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老太太闹得实在不像话,荣禄急忙致电袁世凯:

阿凯,交给你一个光荣而神圣的使命,替老太太摆平天津的洋人。

至于如何摆平,这事荣禄就不管了。

于是袁世凯离开山东,出发去从洋人的手中接管天津。

到了地方,洋人搬出账目来:这是我们接管天津时的财税账目,这些日子以来收了多少钱,维护地方治安花了多少钱,还剩下五千五百两银子,请您查收。

袁世凯笑嘻嘻地把钱票接过来,往怀里一揣,然后向后一招手,就见五百名穿着奇装异服的清兵冲了上来,洋人大怒:袁世凯,你敢违背国际公约?

袁世凯茫然:哪里有?

洋人:怎么没有?公约上明明约定,你们中国人不许在天津驻兵的。

袁世凯:是啊,我也没带兵来啊。

洋人气急:怎么没有,你身后的几百名士兵是怎么一回事?

袁世凯摇了摇头:乱讲,不要以为你是洋人就可以乱讲话,你这样乱讲话我一样可以告你诽谤——我身后这些人哪里是士兵,他们是警察。

洋人顿时晕了:……什么什么,你们中国哪来的警察?

袁世凯:废话,我们中国什么都缺,就不缺警察,你就等着瞧好吧。

这就是中国第一支警察队伍的来历。

首创中国巡警制度——这袁世凯,让洋鬼子们顿时全都傻了眼。

于是众公使纷纷进宫,说道:你们中国这不是有明白人吗?放着袁世凯不用,我说你们这脑子是不是进水了?

慈禧太后摇头叹息:这袁世凯,比不了李鸿章啊,虽说这两人一样的能干,可是李鸿章书读得太多,人就比较傻,所以才会闷头替我大清国卖命不吭声,可是这个袁世凯……他不读书……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自古以来,举凡不读书之人,哪有一个靠得住的?

荣禄:那……怎么办呢?

慈禧太后:还能怎么办?加官晋爵吧,控制使用吧,谁让这个大清国四亿五千万废物点心,就这么一个明白人呢?

圣旨下:袁世凯升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

这个官在全中国四亿五千万人中,排行老三。

慈禧太后是老大,光绪笨皇帝是老二,老三就是袁世凯了。

他这官,升得实在是太快太快了,快得让人民群众无法接受。

18。老太太眼睛贼亮

袁世凯升任了全国老三,头一件事就是……要求维新变法。

而且他的步子,迈得比康有为大得多。

维新党人就为了一个变法,掉了也不知多少颗脑袋,这袁世凯,难道就不怕掉脑袋吗?

可是袁世凯这人,他总是饭熟了才肯上桌,经过了义和团这么一番折腾,八国洋鬼子的欺凌,变法的时机已经彻底成熟,这时候中国人就连吃奶的娃娃都晓得,大清国不变法,是不行的了。

总之,康有为变法的时候,是阻力重重,所以逼得他要杀慈禧太后。

等到袁世凯变法的时候,是顺风顺水,从慈禧太后到革命党,全都支持他。

仍然是康有为当年的老路子。

第一步,先废科举。

康有为废科举的时候,他的大弟子梁启超差一点没被京都举子活活打死。等轮到袁世凯,举子们早被义和团砍得皮毛不剩,所以这科举已经是名存实亡,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意见,只有一片支持声。

第二步:兴教育,建学堂。

现在国人全都领教过了洋枪洋炮的厉害,已经知道了孙悟空猪八戒等神仙是靠不住的,所以这条建议顺利通过,只不过……要建学堂,钱从哪儿来呢?

