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难从命(云霓)-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小姐的病好了,大太太那边就走不通,她只能想办法绕过大太太,说不定还能争取一下。

  第二天义承侯府果然送来东西,木槿打听了之后过来说:“二小姐的病真的能治了,说是用药十分珍贵,家里凑不起来,义承侯府才打发人把药送过来。”木槿将声音压得更低,“还听说,二小姐这病不能劳神,要好好养着才能好。”

  容华记得以前府里来过一个很厉害的郎中给瑶华看过病,也是如是说。如果这一次瑶华真的能修心养性……容华微微一笑,那早在几年前病就好了,怎么会等到今天。

  ……

  陶大老爷京外的差事忙完了回府。

  容华在大太太屋里绣荷包,研华和往常一样迎出去接大老爷,父女两个人一起进院子,说说笑笑,甚是亲昵。

  容华跟着七姨娘在府外生活这些年,大老爷很少过去看望她们母女,就算是过去,容华也是刻意躲开,像今天这样正式地见面,还是第一次。

  对容华来说,这是阔别了三年后,他们父女的重逢。

  陶老爷比大太太大了七八岁,看起来一点不比大太太显老,这三年除了微微发福,也不见有别的变化。容华淡淡看了一眼,就别开目光,装作对大老爷有几分的惧怕,规规矩矩地上前行礼,喊了声,“父亲。”

  大老爷很是喜欢研华俏皮的样子,对他来说八小姐容华就太古板了些,少了一份灵气,多一分恭谨。

  大太太将容华绣好的荷包拿出来给大老爷看,大老爷也只是随意看了一眼,说了声,“好。”便转头看向研华。

  研华更是得意,这种亲疏立辨的场合,她当然是最大的赢家,父亲宠爱她,大太太对她也另眼相看,她想要什么都能得到,不像不受宠的容华,到哪里都被忽视。

  丫鬟将茶具端上来,研华便亲手去泡功夫茶,她从茶叶罐里挑出茶叶,观音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一气呵成。

  最后将茶端到大老爷跟前,大老爷打开茶盖闻闻香气,脸上流露出喜色,“研华冲茶的样子和玉儿一模一样。”

  容华知道,玉儿是四姨娘的小名。

  研华是特意让大老爷想起四姨娘。

  大老爷喝了茶果然问起,“玉儿怎么样?”

  研华生怕会有人抢先说了,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匆忙应道:“四姨娘这几日病了。”

  “病了?”大老爷不禁扬起眉毛,“请郎中看过了没有?”

  大太太笑道,“看过了,现在正吃着药呢……”还没等大太太说完,大老爷已经点头道,“等一会儿我过去看看。”

  研华露出笑容来。

  第三十四章 父亲(下)

  说了会儿话,大老爷累了要去休息,容华、研华带着丫鬟退了出去,大老爷和大太太进去主屋。

  大太太让冬蕊打了洗脚的水,然后将丫鬟都遣了出去,自己蹲下身来给大老爷洗脚。

  “这一趟挺累吧?脚上都起了泡,一会儿我给你挑了。”

  大老爷闭着眼睛点点头。

  大太太忙活了一阵子,将大老爷伺候上了床,这才说起这几日府里的事。

  听到淑华小产,大老爷睁开眼睛,“淑华一向身体不错,怎么会小产了,你也别光顾得善后,要自己想一想,是不是侯府那边?”

  大太太坐下来,轻轻地给大老爷捏着膝盖,“我也想过,可是看蔡夫人的样子不像是……再说这可是长房的第一个孩子,虎毒不食子,我们淑华也没做什么错事,没有理由。”

  大老爷不可置否。

  大太太又道:“王家托了左春坊薛中允的夫人来家里提亲。提的是王尚书的三弟弟,是正妻。”

  大老爷目光一闪,皱起眉头,“王尚书那个傻弟弟?这怎么行?”

