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草清-第3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孤已是一国之君,就算要入英朝,也得有相应的身份,你们也是如此!据守台湾府城的鞑子,不过是狐假虎威!趁着英朝之人还没到,将此城拿下来,才是孤王和尔等进身之资,如此浅显的道理,为何尔等就是不懂!?”

朱一贵的道理,完全符合旧日群雄争霸的历史传统。此时他已聚众二三十万,自立为王。但跟英华比,他也清楚,这点本钱完全不够看,根本不可能跟英华对抗,归顺是必然的。眼下只窝在凤山一地,他归顺后能得什么!?莫若拿下台湾府城,至少也能踞地而谈,不管得什么名义,总是有了一块像样的地盘。

帐中还有来自嘉定的杜君英的使者,他拱手道:“我家王爷也是这般想法,奈何台北英华大军虎视眈眈,军火更仰仗他们接济,难以出兵援助,只能奉上粮草千石。盼王爷能尽快拿下台湾府城,如此我们两家,才能在台湾稳住脚跟。”

已自立为顺义王的杜君英也有自己的盘算,这态度跟早前有了很大不同,两方都想在归顺前夺得更多筹码。

有杜君英的支持,朱一贵的部下再无话说,就在分派职守时,另有部下急急进帐道:“城头已有英华军将!用神炮毁了我们的火炮,还发信要求我们马上退兵,等候处置!”

帐中顿时沉默,朱一贵脸色苍白,捏住座椅扶臂的手分外用力,青筋一股股凸了出来。

在部下的忐忑注视中,他艰辛地道:“退下来……派使者进城,向英朝将军请罪……”

众人长出一口气,杜君英的使者则是长叹一声。

“不甘心啊,孤不甘心!”

朱一贵作出了正确的抉择,但嘴里却低低念叨着。

台湾府城,见着如潮倒卷而去的义军,孟松海点头:“算他识相。”

元月十一,郑永来到台湾府城,他带来了两份任状,委任杜君英为嘉定知县,朱一贵为凤山知县。

林亮跟这两人打过很久的交道,担忧地道:“怕他们二人,并不满足于这样的地位。”

郑永冷声道:“他们最初是为民揭竿而起,到如今还能守住本心,怎会不满足?真是不满足,当是为自己富贵,要露什么形迹,到时可别怪朝廷对他们不客气!”

林亮依旧不解:“此二人,已裹挟了近半台湾人,朝廷若要台湾得治,就该将两人和他们势力妥善料理,为何还要他们安于现状?”

郑永耸肩:“政事我不懂,不过我懂一桩,朝廷现在的路子是要地方更多担起自己的事,若是他们两人能安顿好近半台湾人,自是乐得让他们去办。当然,前提是要遵朝廷律法。”

他拍拍林亮的肩膀,那上面绣着四颗银星,“既是军人了,就朝外看,我们英华军人,没必要盯着内务。”

想及那波澜壮阔的大海,林亮心头激荡,有力地应道:“是!”

第五百七十章 大国无信不立

黄埔无涯宫后园,两个俏丽姑娘正看着一片园子新起,眼瞳中秋水盈动,荡满了期待。

一声汉装的宝音问:“四娘,为什么不要单独的园子?”

四娘摇头:“我就跟着师傅一块住。”

宝音压低声音道:“那不是官家一来,你就得跟着贵妃娘娘一起伺候……哎哟!”

话没说完,就被四娘拧了腰肉。

四娘晕红着斥道:“就不该让官家去通报你那父汗,让你一辈子总是个被抢来的蛮公主!”

宝音撅嘴哼道:“待得三五年,官家就要打到西北去,那时父汗怎么也得来朝称贺,奉官家为博格达汗,私底下,官家也得称我父汗一声岳父。”

四娘使劲打击着她:“官家要复汉唐的,灭了你父汗怎么办!?”

宝音挺起胸脯道:“那怎么叫灭呢!?既然有我在,那就是我带来的嫁妆!四娘你的嫁妆又是啥呢,莫非是官家帮你准备?”

