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过生活-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到村里,一传十,十传百,一天之内,差不多全村的人都知道了来福他们买鱼的消息,而关于鱼的来源更是越穿越邪乎。
  晚上,来福和大娘商量了一下应对办法,来福最终决定把渔网的做法和用法直接公布出去,大娘心虽不舍,但一下子也没有其他法子,况且现在她知道来福不是一个简单的八岁孩子,对来福有一种说不出的信任。
  第二天,来福他们专门挑村里人多的时候,大张旗鼓地往村长那走去,有人看见后好奇地跟着,在来到村长家时,他们身后已经跟了一大群人,来福瞥了一眼,很满意这样的效果。
  村长出来后,来福恭敬地行了礼,直接说明了来意,征得同意后,从怀中拿出编网用的植物,来金在旁边打下手,两人在现场示范了起来,没多久,小面积的网就做成了,又和大家详细地讲解了使用方法,其他人直看得目不转睛,讲完后,在场的所有人都恍然大悟,村长和周围的人对他们的态度明显有了好转,来福的这种做法无疑是很明智的,既让他们不再是众矢之的,还能得个好名声,最后,他又跟大家讲了网眼需要控制的大小,讲明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几天之后,家家户户都用起了这个方法,市场上的鱼瞬间暴增,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鱼的价格下滑得厉害,连原先的一半都没有,大堆的鱼卖出去后也赚不了多少,更多的鱼因为没有妥善处理而死亡腐烂,过了两天,河里的鱼锐减,近十天后,河里稍大的鱼已经不见了踪影。
  来福对发生的一切冷眼旁观,他早就预料到会发生这种情况,但鉴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原则,他依旧活得悠闲自在。其实在公布捕鱼法的当天,他就先捕了一网养在的水桶里,不过这些都是要自己食用的,因为现在他们即使不做事,之前两个月卖鱼赚的钱已经足够他们维持好几年的开销。
  又说这次的事情,在村里人的眼里,是觉得自己得了大便宜,但事实上,他们这次卖鱼的钱比以往多不了多少,这种捕鱼法如果只在一人手中是可以致富的,若在一群人手中,那就变得无比鸡肋了。
  当其他人都忙碌的时候,没有卖鱼后的来福一家子又闲了下了,来福再次考虑起了来金的教育问题。
  去镇上买了笔墨纸砚后,来福也开始对来金的教育,托他前世看的繁体小说的福,他倒也能写出一些繁体字,前提是不用毛笔的话,来福看着纸上糊成一团的周字,觉得一阵悲哀,索性去厨房拿了些小木炭条,用布包起来当笔用。
  接下来的每天早上,来福就教来金识字,下午,则学数学。
  时间飞逝,一晃眼已经过去了三年,来福十一,来金七岁,在坚持不懈地三年教育下,来金学全了来福脑中本就不多的古字,在数学方面,也已经能把一般的加减乘除运用自如。
  自从上次的捕鱼事件后,这三年间,找大娘做活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他们也偶尔会趁着村里人农忙时去市场上卖点鱼,虽然收入不高,但总体上能维持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本也就是不太注意外表,虽然手头有了钱,衣服依旧是能补则补,能穿则穿。这样下来不仅没动以前卖鱼得的钱几十两银子,反而积累了一些。
  看着这些钱,来福有了想法,他自己识的字不多,而且一面对毛笔就束手无策,自己在这算是半个文盲,但不能也让来金这样,于是寻思着给来金找间私塾,大娘对学习的事是一点都不懂,但也觉得是好事。
