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04。名臣张之洞】

几日过后,刚毅从张翰林的条陈中,抄了两条,就去上早朝。见到了慈禧太后,刚毅越众而出:启奏太后,微臣有本上奏。

慈禧太后诧异地看着他:刚毅,谁不知道你出了名的缺心眼,也会有本上奏?别是什么家长里短吧?告你说,你要是敢在朝廷上弄这事,我饶不了你!

刚毅急了:太后,微臣考虑的都是国家大事,岂有个家长里短的道理?不信太后你看……说罢,把自己的奏章呈上去。

慈禧太后打开奏章,看了两眼,忽然脸上变色,大喝一声:刚毅,你好大的胆子!

刚毅吓呆了,扑通一声跪倒:太后饶命,饶命啊……

就见慈禧横眉立目:刚毅,你给我老实说,这奏章上的条陈,到底是谁写的?

这个……不干我事啊……刚毅哭得泪人一样:都是我一时不察,被人蒙蔽了,实告太后,这条陈是翰林院的张翰林写的。

慈禧的声音更加阴冷:刚毅,你可知罪?

知……不知……知不知……刚毅已经吓糊涂了,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却听慈禧叹息道:刚毅,不怪我骂你,咱们大清国,国大人多,却反遭西洋蛮夷欺凌,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大清吃饭的人多,有本事的人少。所以我才经常吩咐你们,要多加留意,发现人才,如今你找到了张翰林这等人才,不说快点向朝廷引荐,加以重用,反而压制他,还偷他的条陈。刚毅啊刚毅,你这样做,对得起爱新觉罗家的列祖列宗吗?

原来是这么回事,刚毅松了一口气,禀报道:太后吉祥,虽然这事是我做得不对,不过那张翰林吗,反正他也跑不了,以后臣会主动和他交流,多多探讨治国良策,再抄几条。

慈禧道:少来,你抄了一次还不够啊?那张翰林叫什么名字?

刚毅歪着脑袋,想了半晌:好像叫什么张之洞。

传旨,慈禧道:让吏部看看,什么地方官员有空缺,让这张之洞去历练历练,以后咱们的大清国啊,很有可能得指望着他替大家干活。

慈禧还真说对了,名臣张之洞,至此横空出世,被吏部派到山西做巡抚,他是晚清时代有名的儒臣,甫一出世就顺风顺水,仕途上青云直上,成为了晚清最为倚重的人。

但理有正反,话有两面,张之洞横空出世,只为强国而来,却奈不得爱新觉罗皇氏的利益,是与国家利益相对冲的。结果是张之洞的苦心经营,不过是在满清王朝的棺材上,吭哧吭哧的钉下了四枚大铜钉。

就此意义上来说,儒臣张之洞本人,不啻于大清帝国的最后掘墓人。

【05。帝国的棺材】

说张之洞才是帝国的掘墓人,这个论点肯定会有争议。先把争议放下,甭管大清帝国的掘墓人到底是哪个,但有一点:既然有人不辞辛苦的为帝国掘墓,那么肯定,帝国这时候已经装在了棺材里。

那么大清帝国的棺材,又是什么呢?

说起帝国之棺,首先要提到的,就是清王朝那浑然天成无懈可击精巧备至勾连错合的军事体制。

说到清王朝的军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游手好闲托着鸟笼子的八旗子弟,但没落的八旗并非是清王朝军制的全部。要知道爱新觉罗皇族中人才跻跻,不乏具大智慧之人,如恭亲王,如荣禄,如铁良……上述之人奔走于海外列洋之间,无日不思效法西洋先进的军事制度以强大清王朝,把八旗子弟描述成清王朝军事体制的全部,不过是对皇家精英的羞辱,并非是历史本身。

事实上,晚清之时,清王朝比任何人更早的意识到了八旗军制的没落,所以朝廷负责军事的部门一下子设置了两家,一为陆军部,一为军咨府。并有计划,有步骤的要在全国设置三十六镇新军。

要建新军,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军官!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没有高素养的军官,决无可能出现高素养的军队,这是常识。可天地茫茫,四海无垠,上哪儿去找高素养的军官呢?

