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难从命(云霓)-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得出来,老夫人是很喜欢钱氏和润哥的。

  容华拿起菜单吩咐厨房管事的婆子,“将菜仔细的对一遍,不要有什么疏漏。”

  婆子恭谨地应了。

  很快饭菜都准备了个七七八八,容华一道道菜看了遍才放心,又将春尧留在厨房里照应着,这才往老夫人屋子里去。

  刚要进院子,木槿来传话道:“陈妈妈来了。”

  容华先去和老夫人说了宴席差不多准备妥当了,这才去见陈妈妈。

  陈妈妈上前给容华行了礼,见左右没有旁人就低声道:“咱们家里有喜了,李贵人封了静妃,家里下了帖子明日做宴,大太太的意思是请八姑奶奶和侯爷回去一趟。”

  弘哥的话应该带回去了,陈妈妈这次来连她病的事提也没提,也就是说……

  陈妈妈看看容华目光一闪,“大太太说了,八姑奶奶如论如何也要去的。”

  容华对上陈妈妈的眼睛,陈妈妈表情有些异样,容华向前走领着陈妈妈进了套间。

  陈妈妈关上隔扇,走到容华身边低声道:“大太太的意思是要让八姑奶奶进宫,将给静妃的贺礼送去。”

  容华听了微微惊讶,犹豫起来,“只是我最近有些不适,照例不应该进宫。”

  陈妈妈道:“大太太说了,也不急在这两日,等到八姑奶奶好些了再送进去就是了。”

  陈妈妈这些话定然不是大太太交代说与她听的。

  陈妈妈又福了福身,“这次八姑奶奶回去,大太太应该就是和八姑奶奶商量这件事,八姑奶奶心里要有个数。”

  第一百九十六章 恩威并施

  陈妈妈临走之前向容华千恩万谢,“我那孙儿回去说了,少夫人待人极好。”

  所以才会提醒她这些?

  陈妈妈在大太太身边这么多年了,心思不会这样的简单,上次经过顺天府盘问了一天,到她这里仍旧没有将实话说出来,虽然弘哥到薛家来上学身边带的小厮是陈妈妈的孙儿,陈妈妈也不会因为这样一个简单的原因就来和她说这些。

  难道是陈妈妈听说了些什么?

  容华仔细看陈妈妈,陈妈妈恭谨地站在一旁,像是对她的怀疑没有发觉似的。

  就算是现在她开口问也问不出什么,容华稍稍思量,“祖母最近怎么样?”

  陈妈妈道:“老太太精神还好,就是有时候念叨着八姑奶奶。”说着顿了顿,“老夫人的意思也是让八姑奶奶回去瞧瞧。”

  容华点点头。

  陈妈妈走了,容华去老夫人屋子里吃了宴席,回到屋子里,春尧过来回话,“都是按照少夫人交代的做的,我故意出去了一趟也没见什么人去过厨房。夫人、太太都陪着老夫人说话,大奶奶一直跟着小少爷。”

  难不成这段时间她过于谨慎有些多疑了?

  容华躺在贵妃榻上休息,木槿拿来了安神的香,容华道:“不用点香了。”窗外的花已经开了,打开窗子正好能闻到花香。

  容华闭上眼睛,锦秀将新做的薄短被拿来给容华遮上腰腹,木槿在一旁慢慢地扇扇子,锦秀冲木槿点点头,又让木槿仔细着点有蚊虫,这才搬了个小杌子过来做针线。

  容华睁开眼睛道:“你们都下去歇着吧,让小丫头进来伺候就是了。”

  木槿笑道:“奴婢也不困。”说完这话却发现容华已经睡着了。

  锦秀、木槿不禁相视一笑。

  只是想要阖阖眼,不知道是不是屋里的温度正合适,眨眼就睡了半个时辰。

  容华又躺了一会儿,才让冯大媳妇进来给她重新梳头。

  换了身衣服,容华到老夫人屋里,钱氏领了珑真去谢恩,老夫人似是用了告诫的语气,“能留你在身边,想必你也是个伶俐的,从今以后就好好服侍你主子。”

  珑真听了急忙磕头。

  老夫人淡淡地道:“起来吧!”