两个姑娘不遗余力地互相打击着,也算是一种争宠,内廷已预定在元宵后给两人定嫔位,眼见就是这两天的事,自是激动难抑。

四娘心头确实有些自怜,她自小就是孤儿,被李肆养出来,严三娘教出来,嫁给李肆,封嫔位时,能到场的老人就只有当年那帮流民的首领,现今在西院代表皇帝任院事的罗恒。

正在胡思乱想,一名女侍卫找到了她,说军情司罗堂远求见。

换在往日,四娘还是罗堂远的属下,现今她是贵妃严三娘的贴身人,还即将得封嫔位,罗堂远自然只能居下位。

罗堂远神色有些不自然,倒不是为如今的身份,四娘一直是严三娘贴身侍女,即便之前是他下属,也不会真当下属看,这表情似乎跟他所说的事有关。

四娘很讶异:“甘大哥要见我?他不能自己来么?”

罗堂远尴尬地道:“甘凤池因涉细作事,正被关押在情报司的监牢里。”

甘凤池涉细作事!?

四娘惊得掩口低呼,她怎么也不相信,甘凤池可是跟他出生入死过的黑猫搭档。

罗堂远摊手道:“如果不是周昆来那传来了可靠的消息,又在于黑手的禁卫署那得了印证,我也不敢相信。现在于黑手起劲地向我要人,我还为情报司的清白护着,甘凤池要找你,怕是希望你能帮他作证。”

跟甘凤池一同投入英华的周昆来,归属尚俊的天地会系统,被派到江南,主持天地会在江南的情报网络。在军情司眼里,他的可信度显然没有甘凤池高,但消息被于汉翼的禁卫署佐证,这就容不得军情司不信了。

四娘心急火燎地跟着罗堂远去了军情司监牢,甘凤池是自己人,嫌疑没查清,也没遭虐待,见到四娘,眼中荡起光采。

“周昆来有问题,禁卫署有问题,官家身边人也有问题……”

甘凤池眼中的光彩,是觉得还有人可信赖。但他所说的话,让四娘怎么也不敢相信。

“有人准备对官家动手!?还是自己人!?禁卫署、禁卫、侍卫亲军还是内廷的人!?”

两人低语,无第三人能听到。

甘凤池道:“我不知道,所以我不敢跟罗堂远说,他肯定要跟于黑手对质,于黑手那边消息一走漏,就怕那人狗急跳墙,马上动手。”

他叹道:“之前我去江南出任务,已觉周昆来出了问题,他怕是再投到了李卫手下,很可能是李卫又有什么谋划。周昆来大概感觉我有了发现,设下了局,在禁卫署那边构陷我。”

他看住四娘:“如今只有你是绝对可信,我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自己清白还是其次,就怕那刺客害了官家。”

四娘心神摇曳,哆嗦着嘴唇道:“我、我马上转告官家,让他全力查探!”

甘凤池低呼道:“不行!官家不还是靠着身边人做事吗?”

他一字一句地警告:“不能让官家知道,那人肯定靠得官家很近!”

这就是甘凤池只能找四娘的原因,会面结束后,罗堂远问起,四娘只说,甘凤池就是想托她洗白冤屈。对此罗堂远也表赞同,他也无法接受,自己最为得力的一只黑猫,真是跟清廷细作有关,这事实在荒谬。

回到咏春园,四娘踌躇不已,她要怎么查探!?唯一的办法,就是终日守在李肆身边,一边观察他人,一边防备可能有的行刺之事。可这样守株待兔,始终太过被动。而且她即将受封嫔位,又怎可能整日霸在李肆身边。

思虑良久,四娘终于确认,靠自己一人不行,虽然不能跟官家直言,但她还有人可以依赖。

四娘之上,自然是三娘……

听了四娘的禀报,三娘蹙眉抿唇,深思了好一阵后道:“只能先苦了你,先不就嫔位,终日跟在他身边。我再派人去江南查周昆来,关键该在此人身上。”

对这种事,三娘从来都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四娘却不同意她的安排,此事就得尽快查明白。可信且能守护官家的人不止她一个,但可信且能出外差之人,就只有她最合适,毕竟她之前当过黑猫,经验丰富。

四娘决然道:“我去江南!官家身边,师傅另想办法。”

三娘也知这是最佳的办法,不舍地道:“此事既要保密,军情司和天地会都不能用上,你一个人去真是凶险。”

接着她灵机一动:“对了……黑猫里刘松定那一队在年休。还有天地会的黄而,一直在交趾和广南办事,年前才回来。我给你一个名头,你暗中召集他们,不必交代事情根底,就让他们护着你一同去江南办事。”

四娘有些犹豫:“官家平日就不许我们插手政事,到时候他会不会恼了师傅?”

