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难从命(云霓)-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太太辩解了一句,“就算知道也不能说什么,毕竟整件事是因为姑爷。”

  陶老太太白了大太太一眼,不由地冷笑笑,从古到今出了这种事,谁不是将罪责都归在女人身上,那些男人能受了什么损失,“你们就真的不怕把以前的事抖出来?”

  大太太一时缄默,好半天才道:“淑华姐妹说话的时候,外面有妙彤守着,应该没有人听到,淑华虽然生气,却也没有将这件事说出来。只是四姨娘那边……也不知道她是怎么知道的,将来……”

  陶老太太道:“我儿子有什么毛病我心里知道,有时候大意会透露两句。四姨娘那里你不要管了,我自然安排妥当。府里几个丫头都到了婚龄,要是弄出事来谁还肯上门说亲?”

  大太太点点头,“母亲教训的是。”

  陶老太太这才站起身,扬声叫芮青过来扶着她出了门。陶老太太虽然和媳妇发放了一阵,心里仍旧打了个死结。

  芮青问:“老太太走回千禧居还是……”

  陶老太太道:“去看看四姨娘。”

  陶老太太只领着芮青,直奔四姨娘屋子里去,芮青将门推开,屋子里乱成一团,没有一个使唤丫鬟。

  芮青不禁皱了皱头。

  四姨娘也是风光过的,尤其是生了少爷那年,大老爷说四姨娘是个有福之人,让四姨娘搬了大院子,又给了两个听话的丫头。这才几年的功夫,亲生的少爷死了,四姨娘生了场大病,再也没有怀过孕,失宠之后,四姨娘从大院子挪回了小院子,屋子里的丫鬟都被调走了,身边只留了个一个小丫鬟柳儿。

  现在又沦落到这般田地。

  四姨娘静静地躺着,长发凌乱地散落在床铺间,整个人没有了半点生气,看起来异常的可怜。

  芮青上前一步叫道:“四姨娘,老太太来看你了。”

  床上的四姨娘这才缓缓地睁开了眼睛。大大的眼睛里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光芒,有的只是死灰一片。

  目光落在陶老太太身上时,四姨娘脸上露出一个奇异的笑容。

  陶老太太看了眼芮青,“你到门口去吧!”

  芮青点点头,搬了个小杌子给陶老太太坐了,自己走到门外,轻轻地关上门,守在门口。

  陶老太太看着四姨娘,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红色的帖子打开来递给四姨娘,“这是要给王家的庚帖,你仔细看看。”

  四姨娘颤巍巍地从被子里伸出手来,长长的指甲从那庚帖上划过,终于满意地将手垂了下去,“老太太……慈悲,我……到了……那边必不忘了……老太太的恩情。”

  陶老太太道:“我已经这般年纪,答应你的事,必然不会骗你。”顿了顿又道:“只是今天的事……”陶老太太不知如何开口。

  四姨娘却已经如释重负般,长长出了口气,“大小姐……说的话……我都听见了。竟没想到……五小姐是这样没的。”想到陶正安的薄情,对亲生女儿都如此,更何况她。

  陶老太太目光闪烁,“这么说,你以前不知道?”

  四姨娘道:“我……是个……要死的……人,不骗老太太。刚刚……我本是想死了……”一了百了,也不必再受折磨,“只是……我怕老太太来问我……会将事算在研华身上,我才……不敢死了。”

  “如今……清清楚楚说给……老太太,那种话我没有说过……她们……是听到消息以为……我真的说不出话来……才……赖在我身上。只要……老太太……想……就一定能弄明白。”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话里怎么听都不像掺了假。

  四姨娘伸出手从自己后腰间拿出一个盒子递给陶老太太,“还有……件事求老太太……这盒子……里的东西,等到……研华出嫁了……拿给她压箱吧!”

  那盒子不知道被四姨娘放在身后多久,带了些体温。陶老太太将盒子接过来答应了四姨娘,又站起身,叹了口气道:“你的事我都记着,你好好歇着吧!”