  这样就算礼成了,容华看了一眼珑真,穿着比平日里要稍艳一些,粉色的穿花蝶褙子,鬓间带了一朵杏色的纱堆花。

  珑真见到容华忙上去行礼,容华笑道:“快起来。”

  钱氏又和老夫人、容华说了会儿话,这才带着珑真离开。

  珑真听着房里老夫人和少夫人说话的声音,刻意慢下脚步,随着大奶奶钱氏回到房里,钱氏让人将院子边上的西屋腾出来给珑真,又选了个小丫鬟以后就伺候珑真,钱氏道:“咱们库里还有些家什,一会儿我去让人拿一套给你用,以后你也算是半个主子了。”

  珑真听着眼睛一红,“都是大奶奶奴婢才有今天,奴婢一辈子都不会忘的。”

  钱氏微微一笑道:“快起来吧!”

  珑真站在一旁有些犹豫的开口,“奴婢想找几个亲近的姐妹聚一聚。”

  钱氏想了想,“今天也是难得的日子,一会儿让小丫鬟吩咐厨房做些饭菜。”

  珑真一听钱氏同意了,脸上顿时浮起喜色,蹲了蹲身,“谢谢大奶奶。”

  珑真这边忙着请相熟的丫鬟们,如萱在屋子里坐了一整天,一滴水都没有喝,似是听到外面有人来请茹娟和茹梅到珑真屋里吃饭。

  茹娟在外面道:“哪里还能叫珑真呢,应该叫戴姨娘才对。”

  “原来姨娘姓戴的。”

  “可不是嘛。”

  明明平日里和珑真是很能说得来的,却没想到珑真提了姨娘,就连她见也不见了,之前两个人还在一起说话。

  珑真拉着她的手说:“我们都是一个命,以后就要互相照应着。”

  这话不知道被谁听了去,一下子就散开了,前天她难过的时候珑真还劝过她,“你那么尽心尽力侍奉夫人,夫人一定会为你做主,你要放心。”

  她当时微微一笑还自信满满。

  却没想到是这个结果,让她怎么有脸……

  ……

  薛崇义喝了几杯酒有些醉了。

  二太太端了醒酒汤,一勺勺地喂给薛崇义喝了。

  屋子里的丫鬟都退下,二太太悄声问薛崇义,“老爷知道这一次是谁帮忙说了话?”

  薛崇义睁开眼睛叹口气,“是皇上念在明睿办了案子才……”

  二太太道:“老爷觉得是因为这个?明睿案子办得好却不见了赏赐,再说明睿只炸了河堤却并没有参与工部贪墨的案子。”说着顿了顿,从怀里取出一个平安符来打开,“我知道老爷最近就会回来,特意去求了符过来。”

  薛崇义睁开眼睛看过去,顿时一怔。

  二太太微微一笑,“前几日从常宁伯府上回来的时候,我就顺路去了寺里。”

  薛崇义听得常宁伯几个字,顿时眼前一亮,“这么说你早就知道了?我还以为现在大家都是求个自保,你这样一说,明日我要登门道谢才是。”

  二太太点点头,“老爷还要官复原职才好。”说着又道,“听说上次救四弟的人被水伤了肺,常宁伯家找了不少郎中去医治,这两日病的似是更重了。”

  薛崇义道:“那你是不是应该去常宁伯府里看看,就算是四弟那也是……”

  二太太笑道:“你着什么急,常宁伯府里的人救了我们四弟本来就是人尽皆知的,现在更好了,这样的情形,就不怕老夫人再反对我再去常宁伯府里提亲,我们明霭年纪也不小了,该是成家的时候了。”眉毛一挑冷笑一声,“我就不明白了,一个庶出的小姐,不识大体的妒妇,都能进薛家的门,正经的小姐怎么反倒迟疑起来了?还不是怕我们明霭抢了明睿的风头,你别忘了常宁伯四小姐原本是老夫人说给明睿的。”

  薛崇义抬起眼睛,“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怎么就成了妒妇?”