  大太太叹口气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侯府那边早就订好了,要是平时我们还能说一说,现在淑华正好小产,”顿了顿,“我已经和蔡夫人说好,再从我们家选个女儿嫁到侯府做妾。”姐妹共侍一夫,算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大老爷终于满意地点点头,“义承侯府那边,是怎么也不能丢掉的。这些年我们没少在上面费心思,要是中途出什么问题,之前的努力也算是白费了。”

  “只是。”大太太面色一黯,吞吞吐吐起来。

  大老爷道:“有什么事就说。”

  大太太眼睛一红,眼泪掉下来,“淑华小产,蔡夫人的意思倒是怪罪淑华不小心,我在侯府一边要安慰淑华,一边要看蔡夫人的脸色,生怕有什么错处。”

  大老爷想起大太太第一次小产,两个人在老太太压迫下的日子,不禁触景伤情心酸地叹口气,“我不在家,这些事就落在你头上,辛苦你了。”

  大太太经大老爷这样一说,泪水更是止不住,大老爷也伸出手来帮大太太擦眼泪,这些年,夫妻之间亲昵的举动已经越来越少。

  大老爷安慰大太太,“以前你也是不容易,上面有老太太压着,下面还有家里这些琐事,好不容易老太太这些年不管府里的事了,孩子们又大了,你免不了操心。等过几年弘哥娶了媳妇,也就有人能帮帮你。”

  大太太带着浓浓的鼻音委屈地道:“可还有一件事,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

  大太太向来是个好强的人,很少向大老爷开口示弱,除非是真的遇到了难事。

  “怎么了?说来听听。”大老爷的声音柔和起来。

  大太太为难地开口,“前两天义承侯府请我们去看堂会,还请了王尚书的陈姨妈,我知道王家是要相看,就带了容华过去。”大太太特意停顿了一下去看大老爷的脸色。

  大老爷面容舒缓,大太太知道剩下的几个女儿里面,大老爷最不在意的就是刚进府的容华。将容华嫁去王家是合大老爷心意的。

  “我看王家对容华也很满意,只是我们回府之前,蔡夫人突然在陈姨妈面前提起研华,夸赞研华的好,还准备了礼物给研华。”

  “我只当是蔡夫人心底里喜欢研华,谁知道……”

  大太太面目一紧绷,“谁知道,王家来提亲,指名提的是我们六姐研华。”

  大老爷微微一怔,从床上坐起来,“什么?”

  大太太也焦急起来,“这可怎么好,我是怎么也不想把研华嫁给王家的,”说着又垂泪,“研华在我身边这么多年,除了淑华和瑶华,我最喜欢她,她的吃穿用度也和她的两个姐姐没什么两样,我一直想要给她寻一门好亲事,没想到……我真是舍不得啊。”

  “我本来是想让淑华去跟蔡夫人说说,让容华嫁去王家,淑华却出了这样的事。”

  大老爷道:“如果王家相中了容华,就不会提研华了。我看王家一定是打听到容华是外府生养的,所以才会要研华。”

  大太太道:“那倒是不一定。我听淑华说,义承侯府里的人都觉得容华长得像贵妃娘娘的双生妹妹弘化公主。”

  大老爷惊奇道:“弘化公主?”

  大太太垂下眼睑,“可不就是弘化公主,蔡夫人应该是因为这个,才不让容华嫁入王家。”大太太十分为难,“我们府里现在又没有了其他适龄的小姐,要不从族里选一个出来替研华嫁过去?”

  “我本来是想跟老爷商量个结果之后,再告诉四姨娘,可是不知道四姨娘哪里听来了消息,定然让我马上退了这门亲事,不然就要带着研华去找老爷……”大太太委屈的眼泪又流下来,“她以为我愿意答应吗?人心都是肉长的,这些年我对研华如何,她又不是不知道。”

  “四姨娘也不知道哪里冒出来那么多的疯话,硬说我心狠手辣,别说卖女,就算杀女也能做得出来。”

  大老爷像是被戳中了心口,恼怒地皱起眉头,“越说越不像话了。她是什么身份,敢跑到你身前说三道四,陶府的小姐本来就应该为陶府做些事,别说是她,就说你刚才说起的弘化公主,还不是漂洋过海嫁到一个小国去。”

  大老爷思忖了片刻,“既然王家指名来求,也就答应吧!”

