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难从命(云霓)-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蔡夫人进去说了些客套话,然后坐在一旁。

  大太太顾不得别人,只盯着爱女上上下下看了一遍,然后迫不及待地坐在小杌子上,拉起淑华的手。

  大太太这艇热切,让对淑华表面亲切的蔡夫人有些不满,就算是心疼女儿,也不能就这样不管不顾,也不想想她们婆家人的处境,像是淑华在这边受了多少委屈似的。

  大太太所有心思都在淑华身上,自然没有察觉蔡夫人的变化。

  大太太仔细查看着女儿的情形,感觉到淑华的手指似乎并不由自主地颤抖,登时心中大急,碍于蔡夫人在旁边却不好直说,只用紧紧攥了淑华的手指,用眼神询问淑华,“这是怎么回事,这两天就又瘦了一圈。”

  淑华的眼窝深深地陷了进去,嘴唇苍白的没有一丝血色,强忍着要涌出来的泪水,嘴角抖了两下,“还是那妇人病,自从上次,就不见干净,这两日稍稍好了一些。”最后半句话说得有气无力,显然只是安慰大太太。

  大太太道:“我托人买了‘寿山亭’固本培元膏。”说着,回头看春尧,春尧忙去婆子手里找。

  春尧将那药拿了来,大太太又一刻也不容地急切道,“快去热了来”,立即就要拿来给淑华吃。

  淑华屋里的人也跟着一通忙活。

  蔡夫人虽然在一旁帮衬,脸色却更加不好,亲家太太这样子,像是侯爷府没有拿这些东西来给媳妇吃,不过固本培元高,比这精贵的不知道吃进去了多少,谁知道都没有用。怪就怪媳妇执意要去挑宣桓的毛病,夫妻俩这段时间不知道生了多少气,加上秋荷那丫头一死,这病又大发起来。府里找了专门看妇人病的郎中,郎中开了药方,还让她劝慰大媳妇要少动肝火,多多静养才是上策。

  一开始蔡夫人看上的是淑华的直率算计不多,她只要稍稍一用心就能让淑华乖乖听话,长媳最重要的是和她一条心,淑华这样的儿媳妇不会让她多费心思。可淑华的脾气和宣桓是如何也合不来的。宣桓喜欢的那种温婉大度,知书达礼,淑华都不具备,平日里还好了,只要和宣桓闹起来,淑华就不管不顾,又吵又闹,让宣桓伤心。蔡夫人看看淑华,也不知道侯爷到底看中了陶家哪一点,非要和陶家结这门亲事。

  她还记得几年前有天晚上,侯爷从陶家回来就说起这门亲事,她本来说长子的婚事还是慎重一些为好,谁知道侯爷不知怎么了,要她马上去相看不说,还说,最好马上就将这门亲事定下来。

  这几年两家关系越来进密切,侯爷也颇为看重陶家……蔡夫人看一眼陶八小姐,如果再娶陶家一个女儿过来,能换来安宁,倒也行了。

  心里最惋惜的是在给宣桓定亲之前,没有去看陶府的二小姐,二小姐的性情是她再喜欢不过的。

  大太太一勺勺喂女儿吃那药,淑华一口口地咽下,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苦的、酸的、甜的从嫁过来她都尝了个遍。尤其是赵宣桓,她第一次见到他,看到他芝兰玉树般地站在那里,她几乎不相信,这样的人就要成为她的夫婿。

  她心里有多少甜蜜的期盼,可是这些却从进府之后,一点点地磨没了。她是他名正言顺娶回来的妻,每次对上他温润的眼眸,淡淡的疏离和拒绝,她心里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外人。

  一开始她还害怕,怕他将喜欢的人娶进门之后,府里就没有她立足之地,赵宣桓没有动作,她便安下心来,可是现在她期望知道赵宣桓喜欢的那个人是谁,又在哪里,也不至于像现在这般……淑华向后看去,看到八妹妹站在一旁,刚想招手让容华过来,就听外面有人道:“大爷回来了。”