  来福觉得县城离家太远,不放心来金一个人过去,幸好村子里有个人,三十多岁才考到秀才,在家办了个私塾,虽然不大,却也是全村的唯一一所。
  这三年,来福来金几乎没有和外界接触,两个人是越发粘腻,来金去私塾的第一天,来福完全没了心思做其他事,总担心来金在私塾受欺负,受气,后来索性就做起了来金的书童。
  十一岁的来福虽然常常穿着满是补丁的粗布衣裳,但已经遮盖不住他精致的五官,看上去又不想来金这样有距离感,反而透着一股子亲切,村里的孩子大多皮肤黝黑,长得土气,看见来福就忍不住亲近,来福自然不会拒绝比自己实际小二十来岁的小孩子,同时也想帮来金打好人际关系。
  当无数次被小孩偷偷地送饴糖,糖饼之类的东西后,来福只能无奈地笑笑,来金看到这种情景,心像放进了油锅,恨不得一下子学完所有东西离开这地方。
  也正因为这样,仅一年时间,来金学完了大部分东西后,再不肯踏进私塾。
  之后,来金内心有了强烈的危机感,也更不愿意来金出门,在来福出门回来后,总会看见来金黑了的脸,渐渐地,来福不明所以,但也能不出门就不出,
  又过了三年,来福十五,来金十一岁,来福彻底长开,又加上长期不出门,皮肤白丨皙,面色如玉,嘴唇永远透着粉红,来金的五官也稍稍褪去了稚气,身材迅速拔高,只比来福矮了小半个头。
  这些年,来金还是不喜欢来福出去,来福则悲催地发现自己渐渐地不敢违背来金的想法,看见来金脸色一沉,来福会莫名地心慌。而大娘这几年间,看着越来越好看的两个人,更是满心欢喜。
  但是这么多年的时间,物价上涨,他们开始动用老本,生活变得日渐拮据。来福知道这样下去实在不行,晚上睡觉的时候,跟来金谈了这个问题,来金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虽然不乐意,还是同意了来福又做生意的想法。第二天跟大娘一说,大娘自然是没什么意见。
  来福决定明天去市场转转,这么多年了,外面不知有了什么变化。

  第九章

  转眼就到了第二天,外面阳光温和,空气清爽,是个适合外出的好天气,来福来金穿着补丁最少的衣服,手拉着手出门了,虽然两个人年纪都大了,但这种习惯依旧没有改变。
  现在正值春天,一路上,可以看见好些人家扛着农具往田里赶,来福来金近几年虽然不常出门,但一个长得秀美,一个长得俊美,村里连好看的姑娘都少,所以两个人很容易就被认了出来。看见的人都不禁心想:乖乖,这俩小子怎么越大长得越招人。自然,来福来金是不会受别人的心理活动影响。
  到了之后,来福发现这已经不是以前的那种小型集市,规模已经扩大了不止一倍,如果说以前是现代中的菜市场,那现在应该是属于露天大型超市,市场上人声鼎沸,交易的事物也变得更为丰富,来往的人也比以前多了很多。
  来福和来金虽说长得好,但也不是世上少有的绝色,在村子里是百年难得一遇得好看,但镇上的人大多见过世面,虽然觉得他们好看,也不至于看得发愣,再加上他们衣着破旧,在人群中倒没有引起过多注意。
  两个人顺着原先的方向一路往前走,看到感兴趣的便进去看看,来福发现市场上出现了很多食肆和各式各样的店铺,社会的安定使人们更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
  一会儿后,来福注意到一家叫“樂憶油鋪”,表面的装潢很新,应该刚开没多久,进去一看,发现店里竟然有了各类植物油,其中菜油最廉价,豆油次之,来福心中开始有了计量,不禁向老板打听起情况,事实上,这批植物油是从外域引进,刚引进不过一个来月,价格相对便宜,但来买的人却是极少,一般人家炒菜的时候都只用猪肉榨出的猪油即可,对于油炸食物,在他们长期用猪油的情况下自然也不会想到,听完后,来福心中雀跃不已,表面上却故作平静。
  又逛了一会儿,看到了一个卖小鸡的摊子前,来福脑海里出现了两只小鸡长大后,鸡生蛋,蛋生鸡的场景,当即要买下两只,
  “这鸡崽子怎么卖啊?”