只能是自己培养。

人才这种东西,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底下钻出来的,只能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教育出来。

所以晚清时代,为创立新军,先在各省成立了陆军小学,招收高等小学的毕业生,学习三年才能毕业,课程方面,数学要能够解析二次方程,物理要知道牛顿三大定律,化学要晓得元素周期表。除此之外,学生每天还要出操两次,光着膀子狂奔二百公里野营拉练。

考入陆军小学的学生,不只是解方程和光膀子狂跑,朝廷有旨,学子是帝国的未来,每个学生的衣食住行,统统由朝廷包了,发衣服,给饭吃,每个月还有370块钱的零花钱要拿。只不过拿钱的时候,校官会严肃地问你:你丫拿的是谁的钱?你必须要响亮的回答:拿皇上的钱。校官再问:你丫吃的是谁的饭?你必须要响亮的回答:吃皇上的饭。如果你抬杠拧劲不这么回答,那这钱就不给你花,饭也没得吃了。

小学毕业之后,就可以考陆军中学了。

晚清的陆军中学只有四所,一中在直隶清河,二中在西安,三中在武昌,四中则在南京。陆军中学的学制,只有两年,课程却囊括了现在大学的全部教程,学生要学高等代数,解析几何,高等物理和化学。看看这课程,我们就知道晚清时的中学生,水平大致和现在的大学生相当。所以陆军中学的毕业生,一毕业就会送入各省的军队中,先当一等兵,6个月后再送回到保定军官学校,等于是回炉重造再读两年大学,这一次数学要学到微积分,学完了微积分再送回部队,还是先当大头兵,但最多6个月,就可以当个排长了。

大学本科学历,混在晚清最多不过是个小排长。可知大清帝国对人材素质的要求,远不是一般的高。

清王朝的这种军官培养体制,是全盘西化的结果,是照抄了德国和日本。这样训练出来的军官素养高,科学根基深,军事训练也足够,如果有机会的话,这样一支虎狼之师,未必不可以称雄世界。

但这样一支高素养的军队,培养起来必然的会很慢,按说慢也没关系,但要命的是,民智的开放是与帝国利益不兼容的,晚清帝国的体制是家天下,无限江山,尽为爱新觉罗一家之私产,人才跻跻,皆是爱新觉罗一家之奴仆。而西方现代科学的人文基础,却是民主与自由的理念,大清帝国每培养一个人材,都等于把自己往坟墓里推了一步。

所以帝国为自己打造的这口棺材,就叫民智。

闭塞民智,帝国只能等死。放开民智,帝国就是找死。这就是清帝国的必死之途了,在死亡之路上,没人能够拦得住他们。

【06。黑锅专业户黎黄陂】

民智既开,帝国必死,但最终会死于何人之手,这本来是一个有趣的历史悬念。但张之洞着急忙慌跑来,一口气往晚清的军事体制上钉了四枚铜钉,让这个悬念顿时豁然开朗。

张之洞为晚清棺材钉下的第一枚铜钉,是个大活人。

黎元洪。

黎元洪这个名字丝毫也不陌生,湖北人氏,耕读世家,号黄陂。他曾经被定位于“篡夺了辛亥革命果实”的大坏蛋,但如果黎元洪知道子孙后代这样评价他的话,他一定会哭天抢地大声叫冤,那么他到底冤不冤呢?

西人云:人的性格就是人的命运,这话如果搁在黎元洪的脑壳上,是完全符合的。细究黎元洪其人,他善良,忠厚,与人为善,木头木脑,这种性格搁在权争利夺的大民国时代,注定了是个背黑锅的料。

黎元洪背的第一口黑锅,历史上赫赫有名:甲午之锅。

话说黎元洪原本是耕读世家出身,因为朝廷建立新军制,到处设免费学校让穷孩子读书,于是黎元洪入北洋学堂,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后,分配到了广州水师的广甲号上,做一名小小的把总。按理来说,黎元洪人在广州水师,行将爆发的甲午海战,是日本水师对北洋水师,不应该让黎元洪来背这口黑锅。可偏巧广甲号奉命给北洋送给养,到了地方正赶上海战爆发,于是北洋下令:那谁,那个广甲号,你先别回去了,先来参加海战,等打完了仗再回家吃饭也不迟。