  容华的眼睛重重一跳,赵宣桓回来了,四下里也没有屏风,想躲避也没有地方,要走出这个屋子又来不及了。她已经难以避免地要和赵宣桓碰面。

  要不是今天事发突然,她又不知道来龙去脉……她实在应该找个借口不跟大太太一起过来,可是想要拒绝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容华思量之间,赵宣桓已经走进来。

  赵宣桓穿着天蓝色的长袍,清澈的眼睛被衣服颜声一照,如湛蓝的湖水,水石掩映粼粼明净,见到大太太他行了礼,“岳母。”声音还似往常般醇和。

  容华上前行了礼,低声叫,“姐夫。”

  赵宣桓看了容华一眼,似是想到了什么,眼底深处不知不觉地露出丝落寞来。

  赵宣桓再转身,大太太已经让开位置,让赵宣桓坐到淑华身边。赵宣桓看淑华勉强支撑的模样,他和淑华这段姻缘,不光是淑华一生毁了,他又何尝不是,人前光鲜人后又是如何,什么能补偿心底的缺憾。

  这段时间淑华的努力他都看在眼里,每晚都尽量等到他回来,温和地和他说上一段话,只是再怎么样……“累了就多休息,病才能好得快。”

  淑华微微一笑,点点头。他的这些话听起来似乎让人有希望,她却知道,他分得清清楚楚,安慰和感激都不能代替他心里的那个位置。淑华觉得自己也累了,让赵宣桓扶着躺了下去。他的臂弯多温暖啊,这么多年了,她却没有一次能在他臂弯里睡上一觉,她的动作很慢,只是因为眷恋着。

  淑华本来已经闭上眼睛,可是却又想起什么,伸出手来将赵宣桓的手拉住。一双眼睛在屋子里搜寻着,看到容华目光停下来,冲容华笑笑,“八妹妹你过来。”

  容华心里一惊,屋子里所有人的目光顿时都落在了她身上。

  淑华这是要做什么?不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就……容华连忙看向大太太,大太太的目光也看了过来。

  第六十八章 前兆(下)

  大太太的目光复杂,其他人都是静静地等在一旁看。

  容华从刚才的惊讶逐渐变得冷静下来,如果她现在走过去,也就是认同了大姐的安排,尤其是义承侯蔡夫人和二奶奶都在一旁,众目睽睽之下,她不但丢掉了女子的矜持,而且一但走出这一步,这亲事就成了一半,以后的局面也就万难回转。

  现在只能装作羞怯、不知所措。

  拿定了主意,容华低下头迟迟不肯挪动步。

  淑华那边等得有些着急,又要开口,大太太已经看向春尧手里的东西道:“你大姐是跟你要让你给她带来的东西。”

  大太太话说的婉转又留有余地。

  容华这才磨磨蹭蹭地走到春尧旁边,慢慢地从春尧手里找东西,春尧也看出这里面的玄机,要是府里别的小姐说不定会高兴大太太的安排,可是她对八小姐还有一点了解,就算大姑爷将来前途好又会继承爵位,八小姐也应该不会愿意做一个妾室……春尧故意没有听出来大太太的意思,只站在那里并不帮忙。

  赵宣桓看到一旁垂着头为难的容华,心里也有了几分明了,皱了皱眉头,站起身,“岳母先坐着,我还有些事。”

  听到赵宣桓要走,容华总算是松了口气。

  淑华想要留下赵宣桓,只伸出手来,又知留不住,那手便垂下来。

  赵宣桓从容华身边走过,特意看了一眼这位陶家八妹妹,陶容华脸上微微发红,眼波一荡看向别处,这个模样让他觉得似曾相识,只是心念一动,挪开目光,转身离开了。

  赵宣桓出了门,淑华埋怨地看了容华一眼,容华更不敢抬头。

  大太太看容华的模样,知道淑华叫的太突然,容华没有准备臊着了,虽然刚才是个好机会,如果容华过来,淑华也好顺理成章地让姑爷加深对容华的印象,可毕竟容华是个未出阁的小姐,看到姐夫在一旁,如何能不多想?也怪她之前有些犹豫,没有跟容华透过口风。

  蔡夫人旁边的二奶奶心里冷笑起来,不过是纳个妾室,婆婆已经答应了,大嫂用得着这么着急地去跟大哥说?