于是袁世凯推出第三步:兴实业,建工厂,铺铁路,造机车……这些活都是早年李鸿章干的,就因为干这些活,李鸿章被义和团封为中国头号大汉奸,现在轮到袁世凯,又是一片鼓掌声。

实业带来财富,如今的袁世凯是大清国最有钱的人了,他全面接收了李鸿章原来的人马,那些忐忑不安的老学究来到袁世凯这里,工资立即翻番,众人大喜,于是立即卖命苦干——袁世凯这人特会捞钱,有一个唐绍仪的留学同学,叫梁如浩,被袁世凯收在旗下,并派他去接收关外铁路,据说他每个月都能给袁世凯捞上来八十万两银子,所以在袁世凯这里,只要你能干而且肯干,钱是绝对少不了的。

有这么多的钱,袁世凯截长补短,拿出一点来意思意思,办百八十所学校,还是相当容易的……

然后袁世凯又干了一件事:公派留学生出国!

慈禧太后最担心的,就是这最后一条。

由于留学生有相当比例都是湖北人,慈禧太后忧心忡忡地说:造就人才是湖北,我所虑的也在湖北。

这老太太,眼睛贼亮贼亮的,我们知道行将爆发的辛亥革命,就是在湖北,在大武汉爆发,这老太太竟然一瞧一个准,这就难怪她能够趴在龙椅上好多年了,这眼神,不服不行。

相比于慈禧太后,孙文的眼光却是差得远。

孙文,这位发誓要干掉大清帝国的头号种子选手,他精心选择了大清国最稳固的地盘,开始了他那事倍而功半的艰苦劳作。

有孙文盯死了两广,广州的官,开始越来越不好干了。

19。江湖人物搞掉朝廷重臣

却说志士史坚如三炸巡抚衙门,德寿吓了个半死,因为刺激过度,精神状态出现异常,需要去看医生,于是由岑春煊走马江湖,出任两广总督一职。

说起这岑春煊,原本是甘肃藩司,慈禧太后西逃的时候他赶去护驾,沿途照顾老太太的吃喝,四处乞食,说不尽的可怜。慈禧太后回京后,念及护驾救命之情,岑春煊也迅速成为重臣之一。

这老岑是一个生性刚直之人,最恨的就是贪官污吏,其人所到之处,各级领导官员们无不放声大哭。

岑春煊到得广东之日,便有一千四百名先富起来的领导干部被迫下岗,后面还要转司法程序,籍没财产,蹲大狱,甚至砍头……众领导不胜悲愤,纷纷逃往香港避难。

为解决掉岑春煊这个不和谐的大问题,各级领导出资港币一百万,只求哪位江湖好汉砍了岑春煊的脑袋……哪有这么欺负领导的?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江湖好汉来了。

陈少白!赫赫有名的江湖人物!

他刚刚替战友史坚如写过碑铭,墨迹未干,就赶来替各级领导排忧解难。

陈少白要求先付钱,再干掉岑春煊。

但是领导们也不傻,要求先干掉岑春煊,再打款。

激烈的讨价还价,最后敲定,先付三十万现金,等把老岑搞掉,另行支付其余的七十万。

于是陈少白走上海,赴京津,饱览了祖国大好河山之后,岑春煊果然被朝廷革职。陈少白不过是一个江湖会党人物,而岑春煊却是对慈禧太后有过救命之恩的重臣,而陈少白却能够轻易摆平岑春煊,岂不是怪事一桩?

说怪却也不奇怪,正因为陈少白是江湖人物,所以最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所以他通过最原始的PS技术,伪造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有维新党人梁启超、麦孟华及朝廷重臣岑春煊,三人对坐,侃侃而谈。

然后陈少白将照片四处发售,见人就送,并送往报馆刊登,维新党人脑残,见此伪照,登时回忆起当年与岑春煊共同维新的“战斗历程”,各家报纸纷纷刊载回忆录,追述岑春煊为维新事业所作出的贡献……闹轧猛的人越来越多,瞎话越编越离谱,老岑名气越来越大,渐成维新党人的中流砥柱。

慈禧太后看到这情形,说不尽的闹心,就好言好语劝老岑先病休……

莫名其妙地被江湖会党解除公职,老岑悲愤交加,就去找李莲英说理。

说起李莲英这个人,他之所以能够深得慈禧太后的宠信,甚至对中国近代的政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明理,正直,说话的时候考虑国家的时候多,考虑自己的时候……也不少,但一个人能够时时事事替国家考虑,慈禧太后有什么理由不信任他?

