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5.在南满和东蒙地区,欲允许他国人建造铁路,或为建造铁路向他国借款,并将南满、东蒙各项税课作为借款抵押时,中国政府须先经日本政府的同意方能办理。

6.中国政府如在南满、东蒙聘用政治、财政、军事顾问或教习时,必须尽先与日本政府商议。

7.将吉长(吉林——长春)铁路的管理经营权委托于日本政府,期限九十九年。

第三号是关于汉冶萍公司的,共计两条:

1.两国约定,将来将汉冶萍公司作为合办事业,不经日本政府同意,该公司所属一切权利、产业,中国及该公司均不得自行处分。

2.所有属于汉冶萍公司各矿附近矿山,不经该公司同意,一概不许外人开采,无论直接间接影响到该公司的举动,必须先经该公司同意。

第四号只有一条,也就是让袁世凯惊呼“小日本欲亡我中华”的那一条:

所有中国沿岸港湾及岛屿,概不让与或租与他国。

第五号更凶,是中国外交人员始终未曾让步的,共计七条:

1.中国中央政府,须聘用有力之日本人,充当政治、财政、军事等各方面的顾问。

2.日本在中国内地所设有的病院、寺院、学校等,中国一概允许其拥有土地所有权。

3.日中合办必要地方的警察,或在此等地方的警察官署中,聘用多数日本人,以改良中国警察机关。

4.中国所需军械半数以上须由日本采办,或在中国设立中日合办的军械厂,聘用日本技师,采买日本材料。

5.将连接武昌与九江、南昌的铁路,及南昌到杭州,南昌到潮州的各线铁路建造权,让与日本。

6.福建省内筹办铁路、矿山,及整顿海口、船厂,如需外国资本,先向日本协议。

7.日本人在中国有传教之权。

以上就是“二十一条”的全文。这些条文无不杀气腾腾,苛刻至极,却硬是被袁世凯举重若轻,化解于无形。

可要是这么说,就会有人反对了,如果说袁世凯并没有在“二十一条”上签字,那为何国人皆指袁世凯卖国呢?

这个,这个……这个对于袁世凯的指责,是因为在东京,又有人提出了比“二十一条”更狠辣的“十一条”,提出“十一条”的人为了脱身,就拼了命地把屎盆子往袁世凯脑壳上扣,最终导致袁世凯无罪空负千载骂名。

是谁这么胡来啊?

【10。孙文先生的“十一条”】

为了解决“二十一条”危机,袁世凯一面命顾维钧易妆潜入英美大使馆,一面派蔡廷干于1915年2月11日将消息泄露给英国记者端纳。端纳和袁世凯的政治顾问莫里循,一块把“二十一条”的全文,给《泰晤士报》以及英国公使朱尔典发了过去。

按说从泄露到披露,中间应该有个时间段。

但是没有。就在2月11日,在东京,中国留日学生千余人冒雨集会,抗议日本政府提出的“二十一条”。

两个星期后,也就是2月25日,流亡日本的陈炯明、黄兴、李烈钧、柏文蔚、钮永键发表通电,要求暂停革命,一致对外。

三天后,中华革命党领袖孙文发表讲话。略谓:

弟在南京首先除去会党之禁,悉使自由立党立会。及解职回粤,以粤为洪门最发达之省,故思从吾粤入手,使其立案,自由公开,为改良进步之办法。商之胡汉民,胡大赞成。弟遂授意黄三德上呈以请,其与黄联名者则外交司陈少白,税务处监理官史古愚,比胡之属僚也。而是时适陈炯明为军统,握兵权,锐意办匪,而彼并嫉会党,力阻其事,谓彼必俟土匪扫来之后,否则土匪窜入,会党更难收拾。胡不能强夺其意,而弟之目的,又不能达。此事应追怨陈炯明,其次胡汉民身为都督而不能制陈,致受阻挠,亦非无过。