  四姨娘重新闭上眼睛。

  都说吞了金的人来世能得富贵,在这府里这么多年,最后总是落得这样一个好处。若有来世……富贵不敢求,只求名正言顺地做个普通人。

  陶老太太打开门,芮青忙上前将老太太扶了。

  陶老太太看看芮青,想芮青在门外总会听到些只言片语,沉下脸来嘱咐,“刚才我们说的话,不准向任何人提起。”

  芮青知道里面的厉害,急忙答应。

  第七十一章 旧事(下)

  陶老太太回到千禧居坐在椅子上,看着众丫鬟忙来忙去,芮青端来一杯热茶,陶老太太喝了一口。

  她是不是老了,怎么身边的都看不清楚了。这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陶老太太坐了一会儿,又让芮青拿出瑶华留在她这边的东西来看,有字帖,有绣帕,有瑶华做的小玩意儿。

  瑶华字迹俊秀,针线上虽然并不出色、但是绣给她的东西,却像她本人一样的秀雅,老太太又拿起那个新得的香囊来闻,那花香极是沁人心脾。

  芮青看出了陶老太太的心思,上前来道:“老太太要是想二小姐了,就将二小姐叫过来。”万一这里面有什么误会,要解开才好,怎么也不能伤了祖孙的情分。要说二小姐对大太太心里有什么,芮青是相信的,可是对老太太,二小姐那是认真的孝敬这个祖母,里面绝没有什么假。

  陶老太太想了想摇摇头,“算了,今日已晚了,明日再说吧!”

  陶老太太这样胡乱躺了一晚,因心里始终有事,翻来覆去竟是折腾到天亮才睡了个小觉。

  第二天瑶华早早过来请安,陶老太太还没有起床,瑶华站在厚厚的帘子外问芮青,“祖母怎么还没有起来?是不是身上不自在?”

  芮青知道其中的因由,也不好说什么,只笑着道:“可能是大小姐的事,老太太昨儿夜里一直睡不着,天亮了这才闭会儿眼睛。”

  瑶华点点头,“那我就在一旁坐会儿。”

  陶老太太在内室睁开眼睛,仔细听着外面的动静。芮青撩帘子,看到陶老太太醒了也不声张,只是轻手轻脚地又退了出去。

  芮青撩帘儿的功夫,陶老太太从帘子缝隙里看到瑶华那双精致的锈鞋。瑶华在外间安静地坐下来。陶老太太心知肚明、要是别人来到她老太太这里,都会嫌她屋子里枯燥乏味,要是听到她没有起床,还不高高兴兴地得了借口走了,只有瑶华是真心来给她问安,所以才会一旁坐着等她起来。

  瑶华一边坐着,一边跟丫头仔细问老太太的生活起居。

  陶老太太暗暗叹口气,这些年,她们祖孙一直都是这样亲近、瑶华对她也是上心,这些情谊长年累月地这样下来,里面怎么会有假?想到这里,陶老太太扬声叫芮青,“端些茶过来。”

  芮青忙去沏茶,走到瑶华身边,瑶华伸手接了过去,然后撩开帘子,亲手送到陶老太太床边。

  陶老太太靠在引枕上,笑着看瑶华,“这么早就过来了。”

  瑶华眼睛肿肿的,嘴唇也干燥起了硬痂,怎么看都像是哭了一晚上,陶老太太不动声色地盯着瑶华看了半天。

  瑶华有所发觉抬起头对上陶老太太的目光,“祖母,怎么了?”

  陶老太太接过茶喝了一口,慈爱地道:“你这是又为你姐姐伤心了?”

