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草清-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认真劲头还没把人选憋出来,南面又传来贼军已若强弩之末,再不见攻势的消息。而福建广西各州县聚民勇击退贼军的奏报又如雪花一般,由两广总督杨琳和闽浙总督满保急递而来。

由自己修改的民勇令终于奏效了,康熙欣慰地出了口长气,此令根底是李光地和胤禛的献策。但康熙绝不放心由督抚来掌控人财两权都独立于朝廷的军队,所以只允许州县自办,督抚不得过问。有这么一招,该能将李肆先按在两广之地。

这口气还没出完,就被青海来的消息猛抽了回去,青海当面的准噶尔之敌是策凌敦多布,此人不仅是策妄阿拉布坦的弟弟,还是他最信任的亲信大将。

这么来回转折,康熙的心思最终还是落在西北,定住了西藏。

对这西藏,从皇太极到顺治都特别重视,因为格鲁派(黄教)喇嘛已经将佛法传遍四方,蒙古诸部多以黄教喇嘛为信仰。握住黄教,就握住了西藏,同时也就握住了蒙古人的神殿。蒙古稳,满人就稳。

西藏自崇祯末年开始,就由和硕特蒙古部和格鲁派喇嘛共掌,这两派矛盾重重。康熙治政后,也一直通过扶一派打一派的手腕来间接维持西藏的稳定。但五世达赖喇嘛去世后,西藏的蒙藏关系更趋紧张,原是五世达赖亲信的实权派首领桑结嘉措因为支持噶尔丹,失去了康熙的信任,和硕特蒙古部首领拉藏汗起兵杀了桑结嘉措,成为康熙在西藏的新代理人。

拉藏汗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在康熙的支持下废除桑结嘉措所立的六世达赖喇嘛,另立一位六世达赖,却引发了更深的矛盾。一部分黄教喇嘛另寻转世灵童,得了第三位六位达赖。康熙感觉局势不妙,在四十八年委任侍郎赫寿“协办西藏事务”,想要调和蒙藏关系,同时也防备策妄阿拉布坦来搅和这趟浑水,当初噶尔丹早已这么干过。

果不其然,策妄阿拉布坦下手了。

细细梳理过西藏的处置方略,康熙心头大致有底,重点还是在西藏,在策妄阿拉布坦,只要败了策凌敦多布,策妄阿拉布坦怎么也要消停个几年,如此就能腾出手来,舒心自如地收拾那广东的小逆贼。

正准备休息,看着大清广舆图,康熙眉头微皱,他偏过脑袋,心头咯噔一跳。

将舆图稍稍翻转,上面的两家祸患,位置怎么就那么熟悉呢?

西面的策妄阿拉布坦转到了东北,怎么看怎么像明末的自家满人,而南面的李肆转到了西面,怎么看怎么像西北的闯贼。

若自己是明末那位死社稷的崇祯皇帝,该如何应对?

这个问题康熙早认真想过,一念间就有了答案,最终是李自成攻破北京,真正的心腹大敌,可是闯贼!若他是崇祯,自该不惜一切,先灭掉此敌!

自己会不会选错了方向?就如那崇祯一般?

“不……不……前明怎可与我大清比,崇祯更不配与朕相提并论。”

康熙摇头,为自己居然如此对比而失笑,此一时彼一时,自己文治武功,更是空前绝后,自己的决定,绝不会错!

北京西郊,火器营,一个服色华贵的年轻人在随从的簇拥下向大校场行去,沿途军将都不迭地打千叩拜,嘴里唤着“十三爷”。

进了大校场一侧的厅房,却听到另一声唤:“十三弟?你可来得巧啊!”

贝子胤祥展眉笑道:“八哥也在这里啊,什么时候对这兵事也上心了?”

那人正是贝勒胤禩,亲热地把上胤祥胳膊,爽朗地笑道:“西面准噶尔,南面李肆,咱们这些皇家子,总不能学前明那些宗室,就在一边瞅着热闹,连刀都不敢捏吧。”

胤祥点头:“那是当然,十三也是在丰台练过兵的,就想着也能为咱们皇阿玛分分忧!不敢讨什么将军,得个随军效力就心满意足了。”

胤禩带着他步出厅房,朝校场枪炮处走去,边走边说:“那些刀枪弓马,在南面无用,靠的就是火器。十三弟的心思,竟跟八哥我一样,都看中了南面呢。”

说到这,胤祥脸色也阴沉下来,叹气道:“八哥也想得一样?真正的死敌是……”

胤禩坚定点头:“没错,我大清真正的死敌,就在南面,就是那个李肆!”

