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霸王-第3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力主作壁上观,以*出张苍雄的隐藏力量。
  而已经返回了天都圣京的国师庞烨和司马当归都不赞同这个意见,他们坚持认为,张苍雄或许是有异心,但是现在国家破碎之际,大家应该是同舟共济才是。况且张苍雄现在还在江南路为了帝国而战,说到底,张家本土的兵力之所以会被抽空,全是因为张苍雄深明大义的领兵协防帝国的各条战线所致。而现在若是坐视淮水沦陷,那么必定会寒了张苍雄继续和朝廷合作之心。而同样,靖西王李铁鸣在得知了这件事情之后,恐怕也会因此而对和帝国的合作产生别的想法。最主要,张苍雄现在并不在淮水,张家就算准备的有后手,这样隐秘重大的事情,恐怕也只有张苍雄亲自坐镇淮水才能够实行。张月婉虽然甚有乃父风范,但是毕竟是女子,注定了要嫁出张家的。因此关于张家隐藏的力量,张月婉也许知道他的存在,但是却无法调动。而现在大河防线的形势虽然严峻,但是朝廷也不是没有能力支持淮水。现在的情况,只要将东方军团或是禁卫军团调入就能够解决问题。然而由于辅政王和安永昌坚持,导致英烈帝也变得犹豫不决。最终英烈帝还是默认了辅政王的这借刀杀人的举动,而对于张月婉的求援信是置之不理。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之下,张月婉虽然愤怒,但是也不得不打起精神全力应对起当前的局面。人在逆境之中的潜力乃是无限的,况且张月婉本来就是才华横溢之人。在她的指挥之下,六万士兵在饶州东部地区死死的拖住了燕悲歌的十万大军。燕悲歌并没有水师,而饶州地区又是河网密布,张月婉不断的利用手中的水师优势进行战略反击,或是骚扰或是偷袭燕悲歌的后勤辎重部队,甚至是率领精锐死士进行偷袭。燕悲歌这个石匠出生的彪悍汉子,虽然在战场上号称无敌,但是在面对着这样的情况的时候,却是寸步难行。
  而前线大军在节节抵抗的时候,张月婉一边组织饶州的百姓西迁,一边组织淮水境内的大小船只将饶州堆积如山的粮食全部运走。面对着南面已经休整完毕的极乐明辉部和燕悲歌的十万大军,张苍雄的黄巾军团现在又陷在了江南路,张月婉虽然已经下令淮水平州组建战略预备队,但是她实在不敢保证情况在这样下去,淮水是否还能够坚守的住。想到这里,张月婉狠下心来,所有的粮食全部经由淮水支流汝河进入天都圣京的护城河,然后经由洛水通过大河运到了河套克州。反正昊天好歹还是自己的夫婿,便宜了别人还不如送给自己的夫君。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一百三十三章 弃守江南
更新时间2011…8…23 11:50:22  字数:3074

 至于朝廷的方面,张月婉知道他们必定会不满,但是料想朝廷不敢将这些运送粮食的船只截下。昊天至情至性,现在朝廷又正需要昊天大军的帮助,自然不敢跟河套翻脸,因此心里虽然很不舒服,但是也无可奈何。
  在得到淮水的东部二州沦陷的事情之后,张苍雄是当场就喷出一口鲜血晕了过去。当初他率军进入江南的时候不是没想过淮水的本土防御有些薄弱,但是考虑到自己的这边是防守为主,而且朝廷方面也会在一边照应,他又是有心培养张济世,因此才亲自率领着黄巾军团南下。哪知道自己还没有将江南的地盘踩熟,淮水老家就差点被人一锅端了。
  旁边的刘难尚是好一阵忙乱,这才把张苍雄给弄醒了过来。不过即使是在得到了张月婉还在饶州节节抵抗,并且已经将饶州的粮食财富全部转移到了河套的消息之后,张苍雄的脸色也没有变得多好。