  “五文一只,买两只送只鸡笼。”
  “那你给我捉两只先,要一公一母。”
  鸡贩子叫了一声“好嘞”,就在小鸡群里拨弄了一阵,捉出两只放在笼子里递给来福,来福随手递给来金,自己付了钱。
  来福心里乐呵,又马不停蹄地逛了一大圈,基本了解了市价后,已经到了中午,由于已经和大娘说过要逛一天,他们两个就找了个面摊解决中午饭,来金吃得着实很不开心,吃惯了来福做的菜后,再吃这些东西,觉得味同嚼蜡,面煮的太烂,不够筋道,料加得太少,面里入不了味,连来福煮的清汤挂面都比这好吃,来福吃得也很不爽,吃这种面实在是折磨他的味觉。
  同时,来福却发现这家的生意很是不错,大中午的,四周的桌子上几乎都坐满了人,随便扒拉了几口,他又带着来金吃了其他的几间店,发现几乎全都是差不多的档次,来金对来福的行为虽然疑惑却没说什么,而来福则坚定了做吃食的决心。
  花了一个下午去了解这里的吃食,来福知道了在从前随处可见的东西,在这里却了无踪迹。当太阳下山,店铺大多关门,大部分人都收了摊,他们两个才兴冲冲地回家。
  回到家,大娘就看见来金手上的小鸡仔儿,接过后就去捉虫给它们吃,而来福就去做饭,吃完后,来福就跟大娘和来金说了要做油炸小吃的想法,这种做菜方式对来金和大娘来讲都是新奇的,他们却也不担心,双双同意,来福心中很是欣慰,大娘把家中所剩的全部钱财都拿出来,合计了一下,还剩六两银子和几十个铜钱,钱不算多,凑活凑活是可以让摊子开摊。
  当晚,来福就拿出纸和炭笔,在昏黄的烛光下忙活开了,来金看见来福认真地在纸上画着什么,时而皱眉,时而微笑,烛光微弱的光照在来福白丨皙的脸上,照得来福的嘴唇如蕴上了一层光泽,透出了点点暧昧,来金看得入迷,过了很久,才被来福的一声欢呼打断,天色已经很晚,来福这发现来金也没有睡,就吹了灯,抱着来金躺下,很快就睡着了,来金想不透自己刚才的失神,也就没做多想,也很快进入梦乡。
  第二天一早,来福起来修改了一下昨天还不完善的地方,重新整齐地抄了一份,并做了详细的注解,来福画的是一个做油炸小吃的板车和铁钳,滤网之类的用具,来金边看,来福边在旁边解释,很快,来金就明白了来福的想法。
  来福找到村里的匠人,花了三两银子定做了这种板车,现在是农忙时间,匠人的生意比较萧条,承诺十天内能做好来福要的东西,来福本来想把接下来的铁具全都交给一户人家做,立马被来金制止了,来金跟来福说明了原因,如果这些东西全给一户人家做,人家要学的话是很容易的,如果把所有的东西分散开,要学也就难了,来福听了连连点头。
  大部分用具都交代好后,就剩滤网是来福比较头痛的,这时又没有这么细的铁丝可以用来制作,这时,大娘想到了用竹子编制,来福这才解决了这问题。
  但编网就要用到竹子,而且以后还要用到各式竹篮子,来福决定去后面的山上砍些来,山离家近,大娘嘱咐了几句就放心得让他们两个上山了。
  两个人背着竹篓子到了山上,来福首先找到竹子林,砍了一些比较嫩,比较细的竹子,突然,来福看见竹子旁有好些尖尖的头,挖开一看,是一个个胖胖的笋,来福很是惊喜,来金从来没见过这些,但看见来福高兴地样子也知道是好东西,两个人乐呵呵地挖了一些,又往里走,没多久,来福看见了几株番茄,在印象中,古代中国的番茄是从外域引来,没想到这个时代也有,心里更加开心,摘了几个红了的放进篓子。
  之后,来福又看见一棵腐木上长满了大大小小的黑色蘑菇,虽然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是他以前吃的蘑菇,来福还是小心翼翼的闻了气味,仔细翻看才敢采下来,回去的路上,来福来金实在口渴,拿过两个番茄就吃了,来金很喜欢番茄酸酸甜甜的味道,一连吃了三个,来福一看,只剩两个后才制止了来金。
