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草清-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蒄,就像以前你给我暖床一样就好,那事……再过些日子吧。”

李肆温言劝着,面对那纯洁的眼瞳,他可做不了什么。这么几年下来,他跟关蒄已经凝出了浓浓的亲情,一下要转到情欲上,可适应不了。

“四——哥——哥!人家不小啦!”

关蒄撅起了小嘴,很是恼怒地挺起了小胸脯。

“人家可分析观察过很久了!虽然没办法跟严姐姐安姐姐比,但至少百分之七十的姐姐们,这里的尺码都不如我大!”

她开口就是统计学,李肆不自然地揉揉鼻子,受他这几年来的呵护,小姑娘身材其实已经相当有料了,薄薄亵衣被小巧乳鸽绷得紧紧的,秀发披洒而下,在细嫩腰肢旁晃着,让他鼻腔急速升温。

实岁十五,虚岁十六,不算……那个啥吧。

李肆给自己蠢蠢欲动的色心找着借口。

“四哥哥摸摸看,绝对没有你说的什么……假料哦。”

小姑娘扯着李肆的手放到了胸口上,李肆呼吸骤然加重,心中叫道,自己还纠结什么呢,自己的小媳妇真是长大了……

将关蒄搂进怀里,亵衣片刻间就离了体,关蒄那纤柔的莹玉娇躯顿时显露大半。李肆鼻孔喷着炽热的气息,手就朝小姑娘的肚兜伸去,却不料关蒄缩了一下。

“四哥哥,感觉……好奇怪……”

关蒄原本那做功课般的语调变了,低低呢喃着,小脸蛋也垂着,不敢看李肆,一圈晕红自她的脖颈飞快上下渲染,胸脯的起伏也加快了不少。

“能不能……不脱衣服?”

关蒄绞着手指,那晕红已经蔓到了脸颊上。

李肆又是惊喜,又是叫苦,喜的是,还以为关蒄总是长不大呢,此刻跨在了这个关口上,终于开始害羞了。苦的是,他不得不悬崖勒马,可舍不得对关蒄强来。

“衣服都不敢脱,还敢让四哥哥我欺负你?”

李肆这么说着,关蒄索性缩到了他怀里,再不敢开口,心说以前不是这样啊?而且娘亲说的那些事情,都已经懂了,可为什么现在四哥哥的手一碰到自己,就觉得脑子发晕身子发抖呢?这时候再想那些事情,更是恨不得把脑袋插进地下,真是太奇怪了……

“难道我是得了什么病?”

小姑娘担忧地想着,暗自盘算,明天得跟严姐姐安姐姐好好请教下。

将关蒄搂在怀里,享受着小姑娘滑嫩的肌肤,李肆心说,这也不错,只是小媳妇心性还是没有长大,只能再忍个一两年了。唉……身为男人,自己真是命苦啊。

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主教、蒙学和圣武传:人心三连击

好奇心太旺,猫会死,人会变成愤青。历史上的徐灵胎将旺盛的好奇心用在了医学上,那是因为他的家人接连病死,可现在历史转向,李肆段宏时翼鸣老道这个三人组把他拉进了天主道里,他就再也拔不出来了。满清朝廷营造的思想铁幕骤然粉碎,他觉得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

“天主道,是指导我们自己行事的法则,而非广及普罗大众之学,至少现在还不是。它也非儒学那般,要立起一套浑圆的学说。就如英慈院行医一般,我们只求划下一条线,得出几个点,由点线而外,普及政论、学问,乃至鬼神之事。”

李肆这么说着,徐灵胎已经把李肆、段宏时和翼鸣老道榨干了,今天和他谈的是选择方向。

“我想补全这天圣教……”

徐灵胎的选择让李肆皱眉,还是要当神棍?什么天圣教,是翼鸣老道凑出来的,不是靠着英慈院,估计还没什么人去拜。

“我华夏信仰,道太缥缈,不问人事,佛自外来,绝于炎黄,回教也是外来,拘于血脉,还有什么天主教,更以洋人为天主肉身。我就不信,华夏之人的鬼神之事,就不能托于自己的上天!”