  而这个时候,朝廷上面也终于慌了,谁也没有想到淮水方面居然是如此的不禁打,而辅政王和安永昌也开始为之前的决议后悔起来。好在占领了寿州的明辉很显然是担心还在江南路的张苍雄抄了自己的后路,因此虽然占据了寿州,不过并没有向西面的平州扩张。
  虽然寿州之战是有隐情的,但是张济世也确实是太脓包了一点。在他的指挥之下,居然轻易的让明辉的大军潜入了寿州腹地,然后将易攻难守的寿州城一举包围。在寿州危急的时候,张济世没有想过就地招募士兵和组织乡勇,居然是扔下大军自己化妆逃走。这样的废物,真的是将淮水张家的脸给丢完了。原本还算完整的防线,最终被极乐圣教硬生生的撕开了一个口子。当然,始作俑者还是益州路的世子宋君临。如果宋君临当时能够坚守住西江防线,那么欧阳靖忠就不会调回刘毕的五万水师。而若是大江的控制权还落在清风手中,那么极乐圣教就不敢这么嚣张的直接挥兵进入淮水。
  而这个时候,大河北岸的东北三国联军在海西王子金宗彪的率领下,二十万大军已经通过东倭水师进入了扬州路境内,合同极乐大军平郎部的十万大军,对豫州路虎视眈眈,牢牢的牵制住了青龙东方和北方军团的兵力。天都圣京的龙骑禁卫军团已经是清风最后的预备力量,张月婉的手中虽然还有六万士兵,但是饶州的沦陷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如此情况之下,究竟该何去何从?
  这个时候,朝廷上面对着一个极其艰难的选择,那就是在淮水和江南路之中进行抉择。江南路虽然还有二十余万大军,但是极乐圣教朱兆部就有十万大军,加上东倭加藤鹰的七万水师和东倭大将渡边下文整装待发的十五万东倭陆军,若想保住易攻难守的江南路,至少还需要二十万大军。但是现在清风唯一能够拿出二十万兵力的,就只有益州路的宋家和河套的昊天。只是宋家现在和朝廷明显不是在一条路上。而昊天虽然忠心耿耿,但是他的大军现在根本无法赶到江南,因此协助防守江南也就成为了空话。但是江南路若失,帝国至少要丧失五成的民间财富和七成的赋税收入,帝国本来就已经濒临崩溃的财政也会更加的举步维艰。
  但是相对于江南的财富,淮水现在的地理位置更加重要。若是失去了淮水,那么天都圣京和秦川路就将在没有任何障碍的*裸的展现在极乐圣教的面前。若真的是这样,那在家族利益的驱使下,李铁鸣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将他的二十万大军全部抽回秦川路。那样天都圣京的压力也会更大,大河防线也是岌岌可危,而清风离亡国也不远了。
  战事不等人。张月婉现在还在饶州苦苦支撑,明辉的大军已经北上准备和燕悲歌会师。张月婉虽然足智多谋,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必然没有任何侥幸的机会。而若是等到饶州陷落之后这才做决定的话,恐怕极乐圣教已经借胜利之余威横扫淮水了。为此,英烈帝是连夜召见了辅政王、庞烨、安永昌和司马当归等人,在经过了一个夜晚的紧急磋商和痛苦的抉择时候,英烈帝终于决定弃守江南路。张苍雄立刻率领着黄巾军团北上,而刘难尚则是奉命掩护准备北上的百姓们迁徙。
  张苍雄在接到命令之后,是毫不犹豫的通过了尚在朝廷控制之中的江南路潮州进入了淮水路平州,迅速稳定了当地的局势。与此同时,已经完成了掩护任务的张月婉终于松了口气,将饶州的变成了一块空城之后,终于撤退到了淮水首府丹州,与平州的张苍雄守望相助。