三娘笑了,即便年已二十五,还育下了一对子女,但这一笑依旧显出绝丽风情,以及从少女时代至今就没褪下的坚定:“这跟什么官家,什么政事有什么关系?这是在卫护我们家的男人!”

三娘凤目一瞪:“到时他要罚,咱们这咏春园,就挂上‘皇帝免入’的招牌!”

四娘也笑了,末了还多问了一句:“那官家身边……”

三娘精神高涨:“你师傅我亲自上阵!”

李肆自然不清楚这一番背景,对于军情司、禁卫署和天地会,现在他也不可能细到去掌握每一件事,这三个情报机构,已是按章按令办事,事情出了结果再上报。

李肆就觉得元宵后,三娘有些不对劲。先吵着要他推后了四娘和宝音的晋封,然后又把四娘遣了出去,说似乎有了四娘家族的消息,要亲回一趟查访。

这自是好事,李肆没追问下去,但三娘却扮起了往日四娘的角色,终日守在他身边,让他颇为诧异。

“就是念着你嘛,让我霸一阵子好么?姐妹们都没说话呢,你多什么心?”

夜晚,香暖韵绵,三娘在怀中这么对李肆说着,这几日她热情高涨,份外痴缠,似乎又回到了几年前最初成婚的那段日子。依旧不减的绝美,还有那因习武而保持得份外良好的身体,都让李肆再度沉迷。

李肆乐在其中,只以为三娘一方面是想再要儿女,一方面是对自己又纳两个媳妇不满,想多得一些相随的时间。

于是内廷、中廷以及朝堂重臣们,都讶异地看到,贵妃娘娘也当起皇帝的贴身侍女,整日跟在皇帝身边处置政务。

正享受着难得的蜜意,该来的总还是来了,这是一桩李肆视之为大机遇,同时也视之为大考验的大事件。

圣道四年元月二十,英华出访欧罗巴的使团,在出发近两年后终于回国。

黄埔码头,李肆亲迎,回来的居然是一艘双层炮甲板的战列舰,外加之前出发的两艘海鳌舰。小谢跟一些通事馆人员没有回来,他以英华驻葡萄牙公使的身份,正跟西班牙人就吕宋之事讨价还价。其他人,如唐孙镐、宋既、郎世宁、李方膺、鲁汉陕、白正理、郑威、米安平等文武官员和工匠们都回来了。

他们这一趟收获真是太丰厚了。这一艘战列舰,就是以类似保险套等技术专利从葡萄牙那换来的。除此之外,还有无数欧罗巴哲学、政治、技术书籍、军事资料,以及英华技术还有欠缺的工业样品,甚至包括法国人送的金鸡纳树种子。一直到月末,相关事务都无比繁忙,跟新任葡萄牙公使,索萨爵士就《里斯本协议》换约,处置居华葡萄牙人优待事宜,安排通事馆接替小谢的人选等等。

到了二月初,李肆才再度召见唐孙镐、宋既以及李方膺等使团里的文人。

这帮文人皮肤已经晒黑,谈吐也比以前开阔了许多,李肆只开了一个欧罗巴各国政制的头,众人就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将欧罗巴诸国的政制一一道来。

李肆问:“那诸位以为,我华夏适合哪一类呢?”