听徐灵胎这么说,李肆抽了口凉气,这是真心要生造宗教?

“鬼神事,没有千年积淀,难以成事啊。”

李肆很不看好,生创而来的宗教,那近乎于邪教……

“此乃千秋功业,纵然此生难有所成,灵胎也要踏出这第一步!”

徐灵胎决心很大,就这么又转了回去,跟翼鸣老道拼在了一起。

李肆很遗憾,在徐灵胎身上花了那么大功夫,本想着让他能在政论或者学术上帮帮段宏时,却不料他决意当神棍。

为了避免什么天圣教变成邪教,李肆就找来翼鸣老道,初步谈了谈这事,毕竟这宗教之事,也有助于他的大计。什么白莲教、义和团,能靠着迷信忽悠起那么多人躁动,翼鸣老道和徐灵胎就算立不起信仰,只要能安定人心,也是一桩好事。

“就别叫什么天圣教了,直接叫天主教,洋和尚?别理他们,他们信的是耶稣,凭什么叫天主?再说他们现在也没办法在华夏传教。”

“信仰的对象要归一,又是天地,又是什么天圣,教徒到底拜什么?要直接,要唯一。”

“教义本源要出自道家,这样能有天然的亲切感。”

“教义要劝人向善,规范生活,特别是个人卫生,佛回和耶稣教都讲洁净,咱们就讲得更透彻一些,英慈院有现成的东西。”

“包装,嗯,也就是外在,要学会用好的手段,天曲、内乾坤殿堂、油画,老道用的这些手段都不错,这方面要多向洋和尚学习,好的我们就拿来。”

李肆草草作了指导,至于教义什么的,那就是他们的事了,最后他强调了一句:“佛道回等教能最终大成,背后有厚重的渊源和积淀,有无数能人智士加入进来,充实血肉,所以现在就先别考虑拉拢读书人,帮那些目不识丁的乡人料理生死事,这才是奠基要务。”

关于忽悠人的事,李肆知道得太多,前世当记者时,那什么传销可是一套套的,把其中一些关联人心的东西拿了出来,听得翼鸣老大和徐灵胎两眼发直。

“总之,咱们这天主教,是要劝人向善,和气为先,同时要契合华夏传统,善用好的忽悠……嗯咳!教化手段,就这些了。”

李肆的“教化”到此为止,看着翼鸣老道和徐灵胎的背影,他心中忽然一颤,对这事的走向开始感觉有些恐惧,因为他完全把握不住这个方向。

“多注意注意吧,就是别真的搞成邪教。”

李肆只能这么提醒自己。

原本还在心疼徐灵胎这个神医成了神棍,可没几天,又一位神医来了,吴县薛雪……

这薛雪跟叶天士同乡,小了叶天士十多岁,现在医术还没大成。原本他就只是业余行医,本业是……无业宅男,画画、拳术什么的爱好很多。

薛雪也跑到英慈院想学医,可跟叶天士一样,既不服英慈院没有医理,又被那浩瀚的医匠之路给镇住,起了学点其他东西的念头,然后被盘金铃忽悠到了英德来,自投罗网。

段宏时眯着眼睛,嘿嘿笑着,将这薛雪拉到了他的园子,一呆就是一整天,第二天,薛雪找到李肆,纳头便拜。有了徐灵胎的经验,费不了多少口舌,薛雪就成了段宏时的助手。

“怎么江南的神医都跑到广东来了?”

李肆对此事很不解。

“这还拜江南的张青天所赐。”

段宏时笑道,想起之前段宏时说清廷还会帮着他们安定读书人的心,李肆恍然大悟。

张伯行在江南搞起了白色恐怖,查洋物,禁洋学,打压工商,还将之前未结的顺风快递案扩大化。比照广东出名的工商医三事,他更是一家家翻祖宗三代,人人结保,户户连坐。原本对他很有好感的江南民众,也开始吐起唾沫。

薛雪一家跟急脚递产业有些牵连,也受了打压,一怒之下,干脆全家搬到广东来,只求活个轻松。

“这还只是开始,如果张伯行不悬崖勒马,以后过来的,就不止于学医之人,连正经的读书人都要跑来了。”