  瑶华垂下眼睑遮掩,“没有。”

  陶老太太笑着道:“你这孩子最是和善又慈悲的,府里谁有个困难你总想伸手帮一把,我最是喜欢你这一点。”

  瑶华含蓄地笑了。

  陶老太太又道:“昨天我想起你小时候看的书来,就让丫头们拿出来给我看看。那些书都是我教给你的,你祖母念书虽然不多,但是学过那些做人的基本道理,这些年虽然也经历过不少的风风雨雨,不能说无愧于心,也算是没有出大格。”说着指指外面的桌子,“那都是你小时候看的书,我昨晚都看了一遍,那些书一直是我帮你收着,今天你就拿回去吧,如果觉得好就留下来做个念想,觉得不好,你就随意处理了。”

  瑶华脸色变了变,“祖母这是哪里的话,这些东西珍存着还来不及。”陶老太太笑笑,“那里面讲的东西,你只要平日里记得一二就足够了,存不存的倒是无所谓,不过就是个物件。”

  陶老太太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瑶华的脸僵硬起来。

  陶老太太似有深意,“你身边那个叫初晓的丫头,年纪也不小了吧?”

  瑶华抬起头不禁冷了一下,“初晓一直跟着我,从来没有什么大错,母亲已经吩咐人将初晓打了,初晓受了教训下次一定不敢再乱来。”陶老太太笑笑,“哪个下人不出去乱说话,这倒是没有什么。”

  瑶华小心翼翼看了陶老太太一眼,并不明白这句话里的意思。

  陶老太太又道:“只是怕有心机的出去说了些话,将来坏了你的名声,你要知道你一个未出阁的小姐,最宝贵的就是名声,只要一步走错,一辈子就完了。”

  瑶华眼睛一红仍要说话。

  陶老太太却又躺了下来,挥挥手,“你先回去吧,我要再休息一会儿。”

  瑶华见陶老太太闭上眼睛不再理她,只能起身从内室里出来,看到芮青讪讪道:“祖母累了,睡下了。”说着又回头望了一眼,这才带着湘竹走了。

  瑶华才走到门口,迎面遇到容华带着锦秀过来。

  两个人见了面,容华先笑道:“二姐姐也是来给老太太请安的?”

  瑶华这才微微一笑,声音轻柔,“是啊,祖母昨晚没有睡好,现在还在休息。”

  容华仍旧道:“我还是进去请个安。”

  两个人这才各自领了人往不同的方向去了。

  进了屋,陶老太太果然睡着。容华和芮青在外面说了两句话,又让锦秀将手里的小罐子递给芮青,“这是锦秀嫂子做的黄梅,今天托人捎进来,这一罐是孝敬给老太太的。”

  芮青笑着接过去,“这黄梅做起来可不容易,不是有话说的好,十蒸九晒,数月一梅。”话已经到了这里,芮青不免问起锦秀哥嫂的事。锦秀道:“在庄上有了差事,日子过的好多了。这都是府里主子的恩情,才算有了今天。”

  容华坐了一会儿就从老太太屋里出来,芮青还没送出院子,就有一个小丫鬟匆匆过来,那丫鬟给容华行了礼,便在芮青耳边悄悄说了句话,芮青的脸色变了,笑着对容华福了福道:“屋子里还有些琐事,八小姐慢走,我就不送送小姐了。”

  容华道:“快去忙你的吧!”

  从千禧居出来,锦秀悄声道:“不然我去看看。”

  容华摇了摇头,看那丫鬟的样子,也不用去打听了,“应该是四姨娘。”出了这样的事,大太太更不放心四姨娘活着。

  只要四姨娘一死,一切都会死无对证。这事虽然不会挑破,难免不会有人知道里面真正的情况。

  今天看瑶华的样子,她也不会太轻松,难免落了些短处,日后就要更加谨小慎微。

  容华抬起头看着晴空万里,大姐一进门就去逼问四姨娘,闹到最后,四姨娘死了,初晓挨了板子。整个府里的气氛这样紧张,想来想去只有那件事才会这般。

  大姐一定是知道了当年五小姐和赵宣桓……不然她明明没有做错什么,淑华对她的态度怎么会有那么大的转变?