孙文这个讲话,很有意思。简单说来,就是陈炯明明确提出反对“二十一条”,而孙文则指责说:陈炯明是个大坏蛋,他嫉妒江湖兄弟。你们不要跟他混,跟他混是没有出路的。

好像话没说到一块去。

很快就会说到一块去了。

话说中国在日本的留学生,冒雨抗议“二十一条”之后,日本报纸很不满意,纷纷指责孙文的中华革命党在幕后操纵。

对此,孙文明确否认。

最激烈的党人戴季陶,奉孙文命发表公开讲话,略谓:

……有人作为个人,只是为了某种利益而参加活动……但不是作为革命党员参加这一活动的。公使馆散布如此流言,目的是败坏革命党名声,使革命党甚感难堪……

戴季陶的这个讲话,耐人寻味,他的意思是说:反对“二十一条”,是很丢人的事情,说中华革命党反对“二十一条”,让中华革命党真的很难堪。而戴季陶所称的“有人”则是指陈炯明、黄兴等,指责他们反对“二十一条”,是另有所图。

有什么所图呢?

不太清楚,戴季陶不解释,因为他认为你懂。就在他发表公开讲话两周后,孙文先生致函日本外务省政务局局长小池张造,提出中日盟约草案“十一条”。

那么,孙文先生的“十一条”,又是些什么内容呢?

此“十一条”者,系1915年2月5日,孙文并陈其美,与满铁株式会社方面所签订的《中日盟约》,史上简称“十一条”,内容如下:

1.中日两国互相提携,其他国家若对东亚有重要外交事务,两国应相互事先通知对方。

2.为便于中日协同作战,中国所用武器、弹药应与日本采取同样制式。

3.中国陆海军若聘用外国人,应首先聘用日本军人。

4.中国中央及地方政府若聘用外国人时,应首先聘用日本人。

5.为中日经济协同发展,设立中日银行,并在中国各地设立分行。

6.中国经营矿山、铁路、航运,若与外国合办,应首先考虑日本。

7.日本帮助中国改良弊政。

8.日本帮助中国整顿军备,建设健全国家。

9.日本赞助中国改正条约、关税独立及撤销领事裁判权等。

10.上述内容未经两国外交当局及本盟约签字人同意,不得与他国缔结。

11.本盟约有效期为十年。

王忠和先生所著《袁世凯全传》第343页中说:

盟约签订后,满铁向孙(文)提供了三十多万的经费。孙的做法在革命党内部引起了强烈的反感,有人称他为“中国的李完用”(李为要求与日本合并的朝鲜卖国贼,原作注)。

孙文担心袁世凯真的会接受“二十一条”,那样一来他在日本人眼中岂不失去了价值,于是迫不及待地于1915年3月14日,通过其老朋友犬养毅把他的“十一条”传达给日本外务省政务局局长小池张造。在信中,孙文对他的“十一条”与日本政府提出的“二十一条”基本相同表示欣慰,又说袁世凯不会对中日提携有诚意,以向日本政府输诚效忠。如果日本帮助自己打倒袁世凯,而执掌中国最高政权的话,他应允将给予日本比“二十一条”更为优厚的利益。

【11。东京这边有点儿乱】

王忠和先生在他的《袁世凯全传》第342页中,还说道:

1914年5月11日,孙文就曾写信给大隈首相,做过类似“二十一条”的口头许诺,只是,大隈认为孙乃在野之人,因此不大重视他所开出的空头支票。孙的两封信的复印件,于1986年被日本人公之于世。

这些日本人,真是太不像话啦,居然把孙文先生这些糗事全都给倒腾了出来,他们想干什么?

日本人想干什么,那是日本人的事,我们就甭管了。继续说孙文先生。袁世凯并没有在“二十一条”上签字,却仍然背负千秋骂名,可见出卖国家利益这种事,真的不能干啊。既然如此,那孙先生这么个搞法,又是何苦呢?目的何在呢?

