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非主流清穿-第3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流氓遇到恶霸,还是恶霸占优势,弘旦莫名其妙地想到了这一句,看这年羹尧的手段,实在比一味只是斗狠的鄂伦岱手黑百倍。鄂伦岱手头又宽裕了起来,往东宫里送的孝敬也越来越丰厚。写的信里,语气也越来越亲切。
  弘旦看完他写的内容,深思了起来。单方面中止了与荷兰的贸易,却阻不了走私,反而白白浪费了税款,是不是,动作一下开禁呢?
  把信收好,弘旦起身理了理衣冠,想起不久前那一出,去寻淑嘉说话,也是开解开解母亲。
  “你来了?事儿都忙完了?”
  “是,儿子方才路过的时候又看了阿玛一回,他看了一会子,又睡了。”
  “唔。”
  弘旦慢慢地道:“看阿玛睡了,我就没敢惊扰他老人家,有些事儿,晚些时候等阿玛醒了,我再去回他。”然后就说起了朝政来。
  淑嘉听得有些心不在焉,弘旦暗叹一声:“摸着石头过河,多有不易之处,未必什么主意都是可行的,或在此处可行而彼处不可行……”借着说今天的工作,兜着圈子宽慰淑嘉。
  淑嘉失笑:“你道我心情不好,是为了这个?”
  “嘎?”
  “眼下是必须变革的。不特是税法,还有这些……人!”
  “一群呆子,既摸着了他们的脉,就有的是办法收拾他们了。”
  淑嘉摇头道:“这不止是呆子的事儿,我只是想,寻一条路出来。”
  “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就是说,以后多生一个孩子,做饭的时候添一勺子水就行了,你说,他们生不生?!到时候,天下会有多少人?历来盛世,都拿丁口、户数说事儿,却不知道,生孩子容易,养起来难!小时候添一勺子水就行了,长大了呢?怎么办?要娶妻生子,要有房子住,这些又从哪里来呢?多生出来的,渐渐就要变成多余了。
  “还有,摊丁入亩,一家十亩地,生了两个儿子,一人分五亩,还能过活。他要再多生两个,就要半饥半饱了!如此两代下来,原本小康之家也要穷顿。天下还有多少能开成良田的荒地?开成了,不多时又不足用。又有兼并之事。百姓过成了叫花子,到时候,我怕要出李闯了!”
  一席话说得弘旦骤然变色,细细想来,她说得确实有理。这是当然,她还模糊记得一点历史课本,结合自己看到的实际情况,说起来当然不是危言耸听。国人向来讲究多子多福,此时根本没有计划生育的观念。本国地大物博,哪里水土不养人?统治者也是希望人口越多,干活缴税的人越多越好的。
  弘旦还硬生生地牵了牵嘴角:“额娘有些危言耸听了,未必就到那一步。”
  淑嘉苦笑,历史上,雍正的新政也只是为这个王朝、整个中国的封建社会搏了一个回光返照而已。此次回照之后,国家不思进取,醉生梦死,没多久,人口膨胀,国力日下。
  眼下的新政,据淑嘉估计,观条件的原因加上雍王出力甚多,估计与史上新政差不太远。如果不接着想出路,还是一个死。真到了那个时候,她已经能够预见,从诞生以来就以推翻现政府为目标的白莲教就会像鬼一样又出现了!