第三百一十五章 答案不在心眼,在屁股

“对老八来说,彻底洗脱自己跟李肆的牵连,这才是生死大事,他当然要让皇阿玛以李肆为首敌。”

雍王府,胤禛不屑地说道。

胤祥慨叹地摇头:“八哥……不过是皇阿玛为安人心,刻意宽免了他,他还真当自己有了机会,急着蹭杆子往上爬。”

胤禛呵呵笑了:“真是没想到,现在我跟老八也同仇敌忾了。”

胤祥隐隐有些担忧:“昨日我和八哥在火器营撞见,却是各有寻思。我是想摸摸鸟枪战法的底子,八哥却是在挑炮手。之前他给皇阿玛呈过炮样,听说那是澳门人的设计,跟李肆用的炮一脉相承。皇阿玛允了他试造两位三千斤炮,估摸着已快造好,后几日就要去卢沟桥炮场试炮。若是真有所成,皇阿玛未必不会用他。”

胤禛叹气:“那李肆之倚仗,不过是快枪利炮。快枪嘛,禁中有的是,用不用,皇阿玛一句话。利炮还真是个麻烦,如果老八鼓捣出来……”

两人对视,目光中传递着一股难以言明的阴霾之气。

畅春园后湖,康熙悠然垂钓,身侧两人侍立,一人正眉飞色舞地奏报着。

“炮声如雷,十里可闻,炮子远及四里,石壁开裂,砖墙化为齑粉……”

“你也辛苦了,先下去吧。”

康熙打断了胤禩,淡淡地挥手,胤禩愣了愣,再看看身边的十四皇子胤祯,打了个眼色,叩拜而退。

“十四啊,你来说说,老八那炮到底是怎么回事?”

接着康熙又开了口,这一问语气虽淡,胤祯却是暗抽一口凉气。

胤祯今年该到二十八岁,已不算是毛头小子。太子一番立废,八阿哥胤禩来回起伏,他都看在眼里。广东李肆之乱后,他的同母兄长胤禛也荡了圈秋千。就这么一搅和,胤禩固然是问鼎之心未冷,胤禛却像是也热起心思,不再吃斋念佛,就借着李肆的事情上下跳腾。

胤祯历来跟胤禩走得很近,那是他自认绝无掺和这场大戏的本钱,可现在局面这么乱,自己却借着四十七年时保胤禩的一番赤诚,远离了这个漩涡。现在胤禩又拉他下水,他开始琢磨起,自己到底该如何自处?

胤禩还一直当胤祯心思未变,那眼色是提醒他帮着糊墙,事前也没多提点,让胤祯很有些不甘,合着我就该当你奴才?九年前为保你,差点没活出来,你之前遭过的那番罪,就没认真再想过,自己已经没指望了?现在还要拉着我垫背?

胤禩一番起伏,清醒之人都已经看出,他是再无希望,太子也因矾书案被彻底幽禁,胤禛么,这几年胤祯经常受皇阿玛耳提面命,话语中偶尔不经意提起,那四哥根本就不入皇阿玛心,那么下一个是谁?

胤祯之前并没有怎么细想,此刻春色明媚,湖光粼粼,看似闲适,胤禩一个眼神,康熙一声问,却让胤祯只觉前胸顶着酷暑,后背立在寒冬,一股狂乱躁动几乎快撞破了他的心房,难道自己真是一点希望都没有?

“儿臣确是亲见,八哥监造的两位大将军,炮及四里,裂石毁墙,声势很是惊人。”

胤祯额头冒汗,哑着嗓子说道,旧日和胤禩一体的心思太重,他还是不敢贸然说破,但他也得为自己留下后路。

“大将军!?”

康熙斜了他一眼,当时就听出了他的话外之意。

“十四!我知你跟老八情深,九年前还为他挡过刀子,可他连阿斗都不是,现在你还想扶着他?”

康熙语气不重,却如重锤一般砸在胤祯心口上,在自己这老子面前玩口舌游戏,还真是班门弄斧。

但也是这话,将封住胤祯心房的一层泥墙骤然砸裂,那躁动轰然喷涌而出,自己就不能扶着自己?