  大太太又安抚淑华要好好休息,这才跟着蔡夫人到主屋去说话。

  众人边说话边进了屋,刚到了内室,就看到桌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精巧的物品,大太太正诧异着,蔡夫人笑着道:“是贵妃千秋要到了。”又看了看屋子里的下人,等那些无关的丫鬟、婆子都退下,蔡夫人压低声音接着道:“原说想要圣上恩准省亲。”

  大太太又惊又喜,“那可是好事啊,古往今来也没有这样的恩赐。”

  蔡夫人叹了口气,“圣上本来已经准了,可是这又出了乱党的事,这事只能暂时作罢。”

  大太太也惋惜起来,“真是太可惜了。”

  蔡夫人和大太太到一旁坐了,丫鬟们上了茶,蔡夫人喝口茶又道:“虽然省亲的事作罢,却准了母亲进宫探视,还能小住几日。我是想要送件礼物庆贺贵妃千秋,只是选来选去也没有选到合乎心意的,宫里规矩又多,好些东西是不能拿进去的,贵重的东西贵妃那里又是不缺。”说到这里顿了顿,笑着看向大太太,“不如,亲家太太来帮我选一选。”

  大太太受到这般抬举,脸上有光自然高兴,却是推辞,“我哪里能有这种眼力,我瞧着,夫人选出来的已经是件件都好了。”

  蔡夫人又笑了,侧目看到陶八小姐在看桌子上的东西,“八小姐帮我看看哪样东西更顺眼一些。”

  容华柔顺地笑了。

  蔡夫人道:“你们年轻的女孩子说不定眼光不同,倒会选出些不一样的。你就过去仔细看看,也不用想太多,只看哪样是你最喜欢的。”

  蔡夫人已经这样说了,容华不能再推却,就站起身到那桌子旁,蔡夫人和大太太在一旁继续说话,容华趁着看东西的功夫,仔细思量,很快心里拿定了主意。

  容华重新坐回去。

  蔡夫人笑着问:“喜欢哪一件?”

  容华微微一笑,“就像母亲说的,件件都是有心意的。”顿了顿又道:“贵妃娘娘真正在意的是心里挂念的人或物,所以夫人不论送去什么,贵妃娘娘只要看到那东西,想起夫人,心里都会欢喜。”

  这话说得妥当,大太太不禁抿嘴笑起来。

  容华的这番话,却让蔡夫人想到了另一层,贵妃娘娘真正挂念的,除了她们这些人还有她的胞妹弘化公主。

  前几年弘化公主的画像也送进宫里几回,因都是后来补画的,最多只有六个分的相像,贵妃娘娘都不满意,蔡夫人看了一眼容华,叹口气道:“我何尝不知道贵妃娘娘喜欢的是什么,弘化公主的事亲家太太怕是听说过,贵妃娘娘这些年有一半心病是为了弘化公主。”

  “偏是以前也没留下什么画像出来。娘娘让我送了几次,可后补的东西都是不称心的。”

  说着深深地看了一眼容华,“上一次八小姐到府里来,我那两个从小到大的姐妹,都说八小姐的气质和弘化公主十分相像,我看哪只是气质,就是眉眼也十分相同,如果亲家太太肯,不如我和画师来比照八小姐画上一幅给娘娘送去。”说到这里又连连赔不是,“倒让亲家太太笑话了。”

  大太太道:“夫人这样说真是将我当做了外人,不过是照着画幅画像,若是夫人不嫌弃,让人来画便是了。”

  蔡夫人自然高兴。

  容华也低头笑了,但愿这幅画像能起到作用。能肯定的是,她越得蔡夫人喜欢,大太太越不会放心,从府里挑选妾室是用来保证淑华地位的,如果反而构成威胁,那就得不偿失。她和弘化公主相像,跟蔡夫人就多了几分亲近的理由,之前只是在私下里说,现在蔡夫人已经提到明面上,大太太应该不会不做考虑。

  容华正想着。

  外面又有侯府的丫鬟进来道:“陶家二小姐来了。”