这个话题似乎早被众人讨论过,他们不约而同地摇头。

李肆问为什么,众人再度同声道:“欧罗巴有欧罗巴的历史,欧罗巴也没有上天,只有神明。”

唐孙镐起身拜道:“陛下让臣等出使欧罗巴,的确是开了眼界。欧人之思,在诸多细节上,让臣等叹为观止,五体投地。说到政制,观陛下新设东西两院,有仿欧罗巴议会之意,臣等莫不叹服。”

宋既接口道:“臣等都以为,本朝起工商,重组华夏,议会制着眼也是分君权,合持恒制衡之道,思前朝只在君权之下调度相权、内阁和内廷外廷,来回挪移,终究没有长久之计。若是这两院能大成,我华夏当伟立寰宇东极,与欧罗巴并立争雄。”

这帮人说话还搞先扬而抑,李方膺站起来,将那两个字接了下来:“但是……”

“但是欧罗巴政制,源于欧罗巴封建之本,又有罗马公教之根,臣等总在思量,议会制是否能与我华夏并进?未来又会生出何般面目?陛下立两院,已是有心分权,合贤党早前所言虚君之路。可议会制、欧罗巴政体其他之制,乃至欧罗巴有关人心智慧之思,是否合于我华夏之道,臣等驽钝,依旧没有想明白。”

李方膺这问题已是很深入了,这帮“留学生”,叹服于欧罗巴文明的政治、哲学等领域的成就,但不管是受教于李肆的天主道,还是执着于华夏文明的优越感,总觉得华夏要循着欧罗巴的路子走,一方面会不会水土不服,一方面又总想找到更好的路,所以他们还有忧虑。

李肆对这帮留学生没有被此行灌得五迷三道,回来后就满口称颂,要这一国“全盘西化”而感到非常欣慰。看来此时华夏文明的优越感还是存在的,而自己所立的天主道,根底跟欧罗巴文明的一些要点共通,已让他们有所熟悉,所以没有成为西化急先锋,这本是他最担忧的。

李肆点头笑道:“你们忘了器与道的分别……”

他又像是在白城书院上课一般,温言道:“政制,乃至支撑政制的学思,那也都是器。关键是信什么,我们信的才是道,而为这信所做的思辨,所行的举措,那都只是器。”

“泱泱华夏,立于寰宇东极,这话说得好,我们华夏,天生就是大国。何谓大国?宰寰宇之运!我们华夏的兴衰,直接决定着这个世界的未来。而大国……无信不立。”

“你们所言,确实值得深思,但莫忘了,华夏之信,与欧人截然不同。若是我们能将这信澄清,把这信牢牢立起,四海之器,只要它好,我们皆能取而用之。若是这器,有损于我们的信,我们自然要丢掉。”

李肆再道:“那么,朕就细细讲一下,大国无信不立,跟你们此番在欧罗巴所得的关系。”

第五百七十一章 学思东西辩

虽是冬日,天坛广场却热热腾腾,无数蒙学、县学的学生在夫子的带领下祭天拜约,两帮人马各举幡招,正高声辩论。黑衣巡警懒懒地将他们隔开几丈,免得他们发生肢体冲突,至于他们叫喊什么,这些早已习惯高分贝的差人根本就不在乎。

“不识字就不知利害么!?傻子都知道吃饭,田间老农更算得清赋税,书读得越多越空谈,越不知利害!”

“金融事何止自家利害,那是千万家的利害。不识字,不读书,何以分辨金融事的根底?不分辨清楚根底,又怎么计较利害!?”

“虚言狡辩!我们墨社就反对县学读完才能推选东院!”

“强词夺理!我们贤社倡的是有功名才能进东院!”

这两帮人正吵得起劲,有领着学生的夫子恼了,怒声呵斥道:“什么墨社贤社的,有这闲功夫去教书育人、著书立作多好!?你们这些学院的年轻人,就知道空谈国是!都还不如我教的县学学生!”

天坛外圈安置有许多石椅,三个士子穿着眼下时兴的“英士装”,一脸心满意足的慵懒,坐在石椅上闲闲打量着广场。这番动静看在他们眼里,只觉有趣。

一个二十出头,穿着老式儒衫的年轻人在另一根石椅上摇头唏嘘:“人心不一,这一国又怎能长久,今上和朝廷也不知是怎么想的,竟容人心如此自乱?”

那三个士子对视一眼,一个眼眉粗旷的家伙粗声道:“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