  大太太惊讶地抬起头,“老爷……”刚要劝阻。

  大老爷摇摇手,“毕竟都是在京城,将来还可以照顾一些,不像三姐、四姐,嫁去那么远的地方。”

  大太太只得勉为其难地同意了。

  “可是四姨娘那边,我说她病了,也是怕她会对研华说些什么。研华接受了不了出了事那可就……”万一出什么岔子,那可是脸面上的事,“我又不能一直关着四姨娘。”

  大老爷厌弃地道:“先关着她,等到研华顺利嫁去王家之后再放她出来,省得她节外生枝。”

  大太太只得顺着大老爷的意思将事情交代下去,出了暖阁,陈妈妈早就等在外面,大太太和陈妈妈稍一对视,顿时露出满意的笑容。

  晚上,木槿伺候容华上床休息,容华拿起身边的一本诗集看,正看到她最喜欢的那几首诗,弘哥从外面进来。

  木槿和锦秀自然而然地退了出去。

  容华抬起头来要和弘哥说话,猛然发现弘哥脸颊上似是有一道擦伤,容华皱起眉头,问弘哥,“脸上怎么了?不小心摔了?”

  弘哥笑着坐过来,“是跟人打架不小心蹭到了。”

  容华放下手里的书,扬起眉毛,“打架?在左宗学里面?”

  弘哥笑嘻嘻地道:“本来是别人打架,我过去凑个趣儿,被扔过来的东西碰到了脸。”

  容华去看弘哥脸上的伤,还好伤口只是看着唬人,并不深。

  “姐,你猜打架的是谁?就是和大姐夫交好的常宁伯家的公子,这位公子平日里最爱细论功勋贵族那些光彩的事,今天正好说到现在的勋贵子弟最有前途的几位,其中可不就是有大姐夫。”

  “后来说到了武穆侯,常宁伯的公子觉得不值一提,这可惹恼了两个和武穆侯交好的贵勋子弟,几个人争着争着就扭打到了一起。”

  “那两个与武穆侯交好的贵勋子弟,平日里最是难缠,博士来劝也是没用,”弘哥顿了顿,露出调皮的笑容来,“还是有人找了武穆侯,才将那两位公子说了一通分开。”

  容华目光一闪,“武穆侯?”

  弘哥道:“是啊,武穆侯,”顿了顿又道:“虽然武穆侯看起来是凶巴巴的吓人,可是我觉得这样反而好,清高傲物……”

  容华不禁“哧”地一声笑了,“你知道什么是清高傲物。”

  弘哥一本正经道,“大姐夫是温文儒雅。可武穆侯那样也不一定是为人冷漠,说不定就是清高傲物。”顿了顿又道:“姐姐不是说过,低眉菩萨和怒目金刚吗,看人不能看表象。”

  容华摸摸弟弟的头,“也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

  弘哥挺挺胸脯,“我就喜欢那样的。”

  低眉菩萨还是怒目金刚?她以前曾以为赵宣桓是一个外温内厉的人,却没想到他最终还是顺从了。本来她想,就算赵宣桓三妻四妾,只要他没有娶陶家大姐,她都可以原谅。

  如今的情形,她宁愿嫁去王家,也不愿意有淑华这样一个发妻在她前面,时时刻刻都在提醒她,淑华的地位永远不可逾越。更何况,她之前死于非命,之后委屈在淑华之下,像是她已经认命,屈服了她的命运。

  弘哥又说了会儿话才走,容华躺在床上仔细思量。

  府里都说瑶华人好,瑶华若是能顺利嫁去侯府,将来诰封为诰命夫人,那就是善有善报?