  二太太笑了,“我也是才知道的,大嫂屋子里的大丫鬟如萱,那本来是留着伺候明睿的,这个府里谁人不知?谁知道容华嫁过来之后却不肯答应,你说这不是让大嫂下不了台?不过是这段时间老夫人用了容华做些事,竟让她这样得意起来,谁都不放在眼里。”

  薛崇义听得这话心中油然生出一股厌恶,“不过是纳妾室,连这个道理都不懂,我早说不是嫡出的小姐,必然不怎么受教,教引的嬷嬷连这些都没说过?”

  二太太目光一闪,顺着薛崇义的话,“可不是。大嫂这些年也怪可怜的,以前是自己辛苦,现在又娶了这样的媳妇。”

  薛崇义叹口气。

  ……

  容华和老夫人说起选家生子进府的事,“我想了些道理就跟老夫人说说。”

  老夫人点点头。

  容华道:“先让世仆的子女进府,若是有可用的就先留下,然后选其他家生子。”说着笑笑,“毕竟是早早就跟着咱们家的……”

  老夫人道:“之前你二婶也跟我说过,后来却没用上。”

  想一想就知道,那些世仆多数跟过老夫人的,自然不肯用银钱,就算是让他们的儿女先进府里他们也不会念二太太的情。

  她已经问过石传一,她管的那两个庄子是世仆最多的。

  这两个庄子是事先有人做了手脚才分给她的,谁会有这样的能耐,自然就是二太太。将自己觉得最为头疼的划出去给别人,多数人就是这样的心态。二太太最头疼的就是世仆。石传一回来也透露过,那两个庄子上的人恐怕有些不好差遣。

  现在庄子上受了灾,下半年她还想要试种朝廷下发的种子,万一人心不齐,什么都做不出来。她之前和薛明睿说的信心满满,总不能半途而废,再说,府里的人都看着她。

  好在凡是世仆都在意老夫人的想法,谁不想在老夫人面前立功,“朝廷己经扯了试种的田地,咱们庄子上的田正好用来试种朝廷下发的种子。”

  老夫人笑着问,“是明睿回来说的?”

  容华道:“是,可能很快就会有人来看田地。”

  老夫人道:“这是好事啊,只是现在这个月份即便是种上种子,恐怕……”

  容华明白老夫人的意思,“试种的种子只要能长出秧苗就算是成了,等到明年就能大面积播种,我还想了好法子,只要有秧苗就算搬回几棵到暖房里也是可行的。”

  老夫人想了想点点头,“这事虽然好,可是却在这个时机,遇到了灾年,咱们家却能得了朝廷试种的种子,别人家少不得要说闲言碎语,既然沈家有了把握,就要将种子种好,有了结果才好说话。”

  容华点点头,抬起头来看老夫人,笑着又道:“这些事恐别人不懂得里面的厉害,还是要那些跟过老夫人的世仆才能明白。”

  老夫人笑起来,“知道你就要将我拉下水,你这样说了我又不好不帮忙。”

  容华顿时低头笑了。

  正说着话,李妈妈进来看看容华然后低声在老夫人耳边道:“夫人屋里的如萱在房里吊了脖子。”

  第一百九十七章 质问

  容华眼睛一睁,老夫人也沉声问,“人怎么样了?”

  李妈妈又看了一眼容华,面色一松,“还好少夫人屋里的春尧去给夫人送点心,路过如萱的屋子,似是听到了什么,然后开门进去看到了忙叫了人……几个婆子帮着将如萱抬了下来。”李妈妈又道,“幸亏救的及时。”

  老夫人点点头,“夫人那边怎么样?”