  回去后,来福就乐滋滋地给了大娘两个番茄,没想到大娘大吃一惊,立马拍下了来福手中的番茄,连声问他们有没有吃,看见来福点点头,大娘一声惊叫瘫软在地上。
  来福来金两个人搀着大娘在屋里坐定后,才知道在这里番茄被称为狼果,吃了是要致命的,来福百思不得其解,明明是番茄啊,外形味道全都一样,便问大娘怎么知道有毒的,大娘才说:这是老一辈流传下来的说法,以前有个人吃了这东西就死了,他们知道有毒,自然也不会去碰。来福想到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知道了这是个误传,在来福的再三保证下,又说了自己老家也都有吃这个,一点事都没有,大娘才渐渐停了哭声,下午就去劈竹子做网兜和篮子。
  傍晚,大娘还在做篮子,来福先做了一盘蘑菇炒肉,自己尝了一下,确确实实是以前常吃的蘑菇,端出来后,香气引得来金蠢蠢欲动,来福看得好笑,就让他先吃,自己去叫大娘,没想到大娘看到蘑菇又是一阵惊叫,来福又是安慰又是一通解释,大娘又说以前村里人也采了蘑菇吃,那蘑菇比这好看多了,结果一家五口人全被毒死了,这蘑菇长得这么难看,一定要比那更毒啊,说完,又是不停地哭。来福不禁抚额,花了比之前更多的力气才勉强哄住,大娘随口吃了点,也夹了蘑菇吃,在她心里,如果来福来金要死,她也活不下去,今天受了两次惊吓,她早早地就躺下了。
  到了来日,天色才刚蒙蒙亮,来福来金就被大娘的拍门声叫醒,大娘看见他们两个没事,这才松了一口气,来福知道大娘的想法,也就整日围着大娘做事。
  几日后,大娘看两个人照样生龙活虎,这才彻底放下了心,这时,网兜和篮子也做得差不多了,来福交代人家做的用具也都做好拿了回来,只差改造后的板车了,家里的两只小鸡也被大娘照料得肥肥胖胖。

  第十章

  在等板车完成的这几天,来福又往市场跑了好几趟,买齐了调料和一小桶豆油,又买了一大叠油纸,来金则和大娘在家里削之前剩下的竹子做成竹签,在没有机器的情况下,削竹签的确是个体力活。
  才两天工夫,来金的手上就起了水泡,相对而言,大娘的情况要好很多,只是手指略微有点泛红,看到来金的手后,大娘自然不允许来金在做,来福心中更是不舍,况且自己也采购得差不多了,于是喂鸡的任务就交给了来金,来福则帮着大娘削竹签,。
  但是一天下来,来福的情况比来金更糟,拇指和食指上的水泡起得老高,其他几个手指也有大大小小的几个水泡。
  晚上,烛光微摇,来福把针放在蜡烛上烧红,去戳手上的水泡,十指连心,来福疼得发出“嘶嘶”声,来金看着,眼圈都红了,来福叹了一口气,轻声安慰他,来金看见来福的嘴唇在眼前张张合合,恍惚过后,脑袋一热,张嘴啃了上去,他还不懂□,只知道凭着潜意识一个劲儿地啃,来福先是一阵错愕,后来嘴唇上传来疼痛,这才恍过神来,心里只道来金是在耍孩子性子,也只笑了笑,叫来金以后不要这么做,之后便抱着来金睡下了。
  早上,来福被嘴唇上湿哒哒的舔舐弄醒,一睁眼,看见来金一张放大的脸,来福心中着实有些别扭,但想想来金才只有十一岁,虽然平时成熟得不像这个年纪的小孩,但心理也就这么点大,来福觉得自己实在太过敏感,自己本身也是喜欢来金亲昵的举动,只好又提醒了来金一下,照不照做就随来金了。
  吃完早饭后,来福本来想去削竹签,立马被来金制止了,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