  而刘难尚在接到命令之后,则是苦笑连连。朝廷让他掩护百姓北迁,其实也就是变相的让他断后。只是他现在手中就只有五万士兵,以极乐圣教和东倭王朝的秉性,会让他这么容易的离开吗?不过刘难尚无论是出于一个军人的觉悟还是皇室人员的骄傲,他都不能违抗命令。在他的宣传告知之下,江南路的百姓是纷纷北迁。而在这些北迁的百姓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石鼓书院和名剑山庄两部分。名剑山庄和烟雨凝花宫乃是神州境内最大的武林门派,因为曾经有功于清风皇室,因此特许拥有弟子上万。江南重心北迁,名剑山庄乃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石鼓书院乃是帝国最有名望的私人书院,院主陆清流更是清风四大名儒之一。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即使是比起太师司马当归也是不遑多让。只是倭人并没有给予清风顺利撤退的机会,渡边下文的十五万大军是直接在潮州登陆,一举掐断了百姓北迁的道路。不过让人奇怪的是,他们却是有选择的放过了刘难尚的朱雀军团残部和名剑山庄的私兵。
  面对着东倭兵强马壮的十五万士兵和巡游在大江之上的东倭水师,刘难尚和楚见焕无奈之下,只好顺着东倭暂时无力顾及的西面通道掩护着百姓进入了大湖路,然后在大湖路的洪州地区通过淮水张苍雄连夜组织的船只逃入了淮水。不过等到度过了大江,刘难尚这才发现,在自己掩护的百姓之中,居然没有石鼓书院的影子。后来询问了一下下面的将士,才知道石鼓书院的儒生们是一个没有北上。不过这时候的二人也顾不了这么多了,辅政王已经下令楚见焕父子立刻率领着他的弟子前往天都圣京。名剑山庄和烟雨凝花宫的弟子向来是朝廷突击队的中坚,现在情况紧急,辅政王自然不会忘记自己的这个忠实下属。而刘难尚则是奉命留在了淮水,一边协助张苍雄协防淮水,一边收容江南路北上的难民。
  张苍雄和刘难尚的撤离,标志着朝廷正式放弃了江南路以及这里的一千五百万百姓。不过并非是所有的朝廷军队都已经北撤,至少江南路的八万地方驻军就全部留了下来。
  江南由于地方富裕,而且南人的体格较北方稍弱,因此江南路士兵的战斗力向来是帝国最末、而江南路的地方驻军更是被帝国称为鸡肋的脓包军队,养着是浪费军饷,但是解散了又有些可惜,毕竟这些都是受过基本的军事训练的士兵。然而在家乡遭受侵略的时候,江南路的士兵们也终于抛弃了自己身体上的柔弱和心态上的恐惧,义无反顾的投入到了反抗东倭和极乐圣教的侵略之中。就这样,和石鼓之战并称为江南战役中最为悲壮的江州保卫战就此揭幕了。而在他们之前,则是石鼓书院三百名儒生和院主陆清流老先生的全体**。
  石鼓书院位于江州城郊的石鼓山上,由于书院建立在这里,所以命名为石鼓书院。刘难尚的大军北上的时候,特地让人通知了书院的院主陆清流。不过这个老先生并没有接受安乐王的好意,而是明确的表示与江南共存亡。而在告诉了书院中的儒生们自己的这个决定之后,三百名儒生是义无反顾的站在了他的身边。在东倭的士兵踏上江南路的土地的时候,石鼓书院率先揭起了反抗异族的义旗。
  不过石鼓书院的义军在全副武装的东倭和极乐圣教的面前,是太过的不堪一击。只是两天的功夫,渡边下文的大军就已经杀到了石鼓山下,然后将石鼓书院以及最后的数百名义军全部包围在了山上。
  坦白地说,渡边下文还是很佩服这个石鼓书院的院主陆清流的。这个老人著书立说五十余年,门下的弟子不下万人。即使是在东倭,许多人也以是他的学生为荣。最为可贵的是,这个人是真正的坚信众人平等,在他的眼中,从来没有夷狄之分。而且他在这些天的表现,也足以让任何一个神州子民骄傲。所以在包围了石鼓山之后,渡边下文依然决定率领着部下亲自登山看望这个传说中的老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一百三十四章 石鼓书院挽歌
更新时间2011…8…23 11:51:25  字数:3457