胤祯蓬地一声跪下,叩首道:“儿臣不敢欺瞒皇阿玛,八哥所造之炮,号称三千斤,实则五千斤,炮子止有十二斤……”

顿了一顿,他还是要为胤禩说点好话:“虽未如八哥所称,但较之旧炮,已有精进,更是用生铁所铸,炮本颇省。”

胤禩之前上过炮样,为那事还被圈禁过,后来发现李肆跟胤禩没有更深的来往,反而是跟洋人有牵连,康熙一方面醒悟自己多疑,一方面也为安定朝中人心,放了胤禩,还复了他的贝勒。

胤禩起复后,一门心思要在李肆身上连本带息捞回来,继续在大炮上下功夫。对康熙夸下海口,说那炮样是真,他能造出来,三千斤炮可打二十斤炮子,就如李肆现在用的炮一样。

康熙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允了胤禩,现在胤禩终于出了成果。只是跟他的宣称有很大差距。不必胤祯道出真相,康熙早一清二楚。新造的两门炮各重五千斤,已是大将军级别,炮子也只能打十二斤。就这些指标来说,跟旧时的大将军炮没太大区别,差别就在胤祯所说的,这是铁炮,成本很低。

有此成就,康熙已是满足了,这证明胤禩确实下了大功夫,至少找来了技艺高超的铸炮匠师。但胤禩却虚言功绩,让康熙很是恼火,他甚至都猜得到,胤禩府邸里已是宾客满座,个个举杯相贺,以为胤禩能在西面南面两桩军事里捞到什么角色。

胤禩是明处跳腾,胤禛则是暗处鼓劲。对那胤禛,康熙也用了一番心思。先把年羹尧调走,免得他透过年羹尧,在李肆之乱上又搞出什么手脚,将局势导入他难以把控的方向,同时也是浇胤禛一头冷水,免得那个狠厉家伙牵着年羹尧入局。接着又放出了胤祥,任由他跟胤禛混在一处。胤祥他很了解,虽然跟胤禛情深,却不是乱来之人,就算要帮胤禛,终究还是在正处施为,不至于让胤禛孤身一人去走绝路。

总之这两个儿子,都是不甘寂寞的主,要把他们调理得不出乱子,不至于再毁了父子之情,康熙颇为费神。

看向跪在地上的胤祯,康熙心说,且看看这个小子,能不能给自己带来点什么惊喜吧。

“起来吧,这不过是小事,不必放在心上。你且说说,这两面之敌,朝廷方略还有什么问题?”

所谓的“朝廷方略”,当然是康熙定下了方向,大学士和兵部才拟出了具体条程。

青海方面策凌敦多布的威胁很严重,西安将军额伦特和侍卫色楞这两路人马,加上罗卜藏丹济布,未必能稳胜策凌敦多布。而西藏方面,拉藏汗的立场似乎又有些摇摆不定,有跟策妄阿拉布坦联姻的风声传出。所以必须要尽快施出第二手,选定将军统合京营和西北诸军,彻底解决策凌敦多布。

而广东李肆已是强弩之末,靠着州县民勇令,闽浙总督满保,两广总督杨琳,外加湖广总督满丕,三总督都奏报说,确有信心将其堵在两广之地内。现在殷特布在浙江聚绿营数万,即便不能把李肆当面打回去,也能稳稳挡住他进江南之路。

所以广东方向,暂时不定将军,以稳定现有战线为要,待消除了策凌敦多布的威胁,再转兵南下。至于不少汉臣提出的迁界、绝易乃至引洋人自海上联手而攻的昏招,康熙自然是嗤之以鼻。

西面和南面,到底该选谁为第一死敌,这个问题胤祯自然也早早想过。但问题的答案不在于他怎么想,而在于他想要什么。

“广东李肆,其志狠毒,不仅是要亡我大清,还要亡天下!”

陈万策的话在胤祯耳边回荡着,这陈万策是李光地的得意门生,还未中进士,就随着李光地参与诸多文治事务,理学颇深。胤祯也是摆足了礼敬之姿,刻意结交,得了陈万策信任,谈起李肆,那陈万策是一幅恨不能啖肉饮血的恨意。

“可叹皇上仁德,不忍两广之地生灵涂炭,不愿断腕以扑!有谁能说动皇上定下决心,灭此朝食,满朝汉臣,乃至满天下士人,都会感恩戴德!”