见老岑中了会党人物的暗算,李莲英亲自出马,也PS了一张自己和慈禧太后的假照片,拿去给老太太看,老太太幡然醒悟……

关于这件事,岑春煊晚年的时候撰写《乐斋漫笔》曾经提起过,只不过老岑比较有智慧,因为那时候已经是民国了,陈少白其人早已因为共和的成功,由狗皮倒灶的会党晋级成为了革命先驱,所以老岑吞吞吐吐,不说这事是陈少白干出来的,而是说是袁世凯干的,理由也非常的充分,概因老袁当时复辟帝制,已成过街老鼠,所以这盆脏水,是一定要让老袁笑纳的。

从江湖人物到革命先驱,这期间有一个过程,狗皮倒灶在所难免。但针对于廉吏名臣老岑的狗皮倒灶,却是基于当时理论界的空白。

没有革命的理论,也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

所以大佬级别的会党人物,只能在狗皮倒灶中艰难地摸索。

就在这艰难痛苦的摸索之中,一声石破天惊,一个十九岁的瘦弱少年,替中国人洞开了革命之门。

邹容!

《革命军》!

一代思想大师,终于横空出世。

第四章 武林公司大斗法

01。少年思想导师

公元1903年,大中国热闹非凡。

陈少白狗皮倒灶,以江湖人物的身份解除了朝廷重臣岑春煊的职务。

而孙文发36誓21约10刑,于檀香山加入了洪门,并被封为红棍。此后洪门兄弟们倾家荡产,连总舵都被孙文卖掉了,筹资起事。但因为高僧普航、悟玄兼江湖英雄毕永年这三位一体的人物死去,孙文已经没有了号令武林的资本,再加上融资方面他又比不得康有为和梁启超,所以此时的孙文,说得上又重返事业低潮了。

而在上海的租界里,由大同书局秘密出版了十九岁少年邹容的《革命军》。

此书一出,堪称惊天动地,清廷评价说:此书逆乱,从古无有。

这本书彻底地将袁世凯送出去的留学生们转变成为了革命党,也将国内有远见的官员全部转成了立宪派,而且少年邹容还在这本书中创建了一种全新的文本风格——口号式文体,这种风格直到今天仍然被使用。邹容说:

扫除数千年种种之专制政体,脱去数千年种种之奴隶性质,诛绝五百万有奇被毛戴角之满洲种,洗尽二百六十年残惨虐酷之大耻辱,使中国大陆成干净土,黄帝子孙皆华盛顿,则有起死回生,还命反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巍巍哉!革命也!皇皇哉!革命也!

而后邹容大声号召:

掷尔头颅,暴尔肝脑,与尔之世仇满洲人,与尔之公敌爱新觉罗氏,相驰骋于枪林弹雨中!

邹容给中国的未来开出来的药方是:尽杀满洲人,中国就有希望了。

首倡排满,倡导革命。

从此邹容解决了横亘在中国革命前进道路上的理论性障碍,为中国此后的发展指明了一条明确的途径,并在事实上成为了革命党人的精神领袖以及思想导师。此后由哥老会肇始,至武昌而至的隆隆枪炮之声,都是在邹容这一明确的杀戮思想之下行进的。

邹容不是什么革命大将,他是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因为他指明了中国的敌人是谁,赋予了革命党人暴力行动的合法性。

那么,邹容的革命思想,与孙文有什么区别呢?

要想知道孙文的思想及其人,单说一件事就能够让我们透彻地了解:民国建立之初,孙文与袁世凯相见,劝袁世凯练精兵百万,强大国家,而孙文替自己安排的任务是,他要为中国修筑二十万里的铁路。

当时袁世凯目瞪口呆地看着孙文,扭头贴着身边人的耳朵说了句:

孙大炮!