 石鼓山上,陆清流孤傲的站立的石鼓书院那高大的牌坊之下。这一面牌坊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乃是他的祖上建立石鼓书院的时候就流传下来的鼓舞。数百年的风雨,在这高大的牌坊上留下了太多的记忆。而陆清流自己也没有辜负祖辈的期望。石鼓书院在他的手中,不仅得到了发扬光大,而且成为了清风最大的私人书院。不过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今天走到了尽头。牌坊依旧高达,但是后面的石鼓书院已经陷入了火海之中。这是东倭在攻山的时候所纵的大火,而当时书院上下全部都在奋起抵抗,自然没有人去救火。而现在,似乎也没有救火的必要了。
  站在他的身后的,乃是石鼓书院留下来的数百名儒生。最开始时的三百学生,现在只剩下了两百不到,而且还是个个带伤。不过他们的眼神还是一般的坚毅,脊梁还是一般的笔直。在他们的脸上,有过伤痛,有过哀婉,但是绝对没有畏惧。他们就那样笔直的站在老人的身后,神情坚定的恍如一座座花岗石雕像。
  渡边下文一眼就认出了老人的身影。看着老人那尽量挺得笔直的身子,渡边下文突然深深的鞠了一躬。不过陆清流只是朝着身边侧了侧,让过了他这一鞠躬。
  “想来这位就是陆清流老先生了,东倭王朝陆军大将渡边下文拜见。”渡边下文工工整整的再鞠了一躬说道。
  “不用,老夫可受不起你的礼节。”陆清流冷冷的说道。
  “八噶!”渡边下文的副将茅侧四郎顿时大声喝道。在这里的不仅有东倭士兵,而且还有极乐圣教的朱兆部,东倭的威风,可不能这样被老人折损。
  陆清流只是轻蔑的看了茅侧四郎一眼,这才转过头来看着身前的渡边下文,然后孤傲的说道:“阁下,就应该是那倭寇了吧!”
  “你!”渡边下文脸色一变,不过他的涵养终究不是茅侧四郎能够比拟的,心中虽然愤怒,不过嘴上仍然彬彬有礼的说道:“老先生误会了,我们乃是东倭王朝的士兵,并非是倭寇。”
  “士兵?那么也就是倭寇了,入则为兵,出则为寇,这又有什么分别?”陆清流冷冷的说道。
  渡边下文脸上一烫,嘴上却是说道:“倭寇乃是清风皇室对于我们东倭武士的污蔑,我东倭治军严谨,又岂能以寇形容?”
  “治军严谨?哈哈!你东倭素来横行东海无恶不作,近日登陆我江南之后更是烧杀抢劫*虐杀,这还叫做治军严谨?”老人哈哈一笑说道,眼中却满是轻蔑和鄙视。
  渡边下文自然知道自己的这些部下是什么德行,不过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能够承认,于是狡辩着说道:“老先生,现在是两国交兵,战火波及有所误伤乃是难免的事情。”
  陆清流微微昂起了头:“误伤?那你东倭在我神州的土地上杀人百万*抢掠这些也都是误伤吗?你东倭登陆我江南路不过五天,然而五天的时间,数百万百姓惨死于你们的屠刀之下,无数的妇女被你们*侮辱,我神州数百年积淀之财富被你们抢掠焚烧一空,这些也都是误伤?阁下,你看看你们这些日子来的所作所为,还在人伦之术吗?还知道道德廉耻吗?我骂你们一声衣冠禽兽,都害怕侮辱了兽类的天性,你们,禽兽不如啊!”
  “你!”渡边下文这下脸上挂不住了,右手也已经放在了指挥刀上。
  “难道不是吗?阁下你仔细看看,你东倭的衣食住行,东倭的语言风俗,哪一样不带有我天朝的印记?阁下既然知道我陆某人,那么想必也知道我天朝的历史。想我汉唐盛世之时,我天朝是如何的对待尔等?何曾失过礼数,又何曾有过倚强凌弱?东倭每有天灾人祸,我天朝也是倾力扶持。可是现在,你东倭居然趁着我天朝衰弱之时,不仅抢掠我天朝的文物财富,而且*虐杀无恶不作。东海三千里海岸线,全部化作废墟,两路两千万百姓,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