  李妈妈道:“我过去瞧瞧看到人没事,就急忙来向老夫人、少夫人说。”

  也就是没有听到薛夫人怎么劝如萱。

  老夫人点点头让李妈妈退下去。

  老夫人喝口茶这才看向容华,“按理说,出了这样的事,不管是人死没死都是留不得了。如萱虽然是卖的死契,她家里却还是有人的,直接让人将她打发回家也就是了。”顿了顿道,“只是她是你娘身边的大丫鬟,情分和你娘不同,这些年也没少在你娘面前尽心力……”

  容华点点头。

  老夫人又道:“我倒是没想到这孩子会成这样,前些年看也是好的,终究是年纪大了心思就多了,要不然府里的丫鬟到了十七八岁一定要放出去,就是这个道理。”

  容华和老夫人说了会儿话,又将老夫人扶去侧屋软榻上休息,雪玉拿了美人拳来给老夫人捶腿。

  老夫人慈爱地看着容华,“去休息吧!”

  容华低声道:“老夫人歇着,我去娘那边看看。”

  老夫人轻微颔首,“你去瞧瞧也好。”

  容华将老夫人身上的薄被盖好,这才慢慢地走出了门。

  容华走了,李妈妈才进屋。李妈妈伸手接过雪玉手里的美人拳,手上一边动着一边和老夫人说话,“真是凶险,再晚一会儿人就没命了。”

  老夫人睁开眼睛看一眼李妈妈,“晚不了,就是怕出事容华才让人盯着。如萱虽然是个丫鬟,容华也不想稀里糊涂就将事了结了。”手里权利不管多大,也不能轻易就做出任何决定,何况是自己没弄清楚的情况下。

  “老大媳妇的性子又是这样,外面的事她不喜欢参与,对自己身边的人就依赖。”老夫人说到这里叹口气,又问起李妈妈,“那件事查的怎么样了?”

  李妈妈道:“奴婢让管事的找人去查,那个叫隆正平的商贾祖上原来也是读过书的,后来家里贫瘠才走上这条路,这个隆正平经商有一套,信誉好人也爽利,才来京畿两年就稳住了脚。”

  老夫人问,“他在江南做的好好的为什么又会来京畿?”

  李妈妈道:“他家里有个哥儿……”

  看来是想走回读书人的路。不过商贾的后代想要科举,那是需要人保荐的,“他结交老四是因为这个?”

  李妈妈道:“奴婢也说不准。”

  老夫人点点头,“他还算是有眼光,在京里这些商贾向来是爱去找常宁伯,不但能帮上忙,还能找个靠山。我们家里虽然有几个铺子,都是不成器的……难为他找上老四,也是个聪明人。”说着道,“他跟老四交往多长时间了?”

  李妈妈道:“有个两三年了。”

  却一直没听老四说起让家里帮忙保荐的事。

  李妈妈接着说:“这几日隆正平遣了不少人去查那天的事,和我们家派出去的人一样都没什么结果。”

  老夫人叹口气,“哪里那么容易,那天在场的人没几个,大家都顾得看人落水,谁会注意那些人,连隆正平自己恐怕也想不出那些人的确切模样,而且若是经商的人报复隆正平,那就更不好找人的,要知道商贾流动性最大,转眼的功夫就出了京畿。”

  老夫人道:“如果真的有人想要报复隆正平却被老四赶上了,这倒没什么好追究的,就怕是那些人本来就冲着咱们家来的。”

  李妈妈看看周围声音更低了些,“老夫人,管事的回话说,去四老爷落水的地方查看的时候,看到了家里的苏长久也在那里。”

  苏长久一家是分给容华用的家人,也就是容华也在让人悄悄的查。

  “还有一件事。”李妈妈道,“常宁伯府里救了四老爷的下人没有救过来。”

  这次老四落水的事动静不小,常宁伯府救了薛家四老爷的消息早已经传的人尽皆知。

  害人的没害成,救人的扬了名,这份恩情薛家又不能不还。

  老夫人目光一闪,“老二媳妇有些太聪明的。”说着闭上眼睛,“计较的事太多,却忘了娶妻娶贤这是老话了。”

  听着老夫人呼吸渐渐绵长了,李妈妈收起了手上的美人拳,出去叫了雪玉进来陪着。

  ……

  容华这边进了薛夫人的屋子,薛亦双正陪着薛夫人坐着,看到容华来了,薛亦双低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