  她没想过千秋万代,却也不想子孙被暴力革命。惨一点的像路易十六被砍头,好一点的如溥仪,蹲了战犯监狱。她宁愿放权,找一条中庸之道,或如明治维新,好歹能君主立宪。再不济,只要自家子孙不那么死板,大家共和了,做个普通人也不错。
  但是面对帝国这么个庞然大物,她根本就无从下手。她知道自己的缺点,性别是先天的劣势,只有通过影响丈夫、儿子才能撬开缺口。幸亏,她家丈夫、儿子,是皇帝和太子。她,只好拼了。
  而这些话,她还真不敢跟胤礽说,只能跟儿子说。至少,弘旦即使觉得她说的太过耸人听闻,也不会对她产生不利影响。
  她的表情很可怕:“说的就是士绅,哪怕把他们的家全都抄了,能养得活这多出来的人口么?又不能强不让人生孩子,那才要造反!这是你们的事情。”
  最后,很坚定地说了一句:“人口过剩!”现在这个问题还不突出,但是等到弘旦这一代挑大梁的时候,就是个大问题了。大概靠种红薯和玉米能养活?后世人口爆炸,但是依然能保证大多数人温饱,也是沾了科技发展的光。眼下却不可能指望这个的,只有扩张。
  她的政治经济学是低空飞过的,只记得一些基本常识。今时今日,光靠农业是不可能强国的。农业的附加值是最低的,发展经济,必须发展工商业。可要怎么发展,制定什么样的计划,她完全一窍不通,她也只会在别人方案的基础上作改动而已。不过,至少工商业可以解决剩余劳动力。
  弘旦目瞪口呆,他前半截他已经反应过来了,人口问题,在他父亲统治的年代或许已经不是大问题,等二、三十年后,轮到他了,麻烦就大了。他看年终总结,光是今年,永不加赋所滋丁口已有二十万了!今年二十万、明年二十万、后年还有二十万……
  弘旦脑袋里开始了无限循环回放,小脸煞白。他本也是觉得人口多了,正是盛世之相,越多越好,也不希望人口减少,那就代表世道不好。再一想这些人要到哪里谋得一处合适的耕地去养活他们自己,就非常不淡定了。
  而后半截,真是太匪夷所思了!时人看来,中华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物产丰饶,其他地方都是蛮夷之地,不适宜人类住的。扩张?也要那里有价值才行。弘旦也想建功立业,然而看了看自家的荷包,还是忍住了这种——咱不做亏本买卖。
  听到发展工商业,他想跳脚了!“农业才是立国之本……”他开始述说许多史上名段,以证明商业的存在会让农民不思安稳,减少粮食产量,从而动摇国家基础。
  淑嘉想吐血!“你还能想出另的办法安置这么多人么?杀了?吃了?”
  弘旦原以为手头的工作已经够棘手的了,虽然他已经慢慢进入了状态,不想又挨了一记,结结巴巴地问:“您跟汗阿玛提过了么?”
  “我只能跟你说,你可以从现在开始想,下面要怎么办了。”
  弘旦默。
  淑嘉也默。张诚是路易十四派来的,路易十四本人就是推行重商主义的人,欧洲的变革已经开始了。荷兰人圈殖民地已经圈到亚洲来了,新大陆也被发现了,无数金银被运往欧洲,支撑起那里的发展。再不动手,就来不及了。淑嘉很想撺掇着大家也去美洲发展来的。
  她说的义务教育,是在说服了胤礽和弘旦的基础上,作的伏笔。
  物以稀为贵,读人多了,也就不值钱了。
  也是考公务员,却不是现在这样的考法。把乡试、会试等等,变成中考、高考,考中的只代表你学得好,你有学历了。却不一定就能做官,想做官,单独考试。某部缺了什么人,拟定名额,大家报名。可以要求学历,基层工作经验,要求政治面貌……
  功名变成文凭而已。
  当然,这个计划实施的基础,必须是教育的普及。
  那么多出来的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怎么办?无论是经商还是从事工业,都有不错的知识基础。剩余劳动力必须寻找出路,有文化的工作生产效率会更高。
  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都税不了原始积累与市场的扩大两条。淑嘉能想到的例子就只有欧洲了,谢天谢地,这段课本她当年为了高考很惨烈地背过,现在还有印象。
  国人素质的提高,再配以美洲的金银,发展就有希望了。只是这市场问题还有待解决,这是最重要的一环,她找不到合适的市场,找到了,也不知道要怎么说服大家。
  ————————————————————————————————————————
  母子二人相对无言的时候,遥远的地方,有个人正在发火,正在挽袖。
  年羹尧读人的一面始终存在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天朝上国、瞧不起人,惹我者必诛之!等等等等,不说已经融入他的骨血了吧,也是张口就来、不用提醒的。
  年总督在两广混得如鱼得水,强硬地推行新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上级的肯定与表扬。自家的荷包也是丰满了不少,比起收火耗,走私贸易显然危险更小一些,也不易引起弹劾。
  小日子过得正爽,大约在这两广总督任上再干几年,等新政稳定了,再调一处更好的地方混一混,干得好了,可能就能做到直隶总督这个天下第一督的位子。如今他身上是带着中央官衔的,虽然只是虚衔,如果在直隶总督任上干得不错,他由完全可能像李光地一样“入阁拜相”成为大学士。而他,比李光地当年可年轻多了!