  容华目光一闪,瑶华果然按捺不住。

  瑶华这一次不知道又要耍什么手段,这样也好,说不定她也能借此脱身。

  第六十九章 旧事(上)

  大太太没料到瑶华会过来,不由地一怔。

  蔡夫人道:“刚才见亲家太太没带二小姐过来,我纳闷呢,想来二小姐是惦记着大媳妇。”

  大太太笑笑,“她们姐妹俩素来最好的。瑶华心细,谁都要挂念。”顿了顿,“我过去看看。”

  大太太刚站起身走到门口,已经看到瑶华领着初晓走过来。

  瑶华缓缓上前行了礼,问了蔡夫人一声好,又对大太太道:“府里马车要过来,我就跟着一起来了。”脸上沉着镇定,从容不迫,将一切说的顺理成章。

  大太太点点头,“你大姐刚才看你没来,还跟我念叨呢,你快去看看她。”

  瑶华娴静地应了一声,又跟蔡夫人告罪,“我去看看大姐就过来。”

  蔡夫人笑着吩咐丫鬟跟着将瑶华送过去。

  大太太转头看容华,“不然你也跟着过去,你们姐妹一起说说话。”

  容华看一眼有备而来的瑶华,微微笑了,“我还是陪着母亲在这边吧。”那是非之地,她还是离得越远越好。

  瑶华又福了个身才跟着那丫鬟走了。

  大太太和蔡夫人重新回到屋子里说话,容华静静地坐在一旁听着。

  大抵是一盏茶的功夫,果然有丫鬟进来走到蔡夫人旁边,悄悄地耳语了几句。

  蔡夫人脸上顿时浮现出一丝异样。

  那丫鬟说完话就立在一旁听命。

  蔡夫人转头看向大太太,脸上虽然带着笑容,却有几分的僵硬,“大媳妇想要跟着大太太回去住两日。”

  听得这话,大太太面上一僵,刚才淑华还没说要回去住,怎么一下子……脸上就尴尬起来,“这孩子,我去说说她,身上这个样子,还不好好静养,顿了顿又道:“这孩子就是有些小性子,倒让夫人笑话了。”

  蔡夫人忙笑道:“亲家太太这是哪里的话。我也是担心媳妇的身体,恐来回颠簸对病情不利,不然倒是没别的,什么时候回去都是使得的。”

  明明是淑华不占理,蔡夫人还帮着说话,大太太尴尬地不知该说什么,只得站起身:“我过去看看,这孩子不好好养着,折腾什么。”

  容华也忙站起身,跟着大太太一起去淑华屋子里。

  容华边走边思量,不知道瑶华到底和大姐说了些什么?会让大姐有这样的反应?急着回陶府,到底是有什么事?莫非……容华隐隐地猜出了几分。

  几个人走到淑华院子里,已经有小丫鬟焦急地等在那里,看蔡夫人来了,急忙上前撩开帘子,大太太进了内室,看到淑华坐在床边,己经让丫鬟服侍着穿上了衣服,大太太再看看瑶华,瑶华站在淑华身边,眼圈红红的脸色也是煞白,初晓更是低头站在一旁,脸上有了惧意。

  屋子里其他丫鬟更是拘谨地站在一旁,生怕会做错事一般。

  淑华的脸色比刚刚又差了许多,面如金纸,呼吸都十分费力,见到蔡夫人、大太太过来,让小丫鞋扶着颤巍巍地站起身,上前勉强给蔡夫人、大太太行了礼,“娘,我想回趟娘家,明日就能回来。”

  蔡夫人深深看了淑华一眼,平日里淑华有了什么主意,也是要试探着问她的意思,今天说出这话来,是打定了主意。尤其是淑华眼睛里那股坚定,仿佛是怎么样都不会动摇。

  她如果强行拦着,也不一定能有什么结果,反而闹得大家脸面上前不好看。蔡夫人想了想也不提别的,只露出许担忧来,“我这边倒是没有什么,只是你的身体可能经得住?”

  淑华点点头,“娘放心吧。”说着长长地喘了口气。

  大太太见淑华的脸色着实难看,责怪的话也就说不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