  高均德也说道:“我们刚攻克樊城,是不是应该逐步攻陷整个襄阳府,把汉阳打造成我们稳固的根据地呀。”
  高均德这一阵深受高鸿信和孔志尚的影响,一直觉得应该有一块自己固定的地盘,否则总感觉心里有点发虚。
  王聪儿听后,略一皱眉,说道:“高元帅的想法是很好的,但是不现实,如果鞑子派大军来围剿的话,我们又被困在襄阳附近,那不是坐以待毙吗。我觉得还是得四处进军,不能让鞑子逮到围剿我们的机会。”
  姚之富眼前一亮说道:“我有个主意你们听听怎么样。”
  姚之富顿了一下,转头看着高均德说道:“高元帅,我觉得可以由我、王元帅还有张元帅合兵一处,东进汉阳府。而高元帅您则进攻襄阳府,然后趁机占领整个襄阳府。这样的话我们就不担心被围剿全军覆没了,如果清廷来汉阳,有高元帅在襄阳府支援。如果鞑子来襄阳,有我们在汉阳支援。如果鞑子分兵的话,那不正式我们想要的吗?”
  王聪儿和张汉朝听后均是眼前一亮,说道:“好办法。”
  而高均德则是低头沉默不语,姚之富便问道:“高元帅有什么疑虑?”
  高均德缓缓说道:“万一我们襄阳和汉阳都没有攻下来呢?”
  姚之富听后哈哈一笑,说道:“高元帅是贵人多忘事呀,今天樊城是怎么攻下来的,以前我还不知道火药还能这么用,现在我们有这个方法,可以尽量收集火药,以后攻城就不怕了。如果我们能弄到几门大炮的话,那什么样的城池都不是问题了。”
  高均德看着几人的表情,也不好再说什么,便点头同意了。
  
  第十一章 兵分两路
  
  更新时间2014…8…13 21:49:29  字数:3125
  高均德与王聪儿等人讨论过后,回到自己的驻地,便招来了众将。这次不止包括高均平、高俊茂、张伟、张业、高鸿信、孔志尚,连张修远也被允许列席,毕竟上次攻城他与高鸿信一起表现的都很优秀。
  人到齐以后,高均德说道:“这次我、王聪儿、姚之富、张汉朝决定兵分两路,不再一起行进,我们在襄阳附近发展。而王聪儿他们合兵一处东进汉阳。你们都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次张业率先高声说道:“好,早该与他们分了,省的以后再抢我们的战利品。”
  高均德、高均平、高俊茂、张伟都不禁莞尔一笑,知道张业直脾气,这次王聪儿等人虽然没有明说,但是高均德也不得不把战利品分给他们,毕竟形势比人强,要是真闹翻了,可就不好收场。
  高均德说道:“好了,战利品的事已经过去了,我们现在说说分兵的利弊。”
  高均平说道:“其实早分开也好,省的以后出了什么龌龊再分开,到时候在打起来就不好了。”
  其他人听后,都是点头表示同意。
  孔志尚接着说道:“分开除了防止发生矛盾外,我们也可以着手发展自己的根据地了。”
  高均德听后点了点头,接着问高鸿信道:“鸿信,怎么不说话呀,你有什么看法。”
  高鸿信说道:“叔父,我觉得就算我们与他们分开了,独自进攻襄阳府还是必须的。如果我们久久无法攻克襄阳的话,那情况就很不妙了。我估计现在清廷已经在组织兵力了,没准准备围剿我们的军队已经在路上了。所以我们要尽快攻克襄阳,然后把襄阳周边的县城都攻下来,并且尽量壮大实力,趁清廷没有赶到的时间强大自己,那样的话就算鞑子的大兵到来,我们也不惧。毕竟仓促之间,鞑子也不会聚集太多的兵力,而且现在满清吏治腐败,官员各有心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