于是黎元洪就稀里糊涂上了战场,等到两军对垒,双方火力交换的时候,北洋水师将自己的战舰一字排开,让广甲号吸引日本战舰的炮火,当时广甲号的管带吴之荣就火了,立即吩咐开船走人,这仗,咱们不跟着掺和了。

广甲号不战而走,逃到了大连海域却触了礁。于是管带吴之荣就命令道:那个谁,把总黎元洪,我命令你守住战船,船在人在,船亡人亡,本官先上救生艇,到岸上去休息休息再说。

管带吴之荣走了,留下黎元洪独守孤船。这时候日本人的战舰冲了过来,广甲号上的火力明显不支。于是黎元洪就和部属们商量说:兄弟们啊,是我们报国的时候了,这时候咱们打是打不过的了,投降想也不要想,来,大家操家伙把船凿沉吧,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广甲号落到日本人的手中。于是大家冒着日军的炮火凿船,然后士兵们纷纷投海自杀。

临跳海前,黎元洪摆了个大POSS,曰:士有蹈海而死,此之谓也。然后一头扎进了冰冷的海水中。

捐躯报国,志士蹈海,本来是蛮壮烈的事儿,可不曾想这时候来了一个大浪,将呛昏过去的黎元洪,一直送到了岸上。醒来后正赶上朝廷追究战败的责任,北洋水师或战死或被俘,只有黎元洪老兄莫名其妙的回来了,没办法,那就让黎元洪承担战败的责任好了。

法庭一审判决黎元洪服刑半年。

半年之后,黎元洪蓬头垢面的出了大牢,捂着饿得干瘪的肚皮想:好饿啊,去哪里弄吃的呢?听说两湖总督张之洞素有贤名,招贤纳士,江湖人称张香帅,只要你懂英语会开根号会解微积分,到他那里就有饭吃。要不我去张之洞那里碰碰运气?

到了地方,正巧张之洞刚刚从日本买了艘兵轮,船号楚泰。张之洞摇摇摆摆,带着手下幕僚登船,亲自验看。众人登船之后,兵轮驶入湖中,正行之际,高天上忽然惊雷大作,兵轮摇摇晃晃,竟然眼看就要沉没,于众人的惊恐呼救声中,忽有一人疾冲入驾驶台,单手掌舵,操船如走马,就见兵轮于惊涛之际划破一道白线,竟而是驶出了险域。张之洞大喜之下,细看掌舵那人,原来是甲午败军之将黎元洪。

当时张之洞一看是黎元洪,心里想:小黎这个孩子不错呀,挺能干的,要不要我替这个孩子找点好玩的事儿干呢?

此念一起,黎元洪正式登陆历史,此后注定了他将辛苦栽培出辛亥革命之果,并莫名其妙的背负上篡夺革命胜利果实之黑锅。

这个结局,谁也无法改变。

因为历史在前行。

【07。第二枚铜钉】

黎元洪的投奔,给张之洞出了大难题。

如果黎元洪没什么本事,那么这事就太容易了,随便找个端茶倒水的差使,糊弄黎元洪一口饭吃,到时候黎元洪肯定会感恩戴德,事情就算解决了。

如果黎元洪只是有点小本事,事情也不难,张之洞一直在训练自立军,大小安排黎元洪一个官职,也能糊弄过去。

偏偏黎元洪这厮,虽然性格温厚善良,耕牛一样的任劳任怨任人宰割,军事素养却不是一般的高,黎元洪是北洋学堂毕业的优等生,而且又曾有过甲午海战的实战经验,经张之洞多加考验观察,确信黎元洪乃难得的大将之才。俗话说得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可你既然得到了这么一员大将,怎么着也得给他一支军队摆弄摆弄吧?