  第三十五章 试探(上)

  第二天,二老爷遣人到府里报信,说是回京的行程耽搁了,要迟个两三日才能到,崔执事家的忙进内府通禀。

  研华、容华正巧都在大太太屋里问安,大太太也不避她们,直接问崔执事家的,“来的人有没有说是因为什么事?”

  崔执事家的道:“说是正好遇到了三老爷的娘家人安国公夫人,说是要与安国公夫人一起进京。”

  容华悄悄看了一眼大太太,大太太果然难掩笑容。

  恐怕这事不是凑巧,而是有意为之,不然怎么说二房、三房今年来得比每年都要早一些,借着三太太这层关系,这事办起来才能水到渠成。

  安国公府那可是比义承侯府还要大的靠山,更何况武穆侯那是已经继承爵位的。

  将来陶家有两个公侯的女婿,那一定会慕煞旁人。

  大太太温和地道:“这不还有几日才冬至呢,也不着急,我们这边准备着,只要能赶在祭祖之前回来就行,”顿了顿又对陈妈妈道:“你回了老太太,就说二房三房过几日才能到,别让老太太等得急了。”

  崔执事家的领命出去,到了垂花门外将大太太原话告诉了崔执事,崔执事忙着去安排二房那边送信的小厮。崔执事家的不敢耽搁,径直往老太太那里去。

  老太太正坐在软榻上,大丫鬟芮青在一旁给老太太揉捏肩膀。

  陈妈妈将大太太交待的话说了一遍。

  陶母点点头,“知道了,眼前我正有一件事要跟大太太说,”说着让芮青去内室拿了一封信出来,“这封信你拿去给她,让她看着办吧!”

  芮青将信交给陈妈妈,又复回来伺候老太太。

  陶母眼皮也不抬,“人老了,容易倦,我也不留你了。”

  陈妈妈知道老太太对她素来不喜欢,就算她说几句哄老太太的吉祥话,老太太也会说什么,“耳朵不好用了,你说什么?我也听不真切了。”让她哑口无言。

  陈妈妈如此思量了一下,也就不讨什么没趣,拿着信讪讪地退了下去。

  陶母叹了口气,“不知道她又在使什么坏心,这府里的人都快让她折腾干净了。现在借着给我办寿辰,却不知又要笼络什么人过来好给她做主意。”顿了顿又道:“我这是老了,不想再操心。”

  芮青道:“老太太说的是。”

  陶母让芮青端了茶给她喝,润了润嗓子,忽然一笑,“我也不能让她太得意。”

  陈妈妈将信拿去给大太太看。

  大太太接到手里,那封信明明白白是写给陶母的,哪敢随便拆开。忙去陶母处去问陶母意思,陶母先是说乏了睡觉,大太太去了第二趟,陶母才将信打开来看,然后说:“你三妹妹这几日要回来,你看看方不方便,不方便就写信与她,让她不要来了。”

  大太太听了这话,忙道:“看母亲说的,她不来我还要写信问她,眼见就是您的寿辰,家里多些人手帮忙我是求之不得的。”说完忙去看陶母的脸色。

  陶母不疼不痒地“嗯”了一声,这事就算是定下来了。

  大太太又和陶母一起说了话,还吩咐陶母的丫鬟多多照顾老太太,这才从陶母屋里出来,走到僻静之处,大太太道:“仔细点老太太那边,别关键时刻这边又出乱子。”老太太这些年手里也有几条人脉,虽然这些年府里的事都是她做主,表面上却也不敢得罪老太太。

  容华从大太太处回到屋子里继续做针线,听到屋外帧儿、?儿两个丫鬟闲聊。

  帧儿说:“将来咱们大小姐就是伯爵夫人,谁能比得了啊。”

  ?儿笑着说:“那也不一定,府里还有好几个小姐没嫁呢。”

  虽然是两个丫头的玩笑话,眼见却要成真了。

  大女婿还没继承爵位,武穆侯就快成了二女婿。

  帧儿又说:“等到大姑爷继承了爵位,我们要怎么称呼呢?是继续叫大姑爷还是要叫爵爷?”

  ?儿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