王忠和先生解释说:

孙的这一系列谋划都是以国家利益为交易,想借重帝国主义扶植自己上台。此事或许知道的人极少,或许因为没有成为事实,遂慢慢为人所淡忘,以后的国民党当局本着为尊者讳的原则,不再提这一段历史。不过,孙的这些举措很为当时的人们所诟病。

当时的人们怎么评价,我们先不管。先来说说我们自己,我们教育孩子,第一要义就是要认清是非,知道如何评判一个人。一个人做什么事,他就是什么人。当跌倒时,我们不能趁机抓住扶我们起来的人反咬一口,同样,我们也不能抱着劫匪叫亲爹,人家认不认你,还两说呢。

可这个基本的是非判断准则,搁在孙袁这里,就出了岔子。明明是袁世凯力挽狂澜,独撑危局,以巧妙的手段化解了“二十一条”危机,维护了国家利益,我们却非要骂他卖国,甚至昧着良心造谣说他在“二十一条”上签了字。而孙先生弄出来个比“二十一条”更狠的“十一条”,我们反倒认为他有礼有节,爱国爱民,那么我们的脑子,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孙先生这么个搞法,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只要日本帝国主义扶持孙先生上了台,搞死老袁,革命就算成功了。要是照这么个说法,孙先生上台之后,也是不会在“二十一条”上签字的,可现在袁世凯就不肯签,那为啥非要搞掉他呢?若说袁世凯不代表人民群众,你孙先生也只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啊,和袁世凯代的是同一个表,那这么恶搞又有何必要呢?

最要命的,是梁启超对此事的评价:

我对孙君最不满的一件事是,为目的而不择手段。在现代这种社会里,不会用手段的人,便悖于“适者生存”的原则,孙君不得已而出此,我们也有相当的原谅。但我以为孙君成功者在此,其所以失败者,亦未必不在此。

用现代的思想理念,重新解读梁启超先生的这段话,意思就是说:政治家的职责,不在于亲劳亲为做具体工作,而在于为社会制订一套良性规则,传布诚信正直的理念。政治家万不可施展骗子手段,你骗,大家也跟着骗,全社会一起来骗,最终把个美好人间,生生弄成了骗子横行的恶狱。所以骗子政客以骗局得逞,却让社会付出了规则沦丧的惨重代价。

总而言之,政治家必须要以正直诚实为准则,如果有人告诉你说不是这么回事,那么你铁定遇到骗子啦。

总而言之,孙文的这个“十一条”,很快就走光了,袁世凯大怒,指控中华革命党胡来,偏挑这节骨眼上添乱。于是黄兴和陈炯明急忙发表公开信,声称绝不会趁这个时候再搞革命,这个时机不对。

见黄兴又跑出来说话,孙文很不满意,遂写了封信,给黄兴送去。略谓:

癸丑之役,文主之最力,所以失败者,非袁氏兵力之强,实同党人心之涣……若公以徘徊为知机,以观望为识时,以缓进为稳健,以万全为商榷,则文虽至愚,不知其可……

孙文的意思是说:都怪你,都怪你黄兴,怪你怪你都怪你。

黄兴却顾不上跟孙文扯皮,他不知所措地只会摇头否认孙文要求和日本签订密约的事儿。陈其美的秘书黄实奉命到新加坡、美国、日本等处发言,赌咒发誓曰:曾日月几何,宁肯举祖国之河山,移赠他族!

这时候孙文才发现,原来舆论的矛头正指着他,于是急忙丢下陈炯明、黄兴,彻底否认自己要求和日本签订密约的事,并举了一个极为形象的例子:

今举一例,有一浪子本无家产,而难将他人家所有之财产凭空指卖与人。试问谁人肯为买主?家产且不能,况国权等乎?党人之不能干与交涉,此理至易明也。又有谓党人不去日本,心迹终不能明,不免有多少关系。

这一年,孙文先生50岁,东京这边有点儿乱。

但孙文先生显然还嫌不够乱。

【12。革命良缘夜入户】

却说孙文奔走天下,广聚豪杰,在南洋有一个交心换命的好朋友,姓宋,名查理。宋查理对孙文的革命之举毫无保留地支持,但凡孙文推出革命公债,宋查理必是买家之一。虽然最后共和革命成功,但革命公债终究未能兑付,宋查理并未羞未恼。