但问题是,张之洞身边另有一个亲信张彪。张彪这个人能力或许是稍微差上那么一点点,但人家政治上可靠,对朝廷忠心耿耿——张彪娶了总督瑞瀓的丫环当老婆,新军将士赠了他一个绰号:丫姑爷。这都丫姑爷了,可知张彪对朝廷是不可能再有二心的——这一点,可不是黎元洪比得了的。

一个是难得的将才,一个政治素质过硬,搁在张之洞这里,手心手背都是肉,这事可怎么摆弄呢?

正在犯愁之际,铁良来了。

铁良,宁汉将军,是最优秀的爱新觉罗皇家子弟。此人聪敏而好学,曾留学日本,熟知列强诸国情形,支持变法强国——铁良支持变法强国,其原则是要坚持爱新觉罗对大清国的正确领导,一百年不变。正因为有如此清醒的认识,所以精明强干的铁良,已经成为了爱新觉罗皇族的希望。

为了强国,铁良终日不停的奔波于路,先后检阅了全国各省的新军,发现湖北张之洞所训练的自立军,其成绩冠于各省之上。铁良大喜,立即趴办公桌上写奏章,要求朝廷表彰张之洞。

正写着,张之洞推门进来了:铁子,练字呢?

练……铁良羞红了脸,拿手把奏章盖上。他的毛笔字在皇族中算是超级优秀的了,但没法跟一代大儒张之洞比,担心张之洞笑话他的字太丑,本能的拿手遮住。

但张之洞的心思并不在字上:铁子,你猜一猜,为啥我们湖北的新军,能够在全国取得最优成绩呢?

因为……铁良正想说:还不是你老张忠心为国,夙夜不怠的缘故。但心里又一想,张之洞这时候问此话,定有用意,就问道:这事我也正想问一问你,老张,你有什么好办法,快点说出来。如果有效的话,咱们就全国推广。

张之洞严肃的板起脸来:19世纪,啥玩意儿最贵?人才!

就听张之洞动情的道:铁子啊,要强国,需练兵。要练兵,就需要军事人才,可上哪儿去找军事人才呢?只能是就地取材现培养,我有一个想法,就在湖北创建陆军特别学堂,实行兵学制,谁想参军报效国家,OK,你必须先进学堂做学兵,要学识字,还要学微积分线性代数,只会开根号还不成,还得会求导会查对数表。总之吧,等毕业的时候,还必须要完成一篇学术论文,通过答辩之后,才可以进部队当兵。

微积分?学术论文?铁良听得目瞪口呆:就为了当个兵,还得写论文,这未免也太他娘的夸张了点……张大人高见,高见啊高见……若然我大清的士兵,人人都会写论文,都会求导开根号,这样现代化的军队,必然是天下无敌啊!

那当然,张之洞得意的一捋大胡子:所以呢,为了建立兵学制,也为了强大我们大清的军队,我的意思是得抓紧扩充武昌的第八镇新军,嗯,就建立个二十一混成协吧,让张彪做第八镇统制,让肥仔黎元洪做第二十一混成协的协统吧,你看如何?

你等等……铁良听得头晕:刚才你不是说兵学制,微积分求导开根号写论文吗?现在怎么又弄出来个第二十一混成协……还有,肥仔黎元洪是谁?干吗让他当协统?

张之洞正色道:黎元洪是难得的军事人才,将才啊,唯有他这样的将才,才会知道兵学制的重要性。所以,若然不请他来做协统的话,兵学制是建立不起来的。

有这种事?铁良彻底听糊涂了。

有!张之洞肯定的道:铁子,别眨巴眼睛了,为了国家,为了圣上,你快点写奏章吧。

我写……铁良低下头来开始写奏章,由是黎元洪所率领的新军第八镇第二十一混成协正式宣布建立。

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就将由这支学生军负责打响。

【08。一品夫人定江山】

如果说,黎元洪是行将到来的辛亥革命之关键的话,那么吴兆麟就是辛亥革命关键之关键。

如果说,黎元洪以他的军事才干,成功的将一场兵乱转型为革命并最终取得成功的话,那么,吴兆麟则是以他的军事才能,成功的将一场暴乱转型为兵乱,从而和黎元洪接力配合,最终促成辛亥革命的胜利。

说了这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