段宏时这么说着,李肆却是心喜。在这个时代,学医的本就是读书人,而且是无心仕途官场,心中带着点愤青种子的读书人。只要到了他李肆的地盘上,心思怎么也会活络起来,稍稍推一把,就如薛雪一般,不必治人了,跟着他治华夏这个病人吧。

“那么老夫也开始了……”

段宏时摩拳擦掌,他的“白城书院”已经打理完毕,可以正式招生了。

这个书院是李肆笼络广东读书人的基地,但现在还不会直接谈什么天主道,第一步计划是招收那些仕途无望的读书人,给他们进行“职业培训”。

这是“神经阻断计划”的另一部分,李肆要在他能控制到的府县大开蒙学,将他原本的李庄庄学大规模复制。庄学三年来已经凝练出了相应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也是新的。除了调整书写习惯,教材内容也更注重全面培养,比如数学、天文、地理,还有叫“格致”的学科,将粗浅的物理化学糅在一起。

蒙学是给后面的商学工学,乃至军学输送人才。可李肆手下没那么多合格的教师,将广东读书人招到白城书院培训,既能让广东读书人对他李肆这个势力有所了解,又能推动初步教育,还能借由蒙学途径稳定人心,这是一举三得的事。

怎么吸引这些读书人来当塾师呢?

首先就是待遇了,一个严密的等级在迎接他们,从最底层见习的二两月薪,到最高层蒙学教长二十两月薪,还外带住宿、饭食、衣物、笔墨等等福利。

这只是最基础的,另外一项更有吸引力,他们培训完毕,成为塾师后,依旧还是白城书院的人。白城书院的藏书楼,刻印坊等等服务机构,都会为他们服务。在白城书院一边教书,还可以一边读书,谁不愿意?

唯一有些麻烦的,就是某些地方可能与这些读书人的传统习惯不同,比如必须要学很多新东西,包括新的书写习惯等等,这方面段宏时自己都有些抵触。这就看实际操作里,他怎么去柔性安排了。

第一期计划是招收到至少三百名学员,进行为期半年的培训。有之前李庄庄学三年来积累下的十多名教员照顾,应该不算太难。

这样的计划,如果放在之前,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如此大规模吸纳读书人,府县早就当作非常的异动,一面上报,一面下查。可现在这事不在之前白城密约的范围里,只要当地官员闭上眼睛,广东官场都装作没看见。

毕竟康熙还没决定下一步的处置措施,他们就只能以之前朝堂交代的“安稳”为方针,稳坐泰山就好。再说了,李肆在喜宴上给他们来的一番操演,也让他们心惊肉跳,不敢乱动。

段宏时动作了,范晋也动作了。

他这边的工作,跟翼鸣老道徐灵胎连带段宏时的方向有些不同,他得凝练军心。

虽然之前创立了天刑社,可思想骨架是李肆那一套,很朴素,很犀利,但是跟华夏传统不怎么联系得上。跟着李肆一路走出来的英德司卫,连带反意很浓的香港水勇,接受这一套没什么大的障碍,发展也很顺利,但扩军之后,问题就出来了。

佛山翼的表现就很典型,李肆和范晋心里有底,广州翼等等来自城市和其他地域的兵,虽然都在回炉重造,以训练香港水勇的模式,打磨成合格的战争机器,但骨子里的军心却还没立起来,在他们这个群体里,天刑社发展很慢。

天刑社是在说为什么而战,这个思想高度,不是所有人都能有的。大多数人还只是处在“我该学谁”的层面,范晋忙的就是这事。

他写了一本书,内容很粗浅,名字叫《古今名将传》。

看着吴起、李牧、霍去病、班超等等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李肆感叹,自己确实忽略了这事,华夏几千年历史,有那么多军人值得效仿,从他们身上凝练适合的特质不就好了?