这就是孙文又被称为“孙大炮”的来由史实,概因孙文对实际政务一窍不通,说话没边没沿——后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近五十年后,到了1998年,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还不到七万公里。孙文的目标距离现实过于遥远,所以才会让精通政务的袁世凯瞧不起。

袁世凯却不知道,孙文真正想说的是修三百六十万公里的铁路,只是身边有人提醒他,说话千万不要不着边际,牛皮不可吹得太大,万一被人家讥讽为孙大炮,那事情可就麻烦了。所以临到孙袁会面,孙文强忍着痛,将想要说的三百六十万公里说成了二十万里。

事实上,孙文的个人兴趣主要集中于形而上,他极度厌恶资本主义,他认为“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尽享,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世界”。并指责资本主义制度“疏陋”——见《孙中山全集》第一卷228页。

未来的民国应该是什么样的,孙文并没有构想得太仔细,他只是希望建设一个均富的国家。据1912年的《神州日报》报道,孙文甚至想要在东沙岛成立一个社会主义特区。

这位理想家向前跑得太远了,都已经跑步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根本顾不上为推翻清朝还要建设一通理论。快去弄钱,买枪买炮买要钱不要命的绿林道,噼里啪啦打就是了,这还需要什么理论?

只要行动,而没有理论,这就使得孙文的形象在当时的国民心中变得模糊起来。那年月谁晓得社会主义为何物?而正是由于邹容的理论创建,才使得孙文由一个江湖孤胆英雄成为了革命领袖。

02。都是小偷惹的祸

邹容给中华革命开出来的药方,跟维新党康有为,跟义和团都没本质的区别,都是将中国的问题归结到某一个,某几个人,最多是某一群人的身上,认为将这些人砍光光,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可是邹容的思想更狠,康有为最多不过是宰一个慈禧太后,而在他这里,却要将满洲人彻底杀尽。如此破坏民族团结,可想而知朝廷是多么的光火。

遂有《苏报》大案发生,朝廷派人赶到租界,提出强烈抗议,于是邹容被捕,受审,与清政府高薪诚聘的律师古柏,舌战于法庭之上:

古柏:被告,《革命军》一书,可是你所写?

邹容:你说这个事儿……我也在纳闷,以前看西洋诸国图书,就随手写了点东西,扔行李箱里也不再管,可是前些日子我来上海,在大马路上看到有人叫卖这本书,这可真是奇了怪了,这书是谁印刷的呢?肯定是赚了不少钱……

古柏:那你……还记不记得书中都写了些什么?

邹容:早忘了写的是什么了,我现在忙着写本《均贫富》,《革命军》那本书早就丢掉了,现在市场上出售的书,跟我没有关系,等我回到日本东京,还要麻烦你们帮我查查这事……最好能够把稿费追回来。

古柏:你你你……你既然知道《革命军》犯有严重的政治错误,为什么不丢掉?既然此书已经被人盗印出售,你为何不出面制止?

邹容:拜托,我不过是一失足青年而已,我既不是巡捕房,也不是上海县,就算我想制止,我哪来的这么大本事啊?

古柏:……那么你反对朝廷的正确领导吗?

邹容:怎么会,我怎么会反对朝廷呢,要是我反对朝廷,我干吗还要写《均贫富》呢,你说是吧?

古柏:你……我……可能是吧?

邹容竟然自贬《革命军》,没有像公众所期望的那样高呼口号,英勇就义,这令得公众极度失望。

幸好,当初张园国会的议员之一、名流狂士章炳麟因为为《革命军》一书作序,更曾指摘清帝“载湉小丑,不辨菽麦”而被朝廷视为大逆不道,于是章炳麟和邹容一道被押上了工部局的法庭。

奈何这章炳麟乃当世国学大师,所以有做狂士的资本。他解释说:小丑的意思……就是小孩子的意思啦……这一手令得清廷目瞪口呆,彻底扭转了因为邹容的自贬所带来的颓丧气息。

然而人们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