陈万策的话自然有莫大夸张,但让胤祯心动的是,陈万策背后就是李光地,李光地一直苦劝康熙以李肆为首敌而不得,若是得了李光地的支持……

刹那间,胤祯心念转动,有了定计。

“儿臣以为,汉人皆不可信!广东当面,局势到底如何,督抚未必报上实情。”

康熙点头,这话说到了路子上,眼见鱼漂正在浮动,他一半心思放了过去,只扬扬下巴,示意胤祯继续。

“听闻福建水师提督施世骠退守澎湖,奏报说以保台湾为要,儿臣担心,若是时间拖得久了,跟朝廷隔绝,难保生出异变。”

听得胤祯说到施世骠,康熙失笑,这小子终究还是历事不足,凭空臆想。施家确有以台湾为业的心思,但终究没有逆心。施家不仅有施世骠,还有正任兵部右侍郎的施世纶,怎会舍了这般家业?

“可李贼水师猖獗,朝廷跟台湾联络不畅,时间一长,难保不会有此论传出。此外,李贼已入广西,再要入了云贵,搅起前明余部,怕是不堪设想。”

胤祯还是从汉人之局来看,此刻鱼漂已经晃动,康熙没怎么在意,就嗯了一声。

“东面是台湾和江南,那李肆可借汉人之心,西面是云贵和川藏,还要触及蒙藏之势,他有太多棋可走。儿臣担心,光靠那些汉臣,难以一一化解这些棋局。”

胤祯这话没有说透,那是他自己也没想透,甚至还有夸张,可康熙却是心头一震,径直愣住。鱼漂浮沉,他竟然没再理会。

“呵呵……我确是糊涂,竟然忘了,大清……是控着汉人才成其为大清。”

康熙瞳光闪动,低低自语,胤祯却不太明白。

“十四,就让你八哥,继续帮你造炮吧。”

接着康熙吐出的一句话,让胤祯如雷轰顶,呆在当场。

第三百一十六章 恢恢天网,总有延迟

每个人都时时面临选择,如果左右为难,那就是超出了自己心力所载的范围。而这心力有大有小,马尔泰·茹喜在琼州昌江金牛岭下的窝棚里,左手番薯,右手苞米,定不下该选哪样当午饭。康熙在北京畅春园后湖边,也正皱眉苦思,重新评估两个敌人的威胁。而广东佛山铁塘,佛山制造局的会议室里,还有人的脑子正煮着馄饨,为该怎么花掉手里骤然多出来的十万两银子伤神。

“关总办,咱们都等着你拿主意呢,钢炮、线膛炮、后膛炮,到底该走哪条路?”

众人目光都盯住了关凤生,这个原本一脸憨厚的乡下汉子,此刻沉眉凝目,显得无比威严。

“我要知道该走哪条路,还要你们做什么?反正四哥儿就给我这些银子,你们谁说得在理,我就给谁……”

关凤生脸上肃穆,脑子里却冒着这般运转过热的雾气。

可大家何止是说,会议室都被吵得快掀了屋顶。这三个方向都有支持者,关凤生觉得全有道理,但手上就十万两银子的经费,要尽快出成绩,就只能以一个方向为主。

离李肆举旗已过快五个月,佛山制造局终于从埋头应付枪炮数目的乱局中挣脱出来,开始步入研发生产并举的正轨。只是李肆现在手头稍紧,佛山制造局分到的研究经费不多,除开新一代滑膛枪、线膛枪,能用在炮上的也就十万两银子。

这数目在李肆看来不多,可在关凤生和佛山制造局看来,却是肥得冒油,这可是投进水里只听声的开销!只求出样品和一套成熟技术,这种好事闻所未闻。

佛山制造局分枪、炮、火药三个分局,四五个月间,火炮分局造了三四百门炮,不仅吸聚了广东一省的炮匠,还通过佛山钢铁学堂吸收了不少有潜质的学徒,甚至从澳门卜加劳炮厂挖来了一批炮匠,可谓是人才济济。对已经熟悉了火炮原理的炮匠来说,线膛、后膛、钢炮等概念可不缥缈,听闻有这么大一块肥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