于是他也加入到了这项工作里,将这本书改名为简明的《圣武传》。

“文要立圣,武也要立圣嘛。”

李肆这么说着,范晋对这名字拍掌叫绝,李肆却又是心中一抖,好像又放出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第二百三十八章 女人心,商人心,心心难测

“朝廷严查硫磺和硝石,近日暗谕福建、江西、偏浣和广西四省,严禁商人贩运。”

“四省似乎也开始接触商人,想寻得自内部瓦解粤商总会的机会。”

“朝堂更在讨论,是否直接封禁粤商,查办三江票行在江南和周边四省的分行。”

白城西南的庄学里,李肆牵着马缓缓步行,一个少女在一旁跟他像是闲聊,却是在传递至关紧要的消息,在少女附近,龙高山和几个侍卫盯着她的目光却满是警惕。

这少女自然就是广州知府马尔泰的女儿茹喜,现在虽然可以自由来往广州和英德,却未被允许随意进出白城。每次要跟李肆接触,不仅要受严密监视,还有柏红姑等女侍卫仔细搜身。如果严三娘得空,还要亲自盯着她。

可茹喜表现得很自然,不仅不抱怨,每次还带来了很有价值的情报,只是这价值,仅仅体现在从广州的途径印证于汉翼所得的情报。

李肆的底细,正一点点急速朝着北面传递,包括具体军力,工商势力,以及在广东府县下动的手脚。汇聚起来,呈现在康熙面前的李肆,是一个极为怪异的存在,力量已经足以控制大半广东,气焰十分嚣张,视官府于无物。但似乎却志不在占地为王,而就是想做生意,甚至为此在隐忍着不撕破朝廷脸面,广东的钱粮、政令,他都不关心。

这让康熙和朝堂一时捉摸不定,总觉得还没看透李肆的全貌,难以定出下一步的举措,除了继续查探和寻找缝隙之外,就一个字:“抑”。

首先就是在兵事上想办法,听说李肆全是自来火快枪兵,还有轻便凶猛的大炮,清廷的第一个动作就是阻止硫磺和硝石向广东输入。

这一点李肆可不怕,这两三年里,他已经囤积了相当多的硝石硫磺,他的军队规模还不大,目前囤积的原料足以支撑他打上两三次全军大会战。此外广东本地也有零星产出,现在大半广东的工商都被他把控,扶持这些产地扩大产量,也能补上大半封锁带来的缺口。

如果真感觉原料紧张了,花点力气,清廷的封锁令也就没了效力,走私这种事,即便不靠粤商总会的商人,商关部自己也干得再熟练不过。甚至公关部运作一下,径直可以将广东绿营的火药原料库搬过来,至于他们药坊自制的火药,李肆根本就看不上。

总结而言,火药原料这事根本就不担心,可听到茹喜这边确证清廷要对粤商总会下手,李肆心中咯噔多跳了一下。

清廷的动作还是其次,最近一些动向,让他更担心粤商总会内部的情况。

“你一个女儿家,作这等凶险之事,我可于心不忍……”

李肆没了跟茹喜慢慢周旋的心思,准备再作一次试探,就决定该怎么处置她。

“要不,就直接到我身边来吧,如何?我身边才三位夫人,长夜颇有些寂寞。”

停下了脚步,李肆眯眼看住茹喜,嘴里吐着惊人之语,脑子在品味昨夜跟严三娘被翻红浪的美妙感受,目光放出来,茹喜身上的衣裙似乎也不翼而飞。

差得很多啊,不管是脸面,还是身材……

李肆暗自比较着,那茹喜愣了好一阵,脸上也被他这目光灼出一片晕红,好半晌才垂首低语道:“谢过李公子好意,小女子……心中已有他人了。”

咦?还真是遇到对手了。

李肆好奇心又被勾了起来,这茹喜虽比不上妹喜那般有魅力,可心思却是一般的深沉呢。

“是么?那真是唐突了,能否说说,那是何等人物啊?”

他随口问着,茹喜目光也恍惚起来,似乎真的在想着谁。

“他……是个善人,虽未出家,却一心念佛,连蚂蚁都不忍踩。”

茹喜这话让李肆抽了口凉气,听起来怎么像某人的伪装呢?

“最初与他相遇,是在夏日的午后,我跟着父亲给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