  日子过得太顺了,一点不如意就像大饼上唯一的一粒黑芝麻,格外醒目,当他听说荷兰人从他的地盘上“诱拐”百姓的时候,他老人家出离愤怒了!
  与淑嘉闭门造车,脑袋里空想的不同的是,撺掇开发美洲不成,南洋却由此进入了本朝官员的视线。虽然现在年总督还用一丝斯文气压着满身的恶霸习性,不过,快了。
  作者有话要说:啊啊啊啊啊~~~
  写到难写的地方了……




☆、各怀鬼胎逞心机

  年羹尧没想到,这些畏畏缩缩的家伙然会办出这样的事情来,这哪里是畏缩,简直是胆大包天,猥琐已极!
  年羹尧有傲气也有本事,想做出一番事业来又不是一味蛮干。他手上的事情现在还很多,摊丁入亩将将步入正轨,广州第一所八旗蒙学才挂牌,还有许多的后续工作等着他去做。
  他的摊丁入亩得罪了不少当地士绅,接着,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推行,让他把仇恨值拉得满满的。现在他是总督,整体政治环境又是倾向于支持改革的,士绅们不敢有什么大动作,也不敢公开表现出不满来,然而底下的暗流终是不少的。年羹尧纵使自负,也要悠着点儿。他得紧盯着这些人,不能叫他们翻盘。
  八旗蒙学倒是办得顺利,当地生源还算充足,校舍也很快就装修完毕,两广文风却不如苏浙,不用担心剩余人员安排问题。但是年羹尧却是希望这所蒙学办得好一点,将来入官学选拔的时候能够多几个人通过,这也是一项政绩。教育这一块儿是由学政负责的,事涉八旗,情况又有所不同了。
  这两件都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他老人家还有自己的私事要忙,为自己的仕途铺路啦、时刻与京城各方保持联系啦、弄点灰色收入啦……
  年羹尧的灰色收入里,包括了官场上应有的孝敬与一些不那么合法生意的收入,其中一项就是被鄂伦岱拖下水的对荷贸易问题。商人重利,却也是心思灵活的人,现在荷兰人退出了台湾,保有东南亚,对中国的情况并不很熟悉,这并不妨碍商人们的狡猾。即使不了解这个古老的国度的确切情况,却能够做出最直接的反应。
  这个国家禁止了与他们的贸易,但是,如果地方官员不严格执行的话,这离政治心脏如此遥远的地方,几乎可以不管这项禁令的。商人们敏锐地发现了这个机会,与鄂伦岱、年羹尧打得火热。
  鄂伦岱和年羹尧是不会降□段与这些人直接接触的,顶多一年里勉强抽出一点时间与荷商代表见一次面。见了一回,才有些惊讶地发现,来接触的并不是想像中的红毛,其中最起作用的然是华人!