却说宋查理膝下,生有三女,长女名霭龄,次女名庆龄,三女名美龄。共和革命成功之初,霭龄以孙文随身女秘书之职,曾随孙文入京,参与了孙袁会晤。到得孙文成立中华革命党,要求追随者按手印打指模,发誓效忠孙文个人,并在日本人突然搞出来“二十一条”的节骨眼上,宋查理家中的二女儿宋庆龄,忽然向父母表示,她和孙文有约,要下嫁孙文。

当时宋查理既惊且诧,只因他和孙文本是朋友,年龄相若。孙文比宋庆龄年长27岁,且家里还有老婆,所以宋查理无法接受这门婚事,大为恚怒,拒绝了宋庆龄的请求。

不料宋庆龄先遣人密致孙文,而后欲离家逃走,父亲宋查理将她逮住,关进了小屋子里,并在门外严加防守。

却不想这时候的孙文,已非昔日可比。自打他成立中华革命党以来,汇聚了诸多江湖豪士,其中有两名日本女子,俱是忍术高手。孙文得知宋庆龄被父亲所囚,当即派了两名高手出马,星夜急奔,入户无声,将宋庆龄从家中盗走。

早晨,宋查理给女儿送饭,吃惊地发现女儿已经被偷走,大骇,号啕大哭后,追至孙文寓所门外,叫孙文出来。

见宋查理追来,负责护卫孙文安全的党人,也是吃惊不小,一个个都躲在屋子里,不知如何是好。任由宋查理在门外跳脚大闹,闹到最后,孙文走了出来,站在门口,喝问道:你想干什么?

宋查理呆呆地望着这个多年的知交好友,突然间泪飞如雨,跪下向孙文连磕了几个头,大声道:我家教无方,没有教育好女儿,请你以后好好照顾她。

言讫,宋查理起身离去,再也没有回头。

这件事,引发了中华革命党诸同志的无限惊恐,他们都琢磨着有点儿不对头,于是纷纷提出反对意见,说:孙先生,你是我们的领袖啊,我们之所以追随你,正是因为仰慕你高尚的品德,磊落的风骨……总之,孙先生,你现在做的这件事,太不像话啦。

孙文笑道:我是革命者,不能被社会恶习所支配。

又说:我不是神,我是人。

无奈之下,众党人找来胡汉民、朱执信这二人,他们两人说话,孙先生偶尔还是肯听一听的,所以大家希望他们俩能够劝得孙先生回心转意。

于是胡汉民、朱执信双双来到孙文住所,刚欲开口,就被孙文劈面截住:展堂、执信,我是同你们商量国家大事的,而不是商量我的私事的。

胡汉民、朱执信叹息无言。对于这次会谈,孙文先生的孙女孙穗芳高度评价说:(孙文)这样做,表现了祖父为人高尚和磊落。

总之,孙宋联姻,虽然过程玄奇,但终成革命佳话。而孙文先生找胡汉民、朱执信要商量的国家大事,也确实很迫切:

有日本大佬出钱,全面资助中华革命党再度起事,不搞死袁世凯,这事儿没完。

【13。党人归来闹上海】

此次事件,系日本财阀久原房之助全面出资赞助,赞助经费高达三百万元。

此外,此次活动成员,主要由日本海军后备役军人组成,所需要的长枪、短炮、炸弹等娱乐用品,全都是日本制造。当然日本人不适宜在中国公开杀人放火,所以这次特别活动,就需要两个中国人来做领队。

此次活动领队:党人陈其美。

活动副领队:陈其美的小老弟蒋志清,也就是日后的蒋介石同学。

活动的历史名称:淞沪起义。

活动的目标是海军的“肇和号”军舰。此军舰乃英国建造,排水量为2750吨,只要拿下这条船,向陆上打炮,不愁气不死袁世凯。

此外,大佬陈其美已经暗遣青帮兄弟,暗中联络“应瑞”、“通济”两艘军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