  这几日府里传言四姨娘已经病的说不出话来。

  瑶华是利用了这一点才将所有事都扣在四姨娘头上。

  容华又去给大太太请安,大太太不在屋子里,容华连忙去了大姐院子里。

  容华进屋一看,二太太王氏、七小姐、九小姐、十小姐、十一小姐都在大姐屋子里坐着,就连坐小月子的廖氏都来了。

  她已经是够早的了,其他人比她更早。

  二太太极为热络地在跟三太太廖氏说话,廖氏却有些心不在焉,疲于应付,二太太似是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仍旧滔滔不绝地说着。二太太王氏一直都是有名的好脾气,对大老爷、大太太更是心甘情愿地言听计从,从没有过怨言。

  容华上前一一行过礼。

  二太太说了几句客气话,三太太廖氏长出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丝解脱的笑容,将容华拉过来,十小姐菁华忙给容华让了座位,容华挨着廖氏坐了,菁华坐在容华下手。

  廖氏道:“我刚才还跟你二婶说,过几日就要搬去三庙胡同。”容华眼睛一亮,“三婶要搬来京城?”

  廖氏道:“是啊,你三叔明年要参加秋闱,这样方便些。”

  容华看向菁华,菁华脸上霹出些笑容。

  容华和廖氏这边说着话,二太太探究地向容华望了一眼,随即就不以为然地笑笑。

  容华知道二婶的意思,她虽然是大房所出,却是庶女,就算和三房再亲近,也不具备竞争的条件。

  二太太又望向内室,担忧地皱起眉头,“这郎中来了一个又一个,也不知道到底看的怎么样了。”

  二太太的样子,分明是已经坐不住了。

  果然,二太太站起身道:“我过去看看。”

  容华暗暗一笑。都是陶家的人,联姻不一定非要从大房里面选,二房的几个小姐年龄也都合适,之前不过是送过去作妾也就罢了,万一大姐的身体当真不行了,那就不是要挑选妾室了。

  瑶华己经看好了武穆侯的亲事,剩下她和研华两个庶女,二太太自然从中看到了希望。

  不一会儿二太太从内室出来,果然没有带回任何有用的消息。大太太做事谨慎,什么事都没决定之前,不会将实情说出来。

  将屋里的郎中都送走,大太太方从里面出来,见了众人勉强微笑。

  二太太上前去问,“那些郎中到底怎么说?”

  大太太道:“郎中说的都是一样,是妇人病,急不来的,慢慢养才是。”

  二太太这才坐正身子,“这妇人病虽说不好治,也不会太严重。”

  正说着话,陈妈妈进来在大太太耳边禀告了两句。

  大太太皱起眉头,问道:“怎么回事?找了郎中去看吗?”

  陈妈妈道:“看了,都说不得好了。”

  大太太又问:“可开了方子?”

  陈妈妈道:“哪里肯开方子呢,只说不中用了。”

  二太太终于忍不住问,“怎么了?”

  大太太神色有些悲戚,“四姨娘病重了,”也不再多说什么,忙起身道:“我过去看看。”

  大太太一走,众人都坐不住了,边说话边往外走,走到月洞门,才分开了。

  容华过了月洞门,正往前走,忽熊有个人影冒出来,吓了她一跳,再一看原来是弘哥。

  弘哥笑着凑上来,拉起容华的手,“姐,过来这边说话。”

  容华走到一旁问弘哥,“事情办妥了吗?”

  弘哥点点头,用极低的声音道:“姐姐放心,这事就包在我身上。”说着从身上拿出一只镯子塞回容华手里,“姐姐将这个收好了。”

  容华顿时狐疑,“不是让你拿去当了,怎么又拿了回来?”这是七姨娘留给她的镯子,平日里仔细收起来,别人不曾见过,拿出去当了也不会有人知道,要不是这次需要银钱,她也不会……

  弘哥道:“姐姐放心,我已经想到了办法。”顿了顿笑着,“我本想明日里再去当了,谁知道今天就遇到那马道婆,那婆子看我腰上的玉佩,我便将玉佩解下来给她了。倒也省了咱们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