  东印度公司在经营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的时候,苦于劳动力不足,当地土著既不勤劳也不勇敢,想方设法招募华工。其中有明面上的优惠政策,也有暗地里的阴险手段,为的就是尽可能多地吸纳勤劳温驯的中国人为其干活。
  这里面,当然也有混得好的,不但在当地当了承包商,还有很多承担了巴达维亚到广州之间的航运贸易业务。断绝与荷兰的贸易这样一纸空文,在这些外企员工面前,能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就像年羹尧暗示的那样,国家不许与荷兰人贸易,可是谁又能知道哪个人是哪国的呢?还有这些黑头发黑眼睛黑皮肤的同胞们在中间搅局!他们就说是自己到海外贩运的货物,你也没法儿查不是?既没有政府间合作,也没有信息联网的时代,执行它是个大问题。
  年羹尧还记得他第一次见华侨的情形,鄂伦岱权作中间人的。当时鄂伦岱和年羹尧并没有想到这个问题,看到几位华商有些拘谨地行礼,眼中不由闪过一丝轻蔑,问几句祖籍何处、做什么生意一类,问得华商面红耳赤。在这个时代,抛乡别业,终是不务正业,为人所不齿的。
  结结巴巴地答了,却多是粤、闽一带的人:“年轻时遇上年景不好,种田养不活一大家子,这才出来讨一口饭吃。还请大人怜悯则个。”
  再有苦衷,现在做的事情也不光彩呐!两位大人口上不说,心里却是鄙视的。鄂伦岱看看年羹尧,年羹尧点点头,鄂伦岱道:“上回你们闯下大祸,皇上震怒,禁绝贸易为惩戒耳,”轻蔑地笑笑,“国家也不缺你们这点子税收的银子。不过我觉得你们可怜,咱们打交道也不一年两年了,知道你们并不是一直无礼的,这才向年大人多了一句嘴,你们在戴罪立功呢。”
  刚刚爬起来的华商又跪了下去:“小的们谢鄂大人,谢年大人慈悲,”又絮絮说着,“是两位给了小的们一口饭吃,不然这一不许交易,小的们就要饿死了,小的们全家都感念两位大人呢,已经在家里给两位立了长生牌位……”
  年羹尧略略有些厌烦,这些不懂规矩的家伙!装憨!他就不信生意做得这样大(有年大人的红利为证)的人,真的是这样呆头呆脑的。有小心思而能被瞧破,也就是这样了。
  摆摆手:“上天有好生之德,也不能禁绝了你们的生路,本督便再给你们一次机会,若以后不行差踏错,自有你们的前程,眼下——不许声张!”
  华商唯唯喏喏,也送了不少孝敬。
  哪想到,这样乖顺的家伙,然会诱拐他辖下的百姓呢?
  ————————————————————————————————————————
  事情还不是他自己发现的,他老人家正事一大堆还忙不过来,没心情关心这些个。还是鄂伦岱手下的心腹发现的,相较于年羹尧,鄂伦岱的事情就少很多,两广的八旗驻军责任并不很大,一般剿匪一类的活动也不归他们管。新政就更与他们无关了,不过是例行操练,最忙的就是统计一下适龄学童把他们送进蒙学而已。
  鄂伦岱除了应付差使,吃喝玩乐,也就有时间过问一下生意问题。派几个闲得发慌的心腹盯着走私船——这是件至少面子上要保密的事情,不能把事情闹大,万一跟允禟那会弄得荷兰人在广州城外乱搞,麻烦就大了。
  鄂伦岱的心腹真是闲得发慌,每次南洋来人,南洋华商把他伺候得舒舒服服的,人家办事又规规矩矩的,一点把柄也没有。广东好歹是沿海省份,政府、部队也有几艘巡防的船,鄂伦岱就是让心腹分作两拨,一拨陆上盯着,一拨在海上,防一防海盗,别搅了自家大人的生意。
  广东沿海并不太平,海军战斗力还不太够,剿海匪最后往往变成招抚。这近海还是可以巡逻一下的,也防止被人发现自家大人在走私。
  这一巡逻就不小心发现了一艘奇怪的船,用后世的术语来讲,就是“偷渡”船。打海匪不太行,抓这样的船还是可以的,一来这船装的人多,跑不快,二来因为靠近中国沿海,眼下外国人还不敢太张扬,只是略加改造的商船而非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